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1748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声像中的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无论外磁式磁路(磁体设于音圈以外)还是内磁式磁路(磁体设于音圈以内),凡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进行通孔道设置的均是在磁路中心轴向设置一个通孔。

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在做功时,磁气隙中音圈通电振动尤其是在较大振幅状态下的振动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该热能不仅使音圈阻抗上升,还会引起磁气隙部位的空气受热,磁气隙部位的空气受热会传导给整个磁路系统,相当于整个磁路系统升温,在这种状态下磁路系统会发生磁畴紊乱、磁阻增加、磁力不均、磁性减弱等现象,这些现象使磁路对音圈的驱动力与控制力减弱,引起音圈功率负荷降低,导致振动系统失真。如果在磁性严重减弱情况下音圈会因温度过高同时电阻过高而烧坏线路,彻底损坏扬声器做功。因此,当前部分扬声器在磁路系统中心位置轴向开具有一个通孔,让音圈的上下振动与振膜上下运动带动的空气流来散热,以降低磁路系统做功时的受热影响,从而保证磁路系统的正常做功,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散热规模相当有限,而且对磁路系统整体散热不均:当音圈发热而影响磁路系统整体升温时,仅有磁路系统靠近空气对流的磁气隙部分散热较好,而离磁气隙越远部分散热较差,这对磁畴紊乱、磁阻增加、磁力不均、磁性减弱等现象的抑制程度虽有缓解,但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磁路系统控温不够而影响扬声器失真的情况。

除上述缺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当前即便开具中孔的无论是内磁式还是外磁式动圈扬声器,其磁路系统并未穿孔的较大部分表面会将扬声器振膜背部的声波(尤其是400Hz以上的声波)反射回振膜,其反射波的声能量会干扰振膜的正常运动,导致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调制失真。

其次,扬声器振膜的运动是在空气中进行的,振膜上下运动必然会引起空气流动状态的变化,振膜振动声波靠空气介质传递形成能量,空气流动状态的变化反过来对振膜的振动状态、对声波能量传递均产生影响。而扬声器磁路系统装置于振膜下方,正好构成振膜向下运动的气流阻碍,因磁路系统的气流阻碍会在磁路与振膜之间形成湍流,湍流是在大雷诺数下发生的,雷诺数越大空气黏滞力越小,雷诺数越小空气黏滞力越大,对于声学而言,黏滞力越大对阻尼性能、声能效率均有好处,反之越有害处。未开孔比开孔的磁路产生的雷诺数更大,湍流规模也就越大;装置于音箱箱体后,当前仅开具一个中孔的扬声器磁路在空气流体力学上尽管优于未开孔磁路,但其空气流阻碍面积仍然偏大,还未达到解决扬声器磁路系统引起湍流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包括多孔道导磁板、多孔道磁体和多孔道导磁碗,所述多孔道导磁板为具有导磁材料制成的穿通多个孔道的圆饼形状,所述多孔道磁体为具有钕铁硼材料制成的穿通多孔道的圆柱形状,所述多孔道导磁碗为具有导磁材料制成的穿通多孔道的圆杯形状;所述多孔道磁体设置在多孔道导磁碗内,所述多孔道导磁板设置在多孔道磁体上,所述多孔道导磁板、多孔道磁体和多孔道导磁碗均设有同一坐标、同一孔径的多个穿通孔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道导磁板的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板中心通孔,导磁板中心孔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磁板边孔;所述多孔道磁体中心轴向设置有磁体中心通孔,磁体中心通孔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磁体边孔;所述多孔道导磁碗底部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碗中心通孔,导磁碗中心通孔周围分布有多个导磁碗边孔,所述导磁板中心通孔、磁体中心通孔和导磁碗中心通孔的孔径相等,所述导磁板边孔、磁体边孔和导磁碗边孔的孔径相等、个数相等、坐标相同,所述导磁板中心通孔、磁体中心通孔和导磁碗中心通孔的孔径大于导磁板边孔、磁体边孔和导磁碗边孔的孔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磁板中心孔周围均匀分布有4-8个导磁板边孔;所述磁体中心通孔周围均匀分布有4-8个磁体边孔;所述导磁碗中心通孔周围分布有4-8个导磁碗边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磁材料包括低碳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道导磁板、多孔道磁体与多孔道导磁碗边沿之间设有音圈磁气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磁路系统进行轴向多个开孔的方式,改良了当前仅在磁路系统轴向进行一个开孔的磁路性能,不仅使磁路系统散热规模增大、散热面积均匀,提高功率负荷,增强磁性的稳定性,也使磁路系统更大面积地透声,减少磁路系统表面积的反射声波对振膜正常运动的干扰,同时更大程度地降低了因磁路系统空气障碍引起的雷诺数,从而大量减少湍流产生的根源,起到优化动圈式扬声器电声性能与应用性能的综合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中多孔道导磁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包括多孔道导磁板1、多孔道磁体2和多孔道导磁碗3,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为具有低碳钢等导磁材料制成的穿通多个孔道的圆饼形状,所述多孔道磁体2为具有钕铁硼材料制成的穿通多孔道的圆柱形状,所述多孔道导磁碗3为具有低碳钢等导磁材料制成的穿通多孔道的圆杯形状;所述多孔道磁体2设置在多孔道导磁碗3内,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设置在多孔道磁体2上,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多孔道磁体2和多孔道导磁碗3均设有同一坐标、同一孔径的多个穿通孔道,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的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板中心通孔11,导磁板中心孔11周围均匀分布有四个导磁板边孔12;所述多孔道磁体2中心轴向设置有磁体中心通孔21,磁体中心通孔21周围均匀分布有四个磁体边孔22;所述多孔道导磁碗3底部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碗中心通孔31,导磁碗中心通孔31周围分布有四个导磁碗边孔32,所述导磁板中心通孔11、磁体中心通孔21和导磁碗中心通孔31的孔径相等,所述导磁板边孔12、磁体边孔22和导磁碗边孔32的孔径相等,所述导磁板中心通孔11、磁体中心通孔21和导磁碗中心通孔31的孔径大于导磁板边孔12、磁体边孔22和导磁碗边孔32的孔径。

