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交通信息获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0000发布日期:2018-07-31 23:2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管理领域,具体说的是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交通信息获取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的交通管理及控制系统架构基本上包含五个元素,分别为交通控制中心11、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12、因特网(internet)13、路侧有电控化的交通数据收集装置14和显示暨控制装置15及多数无电控化的标志、标线、交通锥及标语信息板等交通路侧设施16。

通常交通控制中心透过VPN之专属通信连结因特网并藉此与路侧有电控化的数据收集装置和显示暨控制装置联机,以监控道路周边环境与使用状况。事实上许多无电控化装置如标志、标线、交通锥及标语信息板等及既便是有电控化的交通信号的交通信息,在天候或地理环境差(如受障碍物遮蔽形成视觉死角)、用路人精神或视线差下,用路人对RSU所传达的交通信息往往可能无法及时看见或察觉,此情况非常容易不经意而造成违规或事故。

针对现有的只能以专属通信或者是需要通过双向通讯方式(需要确认是否成功建立二者的通讯链路),如基地台与接收端,才能实现通信交互,不适用于高速移动下接受讯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单向通讯的沿途交通信息自动获取并提示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交通信息获取系统,能获取交通信息,并以AP模式广播;还能实现在未与交通路侧设施联机的情况下自动接收沿途交通信息,提高交通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包括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读取单元与交通路侧设施连接;所述读取单元、控制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以及存储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存储单元还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包括AP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还包括电路板单元和总线单元,所述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总线单元集成在所述电路板单元上。

其中,还包括电源输入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通过总线单元与所述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交通路侧设施的交通信息可变。

其中,所述交通路侧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可变交通信息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实时获取交通路侧设施的交通信息,或直接从存储单元从获取预存储的交通信息,然后经过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符合通信协议的交通信息发送至无线通信传送单元;通过IEEE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以基地台(AP)进行网络名称(SSID)的发布,使满足通信协议的移动无线接收端在广播范围内以单向通讯方式接收讯息提供支持。

一种交通信息获取系统,包括上述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的移动通信接收端和交通路侧设施;

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在所述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的广播范围内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或语音提示模块。

其中,所述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交通路侧设施旁或嵌入设置在交通路侧设施内。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与道路交通标识、信息交互的方式需要与其建立双向无线通信连接后才能实现,无法实现即时提示,且需要手动操作的不足。上述方案基于无线局域网络SSID,实现AP到接收端的单向无线通信,无需与交通路侧设施联机,且即使是车主在高速行驶中,也能通过其移动通信接收端自动接收沿途交通信息,过程仅需花费毫秒。本方案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获取沿途交通信息并提示,能有效避免行人或行车人员忽视交通信息,显著提高交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交通控制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交通信息获取系统的通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实际路口应用。

标号说明:

11:交通控制中心;12:虚拟私有网络;13:因特网;

14:路侧有电控化的交通数据收集装置;15:显示暨控制装置;

16:交通路侧设施;

200: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

21:读取单元;22控制单元;23:无线通信传送单元;24:电路板单元;

25:电源输入单元;26:存储单元;27:总线单元;

401~413:交通路侧设施;

420~423:无线通信传送单元讯号涵盖区域;

440~444:搭载接收端装置的车辆;

430、431:交叉路口;

304、305、306:接收端装置;

307、308、309:无线通信接收装置;

303:接收端显示单元;

310:信号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能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并基于无线局域网络SSID,实现AP到接收端的单向无线通信,无需与交通路侧设施联机,且即使是车主在高速行驶中,也能通过其移动通信接收端自动接收沿途交通信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包括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读取单元与交通路侧设施连接;所述读取单元、控制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以及存储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存储单元还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包括AP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路板单元和总线单元,所述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总线单元集成在所述电路板单元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输入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通过总线单元与所述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

具体的,所述读取单元,与交通路侧设施RSU连接,用于读取交通路侧设施信息,即RSU交通信息;包括一输入/输出(Input/Output Port,I/O)单元,在此作为读取另一端交通路侧设施RSU(如信号机)输入/输出装置讯号,RSU的输入/输出单元可能的接口标准有RS-232、EIA-485(过去称RS-485)、EIA-422(过去称RS-422)、USB、RJ-45。

