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732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拍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不再局限于打电话或发信息等简单的应用。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具有良好的拍照功能的手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于日常生活或工作中。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手机在夜拍模式下的闪光参数通常是根据固定的测试距离和场景进行调试,因此该闪光参数大多都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在夜晚进行拍摄时,当手机距离要拍摄的物体太远时,闪光(或其他补光装置)参数不匹配,拍摄出的照片因光线不好,从而影响了拍摄画面的质量;当手机距离要拍摄的物体太近,即微距拍摄(小于20cm时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会产生过曝光的现象,从而导致拍摄出的照片中的细节不清晰,虽然目前的手机摄像头针对过曝问题作出了一定的调试空间,但其控制的阈值一般很难满足微距拍摄的需求,在没有辅助光源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拍摄出较好的图片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使得在夜晚进行拍摄时,可以实现自动对焦,使补光装置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距离下的亮度要求,从而拍摄出较好的图片效果,提高了画面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包括:当需要补光装置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时,获取所述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根据亮度参数,在所述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当需要补光装置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时,获取所述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拍摄模块,用于根据亮度参数,在所述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对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曝光更加适合当时的拍摄环境,以致摄像头在亮度合适的补光装置协助下拍摄出的图片中细节更加清晰,显示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了拍摄图片的画面质量,用户体验效果更佳。

另外,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提取所述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所述预览图案包含所述被摄物;利用所述预览图像确定所述距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距离的方式,可实现性好。

另外,根据所述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确定所述距离。通过对预览图像中灰阶信息的识别,使得获取的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更加准确。

另外,通过调整所述补光装置的输入电流调整所述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通过调整补光装置的输入电流,达到对补光装置亮度参数的调节,从而使得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距离对亮度的要求。

另外,利用以下方法确认需要所述补光装置协助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检测所述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所述预览图像包含所述被摄物,所述灰阶信息包含各像素点的灰阶值;如果所述预览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阶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则确认为需所述补光装置协助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通过预先判断检测到的预览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阶信息的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可以确定当前的拍摄环境,从而确认是否需要利用触发补光装置进行补光,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一种拍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种拍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种拍摄方法中确定距离的操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一种拍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一种拍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一种拍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实际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步骤101中,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说,当需要补光装置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时,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

更具体的说,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越远,被摄物在拍摄范围中显示的越小;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越近,被摄物在拍摄范围中显示的越大,因此,摄像头和被摄物直接的距离可以根据摄像头获取的被摄物显示在手机屏幕上的大小来确定。

在步骤102中,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

具体的说,在使用摄像头对被摄物进行拍摄时,当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越远,可拍摄范围越大,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的亮度也越亮;当摄像头与被摄物直接的距离越近,可拍摄范围变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的亮度也相应变暗。因此,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根据获取的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

更具体的说,可以预存一个对应关系表,不同的“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对应不同的亮度参数,在步骤101确认了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后,就可以根据对应关系表,获取对应的亮度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补光装置可以为拍摄装置自带的闪光灯,也可以为外接的补光灯,此处不做限制。

在步骤103中,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进行补光。

具体的说,根据亮度参数,在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对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曝光更加适合当时的拍摄环境,以致摄像头在亮度合适的补光装置协助下拍摄出的图片中细节更加清晰,显示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了拍摄图片的画面质量,用户体验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拍摄方法。本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优化,通过提取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利用预览图像确定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获取的距离更加准确,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在步骤201中,提取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

具体的说,提取的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为包含被摄物,即打开手机拍照功能后,在预览界面中显示的摄像头在默认状态下获取的被摄物图像。

比如说,当手机打开预览界面以后,摄像头在标准闪光灯(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补光装置)参数的条件下,获取预览照片。

在步骤202中,利用预览图像确定距离。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确定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在步骤301中,识别预览图像上的高亮区域。

具体的说,由于在夜间拍摄时,被摄物反射了补光装置提供的光线,被拍摄下时,就会呈现高亮的颜色,而背景部分,由于没有被摄物的光线反射,会呈现深色,甚至是黑色。这样的颜色差别,就能从图像上区分出被摄物和背景。

目前支持拍照功能的终端设备上的摄像头与闪光灯均为广角设计,一般FOV(Field ofView,视场角)的角度大于75度,所以显示在预览界面中的白色辐射的空间比较大,肉眼很难分辨出来准确的高亮区域面积,而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CPU等数字处理器,则可以解析出预览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灰度信息差别,并根据解析出的灰阶信息识别预览图像上的高亮区域,其中,高亮区域包含的像素点的灰阶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经验确定。

更具体的说,灰阶信息是指将最亮与最暗之间的亮度变化,区分为若干份,以便进行信号输入相对应的屏幕亮度管控。由于,每张图片都是由许多像素(pixels)点,即由RGB(REG/GREEN/BLUE)或GRB888这些子像素组合而成,因此每一个像素可以呈现出许多不同的颜色,每一个子像素,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显现出不同的亮度级别。

比如说,在得到预览照片后,CPU会解析图片(预览图片)的每一个像素点,因此,可以将摄像头阈值设置为当数值小于灰色像素点的二进制位(0X696969)值时判定为背景色,其他颜色判定为光圈颜色,即高亮区域,这样就可以清楚的划分出来一个界限,低于界限认为是背景区域,高于界限认为是高亮区域,这个界限就是第一预设值。

