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摄像头全景的多频段图像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767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摄像头全景的多频段图像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缝合技术在全景图像拼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图像缝合就是在图像拼接对齐之后,由于两张图像角度、曝光、光心等不同,导致拼接后的图像仍然后很明显界线痕迹,为了更好消除该界线,就用到了图像缝合技术。

一般情况下,按照实际应用的流程,图像缝合技术用在图像拼接之后,图像拼接已经可以保证两张图像的位置(含x方向和y方向)是对齐的,当然也可以通过两个摄像机的位置来保证图像对准。

虽然目前图像缝合算法很多,例如:线性加权算法、高斯加权算法。但是都没能解决在实际图像在存在配准误差的情况下,缝合区域出现的图像模糊问题。

由于现今双摄像头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利用双摄像头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是现今的双摄像头均不具备将多频段的图像进行缝合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摄像头全景的多频段图像缝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全景的多频段图像缝合装置,包括两个图像传感器,所述两个图像传感器均安装在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底座上,两个底座之间的上侧和下侧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两个底座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两个底座之间上侧的连接件和下侧的连接件相互平行,其中,底座的其它指标要求如下:

设所选择摄像机镜头的视场角为θ,两个图像传感器中心之间距离为L,捕获的场景到两个图像传感器连线的垂直距离必须为D,传感器的分辨率为a×b,其中a为宽度,b为 高度),则两个图像传感器垂直中心轴夹角α与重合区域宽度w以及其它参数应满足一下公式:

w=a*((θ/2-α/2)/θ);

D=L/2*tan(π-θ/2+α/2);

其中,θ>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两个图像传感器的协调配合,能够很好的解决多频段图像缝合的问题,获得很好的缝合效果,保证多频段图像缝合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双摄像头全景的多频段图像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图像传感器、2-底座、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摄像头全景的多频段图像缝合装置,包括两个图像传感器,所述两个图像传感器均安装在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底座上,两个底座之间的上侧和下侧均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两个底座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两个底座之间上侧的连接件和下侧的连接件相互平行。

该装置由两个底座和一个连接件构成,要求两个底座同一水平面放置,分别可以固定两个图像传感器,要求图像传感器平面与底座平面垂直并与相邻边平行如图1所示。底座的其它指标要求如下:设所选择摄像机镜头的视场角为θ,两个图像传感器中心之间距离为L,捕获的场景到两个图像传感器连线的垂直距离必须为D,传感器的分辨率为a×b(其 中a为宽度,b为高度),则两个图像传感器垂直中心轴夹角α与重合区域宽度w以及其它参数应满足一下公式:

w=a*((θ/2-α/2)/θ)

D=L/2*tan(π-θ/2+α/2)

其中,θ>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两个图像传感器的协调配合,能够很好的解决多频段图像缝合的问题,获得很好的缝合效果,保证多频段图像缝合的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