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5206发布日期:2019-08-17 02:2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通信降噪,一般通过主动降噪系统削弱环境噪声对通话质量的影响。然而主动降噪系统所针对噪声源主要为周围人声,其噪声频率较低,而车内噪声源包括发动机转动所产生的高频噪声,通过主动降噪系统中的数字电路实时运算,难以满足降噪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有效降噪的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应用于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动机的转速信号;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将从通话对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播放所述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噪声信号;

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播放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信号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

ap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播放所述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噪声信号;

在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若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播放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信号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a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增益;

a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增益;

τ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采集本端用户的第二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三目标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三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噪声信号;

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噪声信号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

api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发动机的转速与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对应关系:

将发动机的转速划分为多个转速挡位;

针对每个转速挡位,记录发动机的转速处于该转速挡位时接收到的发动机噪声信号;

针对每个转速挡位,确定与该发动机噪声信号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记录各个所述转速挡位与发动机降噪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对应的转速挡位;

将与所述转速挡位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确定为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动机的转速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从通话对端设备接收第一语音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降噪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

噪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噪声采集模块、第二噪声采集模块和第三噪声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

ap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媒体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

噪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若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噪声采集模块、第二噪声采集模块和第三噪声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a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增益;

a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增益;

τ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

语音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采集本端用户的第二语音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三目标语音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

噪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噪声采集模块、第二噪声采集模块和第三噪声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

api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发动机的转速与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装置进行构建,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发动机的转速划分为多个转速挡位;

记录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转速挡位,记录发动机的转速处于该转速挡位时接收到的发动机噪声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转速挡位,确定与该发动机噪声信号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对应的转速挡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转速挡位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确定为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为电子头枕。

可选地,所述电子头枕为u型电子头枕。

可选地,所述播放模块设置在所述u型电子头枕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为u型电子头枕,所述第一噪声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噪声采集模块、所述第三噪声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u型电子头枕的外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电子头枕的左侧、右侧、后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的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出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从而将第一语音信号和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合成,以对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获得清晰的第一目标语音信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确定发动机降噪信号,从而可以准确实时对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有效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的框图;

图5是u型电子头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图1所示,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在s11中,接收发动机的转速信号。

在s12中,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其中,发动机的转速与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被构建,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将发动机的转速划分为多个转速挡位;

针对每个转速挡位,记录发动机的转速处于该转速挡位时接收到的发动机噪声信号;

针对每个转速挡位,确定与该发动机噪声信号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记录各个所述转速挡位与发动机降噪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示例地,可以通过定点分析的方式,以预设的转速间隔进行划分。例如,以100r/min(转/分)的转速间隔将100r/min-6000r/min的转速划分成60个转速挡位。其中,本公开在实验条件下,采集发动机在各个转速挡位下、传至人耳处的噪声信号,并根据该噪声信号确定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示例地,可以通过将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以获得发动机降噪信号。之后,记录各个转速挡位与发动机降噪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地,可以以各个转速挡位为索引,将各个转速挡位与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对应关系存储至闪存中。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的一种示例实现方式如下,包括:

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对应的转速挡位;

将与所述转速挡位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确定为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接收到的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可以确定出发动机的转速,从而可以将该转速转换成转速挡位,示例地,可以通过四舍五入的方式进行转换。之后,可以根据该转速挡位从闪存中查询到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省去获得发动机降噪信号的运算过程,有效提高降噪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出发动机降噪信号,提高响应速度,为滤除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提供有效保证。

在s13中,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将从通话对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在s14中,播放所述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示例地,在接收到蓝牙电话的通话信号时,可以确定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此时,可以将从通话对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语音信号与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通过发动机降噪信号可以有效抵消发动机所产生的噪声信号,从而可以获得清晰的第一目标语音信号,实现通信降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的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出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从而将第一语音信号和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合成,以对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获得清晰的第一目标语音信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确定发动机降噪信号,从而可以准确实时对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有效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s21中,采集噪声信号,其中,所述噪声信号可以是车内环境的噪声信号,在车窗开启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车外环境的噪声信号。

在s22中,在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第一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降噪条件可以是噪声信号的使能设置。示例地,可以对噪声信号的使能设置进行预先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表示此时噪声信号对第一语音信号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降噪。

可选地,所述噪声信号可以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示例地,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

ap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示例地,“-”表示对噪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对噪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便可以获得该噪声信号对应的降噪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噪声信号对应的增益和相位调节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预先设置的,可以有效保证降噪信号的准确度,本公开中对此不作限定。

在s23中,播放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其中,可以通过噪声采集麦克风对噪声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音箱播放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在采集到的各个噪声信号满足其对应的使能设置时,可以将第一语音信号、各个噪声信号与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有效保证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清晰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采集到的左侧噪声信号满足其对应的使能设置,采集到的右侧和后侧的噪声信号不满足其各自对应的使能设置时,表示左侧噪声信号过大,此时,只需要将第一语音信号、左侧噪声信号与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即可,在保证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清晰度的前提下,提高降噪合成的处理效率,提高降噪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采集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根据该噪声信号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降噪。在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对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信号合成过程,有效提高降噪方法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提升降噪性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播放所述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该车载终端播放多媒体文件,示例地,用户可以通过该车载终端播放电台、音乐等对应的文件,或者播放车载系统的提示音。通过将多媒体信号和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可以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对多媒体信号的影响,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播放体验,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噪声信号;

在所述车载终端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若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播放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信号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示例地,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a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增益;

a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增益;

