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3126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一般被定义为利用电脑、网络和综合布线技术,通过家庭管理平台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的一个子系统。随着电子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家居系统出现了各种控制终端。本发明研究的方向是使家居系统通过WI-FI传输技术将网络信号覆盖内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系统,空调控制,安防控制,电话远程控制,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上APP软件进行控制,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等多种便利。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还兼备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现有的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大体上分为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家居系统端,其采用按键、遥控和触摸屏,对家居系统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控制终端智能进行近距离控制,目前大多数的智能家居系统都使用这种控制终端。二是使用电脑控制端,通过网络对家居系统进行控制,但是只能在固定点对家居系统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实现防灾功能和家电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STM32F1主控制器、TFT触摸屏、手机、手机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家电控制模块、燃气传感器、感烟探测器、门磁、电源模块;

所述STM32F1主控制器与TFT触摸屏、手机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I/O口线传输通讯;

所述燃气传感器、感烟探测器、门磁分别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STM32F1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家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STM32F1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系统供电。

优选地,所述的STM32F1主控制器包括STM32F103芯片,TFT触摸屏采用七星虫3.2英寸TFT液晶屏,手机通信模块型号为SIM900A,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模块nRF24L01,家电控制模块采用无线遥控收发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防灾功能和家电控制功能。防灾所要实现的功能是当室内燃气传感器检测到有可燃气体存在时或感烟探测器检测到的浓度高于安全值,就会通过手机通信模块向用户手机发送报警信息,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消除危害。家电控制所要实现的功能是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随时随地查询家里电器的信息,或者可以随时通过TFT触摸屏(本地控制)或手机(远程控制)打开或关闭家中的电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经实验能够完成预想的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嵌入式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其组成包括STM32F1主控制器、TFT触摸屏、手机、手机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各类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

其连接关系为:

TFT触摸屏、手机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STM32F1主控制器相连;无线通信模块与家电控制模块相连;同时,无线通信模块与燃气传感器、感烟探测器、门磁等传感器相连;

所述的手机具有最基本的接打电话、接发短信功能即可;

所述的STM32F1主控制器包括STM32F103芯片,TFT触摸屏采用七星虫3.2英寸TFT液晶屏,手机通信模块型号为SIM900A,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模块

nRF24L01,家电控制模块采用无线遥控收发控制单元,各类传感器采用无线燃气传感器、无线感烟探测器、无线门磁报警器。

STM32F1主控制器与TFT触摸屏、手机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I/O口线传输通讯。其中,TFT触摸屏通过4根数据线与STM32F1连接;手机通信模块与主控制器是通过杜邦线连接,即SIM900A的GND连接STM32F1的GND,SIM900A的STXD连接STM32F1的RX,SIM900A的SRXD连接STM32F1的TX;无线通信模块nRF24L01与STM32F4通过CSN、SCK、MISO、MOSI、IRQ、CE这六个引脚完成无线数据通信。

整体功能实现过程如下:

本地用户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完成对家用电器的控制,如窗帘、音乐、空调等电器的开关;此外,如发生的煤气泄漏、火灾、非法入侵等危险状况时,触摸屏会发出报警信号,第一时间提醒用户。

远程手机控制:在户外时,如果家里出现煤气泄漏、火灾、非法入侵等危险情况时,手机通信模块可以发送报警信息给用户;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控制命令给手机通信模块,从而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