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维保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27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特种设备维保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识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设备维保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定位、巡更、考勤、门禁等系统几乎都是采用非接触射频近场识别技术,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这种技术采用电磁场无线通信原理,一般会有一个读卡器(例巡更系统的巡更棒)和定位器(例如巡更系统的ID纽扣、ID卡)。读卡器和定位器之间通过近距离射频无线电通信,传递定位器的唯一编号信息等参数完成身份识别、位置识别、考勤和任务认证识别等等。这类的定位、识别技术还可以用于设备维保巡检系统,例如电梯、叉车、船舶的定期维修维护、巡检等。

以电梯维保为例,可以在电梯内安装一个具有唯一ID号的定位器,维保员到电梯维保时用手持专用读卡器靠近定位器获取信息,完成其工作到岗的认证考勤。专用读卡器可以离线存储数据,回办公室后上传给后台信息中心。也可以在专用读卡器内配置移动通信模块通过3G,4G网络接入后台信息中心,实时上传数据。

电子标签就是一个无源RF ID纽扣,固定在电梯内壁。维保工到位则需要手持一个RF ID读卡器进行定位,即要对RF ID纽扣进行身份识别。因此,上叙江苏天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的这套电梯维保工作信息平台系统需要为每个外出作业的维保工配置一个专用读卡器。市面上还有一种采用智能手机的维保定位系统,是使用手机GPS信号做为定位依据的。显然,这种技术不适合精确定位到某组电梯,并且在室内难以定位。

类似的,市面上已有的其它公司的电梯维保系统都和上述系统类似,有着下面描述的弊端,使得电梯维保的信息化,无纸化工作难以推广和普及。

上述的系统基本需要一个专用的读卡设备,对于门禁、考勤这种应用而言,读卡器固定,移动的是轻便的ID/IC卡,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用户不会产生较差的使用体验,也不会大量增加成本。然而对于巡更、设备维保等系统,固定的是有源或者无源ID/IC卡,用户需要携带有源的较为笨重的专用手持读卡器,使用体验就比较差了。再者,手持读卡器若需要实时上传数据,还要配备移动网络模块和SIM卡,设备成本加大并且SIM卡会产生月租、套餐费等额外支出。

显而易见,上述的手持专用读卡器,完全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相应的APP(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下同)代替。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采用支持NFC的手机,定位器也采用NFC类型的设备即可;定位器是个WIFI设备或者蓝牙设备,用户到达指定位置使用手机WIFI或者蓝牙功能连接定位器获取信息。反过来,若是门禁系统,也可以用手机作为“卡”类似有源RF ID/IC卡,身份信息和手机号或者登录账户一一对应,即电子标签功能,使用时连接接收器(固定的读卡器),打开或者控制某些设备完成门禁功能。

由于智能手机日渐普及,几乎已经人手一个,机不离身,因此采用智能手机作为“读卡器”、“电子标签”的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定位、巡更、识别、门禁等系统势必会逐步代替采用专用读卡器、电子标签的传统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以上列举的几种采用智能手机作为身份识别设备的方案,无论是NFC、WIFI、蓝牙定位器等都是基于射频无线通信技术,需要手机具有配套的射频部件,有以下弊端:

(1)若系统采用WIFI或者蓝牙技术,则手机APP还需要进行几个操作步骤的匹配过程,比较繁琐。

(2)WIFI和蓝牙在近距离,例如10米范围内,区别两个以上对接设备(定位器或者接收器)时技术实现手段比较复杂,用户体验极差。

(3)若采用NFC方式,则需强制配套的手机需要全部具备NFC功能,其通用性非常不好,大量的中低端手机没有配备。即使配备NFC功能的手机,也需要使用者在手机上设置打开这一功能。

