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1499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电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边框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无边框液晶电视,是指不再有面框压住液晶屏,而将液晶屏完全展示在用户面前,以使得产品更加高档和简洁。作为支撑液晶电视整机产品重量的背板,是整个液晶电视的关键部件。现在技术中,一般采用金属背板作为液晶电视的背板。而现有的金属背板具有以下不足:一,金属背板需要做许多加强结构以增加自身强度,这样,金属背板内表面的平整度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影响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外表不美观;二,金属背板一般与中框采用螺钉进行固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液晶电视的挡次,或者需要再装一个装饰后盖以掩盖螺钉,从而增加了液晶电视的厚度,也增加了液晶电视的成本。对于金属背板的第一点不足,现有技术中已有通过玻璃背板来代替金属背板的案例,但是,对于第二点不足,目前还没有出现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液晶电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边框液晶电视的背板与中框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导致外表不美观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无边框液晶电视,包括:

背板组件;

中框,围绕所述背板组件的边缘设置,所述中框具有开口朝向所述背板组件的容纳腔,所述背板组件的边缘嵌入所述容纳腔中;

粘贴件,贴设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边缘上,并与所述中框粘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一侧的散热板,所述背板的边缘嵌入所述容纳腔中并通过所述粘贴件与所述中框粘贴固定,所述散热板的边缘嵌入所述容纳腔中并通过所述粘贴件与所述中框粘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背板本体及围设于所述背板本体边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背板本体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连接部嵌入所述容纳腔中并通过所述粘贴件与所述中框粘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本体上对应所述散热板的位置凸设有定位凸块,所述散热板定位于所述定位凸块上并与所述背板本体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的背面盖设有散热盖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中框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掩藏于所述散热盖板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与所述中框之间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一连接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并嵌入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中框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呈阶梯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边框液晶电视还包括导光板,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散热板上的支撑件,所述导光板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导光板的边角处包覆于所述支撑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内对应所述导光板的位置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导光板变形膨胀而将液晶玻璃拱起的缓冲泡棉。

优选地,所述背板为钢塑板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液晶电视通过将中框围绕背板组件的边缘设置,将中框开设有开口朝向背板组件的容纳腔,并将背板组件的边缘嵌入容纳腔中,从而使得背板组件的边缘能够嵌入中框中形成安装,使得背板组件的边缘不会外露,从而防止了因背板组件的边缘加工出现误差而影响外观的现象发生,此外,通过贴设于背板组件的位于容纳腔中的边缘上的粘贴件与中框粘贴固定,这样,不仅使得背板组件与中框需要采用螺钉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外表美观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C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D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E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的面框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的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液晶玻璃;2-光学膜片;3-中框;4-导光板;5-反射板;6-背板组件;7-粘贴件;8-缓冲泡棉;9-压件;10-面框转接件;101-上挡板;1010-通槽;102-下挡板;11-面框;21-挂耳;30-容纳腔;31-顶板;32-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30-安装槽;331-定位块;34-凸部;61-背板;611-背板本体;6110-腰形槽;6111-定位凸块;612-连接部;62-散热板;621-第一散热部;6210-定位凹槽;622-第二散热部;6220-限位槽;6221-定位孔;63-连接件;631-第一连接板;632-第二连接板;64-支撑件;641-定位柱;642-挤压部;643-支撑面;644-遮光面;91-第一压板;92-第二压板;93-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进行说明。该无边框液晶电视包括背板组件6、中框3及粘贴件7,背板组件6呈长形板状,中框3采用散热效果较好的铝型材制成,中框3围绕背板组件6的边缘设置,且中框3具有开口朝向背板组件6的容纳腔30,背板组件6的边缘嵌入容纳腔30中,粘贴件7贴设于背板组件6的位于容纳腔30中的边缘上,并中框3粘贴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粘贴件7为双面泡棉胶。安装时,先将多个粘贴件7等间距的粘贴在背板组件6的四周边缘,然后将背板组件6的边缘嵌入中框3的容纳腔30中,并通过粘贴件7与中框3粘贴固定,从而将背板组件6与中框3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液晶电视通过将中框3围绕背板组件6的边缘设置,将中框3开设有开口朝向背板组件6的容纳腔30,并将背板组件6的边缘嵌入容纳腔30中,从而使得背板组件6的边缘能够嵌入中框3中形成安装,使得背板组件6的边缘不会外露,从而防止了因背板组件6的边缘加工出现误差而影响外观的现象发生,此外,通过贴设于背板组件6的位于容纳腔30中的边缘上的粘贴件7的设置,且粘贴件7与中框粘贴固定,这样,不仅使得背板组件6与中框3不需要采用螺钉固定,从而使得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外表美观成本低,同时,双面泡棉胶具有弹性,即使背板组件6产生变形,也不会对中框3的外观产生影响。

