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20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大尺寸的触摸屏与光滑有质感的金属外壳都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各式各样的手机壳也应运而生,除了美观个性化以外,手机壳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防摔,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防摔的手机壳也只是增强了对手机的包裹紧密性,使用硅胶等缓冲材料制作壳体,虽然能较好地保护手机外壳和边角,却无法保护手机的屏幕,碎屏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机壳无法保护手机屏幕,容易造成碎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保护手机外壳和屏幕的手机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具有适于容纳手机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周向侧壁内成型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成型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弹出口;气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具有充气口;气体发生器,设于所述空腔内,具有与每个所述气囊的充气口连通的输气口;加速度计,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加速度;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壳体上,分别与所述加速度计和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当所述加速度计检测所述壳体的加速度达到重力加速度g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充填所述气囊,并使所述气囊自所述弹出口弹出所述空腔;放气孔,孔内封闭有密封塞,用于泄放所述气囊内的气体。

所述空腔为成型于所述容纳槽的周向侧壁内部的、轮廓与所述周向侧壁一致的框型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气囊,若干个所述气囊围绕所述容纳槽设置。

所述弹出口与所述气囊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

所述气囊的充气口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弹出口的周向边缘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外部包覆有防震弹性体。

所述容纳槽的周向侧壁上对应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空腔的腔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出口具有弹性收缩性。

所述放气孔成型于所述周向侧壁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设置。

所述气囊设置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包括具有适于容纳手机的容纳槽的壳体,容纳槽的周向侧壁内部成型有空腔,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成型有与空腔连通的弹出口,空腔内设有气体发生器和具有充气口的气囊,气体发生器具有与气囊的充气口连通的输气口,壳体上还设有能够检测壳体加速度的加速度计和控制气囊弹出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加速度计和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当手机掉落时,其加速度达到重力加速度g时,加速度计发出信号,控制电路接收该信号并控制气囊从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的弹出口弹出空腔,在手机的周围形成弹性气囊,手机落地时,气囊最先接触地面为手机提供缓冲,更好地保护了手机机身与屏幕;该手机壳还具有放气孔,能够泄放气囊内的气体,当气囊弹出后,用户可将放气孔孔内的密封塞拔出,泄放气体,再将气囊填塞回空腔内即可再次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容纳槽的周向侧壁的内部成型有轮廓与周向侧壁一致的框形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围绕容纳槽设置的气囊,有利于在手机周围形成更全面的气囊保护。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弹出口与气囊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个气囊都有固定的弹出口,能够避免多个气囊自一个弹出口弹出造成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气囊充气不足、弹出受阻等情况。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气囊的充气口的周向边缘与弹出口的周向边缘密封固定连接,能够使气囊最大限度地弹出空腔,并且有利于气囊的回填。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气体发生器设置在空腔内,通过输气口向空腔内释放气体,直接填充空腔内的各个气囊,气体填充速度快,气囊弹出迅速;并且气体发生器外部包覆有防震弹性体,能够避免气体发生器受震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气体发生器与空腔的腔壁可拆卸连接,并且容纳槽的周向侧壁上对应气体发生器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当气体发生器需要更换,用户可直接替换,无需更换整个手机壳,使用成本低。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弹出口具有弹性收缩性,使得气囊在空腔内部时,壳体的外观与普通手机壳无异,也避免气囊外漏,或者外部杂质进入空腔内。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放气孔成型在周向侧壁上,直接与空腔连通,拔掉放气孔的密封塞,即可对全部气囊进行放气,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手机壳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机壳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手机壳在气囊弹出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手机壳的侧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手机壳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容纳槽;2-空腔;3-弹出口;4-气囊;5-放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手机壳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手机壳的立体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手机壳在气囊弹出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手机壳的侧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手机壳的俯视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包括具有适于容纳手机的容纳槽1的壳体,容纳槽1的周向侧壁内部成型有空腔2,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成型有与空腔2连通的弹出口3,空腔2内设有气体发生器和具有充气口的气囊4,气体发生器具有与气囊4的充气口连通的输气口,壳体上还设有能够检测壳体加速度的加速度计和控制气囊4弹出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加速度计和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当手机掉落时,其加速度达到重力加速度g时,加速度计发出信号,控制电路接收该信号并控制气囊4从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的弹出口3弹出空腔2,在手机的周围形成弹性气囊4,手机落地时,气囊4最先接触地面为手机提供缓冲,更好地保护了手机机身与屏幕;该手机壳还具有放气孔5,能够泄放气囊4内的气体,当气囊4弹出后,用户可将放气孔5孔内的密封塞拔出,泄放气体,再将气囊4填塞回空腔2内即可再次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空腔2为成型于容纳槽1的周向侧壁的内部,且外轮廓与周向侧壁的内轮廓一致的框形空腔2,空腔2内设置有若干个围绕容纳槽1设置的气囊4,有利于在手机周围形成更全面的气囊4保护。

空腔2内设置有四个气囊4,分别设于所述容纳槽1的四周,每个气囊4对应一个弹出口3,弹出口3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的周向侧壁的外壁面上,气囊4的充气口的周向边缘与弹出口3的周向边缘密封固定连接,能够使气囊4最大限度地弹出空腔2,并且有利于气囊4的回填,弹出口3与气囊4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个气囊4都有固定的弹出口3,能够避免多个气囊4自一个弹出口3弹出造成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气囊4充气不足、弹出受阻等情况。

弹出口3具有弹性收缩性,使得气囊4在空腔2内部时,壳体的外观与普通手机壳无异,也避免气囊4外漏,或者外部杂质进入空腔2内。

放气孔5成型在周向侧壁上,直接与空腔2连通,拔掉放气孔5的密封塞,即可对全部气囊4进行放气,操作简单快捷。

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2的腔壁上,通过输气口向空腔2内释放气体,直接填充空腔2内的各个气囊4,气体填充速度快,气囊4弹出迅速;气体发生器的外部包覆有防震弹性体,能够避免气体发生器受震损坏,使用寿命更长;所述容纳槽1的周向侧壁上对应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空腔2的腔壁可拆卸连接,当气体发生器需要更换,用户可直接替换,无需更换整个手机壳,使用成本低。

加速度计固定设于空腔2内。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壳体的容纳槽的周向侧壁内部成型有四个空腔,四个空腔围绕容纳槽设置,每个空腔内设有一个气囊,一个气体发生器,每个空腔对应设置有一个放气孔,各个放气孔分别对其所对应的气囊进行放气。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加速度计设置在壳体的容纳槽的周向侧壁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