τ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其中,各个信号的增益及相位调节的确定方式与上文所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通过该车载终端播放音乐时,播放的音乐声可能会当做噪声信号被采集,从而使得播放的音乐声被削弱。因此,在将多媒体信号、噪声信号与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时,需要将多媒体信号进行增益补偿,从而获得清晰的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充分考虑到左侧、右侧及后侧噪声信号对应的降噪信号对多媒体信号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降噪时,一方面通过降噪信号对噪声信号进行滤除,另一方面,可以对多媒体信号进行合理增益,以应对降噪信号对多媒体信号可能造成的干扰,有效保证多媒体信号的播放效果,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用户通过该车载终端播放音乐时,若此时车载终端接收到通信请求而进入通信模式时,车载终端会将用于通信的声音通道开启、并自动切断其他声音通道,即会自动关闭音乐播放,从而避免音乐声对通信质量的干扰。

在车内进行通信时,噪声信号不仅会对本端用户接收到的语音信号造成干扰,还会对本端用户发送的语音信号造成干扰,因此,本公开提供的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还可以对本端用户发送的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采集本端用户的第二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三目标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三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其中,可以通过通话麦克风对本端用户的第二语音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将第三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蓝牙模块,以将第三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噪声信号;

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噪声信号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示例地,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

api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其中,本公开中对通话对端设备发送的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之后可以通过音箱进行播放,而本端用户的语音信号则可以通过通话麦克风进行采集,之后对该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发送至通话对端设备。由于在该通信过程中,音箱与通话麦克风的位置与用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对通话对端设备发送的语音信号和采集到的本端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单独的降噪处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本端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从而避免环境的噪声信号和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对本端用户的语音信号的干扰,使得本端用户发送的语音信号为清晰、高质量的语音信号,从而保证通话对端设备接收到的语音信号的清晰度,进一步提升通话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可以基于带多任务管理的内核开发实现上述用于车内通信降噪的方法。示例地,为了保证该方法的实时性,可以通过划分任务的方式实现该方法。任务调度可以采用时间片轮转机制,例如,每个时间片的周期可以设置为20ms。示例地,可以将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的处理和进行降噪合成划分成不同的任务,并根据不同的任务合理设置其占用时间片的比例,如,将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的处理和进行降噪合成所占用的时间片比例按照1:2进行设置,从而可以保证在一个时间片内既可以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进行处理,又可以对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从而可以保证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实时性和进行降噪合成所得信号的准确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的处理、对采集的噪声信号的处理、处于通话模式或未处于通话模式下的功能实现、降噪合成等划分成四个任务,分别为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且其对时间片的占用比例为2:2:3:3。

在该任务划分模式下,任务一可以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发动机降噪信号;任务二可以对采集的噪声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该噪声信号对应的降噪信号;在通话模式下,任务三可以采集通话对端设备发送的语音信号,进行增益后发送至任务四,任务四可以将任务一与任务二所得的发动机降噪信号和噪声信号对应的降噪信号与从任务三接收到的的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合成;在未通话模式下,任务三可以接收多媒体信号,进行增益后发送至任务四,任务四可以将任务一与任务二所得的发动机降噪信号和噪声信号对应的降噪信号与从任务三接收的多媒体信号进行降噪合成。并且,任务三还可以获取任务四中获得的综合降噪信号,以基于该综合降噪信号对本端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降噪。

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保证该方法的实时性,从而进一步保证降噪性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如图3所示,所述车载终端1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发动机的转速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200,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10处于通话模式时,从通话对端设备接收第一语音信号;

处理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降噪模块400,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10处于通话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播放模块500,用于播放所述第一目标语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10还包括:

噪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500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噪声采集模块、第二噪声采集模块和第三噪声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语音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语音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

ap表示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图3的基础上,所述车载终端1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600,用于接收多媒体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10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500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一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10还包括:

噪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10未处于通话模式、且接收到多媒体信号时,若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所述播放模块500还用于播放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噪声采集模块、第二噪声采集模块和第三噪声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多媒体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

其中,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

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

a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增益;

a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增益;

τl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m表示所述多媒体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10还包括:

语音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10处于通话模式时,采集本端用户的第二语音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三目标语音信号;

所述车载终端10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10还包括:

噪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还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10处于通话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满足降噪条件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话对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噪声采集模块、第二噪声采集模块和第三噪声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终端的左侧噪声信号、所述车载终端的右侧噪声信号和所述车载终端的后侧噪声信号;

所述降噪模块400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合成,以获得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第四目标语音信号;

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

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

a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a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lpn表示所述左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τrpn表示所述右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

a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增益;

τbpn表示所述后侧噪声信号的相位调节;

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

api表示所述第二语音信号的增益;

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

aen表示所述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增益。

可选地,发动机的转速与发动机降噪信号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装置进行构建,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发动机的转速划分为多个转速挡位;

记录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转速挡位,记录发动机的转速处于该转速挡位时接收到的发动机噪声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转速挡位,确定与该发动机噪声信号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30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对应的转速挡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转速挡位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确定为与发动机的转速对应的发动机降噪信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为电子头枕。

其中,通过将电子头枕设置在用户头部对应的位置,在车辆车窗开启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环境的噪声信号进行削弱,从而实现良好的降噪效果,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所述电子头枕为u型电子头枕。

其中,可以借助该电子头枕的u型形状对环境的噪声起到一定的削弱效果,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播放模块500设置在所述u型电子头枕20的内侧。其中,所述播放模块50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音箱,或者可以为带有功放模块的音箱,本公开中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车载终端为u型电子头枕,所述第一噪声采集模块31、所述第二噪声采集模块32、所述第三噪声采集模块33设置在所述u型电子头枕20的外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电子头枕20的左侧、右侧、后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环境中的噪声信号进行全面地采集,从而基于该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可以有效提高降噪性能,保证通信模式下的语音信号及多媒体信号的播放质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车载终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