在步骤302中,确定距离。

具体的说,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施方式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距离的改变,会导致预览图像上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发生变化,即在摄像头与被摄物距离较远时,被摄物可拍摄的范围较大,显示在预览图像上的高亮区域占比会较小;在摄像头与被摄物距离较近时,被摄物可拍摄的范围较小,显示在预览图像上的高亮区域占比会较大,因此高亮区域占整个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和摄像头、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当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大于50cm时,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大于30%;当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在30cm至50cm之间时,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在20%至30%之间;当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在10cm至30cm时,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在10%至20%之间;当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小于10cm时,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小于10%。

因此,可以根据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确定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

比如说,在预览界面中摄像头获取的被摄物的有效拍摄范围为一个直径约3cm的圆圈,高亮区域的直径约为1.4cm,则可以根据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和距离之间存在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被摄物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约为10cm。

在步骤203中,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

具体的说,通过调整补光装置的输入电流,实现对调整补光装置亮度参数的调整,利用软件控制闪光灯驱动芯片逐步降低电流,从而降低补光装置的亮度,来确保光线均衡。更具体的说,根据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调整输入电流。具体可以设置为:

当CPU判断20%<X<30%时,说明拍摄物的距离在30-50cm之间,此时设置闪光灯电流下降20%;

当CPU判断10%<X<20%时,说明拍摄物的距离在10-30cm之间,此时设置闪光灯电流下降40%;

当CPU判断X<10%时,说明拍摄物的距离小于10cm,此时设置闪光灯电流下降6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拍摄物的距离大于50cm时,一般不易出现过曝,所以此时闪光灯电流可以不做管控,采用默认的最大电流,降低操控的复杂度。

在步骤204中,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进行补光。

具体的说,根据亮度参数,在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

本实施方式通过提取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利用预览图像确定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获取的距离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更好的调节补光装置的亮度,有效提高了拍摄图片的画面质量和用户体验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拍摄方法。本实施方式为第二实施方式的优化,在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前,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利用补光装置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

在步骤401中,检测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

具体的说,被检测的预览图像包含有被摄物,通过检测被摄物的各像素点的灰阶值,从而确定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

在步骤402中,判断灰阶信息的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预设值。

具体的说,在确定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后,需要判断预览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阶信息的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预设值,如果灰阶信息的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则进入步骤404;否则,进入步骤403。

在步骤403中,摄像头直接进行拍摄。

具体的说,经过判断,当预览图像中的个像素点的灰阶信息的值仅由部分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可以判定当前拍摄模式并非夜拍模式,拍摄过程中不需要触发补光装置进行补光,协助摄像头拍摄。因此,摄像头直接对被摄物之间进行拍摄即可。

在步骤404中,提取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

具体的说,提取的摄像头拍摄的预览图像中,预览图像包含被摄物。

在步骤405中,利用预览图像确定距离。

利用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确定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的

在步骤406中,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

具体的说,通过调整补光装置的输入电流,实现对调整补光装置亮度参数的调整。

在步骤407中,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进行补光。

具体的说,根据亮度参数,在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404至步骤407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4大致相同,旨在根据摄像头与被摄物直接的距离,调制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从而在摄像头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可以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在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之前,先确定当前的拍摄模式,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利用补光装置进行拍摄,使得拍摄过程更加智能,确保在需要调整曝光时才调整亮度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调整,使得实施方式更符合用户实际。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拍摄装置,可以为具有摄像头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相机等,这里不做限制。

如图5所示,拍摄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调整模块502、拍摄模块503。

获取模块501,用于当需要补光装置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时,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

调整模块502,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

拍摄模块503,用于根据亮度参数,在摄像头拍摄过程中,触发补光装置启动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进行补光。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拍摄装置,调整模块502根据获取模块501获取到的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补光装置亮度参数的调整,拍摄模块根据经调整模块502调整亮度参数后的补光装置协助进行拍摄,实现了可以根据摄像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从而拍摄出的图片效果更佳,提高了拍摄图片的画面质量及用户体验效果。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拍摄装置。本实施方式为第四实施方式的优化,具体通过获取模块中的提取子模块和确定子模块,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获取的距离更加准确。

如图6所示,除了图5中显示的模块之外,获取模块501具体包括提取子模块5011和确定子模块5012。

其中,提取子模块5011,用于提取摄像头拍摄的包含被摄物的预览图像;确定子模块5012,用于利用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确定距离。

具体的说,确定子模块5012可以分为:识别子模块5012-1和距离确定子模块5012-2。识别子模块5012-1,用于根据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识别预览图像上的高亮区域;距离确定子模块5012-2,用于根据高亮区域占预览图像的面积比值,确定距离。

另外,获取模块501,还用于检测摄像头拍摄的包含被摄物预览图像的灰阶信息,其中,灰阶信息包含各像素点的灰阶值。在预览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阶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触发补光装置进行补光,并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

调整模块502,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具体为,通过调整补光装置的输入电流调整补光装置的亮度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拍摄装置,可以在获取摄像头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前,确定是否需要利用补光装置协助摄像头进行拍摄,从而,使得拍摄过程更加智能,有效减小了对CPU的占用,用户体验更加。

由于第三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实际装置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户终端,其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该用户终端700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显示器703。其中,存储701用于存储处理器702可执行代码或其他信息。其中,处理器702为终端的核心,上述装置实施例中涉及的获取模块及调整模块所处理的功能主要由处理器702实现。其中,显示器703用于显示处理器702处理后的数据,并且显示器703还具有摄像头,可以用于获取输入的信息,然后传递给处理器702进行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终端700中的显示器703上的摄像头获取到被摄物时,根据获取的被摄物,生成预览图像,传递给处理器702,处理器702更加预览图像中的灰阶信息与存储在存储器701中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确定摄像头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对摄像头的补光装置的亮度进行调整,实现自动对焦,最终完成调整,进行拍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