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双工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437发布日期:2018-07-07 12:5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双工器模组,涉及电视信号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对于难于进行光纤改造的老旧小区,为实现上网的功能,广电运营商在原有广电网络基础上,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网络信号和电视广播信号加载于不同的频率,搭载在原有有线网络上,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传输到客户家庭,实现家庭上网功能。

在用户端即广电用户家庭,输入信号需要首先通过一个有线电视双工器,将网络信号与广播电视信号分离为两类输出,网络信号进入网络单元经处理后转变为TCP/IP信号,接入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连接电脑或移动终端实现上网;广播电视信号被接入机顶盒,进行解调解码转换为标准电视信号。

为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实现家庭上网的技术常常采用EOC及DOCSIS两种标准。EOC是Ethernet Over Coaxial的缩写,是一种采用同轴电缆传输以太网的技术标准,由国内发布并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DOCSIS又称电缆数据系统接口规范,是另一种通过有线电视电缆高速传送数据的技术,由Cable Labs提出,被国际电讯联盟ITU采纳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两种技术都采用了频分复用,都需要使用有线电视双工器,符合EOC标准的称为EOC双工器,符合DOCSIS标准的称为DOCSIS双工器,两种双工器只是频率划分所带来的滤波器的区别,基本原理并无不同。本专利将其统称为有线电视双工器。

如图1所示,双工器框图中,可以看到在双工器内部是通过滤波器实现电视载波和网络信号的分离,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电路实现时,由于电视载波或网络信号所占用的频率并不一定连续,两者之间的频率存在交叉,所以双工器的输出并不一定只有两路,如网络信号可能有1-2路或可能更多,所以框图描述的输出为两类而非两路。

对于使用EOC或DOCSIS技术标准的数字电视双向接收设备,设备内部需要内置使用双工器模组。双向接收设备使用双工器模组的连接和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

入户有线电视电缆插接于双工器的射频输入端,通过双工器内部隔离电容实现对入户有线电视电缆与接收设备间的直流电压隔离,经过信号分配和信号滤波器,被分离为电视载波和网络信号并从双工器模组输出。

双工器模组输出的网络信号,输出给接收设备的网络通讯处理单元,实现TCP/IP的解包、纠错及通讯处理,以RJ45接头从接收设备输出,通过外置路由器、交换机或直接接入电脑终端,完成家庭上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高效的改进型双工器模组,具有能够对来自于输入信号端的瞬间电压值超出双工模组的内置隔离电容耐压值时,保护低耐压的隔离电容不易被击穿和损坏,从而使得模组及机顶盒、电视机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型双工器模组,包括与射频输入端相连的双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隔离电容、信号分配器和信号滤波器;所述隔离电容一端与信号分配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直流吸收回路与射频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滤波器包括电视信号滤波器和网络信号滤波器,输入端分别与信号分配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直流吸收回路包括直流吸收回路组件;所述直流吸收回路组件为空芯线圈电感、绕线磁芯电感或具备相关功能的组件;所述直流吸收回路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射频输入端与隔离电容之间,另一端接地。

还包括一个金属屏蔽罩,内置所述直流吸收回路和双工器单元,安装于接收设备内部。

所述金属屏蔽罩直接焊接在主板上。

所述金属屏蔽罩上设置有开孔,用于固定同轴输入接头,且所述同轴输入接头的地与金属屏蔽罩电气连接,并与PCBA电路板组件的地电气连接。

所述同轴输入接头的中心信号线,穿过金属屏蔽罩以焊接方式固定在PCBA电路板组件上,与直流吸收回路的信号输入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双工器内部增加了一个前置的直流吸收回路,极大的提升了模组对来自于外部同轴电缆信号芯线的高压直流信号的耐受能力,使其可以承受远超信号隔离电容耐压值的电压冲击,极大的提升了模组和内置模组的接收设备或机顶盒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双工器模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工器模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双工器模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双工器模组的应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双工器模组的应用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具体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双工器模组,包括与射频输入端相连的双工器单元;所述双工器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隔离电容、信号分配器和信号滤波器;所述隔离电容一端与信号分配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直流吸收回路与射频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滤波器包括电视信号滤波器和网络信号滤波器,输入端分别与信号分配器的输出端相连。

本改进型双工器模组,在传统双工器内部增加了一个前置的直流吸收回路,极大的提升了模组对来自于外部同轴电缆信号芯线的高压直流信号的耐受能力,使其可以承受远超信号隔离电容耐压值的电压冲击,极大的提升了模组和内置模组的接收设备或机顶盒的使用安全。直流吸收组件设计在信号隔离电容前部,保证了双工器内部功能不发生变化。前置的直流吸收组件只需要极小的布件走线空间,可以保证原有模组在体积不改变的情况下,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另外,有效的射频输入信号为EOC网络信号和电视载波信号,其使用频率范围为5-1000MHz,改进增加的前置直流吸收组件只对低于5MHz的直流及低频信号电压进行吸收,并不影响高于5MHz的信号的传输,保证了后续接收单元的接收灵敏度不受影响。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发明原理结构的两种应用,既能够应用于一种接收设备,如机顶盒或路由器和电脑等上网设备;也能够应用于一种数字电视双向机顶盒。

具体实施例2

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直流吸收回路包括直流吸收回路组件;所述直流吸收回路组件为空芯线圈电感、绕线磁芯电感或具备相关功能的组件;所述直流吸收回路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射频输入端与隔离电容之间,另一端接地。低成本的前置直流吸收组件设计,降低了模组内置的信号隔离电容对耐受高电压的要求,在安全性能提升的基础上降低了产品成本。

具体实施例3

在具体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还包括一个金属屏蔽罩,内置所述直流吸收回路和双工器单元,安装于接收设备内部,其输入端可直接连接有线电视入户电缆。

具体实施例4

在具体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金属屏蔽罩直接焊接在主板上。

具体实施例5

在具体实施例3或4的基础上,所述金属屏蔽罩上设置有开孔,用于固定同轴输入接头,且所述同轴输入接头的地与金属屏蔽罩电气连接,并与PCBA电路板组件的地电气连接。

具体实施例6

在具体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同轴输入接头的中心信号线,穿过金属屏蔽罩以焊接方式固定在PCBA电路板组件上,与直流吸收回路的信号输入相连,经过直流吸收回路组件,对来自于外部射频输入端的直流电压进行吸收后,去除直流电压的射频信号通过隔离电容后进入信号分配电路,实现后续信号传输。

接收设备内置本改进型双工器模组后,广电同轴入户电缆首先经射频输入端接入改进型双工器模组,经直流吸收回路组件,对来自外部射频信号上的直流电压进行吸收,经隔离电容传输给信号分配电路和信号滤波器,被分离为电视载波和网络信号。

根据射频输入信号所处频段的不同,双工器模组内置的直流吸收回路组件,可以是空芯线圈电感、绕线磁芯电感及具备相关功能的组件。由于本改进型双工器模组装置的有效接收信号为5-1000MH在,所以直流吸收回路仅对射频输入信号中低于5MHz的直流和低频信号产生吸收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