显然上叙的3点弊端是智能手机替代专用“读卡器”、“电子标签”的技术障碍,是导致这种应用未能普及的真正原因。而本实用新型强调的是:采用智能手机代替“读卡器”、“电子标签”的前提应该是不变更客户已有智能手机,只需下载某个APP即能使任何智能手机拥有“读卡器”、“电子标签”功能,实现近距离非接触互联识别;不需要手机拥有NFC、WIFI或者蓝牙功能,用户在使用时无需对手机的NFC、WIFI或者蓝牙功能进行设置,并且和相关部件进行匹配。

另外,目前市场上采用手机作为控制器的智能家居系统、多媒体教室中央控制系统、会议室中央控制系统等等,都要求要配置采用WIFI或者蓝牙技术的接收设备(以下称“射频接收器”),利用手机APP实现控制功能,手机类似一个无线移动控制面板。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射频接收器一户只需安装一个,用户手机只会匹配一次自己家的射频接收器,就可以长期使用。对于学校多媒体教室中央控制系统(以下简称:中控),也是根据上述原理用手机来作为移动控制面板控制教室里的电教设备。但是和家用的智能家居不同的是,一栋教学楼中教室密度极高,任课老师往往频繁在十几间教室轮换场地工作。上课老师若想用手机控制自己所在教室的设备,需要通过WIFI或者蓝牙搜索功能锁定指定某教室射频接收器。在教室密度极高的教学楼这项工作极其繁琐,稍有不慎就会连接到隔壁教室射频接收器,其后果直接导致教学事故。因此采用WIFI或者蓝牙技术进行电教设备控制的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并没有普及,十分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特种设备维保定位系统,所述维保定位系统实时性高、保密性好、易于使用且客户体验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种设备维保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器/接收器、智能手机和服务器,所述定位器/接收器用于接收智能手机发出的声波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发出声波信号,定位器/接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手机进行连接,所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包括声学传感器及放大电路、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处理器、存储器、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以及电声转换器及驱动电路,所述声学传感器及放大电路与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拾取智能手机发出的声音信号;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双向连接,用于存储相关的数据及程序;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处理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并滤波;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声转换器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声转换器及驱动电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音频信号并以声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为FSK调制电路,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为FSK解调电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为DTMF调制电路,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为DTMF解调电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为A/D转换直接采样电路采用软件调制,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为D/A转换直接采样电路采用软件解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还包括耳机接口,所述智能手机上的耳机接口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上的耳机接口通过双端耳机线连接通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还包括外壳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位于所述外壳内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行程开关被外壳固定为开或关状态,当所述外壳被破坏或者被从安装位置拆卸时,行程开关自动弹开变为另一个状态,定位器/接收器失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手摇/手按发电装置及整流电路、超大容量电容电能储存电路、电池供电电路、市电供电电路和选择开关及稳压电路,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手摇/手按发电装置及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超大容量电容电能储存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超大容量电容电能储存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开关及稳压电路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电池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开关及稳压电路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市电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开关及稳压电路的第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选择开关及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器/接收器还包括蓝牙或者WIFI模块,所述智能手机在声波近场身份识别电路作用下无需人工确认即在现场多个所述声音近场识别装置中锁定指定的其中一个所述声音近场识别装置的蓝牙或者WIFI模块进行通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系统特别适用于定位、维保和巡更系统,不需要移动端为特殊的手持设备,可以实现类似射频非接触识别的简单操作。并且比同样采用手机作为移动端,依赖NFC、WIF或者蓝牙技术作为定位器和手机通信的定位、维保和巡更系统更加便捷,易于操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利用本系统中的定位器/接收器,其架构简洁,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快速部署,电源供电方式多样化,并且可以无需布电源线甚至安装电池使用,大大方便了特种设备维保的无纸化办公和认证,极大促进了电梯及其它特种设备维保无纸化的进程。

本系统采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通过成熟的、传统的声波传输和识别技术,把智能移动互联网带入传统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近场控制技术领域。在越来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中,具有很广阔的普及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的第一种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的第二种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的第三种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的第四种原理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流程图;

图7是电梯维保软件功能图;

