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28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交换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会发热,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时,会对元器件造成损坏,此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换机,具有能够防止其内部元器件因过热受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换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置有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连接有供电电源,还包括

散热口,设置于机身的上表面,所述散热口中设置有散热风扇;

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机身内部,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温度上升到预设数值后发出高温信号;

第一控制器,耦接于散热风扇和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到高温信号后控制散热风扇启动;

断路开关,耦接于供电电源,用于控制工作电路通电和断电;

第二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机身内部,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温度上升到预设数值时发出断路信号;

第二控制器,耦接于断路开关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接收到断路信号后控制断路开关断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身内部的温度较低时,散热风扇不工作,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机身内温度上升到预设数值后,说明工作电路上的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没有得到及时散发,此时第一温度感应器发出高温信号,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感应信号后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对机身内部进行散热;散热风扇启动后,若机身内部的温度没有下降反而继续上升,且温度上升到某一预设值时,机身内的元器件很有可能损坏,此时第二温度感应器感应到该温度,并发出断路信号,第二控制器接收到断路信号后控制断路开关断开,使工作电路与供电电源断开,进而防止工作电路上的元器件损坏,当机身内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后,第二温度感应器停止发出断路信号,此时断路开关闭合,工作电路与供电电源正常连接,工作电路继续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包括

第一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第一可变电阻,与第一热敏电阻串联;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一可变电阻上并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五电阻;

第一运算放大器,包括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一可变电阻之间,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电阻和第五电阻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身内部的温度上升时,第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逐渐下降,机身内的温度上升到预设的数值时,第一热敏电阻的阻值达到一定阻值,此时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的输入增大到一定数值,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保持不变,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大于其反相输入端的输入时,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高温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

第一三极管,包括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有第三电阻并连接有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受到高温信号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使散热风扇得电并启动,进而对机身内部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上还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散热风扇并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启动的同时,报警装置得电并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包括

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第二可变电阻,与第二热敏电阻串联;

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和第二可变电阻上并联有第二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大于第一电阻的阻值;

第二运算放大器,包括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二热敏电阻和第二可变电阻之间,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二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散热风扇启动后,机身内的温度继续上升时,第二热敏电阻的阻值下降,此时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上升,当机身内的温度上升到某一预设值时,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的输入大于其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断路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

与门,所述与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与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入端分别输入高电平时,与门输出高电平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进而使断路开关断开。

作为优选,所述断路开关包括

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接地;

继电器开关,串联于供电电源与工作电路之间,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常闭型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继电器得电后控制继电开关断开,进而将工作电路与供电电源断开,便于工作电路上的元器件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上设置有进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在启动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机身,机身内的气体从散热口离开机身,有助于加快机身内部和外界的空气的流通,加快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口和进气口处分别设置有减少灰尘进入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减少从散热口和进气口进入机身内的灰尘,进而防止工作电路上灰尘过多导致短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机身内部的温度较低时,散热风扇不工作,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机身内温度上升到预设数值后,说明工作电路上的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没有得到及时散发,此时第一温度感应器发出高温信号,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感应信号后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对机身内部进行散热;散热风扇启动后,若机身内部的温度没有下降反而继续上升,且温度上升到某一预设值时,机身内的元器件很有可能损坏,此时第二温度感应器感应到该温度,并发出断路信号,第二控制器接收到断路信号后控制断路开关断开,使工作电路与供电电源断开,进而防止工作电路上的元器件损坏,当机身内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后,第二温度感应器停止发出断路信号,此时断路开关闭合,工作电路与供电电源正常连接,工作电路继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机身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散热口的位置;

图2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用于体现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机身;2、散热口;3、散热风扇;4、进气口;5、滤网;6、第一温度感应器;61、第二温度感应器;7、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8、断路开关;9、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交换机,如图1所示,机身1的形状为长方形,机身1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的散热口2。散热口2中安装有用于对机身1内部进行散热作用的散热风扇3。散热口2中位于散热风扇3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减少灰尘进入机身1内部的过滤网5。机身1的上表面位于散热口2一旁安装有报警装置9,报警装置9为指示灯。机身1的侧面开设有形状为圆形的进气口4,进气口4处也安装有过滤网5。机身1内部安装有工作电路,工作电路连接有供电电源。

如图2所示,第一温度感应器6包括第一热敏电阻RN1,第一热敏电阻RN1的一端连接有电源VCC,第一热敏电阻RN1的另一端串联有第一可变电阻P1并接地。第一热敏电阻RN1和第一可变电阻P1上并联有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阻R1。第一温度感应器6还包括有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热敏电阻RN1和第一可变电阻P1之间,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五电阻R5与第一电阻R1之间。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控制器7。第一控制器7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三电阻R3并与电源VCC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散热风扇3并接地。散热风扇3与报警装置9并联。第二温度感应器61包括第二热敏电阻RN2,第二热敏电阻RN2的一端连接有电源VCC,第二热敏电阻RN2的另一端串联有第二可变电阻P2并接地。第二热敏电阻RN2和第二可变电阻P2上并联有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阻值大于第一电阻R1的阻值。第二温度感应器61还包括有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第二热敏电阻RN2和第二可变电阻P2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第六电阻R6与第二电阻R2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1包括与门F,与门F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门F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门F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与门F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有第四电阻R4并连接于电源VCC,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断路开关8并接地。断路开关8包括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联的继电器KT和继电器开关ST。继电器开关ST串联在供电电源与工作电路之间。继电器开关ST为常闭型开关。

使用方法:机身1内部温度上升时,第一热敏电阻RN1的阻值下降,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电压上升。机身1内的温度上升至某一预设值时,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同向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大于其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使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高温信号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温信号后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使散热风扇3和报警装置9得电,同时与门F的第二输入端输入高电平。散热风扇3加快机身1内部与外界的热交换,使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口4进入机身1内部,机身1内部的空气从散热口2被排出机身1。滤网5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机身1内。同时,报警装置9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即使关注机身1内部发热现象。

散热风扇3启动后,若机身1内的温度继续上升,第二热敏电阻RN2的阻值下降。此时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逐渐增大。当机身1内的温度上升至某一预设数值时,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大于其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时,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至与门F的第一输入端。与门F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继电器KT得电,继电器开关ST断开,此时工作电路与供电电源断开连接,便于机身1内部散热。当机身1内部的温度降低到某一预设值后,第二运算放大器A2输出低电平,与门F输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输出端断开,继电器KT断电,继电器开关ST闭合,工作电路继续工作。机身1内部的温度降到正常情况后,第一运算放大器A1输出低电平,散热风扇3和报警装置9停止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