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555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喇叭的原理是电流通过由磁铁组成的磁电路内的线圈,在上和下的方向上产生驱动力使振动体振动,继而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喇叭中的线圈是喇叭重要的组成部分,喇叭线圈的封装对于喇叭的音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喇叭线圈的封装一般采用上下模具进行压合,在中国,由于劳动人口众多,在很多的电子企业里,考虑到经济因素,一般是工人手动将封装件放置于模具内,然后进行压合封装,这样的操作效率非常低,同时封装后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联动伺服电机,所述联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联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呈F形,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口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端口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的安装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座,且铰座固定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为长条形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设有推块,所述推块设有多组,推块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基座的上方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两条平行的滑轨,且滑轨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滑轨之间的滑槽上放置有封装模具。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安装板焊接连接,固定杆与安装板垂直布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位于两组滑轨之间的位置,且安装板与滑轨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基座焊接连接,立柱与基座垂直。

优选的,所述滑轨与基座焊接连接,滑轨与基座垂直。

优选的,所述联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杆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联动伺服电机、第一连杆、连接件、固定杆、安装板和推块,可以实现对封装模具进行反复推送,即推送至指定位置加工,待加工完成后再推送至其它位置,实现了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的目的,相比较传动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的滑轨的截面图。

图中:1基座、2联动伺服电机、3安装座、4第一连杆、5连接件、51第一端口、52第二端口、53第三端口、6第二连杆、7铰座、8固定杆、9滑轨、10封装模具、11推块、1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手机喇叭线圈自动封口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方设有安装座3,安装座3上安装有联动伺服电机2,联动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远离联动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连接件5,且连接件5呈F形,连接件5包括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和第三端口53,第三端口53与第一连杆4转动连接,第一端口51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第二端口52转动连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8的安装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第二连杆6远离连接件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座7,且铰座7固定在基座1的上方,固定杆8远离连接件5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2,且安装板12为长条形的长方体结构,安装板12远离固定杆8的一侧设有推块11,推块11设有多组,推块11沿安装板12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基座1的上方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安装有两条平行的滑轨9,且滑轨9的横截面呈L形,滑轨9之间的滑槽上放置有封装模具10,固定杆8与安装板12焊接连接,固定杆8与安装板12垂直布置,安装板12位于两组滑轨9之间的位置,且安装板12与滑轨9平行布置,立柱与基座1焊接连接,立柱与基座1垂直,滑轨9与基座1焊接连接,滑轨9与基座1垂直,联动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杆4垂直。

使用时,将喇叭线圈封装盒放置于封装模具10内,启动联动伺服电机2,联动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杆4、连接件5和固定杆8,带动安装板12运动,同时,安装板12上的推块11推动封装模具10,并将封装模具10推送至指定的位置,这时,即可通过现有的压合设备对手机喇叭线圈进行自动封口,通过安装板12的反复运动,可实现不断的将封装模具10不断推送至指定的位置,加工完成后再推送走,实现了自动化封装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