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MIMO系统的端口和天线选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0149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布式MIMO系统的端口和天线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MIMO系统把MIMO技术与分布式天线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小区覆盖以及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此类系统的天线选择问题仍存在不足之处。目前最优的天线选择算法是穷举搜索法,该算法从所有可能的天线组合中,选择使系统容量最大的天线子集,计算复杂度非常高,无法实时使用。次优方法包括递减和递增天线选择算法,这两种算法在容量损失很小的情况下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而基于最大范数的天线选择算法,运算复杂度低,但其所能达到的容量性能有限,并且没有考虑天线之间的相关性。在分布式MIMO系统中,可能存在部分端口浪费一部分能量,同一个端口里的天线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天线间的相关性会导致较大的容量损失,端口选择的有效性将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MIMO系统的端口和天线选择方法。本发明根据分布式MIMO系统架构的特点,不直接进行天线选择,而是先选择端口,然后再从所选端口中进行天线选择,缩小了天线选择的范围,并且对矩阵采用块对角化变换,减小了计算复杂度;在所选端口中进行天线选择时,充分考虑同一端口内天线间的相关性,降低信道相关性对系统容量的影响,在保证容量性能的同时有效缩小天线选择的范围,达到简化天线选择算法的目的,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系统。

本发明中分布式MIMO系统包括N个具有一定距离分布的天线端口,每个端口配置L根天线,移动台配置M根天线。定义M×1维接收信号向量为R(t)=[r1(t),r2(t),...,rM(t)]T;NL×1维发射信号向量为S(t)=[s1(t),s2(t),...,sNL(t)]T;M×1维零均值加性高斯白噪声向量为Z(t)=[z1(t),z2(t),...,zM(t)]T;[·]T表示矩阵的转置运算。H为M×NL维的信道矩阵,即包含N个独立的M×L维子信道矩阵,H=[H1H2...HN];R(t)=HS(t)+Z(t);为移动台的第y根天线与端口x的第v根天线之间的信道系数;x=1、2、…、N;y=1、2、…、M;v=1、2、…、L。

分布式MIMO系统的端口和天线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需要选择的端口数为Ψ,1≤Ψ≤min(M,N),初始化整数n=0,所选端口集合Np初始化为空集。选择端口把端口z1选入所选端口集合Np中;Nr={1,2,...,N},把端口z1从候选端口集合Nr中删去;令矩阵Ha=Hz1;令n=n+1,若n等于Ψ,转步骤四。其中:Pt为总发射功率,为噪声方差,IM为M×M维的单位矩阵;Hk表示第k个端口对应的子信道矩阵;(·)H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运算,(·)-1表示矩阵的逆运算,det(·)表示对矩阵求行列式的运算。

步骤二:选择端口Hs表示第s个未被选择的端口对应的子信道矩阵;把端口z2选入所选端口集合Np中,把端口z2从候选端口集合Nr中删去,令矩阵Ha=[Ha Hz2];令n=n+1,若n等于Ψ,转步骤四。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到n等于Ψ。

步骤四:从所选端口的天线中进行天线选择,一共选取Q根天线,1<Q<ΨL。从所选端口集合Np的第1个、第2个、…、第Ψ个端口中分别选择N1、N2、…、NΨ根天线,其中:N1+N2+...+NΨ=Q。所选端口集合Np的第1个、第2个、…、第Ψ个端口的所选天线集合分别为L1、L2、…、LΨ,均初始化为空集,令Θ1=0。对于N1、N2、…、NΨ的每一种取值组合,针对取值不为0的任一端口w,执行以下过程:

(1)选择端口w的天线将天线g1选入端口w的所选天线集合Lw中,令Θ1=Θ1+1,若Θ1等于Nw,转步骤五。其中:表示端口w的信道矩阵Hw的第j(1≤j≤L)列向量;||·||表示欧几里得矢量范数。

