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554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



背景技术: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用磁铁构成的磁气回路里内置的音圈流过的电流、产生上下方向的驱动力,使振膜振动由此使空气振动来出音。

通常扬声器的背面都有密封,从扬声器振膜上面产生的声波和其下面产生的声波的相差为180度。因此,若不遮断其上下声波就会由于相差干扰而使声音消失,特别是波长长的低频是很显著的。因此理想的方法是遮断背面声波,使其不再有相差干扰。

扬声器的音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热量的集聚又会加速空气的膨胀导致密封腔室压力的增大,密封腔室压力的增大有会影响振膜的振动,从而导致音质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模组音腔长时间使用后温度升高影响音响振膜的振动而导致音质变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振膜单元,所述振膜单元将壳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后音腔侧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每个散热通孔内填充有阻尼层。

所述散热通孔开设在壳体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的端盖上。

所述散热通孔均匀的开设在壳体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的端盖上。

所述散热通孔为圆形、长方形或正多变形。

所述散热通孔为圆形,所述散热通孔的直径为0.18-0.22mm。

所述阻尼层由玻璃棉或者玻璃丝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振膜单元,所述振膜单元将壳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位于后音腔侧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每个散热通孔内填充有阻尼层。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振膜单元的音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通孔进行分散,从而防止由于空气受热膨胀而影响振膜单元的振膜的振动,保证音质。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通孔内填充有用于吸音的阻尼层,防止振膜单元背面的声波从散热通孔中扩散而出,使得振膜单元背面的声波与振膜单元前面的声波不会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2、U铁,3、磁钢,4、华司,5、音圈,6、振膜,7、球顶部,8、折环部,9、导音道,10、前音腔,11、后音腔,12、阻尼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振膜单元,所述振膜单元将壳体1分隔为前音腔10和后音腔11,所述位于后音腔11侧的壳体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每个散热通孔内填充有阻尼层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振膜单元的音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通孔进行分散,从而防止由于空气受热膨胀而影响振膜单元的振膜的振动,保证音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通孔内填充有用于吸音的阻尼层,防止振膜单元背面的声波从散热通孔中扩散而出,使得振膜单元背面的声波与振膜单元前面的声波不会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音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U铁2,U铁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磁钢3和华司4,磁钢3与U铁2的四周形成磁间歇,音圈5嵌入在磁间隙之间,振膜6设置在音圈5的上方,振膜6的上端设置有球顶部7,振膜6的四周经折环部8连接在壳体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前音腔10的四周还配设有导音道9,便于声波的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散热通孔开设在壳体1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1的端盖上。

其中,散热通孔均匀的开设在壳体1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1的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通孔为圆形、长方形或正多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通孔为圆形,散热通孔的直径为0.18-0.22mm。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层12由玻璃棉或者玻璃丝制作而成。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振膜单元,所述振膜单元将壳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位于后音腔侧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每个散热通孔内填充有阻尼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振膜单元,所述振膜单元将壳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位于后音腔侧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每个散热通孔内填充有阻尼层;所述散热通孔开设在壳体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的端盖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用于扬声器的模组音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振膜单元,所述振膜单元将壳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位于后音腔侧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每个散热通孔内填充有阻尼层;所述散热通孔开设在壳体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的端盖上;所述散热通孔均匀的开设在壳体的圆周壁上或者壳体的端盖上。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散热通孔为圆形、长方形或正多变形。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散热通孔为圆形,所述散热通孔的直径为0.18-0.22mm。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阻尼层由玻璃棉或者玻璃丝制作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