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驾驶机动车启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362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驾驶机动车启程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获取车主驾驶机动车时的行程或轨迹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过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上一个专用的App来获取车主驾驶机动车的行程或轨迹技术领域,为此,首先要确定车主是否已经确实驾驶其机动车启程,具体是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驾驶机动车启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一个专用的App来获取车主的驾驶行程的好处是不需要在车主的机动车里安装专用的硬件行程采集设备,而是直接使用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作为行程采集设备。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明确确定车主驾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行程的开始,而不是只是开车在起点原地打转或者完全没有开车而只是在跑步或骑自行车!

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保持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里的GPS模块时常处于启用状态来侦测其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信息及速度变化,从而达到判断车主是否已经驾车启程的目的。但是GPS模块工作时耗电及发热均非常严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在车主没有实际驾车时时常启用其移动通信终端里的GPS模块是得不偿失的,不启用又无法及时监测到车主是否已经驾车启程。

还有一种做法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或WIFI网络定位方法来采集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信息,但是此定位方法的可靠性受限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本身、附近Wifi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几何结构和精度等多种因数的影响,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干扰数据,造成大的定位误差,从而易导致车主是否驾车启程的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驾驶机动车启程的方法,它综合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WIFI网络定位和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模块)定位技术,实施从粗到细的分级定位来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车主)是否已经确实驾驶其机动车启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驾驶机动车启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和/或WIFI网络定位(以下简称地面网络融合定位)监测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移动;

b)当在设定时间内位置移动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认为车主可能正在驾车出行,进入步骤c),否则,重复此步骤;

c)这时,启用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里的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准定位,获取移动通信终端的顾及了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数据的速度,当此速度低于设定的速度阈值时,停用卫星定位系统,进入步骤a);否则,进入步骤d);

d)确定车主在驾驶其机动车启程,结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能采用划定行驶半径的方式确定其是否启程:通过地面网络融合定位获取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信息,围绕此位置划定一定半径大小的圆,当车主驶出该半径的圆时,再获取车主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如果速度大于速度阀值,则确定车主在驾驶其机动车启程,否则就重新以上次的出半径时的位置作为中心点,划定同样半径大小的圆,重复执行,直至出该半径的圆时的速度大于速度阀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识别并过滤无效数据的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采集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每n秒采集一次;第一次采集点A,第二次采集点B,第三次采集点C;

步骤2:分别计算AB、BC、AC之间的距离,在满足AB<AC且BC<AC的情况下认为机动车在朝着固定方向运动,此时根据距离和时间算出速度S,如果S大于阈值Y且小于阈值X,此时记为满足一次条件;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则认为是网络定位点漂移,是无效数据;

步骤3:再取第四点D,以B、C、D作为一组,重复步骤2,如果也满足上述条件记为满足两次条件;

步骤4:只有连续数次(如两次)满足步骤2/3的条件才启用卫星定位系统模块采集信息,也是n秒采集一次,获取顾及了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数据的即时速度GPS_S,连续采集数次(如两次),如果都满足GPS_S大于阈值Y且小于阈值X,则认为车主驾驶机动车启程;否则停用卫星定位系统,重新开始步骤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和方法,它综合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WIFI网络定位和卫星定位系统(如GPS)定位技术,实施从粗到细的分级定位来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车主)是否已经确实驾驶其机动车启程。该方法首先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和/或WIFI网络定位监测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移动,在确定车主可能正在驾车出行时,才启用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里的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模块进行精准定位,最终确定车主是否驾驶其机动车启程!

此方法的好处时,在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车主)是否已经确实驾驶其机动车启程过程中,只有在必要时(车主可能驾车出行时)才启用车主移动通信终端里的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模块,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耗电和发热,从而延长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位移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由于地面网络融合定位存在精度或可靠性不够等问题,所以通过下述算法来识别无效数据,以尽量避免判断车主驾驶机动车启程的失误或错误:如图2-3所示。

步骤1:采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采集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每n秒采集一次。第一次采集点A,第二次采集点B,第三次采集点C;

步骤2:分别计算AB、BC、AC之间的距离,在满足AB<AC且BC<AC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机动车在朝着固定方向运动(如果不满足则认为是网络定位点漂移,是无效数据),此时根据距离和时间算出速度S,如果S大于阈值Y且小于阈值X,此时记为满足一次条件;

步骤3:为提高可靠性,再取第四点D,以B、C、D作为一组,重复步骤2,如果也满足的话记为满足两次条件。

步骤4:只有连续满足两次条件才启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模块采集信息,也是n秒一次,获取顾及了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数据的即时速度GPS_S,连续采集两次,如果都满足GPS_S大于阈值Y且小于阈值X,才认为车主驾驶机动车启程;否则停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重新开始步骤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地面网络融合定位技术采集车主连续的3个位置信息来判断其可能处于移动状态,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如GPS)定位技术采集精确的速度信息来确认这一判断,从而达到在不耗费大量电量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车主在开车的目的。

实施例2

请参与图4,采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获取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当速度大于阀值M时,则认为车主驾驶机动车启程了,否则重复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不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仅使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通过车主速度来判断车主是否驾驶其机动车启程了。

实施例3采用划定行驶半径的方法

由于地面网络融合定位存在可靠性和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实施例2的方法可能失败或失效。

请参阅图5,采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获取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围绕当前位置划定阈值为N米半径的圆,当车主移动出此半径时,再获取车主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如果速度大于阀值H,则认为车主驾驶机动车启程了;否则,就重新以当前位置作为中心点,N米为半径的圆,重复前述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不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仅使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通过行驶一定距离后的车主速度来判断车主是否驾驶其机动车启程了!

实施例4采用划定行驶半径并综合使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和卫星定位系统(如GPS)定位

采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获取车主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围绕当前位置划定阈值为N米半径的圆,当车主移动出此半径时,启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模块获取车主的位置及速度信息,拿到数据后,停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模块;如果这时速度大于阀值H,则认为车主驾驶机动车启程了;否则,就重新以当前位置作为中心点,N米为半径的圆,重复前述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先使用地面网络融合定位,行驶一定距离后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获取车主速度来判断车主是否驾驶其机动车启程了。

实施例5

由于地面网络融合定位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如GPS)都存在可靠性和精度的问题,本实施案例的方法是将上述4个案例的方法进行组合使用或同时使用,尤其是实施例2-4的同时使用,以避免单一方法的误判、失败或失效。

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和方法,它综合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WIFI网络定位和卫星定位系统(如GPS)定位技术,实施从粗到细的分级定位来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主人(车主)是否已经确实驾驶其机动车启程。该方法首先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和/或WIFI网络定位监测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移动,在确定车主可能在驾车出行时,才启用车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准定位,最终确定车主是否驾驶其机动车启程。如图1所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