优选地,请参阅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背板组件6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和外侧,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及相对设置的左侧和右侧,其中背板组件6的内侧、外侧、上侧、下侧、左侧及右侧的具体位置请参阅图8。上述中框3围绕于背板组件6的上侧边缘、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设置,即背板组件6的上侧边缘、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分别嵌入中框3的容纳腔30中形成安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中框3包括顶板31、与顶板31相邻并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2及第二侧板33,顶板31、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围合形成上述容纳腔30,背板组件6嵌入容纳腔30中,且背板组件6的外侧与第一侧板32的内侧相抵接,背板组件6的内侧通过双面泡棉胶与第二侧板33的内侧抵接。第二侧板33上还设有用于防止背板组件6从容纳腔30中滑出的凸部34,凸部34自第二侧板33的内侧向第一侧板32方向延伸,凸部34的远离顶板31的一侧倾斜角平滑设置以使背板组件6能够顺利的嵌入容纳腔30中,凸部34的靠近顶板31的一侧倾斜角陡峭设置以使背板组件6很难从容纳腔30中滑出,从而使得背板组件6与中框3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背板组件6包括背板61及连接于背板61一侧的散热板62,背板61的边缘嵌入容纳腔30中并通过粘贴件7与中框3粘贴固定,散热板62的边缘嵌入容纳腔30中并通过粘贴件7与中框3粘贴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背板61与散热板62并列设置,且背板61的下侧边缘与散热板62的上侧边缘连接设置,安装时,将背板61的上侧边缘、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分别嵌入容纳腔30中,并将散热板62的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分别嵌入容纳腔30中。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背板61优选为钢塑板件,钢塑板件的屈服强度是普遍钢板的屈服强度的3倍,因此使用塑钢板件来制作背板61,能够使得背板61的厚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整个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厚度更薄。此外,采用塑钢板件制作背板61,只需要简单的切边就可以完成,其制作工艺简单,从而使得背板61制作成本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及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背板61包括背板本体611及围设于背板本体611边缘的连接部612,连接部612与背板本体611呈阶梯状设置,连接部612嵌入容纳腔30中并通过粘贴件7与中框3粘贴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12围设于背板本体611的上侧、左侧及右侧设置,连接部612与背板本体611平行设置,连接部612凸向背板本体611的内侧设置,请参阅图5,连接部612嵌入容纳腔30中,且背板本体611止挡于中框3的第一侧板32,背板本体611的外侧面与第一侧板32的外侧面平齐,从而使得整个无边框液晶电视的背面整体平齐。此外,连接部612的设置使得整个背板61的屈服强度增强,从而使得背板61的厚度可以设计得更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背板本体611的外侧对应散热板62的位置凸设有定位凸块6111,定位凸块6111呈腰形并沿背板本体61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沿背板本体611的左右方向延伸),且背板本体611的内侧对应定位凸块6111的位置凹设有腰形槽6110。散热板62定位于定位凸块6111上并与背板本体61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散热板62呈阶梯状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散热部621和第二散热部622,第一散热部621设于背板本体611的外侧,且第二散热部622与背板本体611并列设置,第一散热部621对应定位凸块6111的位置设有定位凹槽6210,定位凸块6111容置于定位凹槽6210中形成定位。此外,定位凸块6111的设置使得整个背板61的屈服强度增强,从而使得背板61的厚度可以设计得更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散热板62的背面盖设有散热盖板(图中未示出),散热板62与中框3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第二紧固件掩藏于散热盖板中,其中,第二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者螺钉。散热盖板的设置,使得散热板62得到了保护,同时散热盖板将第二紧固件遮盖住,使得散热板62可以与中框3通过螺钉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背板组件6与中框3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散热盖板只盖住散热板62而将背板61裸露在外,从而节省了生产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8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散热板62与中框3之间还设有连接件63,连接件63包括安装于散热板62上的第一连接板631,及嵌入容纳腔30中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中框3连接的第二连接板632,且第二连接板632连接于第一连接板632一侧。