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7379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使用的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



背景技术:

信号复归是变电站运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柜,保护屏柜等在保护动作后,一般需要信号复归。有的保护装置中带自保持继电器的出口回路,需要复归,否则无法合闸,也有些信号需要复归后才可以不影响保护动作。早期建设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信号的复归一般是需要工作人员到到现场去操作。目前,很少有变电站采用能远方信号复归方法。往往变电站与集中办公地点距离较远,有数目不少子站里办公地点有1-2个小时的车程,单独去复归信号会消耗掉运维值班人员大量的精力。若其他子站同时有操作,则容易造成运维人员数量不足。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单独的去远方子站复归信号占用了有限的运维工程车辆资源,并且燃油成本也非常的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它能使工作人员不需要去现场,就可以通过手机来远程复归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特征是:包括指令收发装置、指令执行装置,具体的,指令收发装置由指令收发处理模块、短信指令收发模块、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组成;指令执行装置由指令执行处理模块、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推杆驱动模块组成,其中:

指令收发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1、第1-4电容C1-C4、第3电阻R3,第1晶振JZ1组成,短信指令收发模块由短信收发模块U2、第1-2电阻R1-R2组成,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由无线收发模块U3、第4-5电阻R4-R5、第15电阻R15组成,指令执行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4、第5-8电容C5-C8、第11电阻R11、第2晶振JZ2组成,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由无线收发模块U5、第12-14电阻R12-R14组成,推杆驱动模块由第6-10电阻R6-R10、三极管U6、三极管U7、三极管U8、三极管U9和电动推杆M组成。

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收发装置、指令执行装置,具体的,指令收发装置由指令收发处理模块、短信指令收发模块、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组成;指令执行装置由指令执行处理模块、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推杆驱动模块组成;指令收发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1、第1-4电容C1-C4、第3电阻R3,第1晶振JZ1组成,单片机U1的复位端32脚接第3电阻R3一端和第4电容C4一端的公共端,第3电阻R3另一端接电源Vcc,第4电容C4另一端接地,第1晶振JZ1的两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1的时钟端15、16脚,第1电容C1串联于单片机U1的时钟端15脚和地之间,第2电容C2串联于单片机U1的时钟端16脚和地之间,单片机U1的电源端18脚接电源Vcc,单片机U1的接地端20脚接地,第3电容C3串联于单片机U1的电源端18脚和单片机U1的接地端20脚之间;短信指令收发模块由短信收发模块U2,第1-2电阻R1-R2组成,单片机U1的第1数据输入端9脚与第1电阻R1串联后接短信收发模块U2的数据输出端TX脚,单片机U1的第1数据输出端10脚与第2电阻R2串联后接短信收发模块U2的数据输入端RX脚,短信收发模块U2的电源端接电源Vcc,短信收发模块U2的接地端接地;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由无线收发模块U3、第4-5电阻R4-R5、第15电阻R15组成,单片机U1的第2数据输入端21脚与第5电阻R5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3的数据输出端TX脚,单片机U1的第2数据输出端22脚与第4电阻R4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3的数据输入端RX脚,无线收发模块U3的电源端Vcc脚接电源Vcc,无线收发模块U2的接地端GND脚接地,无线收发模块U3的参数设置端SET脚串联第15电阻R15后接单片机U1的参数设置输出端24脚;指令执行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4、第5-8电容C5-C8、第11电阻R11、第2晶振JZ2组成,单片机U4的复位端32脚接第11电阻R11一端和第8电容C8一端的公共端,第8电阻R8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1电容C11另一端接地,第2晶振JZ2的两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4的时钟端15、16脚,第5电容C5串联于单片机U4的时钟端15脚和地之间,第6电容C6串联于单片机U4的时钟端16脚和地之间,单片机U4的电源端18脚接电源Vcc,单片机U4的接地端20脚接地,第7电容C7串联于单片机U4的电源端18脚和单片机U4的接地端20脚之间;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由无线收发模块U5、第12-14电阻R12-R14组成,单片机U4的第1数据输入 端21脚与第13电阻R13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数据输出端TX脚,单片机U4的第1数据输出端22脚与第12电阻R12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数据输入端RX脚,无线收发模块U5的电源端Vcc脚接电源Vcc,无线收发模块U2的接地端GND脚接地,无线收发模块U5的参数设置端SET脚串联第14电阻R14后接单片机U4的参数设置输出端24脚;推杆驱动模块由第6-10电阻R6-R10、三极管U6、三极管U7、三极管U8、三极管U9和电动推杆M组成,单片机U4的第1控制输出端4脚接第9电阻R9一端和第10电阻R10一端的公共端,第9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7的基极2脚,第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9的基极2脚,三极管U7的发射极1脚接电源Vcc,三极管U7的集电极3脚接三极管U9的集电极3脚和电动推杆M的负极接线端一端,三极管U7的发射极1脚接地,单片机U4的第2控制输出端6脚接第6电阻R6一端和第8电阻R8一端的公共端,第6电阻R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6的基极2脚,第8电阻R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8的基极2脚,三极管U6的发射极1脚接电源Vcc,三极管U6的集电极3脚接三极管U8的集电极3脚和第7电阻R7一端的公共端,第7电阻R7另一端接电动推杆M的正极接线端+端,三极管U8的发射极1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指令收发装置放置于房间的中间位置,指令执行装置安装于柜体上,并需配合一部手机使用。当需要复归某个信号时,工作人员可用授权的手机向该设备发送预先约定好的短信,本设备收到指令后就会驱动电动推杆,将该信号复归按钮按下,然后松开。装置执行完该项操作后,并向发令的手机号码回复“已完成信号复归”;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向监控中心人员询问是否确实复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指令收发装置);

