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690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量爆炸式增长,大部分手机应用和媒体资源都比较消耗用户的手机流量,往往一些用户没有流量了就会叫别人开手机热点,为自己的手机提供WiFi连接,可是当用户进入路由器热点的覆盖区域时,又容易忘记切换到路由器WiFi连接,造成手机流量大量流失,出现了流量不够用的情况。

因此,如何防止出现忘记切换热点源的情况造成流量浪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已连接手机热点的情况下,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在移动终端正在使用其它手机提供的热点上网的时候,开启对周围可用热点(WIFI)的检测,检测过程还包括对热点的网络属性进行检测,通过所述网络属性判断出可用热点为路由器时,向用户发出提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不需要花费手机流量的上网热点,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渡使用手机热点流量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设置,在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的情况下,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在此技术方案的支持下,大大减少了因为忘记切换热点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浪费,也能够简化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了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具体包括: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热点,获取至少一个热点的域名和网关;将域名和网关不相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热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可能会发现很多热点,所以,针对每一个热点进行网络属性的检测,具体方法为,提取热点信息中的热点域名信息和网关信息,若所述域名信息与所述网关信息不一致,就说明此热点为路由器,用户可以利用此热点代替已经连接的手机热点,防止流量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具体包括:发出音频提示和/或文字提示;和/或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并使用配置信息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出提示,告知用户已经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移动终端自主切换热点源,进一步地,在自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连接,所述配置信息能够包括SSID、密码、热点连接的引导程序或脚本,所述配置信息也能够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提供。例如,从手机中读取已存储的密码、从手机中获取自动连接开放热点的脚本程序进行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帮助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里的WIFI管理软件先获取热点密码,再自动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热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音频提示包括:提示音和/或语音播报,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包括:浮动的文字框、弹出的提示框和/或状态栏。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种提示方法,例如,播放铃声、在桌面上显示文字或发出语音播报等提示方法,文字提示能通过推送、弹出提示框、在移动终端的桌面显示文字、在移动终端的状态栏显示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用热点包括:未设置密码的热点、公开密码的热点和已经保存过配置信息的热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加入了筛选功能,特别针对能够直接使用的热点进行提示和自动连接。防止频繁发出提示,却仅搜索到了不能连接的热点的情况发生。保证在发出提示后,用户能够直接利用公开的热点上网,提升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在移动终端已连接手机热点的情况下,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连接单元,根据检测结果,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检测单元在移动终端正在使用其它手机提供的热点上网的时候,开启对周围可用热点(WIFI)的检测,检测过程还包括对热点的网络属性进行检测,通过所述网络属性判断出可用热点为路由器时,通过连接单元向用户发出提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不需要花费手机流量的上网热点,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渡使用手机热点流量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设置,在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的情况下,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在此技术方案的支持下,大大减少了因为忘记切换热点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浪费,也能够简化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了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热点,获取至少一个热点的域名和网关;将域名和网关不相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热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单元在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可能会发现很多热点,所以,针对每一个热点进行网络属性的检测,具体方法为,提取热点信息中的热点域名信息和网关信息,若所述域名信息与所述网关信息不一致,就说明此热点为路由器,用户可以利用此热点代替已经连接的手机热点,防止流量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单元,具体用于:发出音频提示和/或文字提示;和/或,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并使用配置信息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单元能够发出提示,告知用户已经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移动终端自主切换热点源,进一步地,在自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连接,所述配置信息能够包括SSID、密码、热点连接的引导程序或脚本,所述配置信息也能够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提供。例如,从手机中读取已存储的密码、从手机中获取自动连接开放热点的脚本程序进行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帮助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里的WIFI管理软件先获取热点密码,再自动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热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音频提示包括:提示音和/或语音播报,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包括:浮动的文字框、弹出的提示框和/或状态栏。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种提示方法,例如,播放铃声、在桌面上显示文字或发出语音播报等提示方法,文字提示能通过推送、弹出提示框、在移动终端的桌面显示文字、在移动终端的状态栏显示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用热点包括:未设置密码的热点、公开密码的热点和已经保存过配置信息的热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加入了筛选功能,特别针对能够直接使用的热点进行提示和自动连接。防止频繁发出提示,却仅搜索到了不能连接的热点的情况发生。保证在发出提示后,用户能够直接利用公开的热点上网,提升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其中,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在移动终端已连接手机热点的情况下,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连接单元,根据检测结果,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移动终端,检测单元在移动终端正在使用其它手机提供的热点上网的时候,开启对周围可用热点(WIFI)的检测,检测过程还包括对热点的网络属性进行检测,通过所述网络属性判断出可用热点为路由器时,通过连接单元向用户发出提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不需要花费手机流量的上网热点,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渡使用手机热点流量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设置,在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的情况下,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在此技术方案的支持下,大大减少了因为忘记切换热点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浪费,也能够简化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了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热点,获取至少一个热点的域名和网关;将域名和网关不相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热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单元在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可能会发现很多热点,所以,针对每一个热点进行网络属性的检测,具体方法为,提取热点信息中的热点域名信息和网关信息,若所述域名信息与所述网关信息不一致,就说明此热点为路由器,用户可以利用此热点代替已经连接的手机热点,防止流量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单元,具体用于:发出音频提示和/或文字提示;和/或,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并使用配置信息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单元能够发出提示,告知用户已经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移动终端自主切换热点源,进一步地,在自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连接,所述配置信息能够包括SSID、密码、热点连接的引导程序或脚本,所述配置信息也能够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提供。例如,从手机中读取已存储的密码、从手机中获取自动连接开放热点的脚本程序进行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帮助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里的WIFI管理软件先获取热点密码,再自动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热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音频提示包括:提示音和/或语音播报,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包括:浮动的文字框、弹出的提示框和/或状态栏。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种提示方法,例如,播放铃声、在桌面上显示文字或发出语音播报等提示方法,文字提示能通过推送、弹出提示框、在移动终端的桌面显示文字、在移动终端的状态栏显示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用热点包括:未设置密码的热点、公开密码的热点和已经保存过配置信息的热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加入了筛选功能,特别针对能够直接使用的热点进行提示和自动连接。防止频繁发出提示,却仅搜索到了不能连接的热点的情况发生。保证在发出提示后,用户能够直接利用公开的热点上网,提升使用体验。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用户使用手机热点流量上网的情况下自动查找路由器热点,并向用户发出提示,提醒用户切换热点源,或者直接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帮助用户节省流量,防止流量浪费,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情况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能够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包括:步骤102,在移动终端已连接手机热点的情况下,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步骤104,根据检测结果,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步骤102,在移动终端正在使用其它手机提供的热点上网的时候,开启对周围可用热点(WIFI)的检测,检测过程还包括对热点的网络属性进行检测,通过所述网络属性判断出可用热点为路由器时,进行步骤104,向用户发出提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不需要花费手机流量的上网热点,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渡使用手机热点流量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设置,在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的情况下,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在此技术方案的支持下,大大减少了因为忘记切换热点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浪费,也能够简化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了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02具体包括: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热点,获取至少一个热点的域名和网关;将域名和网关不相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可能会发现很多热点,所以,针对每一个热点进行网络属性的检测,具体方法为,提取热点信息中的热点域名信息和网关信息,若所述域名信息与所述网关信息不一致,就说明此热点为路由器,用户可以利用此热点代替已经连接的手机热点,防止流量浪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04具体包括:发出音频提示和/或文字提示;和/或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并使用配置信息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发出提示,告知用户已经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移动终端自主切换热点源,进一步地,在自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连接,所述配置信息能够包括SSID、密码、热点连接的引导程序或脚本,所述配置信息也能够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提供。例如,从手机中读取已存储的密码、从手机中获取自动连接开放热点的脚本程序进行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帮助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里的WIFI管理软件先获取热点密码,再自动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优选地,音频提示包括:提示音和/或语音播报,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包括:浮动的文字框、弹出的提示框和/或状态栏。