所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用于接收读取单元读取到RSU交通信息,然后经控制单元控制、分析处理和逻辑管理产生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或直接读取存储单元内预存的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然后通过AP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基地台((Access Point,AP)模式发送IEEE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式,发送信息封包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所能涵盖范围内的移动通信接收端。

优选的,基地台(Access Point,AP)在信号涵盖区域以每100ms发布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指令编号的网络名称(SSID)。所述iCaution通信协议为符合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通信标准。iCaution通信协议内容(统称交通信息码),系包括一组信息加密码(1Bytes)、一组对象编号码(2Bytes)与一对象信息内容码,其中信息加密码做为确认信息封包是否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规定;对象编号码则用于表示不同种类之交通信息,例如警告、禁止、限制、指示、求救等;对象信息内容码并无固定位数,对象信息内容码之位数系依据对象编号码所代表之交通信息而定,包含所有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交通锥、交通围篱、车辆标准配备三角锥、信息板等所传达的内容。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另一功能是做为设备管理器透过手机APP接口或服务器平台以设定传输信息码与时序。

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用于由外部输入电源或自装电池供应给电路板单元上的每个单元,确保其正常运作;电源输入单元或从外部输入直流电,或可由电池取代/并存外部输入直流电。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预存可能传送的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而不须再从读取单元读取RSU交通信息,可依iCaution设备管理器透过手机APP接口或服务器平台以设定传输信息码与发送时序,经控制单元控制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发送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在此情况下读取单元还可不接续在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上,即不设置在电路板单元上;另外,存储单元亦可作为控制单元暂存交通信息或其运作情况下所须内存的容量空间。优选的,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和存储单元可独立用通信线路连接或和其它装置或单元整合为一,使用总线单元连接。

所述总线单元,用于界定单元与单元间规范化交换数据的方式,即以一种通用的方式为各单元与单元间提供数据传送和控制逻辑,其可作为读取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间需要处理、储存或控制的数据与地址。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与管理信息读取和发送,此控制单元包含一控制逻辑机制与一管理机制,其中控制机制为控制读取单元的读取动作,数据与地址于总线单元的传送,控制存储单元的使用与无线传送单元的发送操作,而管理机制为在读取单元读取到RUS交通信息后,通过控制单元中的管理机制决定读取信息是否须经处理或完全不处理,并且在经相应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发送信息封包。

由上述可知,本方案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同时提供两种获取交通信息的方式:有线连接方式实时读取,以及直接从存储单元快速获取。能适用于不同场景,如针对静态交通路侧设施,其交通信息始终如一,则可将交通信息预存储于存储单元中,实现无需与交通路侧设施交互便可快速地获取交通信息,提高信息获取效率;针对动态交通路侧设施,其交通信息可能实时变化,因此可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实时获取,从而显著提高适用性。

同时,由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IEEE802.11a/b/g/n/ac的通讯频道主要为2.4GHz/5GHz,蓝牙通讯频道为2.4GHz、NB-IOT通讯频道为800MHz/900MHz、通讯频道为LoRa470-518MHz、LTE-V通讯频道为700/900/1800Mhz,因此覆盖了所有的无线通信技术频道,能确保接收端能及时接收到交通信息,且无需做任何改进。

再者,交通信息以信息封包方式进行传输,能保证传输符合AP与接收端之间的通信协议规定,且保证传输过程中具体交通对象内容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路侧设施的交通信息可变。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路侧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可变交通信息板。

由上述可知,能依据具体交通信息的警示性等级进行分类,能实现依据分类制定不同方式进行提示,提醒行人对当前交通信息所需的关注程度,有效提高行人对关键交通信息的重视。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通信息获取,包括上述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的移动通信接收端和交通路侧设施;

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在所述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的广播范围内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无线连接。

