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7927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在获取联系人的名片信息时,需手动输入所要存储人的名片信息,即一般按如图1a-图1d所示,首先点击图1a中用户手指所指向的智能终端触摸屏显示区域中的通信录(或称为联系人)图标,然后出现如图1b所示联系人列表界面,再点击图1b中用户手指所指向的新建联系人(图中用虚线框标识的区域),然后图1c就出现新增联系人的名片信息页面,名片信息的内容一般包含有如姓名、手机号、其他联系电话号、电子邮箱以及公司名称等信息,这时可如图1d所示那样,手工录入名片信息的各项内容,录入信息多、录入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并在录入过程中容易输错信息,尤其是在输入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信息时易出现输入错误问题,导致所存储的联系人信息错误,使得与其失去联系,甚至引起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需手动输入要名片信息繁琐且易出错,尤其在输入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信息时易出错,导致信息错误而失去联系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网络,该网络包含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其特点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指纹传感器获取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将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所述第二智能终端预存有本地指纹信息和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关联的名片信息,这里的名片信息通常包含有联系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其中联系人姓名信息中可含有中文名字、英文名字,甚至昵称等,联系电话信息中可含有手机号码、工作电话号码等,名片信息还可包含有一些其他联系信息,比如电子邮箱、工作单位、住址等,鉴于名片信息是由第二智能终端用户事先预存的,所以预存的名片信息的正确性可得到保证;

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判断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发送所述名片信息;这里,在指纹匹配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就自动地将所述名片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智能终端,而无需人工录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接收所述名片信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发展,指纹识别已逐步成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标准配置,本方案可在不改变智能终端整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内部的指纹传感器来获取名片人的指纹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完成指纹匹配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就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名片信息。因此,相比于手动录入,本方案在名片信息获取方面,不仅高效、便捷,还能保证信息正确性。

可选地,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指纹传感器获取目标指纹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在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接收触发指令;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触发指令后生成指纹扫描区域;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在所述指纹扫描区域获取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本方案中,指纹传感器优选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利用超声指纹传感器的立体扫描优势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扫描到指纹信息,降低了指纹扫描的要求,方便了用户使用。

可选地,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为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与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位置对应。

本方案中,利用超声指纹传感器的立体扫描优势,便于用户根据自身喜好,可以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中自定义指纹扫描区域,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接收所述名片信息的步骤后,所述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清除所述目标指纹信息,这时在获取到名片信息后一般就将指纹信息删除,以保护用户隐私和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增强用户使用安全。当然,指纹信息的删除操作也可在第一智能终端保存好名片信息后进行。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接收所述名片信息的步骤后,所述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将所述名片信息写入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然后保存所述名片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将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步骤前,所述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一般包括蓝牙连接、wi-fi(无线局域网)连接或者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连接。

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来实现的,所以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要求在数据通信前就建立好,当然,也可以在一开始就建立好连接。因此,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既可以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指纹传感器获取目标指纹信息的步骤前就建立,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指纹传感器获取目标指纹信息的步骤后才建立。另外,一般在完成获取名片信息后,可关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以节省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对智能终端能量的消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无线网络,所述系统包含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其特点是,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包括指纹传感器、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

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获取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发送至第二智能终端,所述第二智能终端预存有本地指纹信息和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关联的名片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是则调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发送所述名片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名片信息。

本方案在不改变智能终端整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内部的指纹传感器来获取名片人的指纹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完成指纹匹配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就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名片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生成模块;

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接收触发指令;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触发指令后生成指纹扫描区域;

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指纹扫描区域获取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为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与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位置对应。这时,可利用超声指纹传感器的立体扫描优势,方便用户根据使用喜好,可以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中自定义指纹扫描区域,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可选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还包括清除模块,所述清除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名片信息后清除所述目标指纹信息,这时在获取到名片信息后,一般将指纹信息删除,以保护用户隐私和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增强用户使用安全。

可选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还包括写入模块和保存模块,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名片信息后将所述名片信息写入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所述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名片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智能终端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不改变智能终端整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指纹传感器获取指纹信息,在指纹信息比对匹配后,自动完成名片信息的获取,名片信息的获取省时省力,还能保证所获取的名片信息无误。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在录入名片信息时通信录图标的页面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在录入名片信息时通信录的页面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在录入名片信息时名片信息的填写页面示意图。