在该实施例中,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种提示方法,例如,播放铃声、在桌面上显示文字或发出语音播报等提示方法,文字提示能通过推送、弹出提示框、在移动终端的桌面显示文字、在移动终端的状态栏显示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优选地,可用热点包括:未设置密码的热点、公开密码的热点和已经保存过配置信息的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加入了筛选功能,特别针对能够直接使用的热点进行提示和自动连接。防止频繁发出提示,却仅搜索到了不能连接的热点的情况发生。保证在发出提示后,用户能够直接利用公开的热点上网,提升使用体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包括:检测单元202,在移动终端已连接手机热点的情况下,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连接单元204,根据检测结果,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检测单元202在移动终端正在使用其它手机提供的热点上网的时候,开启对周围可用热点(WIFI)的检测,检测过程还包括对热点的网络属性进行检测,通过所述网络属性判断出可用热点为路由器时,通过连接单元204向用户发出提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不需要花费手机流量的上网热点,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渡使用手机热点流量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设置,在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的情况下,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在此技术方案的支持下,大大减少了因为忘记切换热点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浪费,也能够简化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了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202,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热点,获取至少一个热点的域名和网关;将域名和网关不相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单元202在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可能会发现很多热点,所以,针对每一个热点进行网络属性的检测,具体方法为,提取热点信息中的热点域名信息和网关信息,若所述域名信息与所述网关信息不一致,就说明此热点为路由器,用户可以利用此热点代替已经连接的手机热点,防止流量浪费。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优选地,连接单元204,具体用于:发出音频提示和/或文字提示;和/或,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并使用配置信息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单元204能够发出提示,告知用户已经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移动终端自主切换热点源,进一步地,在自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连接,所述配置信息能够包括SSID、密码、热点连接的引导程序或脚本,所述配置信息也能够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提供。例如,从手机中读取已存储的密码、从手机中获取自动连接开放热点的脚本程序进行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帮助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里的WIFI管理软件先获取热点密码,再自动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优选地,音频提示包括:提示音和/或语音播报,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包括:浮动的文字框、弹出的提示框和/或状态栏。