图8-9是电梯维保软件数据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增加耳机线通信原理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的电源模块原理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维保人员及安全员作业流程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器/接收器增加蓝牙/WIFI模块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特种设备维保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器/接收器、智能手机和服务器,所述定位器/接收器用于接收智能手机发出的声波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发出声波信号,定位器/接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手机进行连接,所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系统原理是根据智能手机必备的电子声学部件,采用声波调制和数字化技术、数据加密认证技术,利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高、手机易于连接后台服务器等特征,使得系统实时性高、保密性好、易于使用,客户体验非常好。

目前智能手机近场身份识别的应用中NFC类的技术是最适合的,然而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支持这类功能,导致其应用一直没能全面推广,普及率极差。若采用WIFI或者蓝牙技术,则手机和定位器的WIFI和蓝牙无线技术难以控制在某个近场范围,比如20cm以内,所以在小范围内有多个接收器要分时连接时需要人工参与匹配选择,操作繁琐。另外,WIFI和蓝牙技术主要用于联网通信,支持复杂的标准通讯协议,其匹配和通信过程耗时复杂。这两种技术适合长时间大量数据的传输却不适合定位信息极少量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而采用智能手机声波技术则不同,由于智能手机100%全部采用音频A/D,D/A数字技术,配有多级灵敏度调节(麦克风端)和音量调节(扬声器端)电路,手机和接收器的信号传输很容易通过控制麦克风输入灵敏度和音频输出音量大小实现很小的近场范围一对一无需人工确认的自动匹配和通信。再者,单个手机的音频采集和播放系统不是为数据通信而设计的,本身没有复杂的握手、会话等协议,其反应快,支持面最广,APP编程容易,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简短身份识别数据的传输应用场合。

以下以电梯维保应用为例介绍系统架构,其它应用场景是大同小异的。目前社会上电梯事故频发,很多和电梯维保工作不到位有关。市面有些公司采用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来实现电梯维保定位考勤管理。维保工手持一个昂贵的专用手持读卡器,到某台电梯后读取定位器信息实现维保定位。维保工需要维保电梯的同时维护专用手持读卡器,若要实时上传和下载数据,手持读卡器还要配置SIM卡,向运营商交月租等等。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及其不方便,成本又高,很难普及。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使得智能手机易于代替专用读卡器,有着很大的便利性,并且系统价格低廉,易于推广普及。维保工只需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中下载一个APP,到维保电梯中靠近定位器,通过简易的APP界面操作,即可完成到位考勤认证。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无需维保工购买特殊型号的手机,无需设置诸如开启NFC功能,开启WIF或者蓝牙、输入匹配密码等等操作。即尽量减少对维保工手机硬件功能的要求以及维保工操作手机设置的要求,实现最大化的简化操作,其使用体验效果犹如拿非接触卡刷卡。并且,由于在手机下载一个APP即可使用,不需要维护专用读卡器,移动端无需任何设备费用,只需极少量的网络流量,对于目前动辄上G流量的手机月租套餐,几乎没有成本。因此整个系统及其符合移动互联网快速部署的营运模式,有利于快速推广和普及。

以电梯维保应用为例介绍系统手机APP及其服务器后台软件的作业流程,其它应用场景是大同小异的。

首先,确认维保人员(维保工)和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员的身份账号由企业负责人创建并分配。帐号记录维保人员和安全员的详细信息和手机号码,用于作为身份认证,替代签名。

维保企业的设备维保排班管理人员使用后台软件排班。排班有两种选择。自动排班 :除了根据客户维保时间要求和维保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和管理需求自动自动安排维保工作任务外,可以根据维保人员的工作能力来自动分配任务,工作能力出众的维保人员将会分配到比较多的任务(能者多劳),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了某些维保人员任务堆积的情况,同时也是业务绩效评定的依据,这样可以激发维保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手动排班:手动排班极具灵活性,可以把某个维保任务安排给某个人,同时遇到员工离职时,请假某个维保任务需要重新安排时,手动排班就可以很方便的处理这种情况。手动排班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各种特殊的情况。开始任务必须要对接设备才能获取到维保清单。