图1d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在录入名片信息时输入名片信息时的页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智能手机在联系人页面选择新建联系人后出现的页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智能手机在选择名片交换功能后出现的指纹扫描页面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智能手机在指纹扫描后指纹匹配等待中的页面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智能手机在指纹匹配后接收到名片信息的页面示意图。

图4e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的智能手机保存名片信息后的页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网络,该网络包含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指纹传感器获取目标指纹信息;

s2、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将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所述第二智能终端预存有本地指纹信息和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关联的名片信息;

s3、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判断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发送所述名片信息;

s4、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接收所述名片信息。

本实施例可在不改变智能终端整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内部的指纹传感器来获取名片人的指纹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完成指纹匹配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就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名片信息。因此,相比于手动录入,本方案在名片信息获取方面,不仅高效、便捷,还能保证信息正确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还包括:

s0、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这里的无线通信连接一般就优选智能终端内部的无线通信功能,比如蓝牙、wi-fi或者nfc,因为这些无线通信功能在现有智能终端中基本为标准配置;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智能手机内部的蓝牙功能,这时就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之间建立起蓝牙连接。

进一步,在图2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提供步骤s1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s11、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在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接收触发指令;

具体实施中,当需要在通信录新建联系人时,就进入如图4a所示的页面,这时就有“手动录入”和“名片交换”两个选项,其中若用户通过手指点击选择“手动录入”就与现有的手工输入名片信息一样,即名片信息的各项内容需要手工录入,而选择“名片交换”功能时就产生所述触发指令;

s12、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触发指令后生成指纹扫描区域;

进一步,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如图4b所示,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为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即在页面中生成所述指纹扫描区域;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与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位置对应,鉴于目前的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可集成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中,且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是通过超声波进行立体式扫描指纹,降低了用户扫描指纹的使用要求,这时所述指纹扫描区域就可由用户根据自身使用喜好,可以对该区域的位置进行定义,甚至是该区域的大小也可有用户定义;

s13、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利用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在所述指纹扫描区域获取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具体的,这时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就可立体式完成扫描指纹,完成指纹扫描后就执行s2步骤,如图4c所示,可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页面中显示如“信息匹配中,请稍等”的提示信息,便于用户了解操作情况。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还包括:

s5、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将所述名片信息写入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然后保存所述名片信息;

具体的,如图4d所示,将接收到的所述名片信息自动填写到相应信息项中,并进行自动保存,保存结果如图4e所示。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方法还包括:

s6、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清除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在保存好所述名片信息后就将指纹信息删除,以保护用户隐私和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增强用户使用安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无线网络,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含第一智能终端1和第二智能终端2,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包括指纹传感器101、第一发送模块102和第一接收模块103,所述第二智能终端2包括第二发送模块201、第二接收模块202和判断模块203;

所述指纹传感器101用于获取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02用于将所述目标指纹信息发送至第二智能终端2,所述第二智能终端2预存有本地指纹信息和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关联的名片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203用于判断所述目标指纹信息与所述本地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是则调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01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发送所述名片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所述名片信息。

本方案在不改变智能终端整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内部的指纹传感器101来获取名片人的指纹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智能终端2完成指纹匹配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就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名片信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名片信息获取系统与实施例3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优选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104、生成模块105;

所述指令接收模块104用于在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接收触发指令;

所述生成模块105用于在所述指令接收模块104接收到所述触发指令后生成指纹扫描区域;进一步,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为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的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指纹扫描区域与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位置对应,这时可利用超声指纹传感器的立体扫描优势,方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可以在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的显示界面中自定义指纹扫描区域,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指纹扫描区域获取所述目标指纹信息。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还包括清除模块106,所述清除模块106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3接收所述名片信息后清除所述目标指纹信息,这时就可在获取到名片信息后,将指纹信息删除,以保护用户隐私和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增强用户使用安全。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还包括写入模块107和保存模块108,所述写入模块107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3接收所述名片信息后将所述名片信息写入新建联系人对话框中,所述保存模块108用于保存所述名片信息。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智能终端1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9,所述第二智能终端2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4,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9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4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