其中,在图3中,第1晶振JZ1的取值为12M,电源Vcc为5V。

电阻和电容取值如下:

R1:1kΩ,R2:1kΩ,R3:10kΩ,R4:1kΩ,R5:1kΩ,R15:1kΩ。

C1:22pF,C2:22pF,C3:47μF,C4:0.1μF。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指令执行装置);

其中,在图4中,第2晶振JZ2的取值为12M,电源Vcc为5V。

电阻和电容取值如下:

R6:2kΩ,R7:100Ω,R8:2kΩ,R9:2kΩ,R10:2kΩ,R11:10kΩ,R12:1kΩ,R13:1kΩ,R14:1kΩ。

C5:22pF,C6:22pF,C7:47μF,C8:0.1μ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能远方复归信号的设备,包括指令收发装置、指令执行装置两个部分,具体的,指令收发装置包括指令收发处理模块、短信指令收发模块,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指令执行装置包括指令执行处理模块、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推杆驱动模块,其中:

指令收发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1(STC15W4K48S4)、第1-4电容C1-C4、第3电阻R3,第1晶振JZ1组成,单片机U1的复位端32脚接第3电阻R3一端和第4电容C4一端的公共端,第3电阻R3另一端接电源Vcc,第4电容C4另一端接地,第1晶振JZ1的两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1的时钟端15、16脚,第1电容C1串联于单片机U1的时钟端15脚和地之间,第2电容C2串联于单片机U1的时钟端16脚和地之间,单片机U1的电源端18脚接电源Vcc,单片机U1的接地端20脚接地,第3电容C3串联于单片机U1的电源端18脚和单片机U1的接地端20脚之间。

短信指令收发模块由短信收发模块U2(基于西门子TC35芯片的串口短信收发模块),第1-2电阻R1-R2组成,单片机U1的第1数据输入端9脚与第1电阻R1串联后接短信收发模块U2的数据输出端TX脚,单片机U1的第1数据输出端10脚与第2电阻R2串联后接短信收发模块U2的数据输入端RX脚,短信收发模块U2的电源端接电源Vcc,短信收发模块U2的接地端接地。