请参阅图8,散热板6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件63,请参阅图10,散热板62对应第一连接板631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6220,第一连接板631限位于限位槽6220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时,首先将散热板62通过螺钉安装于背板本体611上,然后将连接件63的第一连接板631通过螺钉安装与散热板62上,最后将第二连接板632嵌入中框3中并通过螺钉连接,从而使得背板组件6与中框3间接地螺钉进行连接,进而提高了背板组件6与中框3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第一连接板631与第二连接板632呈阶梯状设置,且第二连接板632与连接部612的结构相同,从而使得背板61与散热板62在连接处过渡自然,使得整个背板组件6的结构平整,使得背板组件6与中框3之间的连接平稳牢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无边框液晶电视还包括LED灯条、反射板5、导光板4、光学模片2及液晶玻璃1,其中,反射板5设于背板组件6的内侧,导光板4设于反射板5上,光学模片2设于导光板4上,液晶玻璃1设于光学模片2上,LED灯条安装于散热板62上并位于导光板4的入光侧,LED灯条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4的传导、反射板5的反射及光学模片2的处理,最终照射于液晶玻璃1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及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背板组件6还包括安装于散热板62上的支撑件64,支撑件64的底部向散热板62的方向延伸有定位柱641,散热板62对应定位柱641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6221,定位柱641插入定位孔6221中形成定位,同时支撑件64还包括抵接于第一连接板631与散热板62之间的挤压部642,通过定位柱641及挤压部642的设置,从而将支撑件64定位于散热板62上。此外,导光板4支撑于支撑件64上,且导光板4的边角处包覆于支撑件64内,具体的,支撑件64具有与导光板4平行的用于支撑导光板4的支撑面643,及用于包覆在导光板4的边角处以防止导光板4上的光线外露的遮光面644,支撑件64的顶部对应导光板4的边角处开设有方形槽,上述支撑面643即为方形槽的底面,遮光面644即为方形槽的侧面。支撑件64的设置,不仅对导光板4的安装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防止导光板4的边角处漏光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中框3内对应导光板4的位置贴设有用于防止导光板4变形膨胀而将液晶玻璃1拱起的缓冲泡棉8。具体的,请参阅图7,背板本体611与中框3的第二侧板33之间具有安装空间,反射板5及导光板4安装于该安装空间中,缓冲泡棉8贴设于第二侧板33的内侧并与导光板4相对设置,且缓冲泡棉8与粘贴件7在容纳腔30中间隔设置,当导光板4因老化吸水膨胀时,首先与导光板4相抵持的是缓冲泡棉8,而缓冲泡棉8具有缓冲弹性,从而防止因导光板4变形而将液晶玻璃1拱起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光学膜片2的边缘设有挂耳21,中框3的第二侧板33的外侧设有用于容置挂耳21的安装槽330,且安装槽330的底部设有供挂耳21套设的定位块331。安装时,将光学膜片2设置于导光板4上,将挂耳21套设于定位块331上,并将挂耳21容置于安装槽330中,从而完成光学膜片2的安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光学模片2上还设有压件9,压件9压设于光学膜片2的下侧,压件9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压板91及第二压板92,第一压板91及第二压板92分别从外侧和下侧对光学膜片2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无边框液晶电视还包括面框11及多个用于安装面框11的面框转接件10,面框转接件10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压件9上。面框转接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挡板101和下挡板102,且上挡板101和下挡板102分别设于面框转接件10的与压件9相对的一侧,安装时,将面框转接件10套设于压件9上,以使第一压板91与上挡板101相抵接,且第二压板92的外端与下挡板102相抵接。此外,上挡板101上还开始有通槽1010,第二压板92对应通槽1010的位置延伸有卡板93,安装时,卡板93卡于通槽1010中,从而使得面框转接件10安装于压件9上。面框转接件10上还设有螺纹孔,面框11通过螺钉穿过面框转接件10锁于散热板62上,从而完成面框11的安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边框液晶电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安装工艺如下:首先将背板61的四周边缘贴上双面泡棉胶,将散热板62通过螺钉安装与背板61的下侧,将左右两块支撑件64分别卡于散热板62内侧的左右两侧,将连接件63的第一连接板631通过螺钉锁于散热板62上,至此,完成了背板组件6的安装;接着将LED灯条侧贴于散热板62的侧面,将反射板5及导光板4依次设于背板组件6的内侧,在中框3的第二侧板33的内侧贴设缓冲泡棉8,并将中框3扣于背板组件6的边缘,通过螺钉将连接件63与中框3进行固定,至此,完成背板组件6与中间的安装;最后将光学膜片2的挂耳21套设于中框3上,将压件9压于光学膜片2上,将面框转接件10安装于光学膜片2上,将液晶玻璃1用双面泡棉胶安装于中框3的第二侧板33的外侧上,将面框11通过螺钉穿过面框转接件10锁于散热板62上,至此,完成整个无边框液晶电视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