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多孔道磁体2由上至下以同心圆方式紧密配合安装在多孔道导磁碗3里,构成多孔道导磁板1上的导磁板中心孔11、导磁板边孔12,多孔道磁体2上的磁体中心通孔21、磁体边孔22,多孔道导磁碗3上的导磁碗中心通孔31、导磁碗边孔32上下贯通的、轴向一致的、孔径一致的多孔道磁路系统。

系统组装时将多孔道磁体2置于多孔道导磁碗3里中间,将多孔道导磁板1置于多孔道磁体2上面,所有穿通孔道对准同一坐标,多孔道导磁板1、多孔道磁体2与多孔道导磁碗3边沿之间留有正常的音圈磁气隙,构成完整的一种内置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本发明是在导磁板、磁体、导磁碗的同一轴向上打穿多个孔径一样的通孔,构成整个磁路的多个轴向通孔。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4,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的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板中心通孔11,导磁板中心孔11周围均匀分布有六个导磁板边孔12;所述多孔道磁体2中心轴向设置有磁体中心通孔21,磁体中心通孔21周围均匀分布有六个磁体边孔22;所述多孔道导磁碗3底部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碗中心通孔31,导磁碗中心通孔31周围分布有六个导磁碗边孔32。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2、5,一种内磁式动圈扬声器多孔道磁路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多孔道导磁板1的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板中心通孔11,导磁板中心孔11周围均匀分布有八个导磁板边孔12;所述多孔道磁体2中心轴向设置有磁体中心通孔21,磁体中心通孔21周围均匀分布有八个磁体边孔22;所述多孔道导磁碗3底部中心轴向设置有导磁碗中心通孔31,导磁碗中心通孔31周围分布有八个导磁碗边孔32。

本发明通过对磁路系统进行轴向多个开孔的方式,改良了当前仅在磁路系统轴向进行一个开孔的磁路性能,不仅使磁路系统散热规模增大、散热面积均匀,提高功率负荷,增强磁性的稳定性,也使磁路系统更大面积地透声,减少磁路系统表面积的反射声波对振膜正常运动的干扰,同时更大程度地降低了因磁路系统空气障碍引起的雷诺数,从而大量减少湍流产生的根源,起到优化动圈式扬声器电声性能与应用性能的综合作用。

根据磁路大小需要可进行1个中孔+N个边孔的设置,磁体截面积较小则少开边孔,反之则多开边孔,为了保证内磁式磁路的均匀散热进行多个开孔时,中心通孔截面积为总开孔面积的65%,边孔截面积(所有边孔的和)为总开孔面积的35%。本发明较当前仅有中孔的磁路至少散热规模扩大35%,不失真功率负荷提高40%以上,磁性稳定性与透声率提高35%以上,雷诺数降低35%以上。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