维保工到电梯现场,例如电梯内或者电梯机房内,打开手机维保APP对接定位器/接收器,用于定位,判定此维保人员是否到达现场,并且必须到达现场才能对接,对接完成之后才可以开始维保工作。可以自动区别哪些是此维保人员需要维保的电梯,避免了维保不属于自己负责的电梯的这种情况出现。

维保工获取工作任务有两种方式:

方式1:通过维保工本次排班关联设备列表选择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对接完成之后选择任务进行。

维保人员点击手机APP软件主界面的查看设备列表按钮,服务器将返回此维保人员有维保任务的设备列表,(若是某个设备中的电梯不存在该维保人员的维保任务,则此设备不会被返回,也就是说,返回的设备都是要对接进行获取维保任务的设备),维保人员可以对自己需要对接的设备一目了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

方式2:通过身份认证后选择设备对接进行。

则是方式1的逆转,即先选择任务,再获取设备信息,这种情况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维保人员安排工作。比如,维保期限将近的任务要先完成,这种开始任务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方式的设计,就是为了适应一些特殊情况的维保任务。

这两种任务获取方式的设计其目的是降低系统的限制,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从而方便维保人员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维保工作,体现了该系统的人性化和用户体验。

最后,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员通过所属的账户密码进入所述的维保APP软件对接所述定位器/接收器自动获取到维保人员确认过的电子维保单,其中显示维保详情、保养的内容、时间、地点、作业情况、维保的人员姓名及工号,安全员确认某个电子维保单之后表示此次维保工作完成,自动上传服务器和第三方认证平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定位器/接收器包括声学传感器及放大电路、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处理器、存储器、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以及电声转换器及驱动电路,所述声学传感器及放大电路与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拾取智能手机发出的声音信号;所述音频信号整形及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双向连接,用于存储相关的数据及程序;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处理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并滤波;所述音频信号发生及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声转换器及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声转换器及驱动电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音频信号并以声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智能手机示意图连接的箭头表示智能手机和定位器/接收器的信号传输方向。整个系统的硬件成本为定位器/接收器成本。如图2所示,整体电路主要由音频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以及处理器系统电路构成,都是非常成熟和常用的中、低频电路(低于1MHz),没有高频电路,只要设计合理,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其成本优势、维护便利性大大优于基于有源RFID、WIFI、蓝牙技术的定位器,因为这些电路都涉及高频电路和复杂处理器的应用。

声波数据信号传输技术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技术手段,但是不局限于以下介绍的这三种。

1)采用FSK调制解调技术(如图3所示)

由于处理的信号频率较低,所需传输的身份识别数据很少,图3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低性能的廉价4位、8位单片机。整个声波传输通信方式可以采用FSK调制解调方式。FSK解调采用单片锁相环电路,若载波频率较低,则可以直接放大整形后输入单片机,通过脉冲测宽方法解调出信号。调制电路可以采用单片机外围可控震荡电路或者在载波频率较低时由单片机通过内部定时器产生。

2)采用DTMF技术(如图4所示)

由于处理的信号频率较低,所需传输的身份识别数据很少,采用电话机中大量使用的DTMF信号发生和接收解码专用芯片,即可完成数据接收和发送,无需单片机干预编解码。因为只需用IO口对DTMF专用芯片读取和写入数据,所以可以采用非常低端廉价的单片机实现。这种方法其实是把身份识别数据当作一串电话号码处理即可,数据传输等同拨电话号码,在手机APP编程中也非常容易实现。安卓和苹果开发包/SDK中都有现成的DTMF发生和解调函数调用。其技术可靠,易于实现,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廉。即使不采用专用DTMF芯片,处理器直接通过整形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直接编码和解码DTMF信号也是可行的。只是处理性能要求稍高一些而已。

(3)采用音频数字采样和编解码技术(如图5所示)

这种方式把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放大后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编码送入处理器中,进行数字解码。输出则处理器进行数字调制后经过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这种方式采用软件实现数据调制和解调,灵活性高,数据传输速率高,但是要求较高性能的处理器及其周边电路,成本较高。

