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572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被广泛使用,其中,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交流工具。

然而,在日常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若对方需要用户提供一些信息给他,如朋友的手机号,见面的具体地址等,由于在通话的过程中告诉对方并不一定能记住,所以可能要求用户在通话结束后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发送给他。当通话结束后,由于一些特殊情况,用户未能及时发送信息给对方,甚至忘记这件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发送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判断语音识别结果是否满足信息发送条件;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的步骤:显示信息提示界面,以供用户通过信息提示界面选择是否激活信息发送程序;根据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输入的选择信息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之前还包括:将信息发送条件与信息发送程序进行关联并在终端上进行存储。

其中,判断语音识别结果是否满足信息发送条件的步骤包括:将语音识别结果与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其中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与信息发送程序相关联;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的步骤包括:若语音识别结果与关键词相匹配,则激活关键词所关联的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获取信息发送人的联系方式;将联系方式添加到信息发送程序的信息发送界面内,或者根据联系方式在信息发送程序中指定对应的信息发送界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包括: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语音识别结果是否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启动模块,用于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启动模块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信息提示界面,以供用户通过信息提示界面选择是否激活信息发送程序;启动单元,用于根据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输入的选择信息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信息发送条件与信息发送程序进行关联并在终端上进行存储。

其中,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执行步骤:将语音识别结果与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其中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与信息发送程序相关联;启动模块进一步用于执行步骤:若语音识别结果与关键词相匹配,则激活关键词所关联的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启动模块进一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息发送人的联系方式;发送单元,用于将联系方式添加到信息发送程序的信息发送界面内,或者根据联系方式在信息发送程序中指定对应的信息发送界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话过程中,通过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如果语音识别结果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发送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步骤S14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任意具有通话及信息发送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了更方便、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以智能手机为例。可选的,当用户首次进入通话界面时,提示用户是否要开启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功能,并将用户的选择结果保存于系统设置中;或者,在系统的菜单中提供选项,供用户手动选择是否开启或者关闭该功能。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从系统设置中获取用户是否设置开启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功能,如果没有开启该功能,则正常通话直到通话结束;如果该功能开启,则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S13:判断语音识别结果是否满足信息发送条件。

如步骤S12中所述,当终端接收到用户通话过程中的语音通话内容,将该内容转换成终端内部可读取的语音,并将识别后的通话内容以对应的关键词进行存储,将语音识别结果与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当满足信息发送条件时,进入步骤S14。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可以是终端的用户通过麦克风输出的语音信息,也可以是从对端接收到并经过相应处理后发送至扬声器的语音信息。

S14: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

当识别后的通话内容满足信息发送条件时,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根据接收的关键词选择激活对应的信息发送程序。上述信息发送程序可以是短信程序、QQ或者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等。

通过上述方式,当用户通话结束后,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发送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1:

S11:将信息发送条件与信息发送程序进行关联并在终端上进行存储。

其中,信息发送条件可以是单个字、词组或者一句话,包括但不限于“短信”、“QQ”、“微信”或者“稍后发送短信给你”等。用户可以预先将上述关键词存储于终端上,同时将这些关键词与信息发送程序进行关联并存储,例如,将“短信”和“稍后发送短信给你”与短信程序相关联,将“微信”与微信程序相关联。若语音识别结果与关键词相匹配,则激活关键词所关联的信息发送程序。例如:当识别出语音通话内容中包含“短信”与“稍后发送短信给你”内容时,通话结束后,根据用户选择激活短信程序。当识别出语音内容中包含“微信”内容时,通话结束后,根据用户选择激活微信程序。例如,通过具有自动学习功能的语义分析软件对接收到的语音信息进行分词、切词来获得相应关键词,并结合用户在结束通话的预定时间内的对信息发送程序的激活动作来进行自动关联。

通过上述方式,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发送条件激活不同的信息发送程序,为用户提供方便。

图2是本发明图1中步骤S14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4还包括以下步骤:

S141:显示信息提示界面,以供用户通过信息提示界面选择是否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其中,信息提示界面可以是一个对话框显示于终端屏幕上,也可以是一个提示小按钮显示于终端屏幕周边,具体实施时,该提示界面可以一直显示于终端的屏幕上,直到用户选择确定或者取消才会消失,避免用户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未及时给对方发送信息甚至忘记这件事情。

S142:根据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输入的选择信息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当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选择取消激活信息发送程序,则关闭信息提示界面,取消发送信息;当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选择激活信息发送程序时,开启对应的应用程序,并进入步骤S143。

S143:获取信息发送人的联系方式。

本实施例中,信息发送人的联系方式可以是当前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或者从当前联系人的基本资料中读取的邮箱、QQ或者微信号,也可以根据语音通话内容识别出其它的电话号码。

S144:将联系方式添加到信息发送程序的信息发送界面内,或者根据联系方式在信息发送程序中指定对应的信息发送界面。

例如,在发送短信界面直接显示联系人的手机号,用户只需编辑相应的短信内容便可直接发送短信信息,或者通过联系人的基本资料读取联系人的QQ号,并根据QQ号码在QQ程序中直接显示该联系人的对话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信息发送内容往往跟通话内容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可以通过对通过结束前的语音识别结果进行分词、切词,并在信息发送界面进行显示,以供用户进行选择,提高用户的短息编辑效率。

通过上述方式,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的语音内容激活对应的信息发送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图3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语音识别模块31、判断模块32及启动模块33。其中:

语音识别模块31,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判断模块32,用于判断语音识别结果是否满足信息发送条件。

其中,判断模块32进一步用于将语音识别结果与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其中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与信息发送程序相关联。

启动模块33,用于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具体的,若语音识别结果与关键词相匹配,则激活关键词所关联的信息发送程序。

进一步的,启动模块33包括:显示单元331、启动单元332、获取单元333及发送单元334。

显示单元331,用于显示信息提示界面,以供用户通过信息提示界面选择是否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启动单元332,用于根据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输入的选择信息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获取单元333,用于获取信息发送人的联系方式;

发送单元334,用于将联系方式添加到信息发送程序的信息发送界面内,或者根据联系方式在信息发送程序中指定对应的信息发送界面。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的基础上,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存储模块41。其中:

存储模块41,用于将信息发送条件与信息发送程序进行关联并在终端上进行存储。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及单元可分别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故在此不对各模块进行赘述,详细请参阅以上对应步骤的说明。

图5是本发明基于语音识别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51、与处理器51耦合的存储器52、接收器53及发送器54。

存储器52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以及接收到的消息等。

进一步的,存储器52用于将信息发送条件与信息发送程序进行关联并在终端上进行存储。

接收器53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开启语音识别并对终端所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发送器54用于若满足信息发送条件,则在终端通话结束后,激活相应的信息发送程序。

处理器51用于判断语音识别结果是否满足信息发送条件。

进一步的,处理器51用于显示信息提示界面,以供用户通过信息提示界面选择是否激活信息发送程序;根据用户在信息提示界面输入的选择信息激活信息发送程序。

进一步的,处理器51用于将语音识别结果与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其中终端预先存储的关键词与信息发送程序相关联;若语音识别结果与关键词相匹配,则激活关键词所关联的信息发送程序。

进一步的,处理器51用于获取信息发送人的联系方式;将联系方式添加到信息发送程序的信息发送界面内,或者根据联系方式在信息发送程序中指定对应的信息发送界面。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同时,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