在该实施例中,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种提示方法,例如,播放铃声、在桌面上显示文字或发出语音播报等提示方法,文字提示能通过推送、弹出提示框、在移动终端的桌面显示文字、在移动终端的状态栏显示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优选地,可用热点包括:未设置密码的热点、公开密码的热点和已经保存过配置信息的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加入了筛选功能,特别针对能够直接使用的热点进行提示和自动连接。防止频繁发出提示,却仅搜索到了不能连接的热点的情况发生。保证在发出提示后,用户能够直接利用公开的热点上网,提升使用体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终端的系统框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300,包括如图2所示的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其中,管理热点连接的装置200包括:检测单元202,在移动终端已连接手机热点的情况下,检测可用热点,生成检测结果;连接单元204,根据检测结果,提示用户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检测单元202在移动终端正在使用其它手机提供的热点上网的时候,开启对周围可用热点(WIFI)的检测,检测过程还包括对热点的网络属性进行检测,通过所述网络属性判断出可用热点为路由器时,通过连接单元204向用户发出提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不需要花费手机流量的上网热点,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渡使用手机热点流量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设置,在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的情况下,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在此技术方案的支持下,大大减少了因为忘记切换热点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浪费,也能够简化用户的手动操作,提升了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202,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热点,获取至少一个热点的域名和网关;将域名和网关不相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单元202在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可能会发现很多热点,所以,针对每一个热点进行网络属性的检测,具体方法为,提取热点信息中的热点域名信息和网关信息,若所述域名信息与所述网关信息不一致,就说明此热点为路由器,用户可以利用此热点代替已经连接的手机热点,防止流量浪费。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优选地,连接单元204,具体用于:发出音频提示和/或文字提示;和/或,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并使用配置信息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单元204能够发出提示,告知用户已经发现路由器热点和/或移动终端自主切换热点源,进一步地,在自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路由器热点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连接,所述配置信息能够包括SSID、密码、热点连接的引导程序或脚本,所述配置信息也能够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提供。例如,从手机中读取已存储的密码、从手机中获取自动连接开放热点的脚本程序进行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帮助自动连接、通过移动终端里的WIFI管理软件先获取热点密码,再自动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热点。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优选地,音频提示包括:提示音和/或语音播报,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包括:浮动的文字框、弹出的提示框和/或状态栏。

在该实施例中,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种提示方法,例如,播放铃声、在桌面上显示文字或发出语音播报等提示方法,文字提示能通过推送、弹出提示框、在移动终端的桌面显示文字、在移动终端的状态栏显示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优选地,可用热点包括:未设置密码的热点、公开密码的热点和已经保存过配置信息的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可用热点的过程加入了筛选功能,特别针对能够直接使用的热点进行提示和自动连接。防止频繁发出提示,却仅搜索到了不能连接的热点的情况发生。保证在发出提示后,用户能够直接利用公开的热点上网,提升使用体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情况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手机中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管理热点连接的方法,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为:

步骤402,手机终端连着手机热点自动检测周围路由器热点中有无手机保存的路由器热点;

步骤404,自动区分是手机热点还是路由器热点(且有保存的路由器热点);

步骤406,如果有,弹出提示框,提醒用户去连接;

步骤408,如果没有继续使用手机热点。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开启了WiFi且连着手机热点的时候走到一个有路由器热点且有保存密码的地方,提示用户连接路由器WiFi,利用了手机热点和路由器热点不一样的特性(手机热点网关和域名是一样的,路由器热点网关和域名不一样),能够在用户使用手机热点流量上网的情况下自动查找路由器热点,并向用户发出提示,提醒用户切换热点源,或者直接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帮助用户节省流量,防止流量浪费,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50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本发明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主要组成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看本发明各实施例。其中,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500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屏502、射频装置504、处理器506、存储器508和扬声器510,各个部件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结合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从硬件层面上解释本发明的运作过程:存储器508中存储本发明各实施例实现方法的指令,处理器506负责分析处理上述指令并协调各个部件之间的运行。具体地,处理器506检测到用户正在使用手机热点提供的连接上网,则通知射频装置504开始接收热点信号,处理器506分析信号,提取网关信息和域名信息,把网关和域名不同的热点标记为路由器,通过显示屏502上的文字提示信息或者通过扬声器510发出音频提示,在用户设置允许的情况下,由处理器506从存储器508中读取配置信息,通过射频装置504与路由器热点建立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图5所示的存储器508),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用户使用手机热点流量上网的情况下自动查找路由器热点,并向用户发出提示,提醒用户切换热点源,或者直接自动连接至路由器热点,帮助用户节省流量,防止流量浪费,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和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