(2)记天线g1对应端口w的子信道矩阵Hw的列向量为计算子信道矩阵Hw的第g1列向量和第j(j≠g1)列向量的非相关系数选择天线将天线g2选入端口w的所选天线集合Lw中;令Θ1=Θ1+1,若Θ1等于Nw,转步骤五;其中|·|表示复数的模运算。

(3)记天线g2对应端口w的子信道矩阵Hw的列向量为计算子信道矩阵Hw的第g2列向量和第j(j≠g1、g2)列向量的非相关系数选择天线将天线g3选入端口w的所选天线集合Lw中;令Θ1=Θ1+1,若Θ1等于Nw,转步骤五。

(4)依次类推,直到Θ1等于Nw

步骤五:对于N1、N2、…、NΨ的每一种取值组合,利用取值不为0的所选端口及其所选天线,计算系统获得的容量;选取最大容量对应的N1、N2、…、NΨ取值组合中取值不为0的所选端口及其所选天线为最终选取的端口和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再次做一详细说明,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步骤一:假设需要选择的端口数为Ψ,1≤Ψ≤min(M,N),初始化整数n=0。令候选端口集合为Nr={1,2,...,N},所选端口集合为Np且初始化为空集,Hk表示第k个端口对应的子信道矩阵。选择端口把端口z1选入所选端口集合Np中,再把端口z1从候选端口集合Nr中删去,令矩阵Ha=Hz1。其中Pt为总发射功率,为噪声方差,IM为M×M维的单位矩阵,(·)H为矩阵的共轭转置运算,(·)-1为矩阵的逆运算,det(·)为对矩阵求行列式的运算。令n=n+1,若n等于Ψ,转步骤四。

步骤二:选择端口Hs表示第s个未被选择的端口对应的子信道矩阵;把端口z2选入所选端口集合Np中,把端口z2从候选端口集合Nr中删去,令Ha=[Ha Hz]。令n=n+1,若n等于Ψ,转步骤四。

步骤三:重复第二步直到n等于Ψ。

步骤四:从所选端口的天线中进行天线选择,一共选取Q(1<Q<ΨL)根天线,从所选端口集合Np的第1个、第2个、…、第Ψ个端口中分别选择N1、N2、…、NΨ根天线。N1、N2、…、NΨ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且满足N1+N2+...+NΨ=Q,于是N1、N2、…、NΨ的取值存在多种组合。所选端口集合Np的第1个、第2个、…、第Ψ个端口的所选天线集合分别为L1、L2、…、LΨ,均初始化为空集;自然数Θ1=0。对于N1、N2、…、NΨ的每一种取值组合,针对取值不为0的任一端口w,执行以下过程:

(1)选择端口w的天线将天线g1选入端口w的所选天线集合Lw中,Θ1=Θ1+1;其中表示端口w的子信道矩阵Hw的第j(1≤j≤L)列向量,||·||表示欧几里得矢量范数。若Θ1等于Nw,转步骤五。

(2)记天线g1对应端口w的子信道矩阵Hw的列向量为计算子信道矩阵Hw的第g1列向量和第j(j≠g1)列向量的非相关系数选择天线将天线g2选入端口w的所选天线集合Lw中,|·|表示复数的模运算;Θ1=Θ1+1,若Θ1等于Nw,转步骤五。

(3)记天线g2对应端口w的子信道矩阵Hw的列向量为计算子信道矩阵Hw的第g2列向量和第j(j≠g1、g2)列向量的非相关系数选择天线将天线g3选入端口w的所选天线集合Lw中;Θ1=Θ1+1,若Θ1等于Nw,转步骤五。

(4)依次类推,直到Θ1等于Nw

步骤五:对于N1、N2、…、NΨ的每一种取值组合,利用取值不为0的所选端口及其所选天线,计算系统获得的容量,选取最大容量对应的N1、N2、…、NΨ取值组合中取值不为0的所选端口及其所选天线为最终选取的端口和天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