移动通信接收端,可以是手机或者车载机等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接收端装置,用于不需与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建立联机情况下,依iCaution通信协议于100ms至200ms内接收到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指令编号的网络名称(SSID),即信息封包,然后解读信息封包所代表的RSU交通信息,再将所获取的RSU交通信息显示或播放其信息于显示单元上或者语音/视频播放。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或语音提示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交通路侧设施旁或嵌入设置在交通路侧设施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行人于天候或地理环境或个人状况不佳情况下,无需受限只能透过目视交通路侧设施所传达的交通信息,而能直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接收端接收以SSID的方式广播的交通信息。不仅不用与交通路侧设施联机,且直接基于AP到接收端的单向通讯方式,无需费时建立双向通讯连接,也不需检测到可连接、成功建立通信连接链路,能做到即时的获取沿途交通信息,有效提示行人,保证行人的交通安全。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提供一种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适用于交通道路上的交通管理及控制,实现及时获取交通信息,并通过基地台(AP)单向通信方式广播所获取的交通信息,为接收端及时获取交通信息并提示提供基础。

如图2所示,所述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包括:读取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控制单元、电源输入单元、存储单元以及总线单元;所述读取单元与外部的交通路侧设施连接;所述读取单元、控制单元、无线通信传送单元以及存储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存储单元还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包括AP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

优选的,上述各单位集成在电路板单元上。所述装置可以设置于交通路侧设施RSU旁或嵌入交通路侧设施RSU。优选的,所述装置可设置在路口交通信号机(控制器)旁。所述交通路侧设施的交通信息可变。所述交通路侧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可变交通信息板。

本实施例的一具体运用场景为:

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通过其读取单元读取交通路侧设施信号机输入/输出装置的交通信息(如红绿灯秒数),再经由控制单元管理这些信息并且控制无线通信传送单元,以基地台(Access Point,AP)模式发送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法发送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

本实施例为无线局域网络的网络名称(服务设定标识符识别元,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的应用,其中特别指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以基地台(Access Point,AP)进行网络名称(SSID)的发布,而IEEE 802.11a/b/g/n/ac的通讯频道主要为2.4GHz/5GHz,蓝牙通讯频道为2.4GHz、NB-IOT通讯频道为800MHz/900MHz、通讯频道为LoRa470-518MHz、LTE-V通讯频道为700/900/1800Mhz。

无线局域网络的网络名称(SSID)发布系为广播消息,只要具备有对应之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通讯单元的接收端(如手机)在其基地台广播消息范围,即可以单向通讯(基地台->接收端)接受网络名称(SSID),而不需透过双向通讯(基地台与接收端)确认是否连成网络。因此从基地台发送广播消息至接收端接受,仅需花费毫秒,可利于接收端在高速移动下接受讯息;相较于现有的双向通讯需花费数秒至数十秒不同,故双向通讯机制不利于接收端在高速移动下接受讯息。

运用于本实施例的接收端,在接收过程不需检测到可连接、成功建立通信连接链路、发送信息封包、解读并通知的过程,仅需被动接受广播消息封包及解读封包,可大幅减少讯息发送至接收后、解读、显示和播放的时间需求,理想总处理时间,仅约需1200ms。目前无线局域网络基地台(Access Point,AP)的网络名称(SSID)发布频率为100ms,除非接收装置移动速度可于100ms内移动出基地台广播通讯范围(一般可达50~200公尺)外,否则皆可接受到该网络名称(SSID)。因此,本实施例能很好的适用于于接收端在高速移动下接受讯息。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基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交通信息获取系统,包括上述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的移动通信接收端和交通路侧设施。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可以是车载机、手机和平板等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接收端。其中,移动通信接收端与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200之间通过信号波310无线连接。

具体的,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在所述的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的广播范围内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局域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即支持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通信。

优选的,所述移动通信接收端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或语音提示模块,用于显示和语音播报接收到的交通信息。

本实施例的一具体运用场景:

在实施例一的运用场景基础上,进一步包括:交通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以基地台(Access Point,AP)模式发送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法发送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后;邻近接收端装置(车载机或手机)透过无线通信接收装置以客户端(Client)模式接收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法,接收端装置接收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并在无与iCaution建立联机的情况下,解读信息封包再显示或播放于接收端显示单元上。