上述的三种声波数据信号传输方式在手机端可以除了调用开发平台已经提供的函数和控件外,还可以采用傅立叶变化技术,对采集到的声波信号进行分析;采用三角函数信号发生合成技术生成声波信号。

身份数据的认证执行流程如图6所示:

智能手机发送特定的声波启动信号Sn,定位器/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声波启动信号Sn,则以声波的形式发送自身唯一标号IDn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传所述IDn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所述IDn产生动态码Vni,智能手机获取所述动态码Vni并将其以声波的形式发送给所述定位器/接收器,定位器/接收器根据动态码Vni回传加密码Ani至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传加密码Ani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加密码Ani的合法性,若合法,则采用所述自身唯一标号IDn,若不合法则不采用所述自身唯一标号IDn。

图6的启动信号Sn是一串预先编制好的信号,可以是固定数字串,也可以是符合某个格式的动态数据,作为触发定位器/接收器发送IDn的信号。定位器/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符合要求的Sn后发送自身的唯一编号IDn给手机。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输IDn给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IDn生成动态码Vni。Vni的生成函数如下:

Vni=F1n(IDn) (1)。

式(1)中n,i为自然数下标。n为某个定位器/接收器的序号,i为某次动态码的序号。

服务器存储对应定位器/接收器的F1n代码和数据,而定位器/接收器预先存储F1n的解密函数F2n的代码和数据,接收到Vni后通过F2n计算出Ani通过手机传输给服务器,其密函式为:

Ani=F2n(Vni) (2)

式(2)中n,i为自然数下标。n为某个定位器的序号,i为某次动态码的序号或者某次动态码Vni的解密码的序号。

可见,适当选择加密函数组F1n和解密函数组F2n,则Vni、Ani可以根据IDn唯一获得。只要i足够长并且某次的Vni和Ani与下次的Vn(i+1),An(i+1)相关性足够弱即可实现很强的加密效果。

为了减少智能手机和声音近场识别装置的通信回合并且简化加密流程,可以在声音近场识别装置中预存Ani和i的关系函数,其接收到启动信号Sn后直接发送Ani和i给手机上传给服务器认证,手机预存F2n即可。只要i足够长,Ani与下次的An(i+1)相关性足够弱,Ani位数足够大,其加密效果也比较好。

F1不在智能手机代码中,因此不容易通过破解智能手机破解整个系统。当然,某个定位器/接收器的F2可以通过暴力拆除现场定位器/接收器获取,但是不会影响其它定位器/接收器的加密强度。再者,手机APP启动后可以进行使用者识别,包括确定所用手机号(即确认SIM卡)合法性,需要使用者输入进入密码等,加强保密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维保定位系统软件功能如图7所示,软件数据流如图8-9所示。

作为补充,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器/接收器还配有耳机输入口,用于特殊环境下和智能手机的有线通信,即插接耳机线通信。连接结构图如下:

图10中,定位器/接收器的耳机口音频解调输入接手机耳机口的立体声输出(左声道或者右声道之一);IO信号/音频调制输入接手机耳机口的MIC输入。由于手机MIC输入口支持按键操作信号直接输入,定位器的处理器可以直接发送这类信号进行输入通信。也可以输出调制的音频信号进行通信。这种有线连接方式采用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加密解密技术则与本实用新型上面所叙述的无线声波处理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为了防止作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保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器/接收器还有防止拆卸功能,其安装背板有个行程开关,当安装妥当后行程开关为某个固定状态,例如关闭状态,当被拆卸后行程开关自动弹开变为另外一个状态,例如开启状态,则定位器失效。

在供电模块上,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保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器/接收器采用电池、失电或手动供电,维保工到位时轻触指定的按钮,定位器/接收器启动一个特定时间T1,若在T1时间内未能连接手机端,则自动关闭。若在T1时间内连接到手机端且定位信息传递完毕,也自动关机。作为另外一个供电类型,定位器还配备一个手摇(或者按钮式)发电装置,用于特殊的情况,可以在不接电源线或者电池的情况下靠使用者手动发电工作T时间。