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由无线收发模块U3(基于CC1100芯片的串口无线收发模块)、第4-5电阻R4-R5、第15电阻R15组成,单片机U1的第2数据输入端21脚与第5电阻R5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3的数据输出端TX脚,单片机U1的第2数据输出端22脚与第4电阻R4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3的数据 输入端RX脚,无线收发模块U3的电源端Vcc脚接电源Vcc,无线收发模块U2的接地端GND脚接地,无线收发模块U3的参数设置端SET脚串联第15电阻R15后接单片机U1的参数设置输出端24脚。

指令执行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4(STC15W4K48S4)、第5-8电容C5-C8、第11电阻R11、第2晶振JZ2组成,单片机U4的复位端32脚接第11电阻R11一端和第8电容C8一端的公共端,第8电阻R8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1电容C11另一端接地,第2晶振JZ2的两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4的时钟端15、16脚,第5电容C5串联于单片机U4的时钟端15脚和地之间,第6电容C6串联于单片机U4的时钟端16脚和地之间,单片机U4的电源端18脚接电源Vcc,单片机U4的接地端20脚接地,第7电容C7串联于单片机U4的电源端18脚和单片机U4的接地端20脚之间。

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指令传输模块由无线收发模块U5(基于CC1100芯片的串口无线收发模块)、第12-14电阻R12-R14组成,单片机U4的第1数据输入端21脚与第13电阻R13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数据输出端TX脚,单片机U4的第1数据输出端22脚与第12电阻R12串联后接无线收发模块U5的数据输入端RX脚,无线收发模块U5的电源端Vcc脚接电源Vcc,无线收发模块U2的接地端GND脚接地,无线收发模块U5的参数设置端SET脚串联第14电阻R14后接单片机U4的参数设置输出端24脚。

推杆驱动模块由第6-10电阻R6-R10、三极管U6(S8550)、三极管U7(S8050)、三极管U8(S8050)、三极管U9(S8550)和电动推杆M(由直流电机驱动)组成,单片机U4的第1控制输出端4脚接第9电阻R9一端和第10电阻R10一端的公共端,第9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7的基极2脚,第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9的基极2脚,三极管U7的发射极1脚接电源Vcc,三极管U7的集电极3脚接三极管U9的集电极3脚和电动推杆M的负极接线端-端,三极管U7的发射极1脚接地,单片机U4的第2控制输出端6脚接第6电阻R6一端和第8电阻R8一端的公共端,第6电阻R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6的基极2脚,第8电阻R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U8的基极2脚,三极管U6的发射极1脚接电源Vcc,三极管U6的集电极3脚接三极管U8的集电极3脚和第7电阻R7一端的公共端,第7电阻R7另一端接电动推杆M的正极接线端+端,三极管U8的发射极1脚接 地。

本实用新型一个指令收发装置可以搭配多个指令执行装置进行使用,对各指令执行装置设置不同的地址,则可相对独立工作。指令收发装置放置于高压室或保护室的中间位置,指令执行装置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1为柜体、2为指令执行装置、3为电动推杆、4为复归按钮,指令执行装置固定于柜体上,电动推杆可从指令执行装置中伸出,完成点击按钮的动作后可缩回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需配合一部手机使用,并在指令收发装置的SIM卡槽中插入一张SIM卡,以某个指令执行装置为例,使用时,需先用授权的手机向该装置发送一条短信,指令收发装置的短信指令收发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将指令传给单片机U1进行处理,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收发模块发出无线信号,相对应的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到此信号后,经过单片机U4处理,控制电动推杆M伸出将按钮按下,当推杆伸出达到预定的深度后,推杆开始缩回。电动推杆完全缩回到初始状态后,单片机U4通过指令执行装置无线收发模块发出操作已经完成的指令,指令收发装置无线模块接收到指令后,经过单片机U1处理,再通过短信指令收发模块向发令的手机回复短信作为执行结果反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