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运用场景:

直接把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安置在交通路侧设施如交通标志上,设备管理器透过手机APP接口设定该交通标志的信息码,控制单元直接读取存储单元内预存该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并控制无线通信传送单元,以基地台(Access Point,AP)模式发送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法发送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邻近接收端装置(车载机或手机)透过无线通信接收装置以客户端(Client)模式接收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法,接收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并在无与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建立联机情况下,解读信息封包再显示或播放于接收端显示单元上。

本实施例能够提供行人(包括行车人员和路人)在接近交通路侧设施时,通过其随身携带的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如手机,获得行车或用路信息,让行人能透过接收端的显示单元获知邻近交通信息,提高行车或用路安全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对应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一具体运用场景:

如图4所示,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可设置于RSU旁或嵌入交通路侧设施401~413。其中,401~402为信号机,403~410为信号灯,411为车道标志,412为可变交通信息板,413为交通标线。通过装置的读取单元读取交通路侧设施RSU输入/输出单元的交通信息或通过读取存储单元内预存的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的信息封包,经总线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控制与管理后送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以基地台(Access Point,AP)模式发送IEEE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式,发送出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之信息封包广播传送到无线通信传送单元讯号涵盖区域420、421、422、423内,并经搭载接收端装置的车辆440、441、442、443、444以客户端(Client)模式接收IEEE 802.11a/b/g/n/ac、蓝牙、NB-IOT、LoRa或LTE-V网络名称(SSID)方法,接收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之信息封包,并在无与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建立联机情况下,解读信息封包。

图4为交通路侧设施401(交通信号机)控制的交通路侧设施403(信号灯)、404、405、406和交通路侧设施402(交通信号机)控制的交通路侧设施(信号灯)407、408、409、410在实际交叉路口430、431的配置,此图亦显示交通路侧设施(标志)411、交通路侧设施(可变信息板,CMS)412、交通路侧设施(标线)413在实际道路配置。以上各个种类交通路侧设施都已嵌入或放置在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旁,而无线通信传送装置讯号涵盖区域420和421各由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控制器)401和402搭载的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所发送,无线通信传送装置讯号涵盖区域422则由交通路侧设施(可变信息板,CMS)412搭载的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所发送,无线通信传送单元讯号涵盖区域423则由嵌入交通路侧设施(标线)413搭载的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所发送。

本实施例目的在于通过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提供用行人(包括行车人员和路人)在接近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时,透过接收端装置304、305、306内的无线通信接收装置307、308、309获得交通信息,让用路人在环境阻碍情况且不需与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联机下,透过接收端显示单元303获知交通信息。

搭载接收端装置的车辆440、441、442、443、444在进入无线通信传送装置讯号涵盖区域420、421、422、423时即能马上接收到由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所发送的交通信息。例如搭载接收端装置的车辆440要进入交叉路口430时,由于是在无线通信传送单元讯号涵盖区域420内,即能接收读取自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机)401搭载的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所发送符合iCaution通信协议之信息封包。由于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机)401控制了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信号灯)403、404、405、406,所以此四信号灯交通信息都会被发送,并且车辆440在通过交叉路口430前往交叉路口431时,由于是在无线通信传送单元讯号涵盖区域422内,所以即可接收读取自交通路侧设施(信息可变标志,CMS)412之交通信息。另外,搭载接收端装置之车辆441通过交叉路口430欲前往交叉路口431时,由于即将离开无线通信传送单元讯号涵盖区域420,其接收端装置将超出与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机)401搭载的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讯号涵盖范围,并且在进入搭载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机)402和嵌入交通路侧设施(标线)413上的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所发出的无线通信传送装置讯号涵盖区域421、423时,马上接收交叉路口431和交通路侧设施(标线)413之交通信息,此外,搭载接收端装置之车辆442亦可接收搭载或嵌入交通路侧设施信息读取与无线传送装置(iCaution)的交通路侧设施(可变信息板,CMS)412、交通路侧设施(标线)413和交通路侧设施(交通信号机)402发送而来交通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