图11中的手动发电装置使得超容量电容存储的电能超过定位器/接收器连接到手机端且定位信息传递完毕时间T2,此时间根据系统耗电量和实验数据获得。当。当维保工手动发电使得超容量电容存储的电能超过T2时,工作指示灯亮起示意维保工可以进行定位操作了。本维保定位系统的供电方式多样,在特殊场所可以不用布线安装,甚至可以无线维护电池的使用方式,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工地升降机、锅炉、深井升降机等特殊的特种设备维保中。

图12中所示介绍维保系统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0、维保人员登录分配的个人帐号,该帐号记录了对应维保人员的详细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执业号,可以用于进行身份认证,代替纸质签名,维保人员有两种方式选择开始维保,第一种按以下顺序开始,第二种直接转到步骤3开始。

步骤1、维保人员登录后,查看属于本人的维保任务,了解详细任务详情。

步骤2、查看具体的某一项维保任务,点击查看该维保任务的具体电梯对象的详情。

步骤3、手机应用与现场的定位硬件设备进行对接、进行设备及任务身份确认,此对接过程步骤2中的任务业务表单电梯与定位硬件设备一一绑定,业务表单的电梯与定位硬件设备不匹配,则无法完成对接,步骤0中使用方式一开始维保,对接成功则记录时间并转向步骤4,步骤0中使用方式二开始维保,对接成功后将列出该定位硬件设备绑定的待维保业务单,维保人员从中选择业务单后记录时间并转向步骤4。

步骤4、根据对接结果返回该定位硬件设备绑定的任务业务表单,并获取选择的业务电梯的对应维保清单。

步骤5、维保人员根据步骤4中获取的维保清单开始进行维保,并根据维保结果填写维保清单,维保清单的填写,只需负责维保的其中一个维保人员填写即可。

步骤6、填写维保清单的维保人员提交步骤5中已填写好的维保清单。

步骤7、共同负责此次维保任务的维保人员查看步骤6维保人员已提交的业务单,并且进行确认,全部本次负责此业务电梯的维保人员确认提交后,业务单提交给安全员,转到步骤8。

步骤8、安全员登录分配的个人账号,该帐号记录了对应安全人员的详细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可以用于进行身份认证,代替纸质签名。

步骤9、安全员查看其授权管理的维保人员完成维保提交的业务表单,并确认其维保内容清单是否符合。

步骤10、安全员确认提交步骤9中的业务单,完成本次维保。

图13中,定位器/接收器可以配备有蓝牙模块,智能手机上的维保APP可以在声波近场身份识别后锁定指定的所述定位器/接收器的蓝牙模块进行通信。无需人工选择和确认蓝牙模块,只需预先关联好身份识别数据和蓝牙模块MAC码及蓝牙模块名称。很好低解决了同区域多个蓝牙模块难以近距离内多选一的问题,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WIFI模块上。采用这种方式,即可以把身份识别在声波近场信息传输电路中实现,也可以把声波近场信息传输电路设置为简单的明码信息传输,定位器/接收器把自身蓝牙模块唯一标识传输给手机锁定后,通过蓝牙模块实现身份数据识别和其它大量的数据传输。

所述系统特别适用于定位、维保和巡更系统,不需要移动端为特殊的手持设备,可以实现类似射频非接触识别的简单操作。并且比同样采用手机作为移动端,依赖NFC、WIF或者蓝牙技术作为定位器和手机通信的定位、维保和巡更系统更加便捷,易于操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利用本系统中的定位器/接收器,其架构简洁,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快速部署,电源供电方式多样化,并且可以无需布电源线甚至安装电池使用,大大方便了特种设备维保的无纸化办公和认证,极大促进了电梯及其它特种设备维保无纸化的进程。

本系统采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通过成熟的、传统的声波传输和识别技术,把智能移动互联网带入传统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近场控制技术领域。在越来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中,具有很广阔的普及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