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转接结构、转接装置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568发布日期:2018-07-07 13:0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转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转接结构、转接装置及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设多种多样,而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或通信接口也不尽相同,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配备多种不同的具有不同接口的线缆,为了方便使用,各种转接装置变孕育而生。

现有的转接装置大多在转接装置内设一个电路板,该电路板上焊接多个不同的接口或线缆和转接电路,实现不同的接口之间的转接,然而转接装置和电路板的空间有限,当转接接口过多时,转接装置的结构会变得复杂,结构不稳定,而且会增加电路板的负担,造成转接装置的散热性能差,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转接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电路板转接结构,所述电路板转接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导电连接体,支撑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壳体将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覆在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接;所述导电连接体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进一步,所述导电连接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表面凹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周围设有导电片,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固定槽中,且与所述导电片焊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路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涂设有导电材料,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中并与所述导电材料电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电连接体的所述主体部设于该通孔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外露于所述固定板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固定板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中以限位。

进一步,所述导电连接体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之间横向凸设有一环形挡止部,所述固定板夹设于所述挡止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对应所述插座开设有一开口。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包括上述电路板转接结构、用于设置第一导体的第一接口和用于设置第二导体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上述的转接装置、线控单元和发声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具有用于传输电量和数据的Lightning插头;所述第二导体具有输入音频信号的音频接口;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设有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通过所述线控单元与所述发声单元连接。

上述的电路板转接结构,通过导电连接体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电性连接收容于第一壳体中第一电路板和收容于第二壳体中的第二电路板,从而实现了电路板的电性转接,该电路板转接结构结构简单、稳定,而且散热效果良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转接结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转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转接结构的部分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连接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转接结构的立体组合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路板转接结构100,电路板转接结构100包括:第一电路板10、第二电路板20、导电连接体30,支撑板40、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第一壳体50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第一电路板10设于第一壳体50中,支撑板40设于第一壳体50的上表面,第二电路板20设于支撑板40上,第二壳体60将支撑板40、第二电路板20包覆在内并与第一壳体50卡接;导电连接体30依次穿过支撑板40和第一壳体50的上表面,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导电连接体30为柱状导体,包括主体部31,自该主体部31向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以及设于主体部31和第二连接部33之间的环形挡止部34,其中,主体部31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的直径,挡止部34的直径大于主体部31的直径。具体的,导电连接体30设于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之间,并与第一电路板10所在的平面和第二电路板20所在的平面垂直。

第一电路板10的上表面凹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周围位于第一电路板10的上表面设有导电片12,导电连接体30的第一连接部32固定于固定槽11中,且导电片12与第一连接部32焊接;第二电路板20设有连接孔21,连接孔21的内壁涂设有导电材料,导电连接体30的第二连接部33插设于连接孔21中,与导电材料电性连接,导电连接体30依次穿过支撑板40和第一壳体50的上表面,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体30的为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调整导电连接体30的数量。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还包括固定于支撑板40的固定板70,固定板70大致为方形绝缘体,具体的,支撑板40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凹槽41,固定板70至少部分设于凹槽41中使固定板70露出于支撑板40的上表面,且固定板70夹设于支撑板40和导电连接体30的挡止部34之间。其中,固定板70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未图示),导电连接体30穿设于该第一通孔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50大致为椭圆形中空状,其内部形成收容第一电路板10的收容空间,第一壳体50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支撑板40设于上壳体的上表面,其中支撑板40和第一壳体50呈堆叠设置,支撑板40和上壳体的上表面依次设有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53,导电连接体30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53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二通孔43设于凹槽41中,与第三通孔53对应设置。支撑板4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多个支撑件42,第二电路板20支撑于于支撑件42上。第二壳体60呈半封闭状,其包覆上壳体和并于上壳体的上方形成第二收容空间,第二电路板20、固定板70以及支撑板40收容于该第二收容空间。第二壳体60包括上壁以及自该上壁四周向第一壳体50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二壳体60的上壁向第一壳体50方向延伸有多个固定柱(未图示),第二电路板20于该固定柱对应位置设有固定孔22,固定柱固定于固定孔22中,使第二壳体60和第二电路板20相互固定。第二壳体60的侧壁凸设有卡块(未图示),上壳体的对应位置凹设有卡孔52,卡块卡持于该卡孔5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50内的插座80,第一壳体50的侧面开设有一开口54,开口54与插座80的插口对应设置,插座80中的连接端子焊接于第一电路板10的下表面,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座80为Lightning插座,用于传输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插座80可以为TYPE-C、Micro USB插座。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上述电路板转接结构100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接装置200,该转接装置200包括上述的电路板转接结构100、用于设置第一导体210的第一接口55和用于设置第二导体220的第二接口61;其中,第一接口55设置在第一壳体50的其中一端,第一导体210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第二接口61设置在第二壳体60的其中一端,第二导体220与第二电路板20电性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55和第二接口61位于转接装置200的同一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该第一导体210为HDMI接口,第二导体220为VGA接口,通过该转接装置200中的HDMI接口连接具有HDMI信号输出或输入端口的电子设备,VGA接口连接具有VGA信号输出或输入端口的电子设备,即可实现不同电子设备不同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可以为各种常用的数据接口或电源接口,例如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等,通过该转换装置200连接具有不同或相同接口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不同或相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或电源传输。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转接装置200可应用于耳机中,该耳机包括上述的转接装置200、线控单元300和发声单元400;其中,第一导体210具有用于传输电量和数据的Lightning插头;第二导体220具有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音频接口;转接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50上的与第一接口55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三接口56,第三接口56设有与第一电路板10连接的线缆90,线缆90通过线控单元300与发声单元400连接。

其中,线控单元300包括线控按键以及麦克风,发声单元为耳机扬声器。耳机既可以通过第一导体210中的Lightning插头与具有Lightning插座的电子设备适配,用来听音乐和通话,也可以通过第二导体220中的音频接口与具有音频插座的电子设备适配,用来听音乐和通话,通过转接装置200实现了不同信号接头的音频信号传输和转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0还设有Lightning插座(插座80),该Lightning插座与第一电路板10电性连接,且Lightning插座的插接端露出于第一壳体50的一个侧面上,用于传输电源信号,与Lightning插头适配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Lightning插座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实现了同时充电和听音乐,方便了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