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1328发布日期:2018-10-19 19:5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和结构光的飞速发展,人脸解锁、人脸支付等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人脸解锁或人脸支付等场景中,电子设备需要通过激光模组来发射激光,再根据反射回的激光构建人脸3D信息,但上述激光模组中发射的激光照射人眼会危害人眼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降低激光摄像头中激光模组长时间开启对人眼造成伤害的风险。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所述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若所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所述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目标处理单元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目标摄像头和激光模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目标处理单元和摄像头模组;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所述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所述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若所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所述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上述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通过监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来监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正常运行,当目标处理单元发生异常时,对上述目标摄像头进行复位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可避免目标摄像头长时间开启发射激光对人眼造成伤害,降低了目标摄像头对人眼造成伤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摄像头模组110、AP(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侧120和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模组130。上述AP侧120可为电子设备中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其中,MCU芯片130连接在AP侧120和摄像头模组110之间,上述MCU芯片130可控制摄像头模组110中激光摄像头112、泛光灯114和镭射灯118,上述AP侧120可控制摄像头模组110中RGB(Red/Green/Blue,红/绿/蓝色彩模式)摄像头116。

摄像头模组110中包括激光摄像头112、泛光灯114、RGB摄像头116和镭射灯118。上述激光摄像头112为红外摄像头,用于获取红外图像。上述泛光灯114为可发射红外光的点光源;上述镭射灯118为可发生激光的点光源且为带有图案的点光源。其中,当泛光灯114发射点光源时,激光摄像头112可根据反射回的光线获取红外图像。当镭射灯118发射点光源时,激光摄像头112可根据反射回的光线获取散斑图像。上述散斑图像是镭射灯118发射的带有图案的点光源被反射后图案发生形变的图像。

AP侧120可包括在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可信运行环境)环境下运行的CPU内核和在REE(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自然运行环境)环境下运行的CPU内核。其中,TEE环境和REE环境均为ARM模块(Advanced RISC Machines,高级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运行模式。其中,TEE环境的安全级别较高,AP侧120中有且仅有一个CPU内核可同时运行在TEE环境下。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10中安全级别较高的操作行为需要在TEE环境下的CPU内核中执行,安全级别较低的操作行为可在REE环境下的CPU内核中执行。

MCU芯片130包括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模块132、SPI/I2C(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Inter-Integrated Circuit,串行外设接口/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接口)接口134、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模块136和深度引擎138。上述PWM模块132可向摄像头模组发射脉冲,控制泛光灯114或镭射灯118开启,使得激光摄像头112可采集到红外图像或散斑图像。上述SPI/I2C接口134用于接收AP侧120发送的图像采集指令。上述深度引擎138可对散斑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深度视差图。

当AP侧120接收到应用程序的数据获取请求时,例如,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人脸解锁、人脸支付时,可通过运行在TEE环境下的CPU内核向MCU芯片130发送图像采集指令。当MCU芯片130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后,可通过PWM模块132发射脉冲波控制摄像头模组110中泛光灯114开启并通过激光摄像头112采集红外图像、控制摄像头模组110中镭射灯118开启并通过激光摄像头112采集散斑图像。摄像头模组110可将采集到的红外图像和散斑图像发送给MCU芯片130。MCU芯片130可对接收到的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红外视差图;对接收到的散斑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散斑视差图或深度视差图。其中,MCU芯片130对上述红外图像和散斑图像进行处理是指对红外图像或散斑图像进行校正,去除摄像头模组110中内外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其中,MCU芯片130可设置成不同的模式,不同模式输出的图像不同。当MCU芯片130设置为散斑图模式时,MCU芯片130对散斑图像处理得到散斑视差图,根据上述散斑视差图可得到目标散斑图像;当MCU芯片130设置为深度图模式时,MCU芯片130对散斑图像处理得到深度视差图,根据上述深度视差图可得到深度图像,上述深度图像是指带有深度信息的图像。MCU芯片130可将上述红外视差图和散斑视差图发送给AP侧120,MCU芯片130也可将上述红外视差图和深度视差图发送给AP侧120。AP侧120可根据上述红外视差图获取目标红外图像、根据上述深度视差图获取深度图像。进一步的,AP侧120可根据目标红外图像、深度图像来进行人脸识别、人脸匹配、活体检测以及获取检测到的人脸的深度信息。

MCU芯片130与AP侧120之间通信是通过固定的安全接口,用以确保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AP侧120发送给MCU芯片130的数据是通过SECURE SPI/I2C 140,MCU芯片130发送给AP侧120的数据是通过SECURE 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150。

在一个实施例中,MCU芯片130也可根据上述红外视差图获取目标红外图像、上述深度视差图计算获取深度图像,再将上述目标红外图像、深度图像发送给AP侧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MCU芯片130可根据上述目标红外图像、深度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人脸匹配、活体检测以及获取检测到的人脸的深度信息。其中,MCU芯片130将图像发送给AP侧120是指MCU芯片130将图像发送给AP侧120中处于TEE环境下的CPU内核。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可穿戴设备等。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2,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步骤204,若目标处理单元在预设时长内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当电子设备中应用程序需要获取人脸数据时,可控制目标摄像头开启,并通过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其中,目标摄像头可指的是摄像头模组中的激光摄像头,激光摄像头可以采集到不同波长的不可见光图像。目标图像可包括但不限于红外图像、散斑图像等,散斑图像指的是带有散斑图像的红外图像。电子设备可开启摄像头模组中的泛光灯并通过激光摄像头采集红外图像,可开启摄像头模组中的镭射灯等激光模组并通过激光摄像头采集散斑图像。泛光灯可为一种向四面八方均匀照射的点光源,泛光灯发射的光线可为红外光,激光摄像头可采集人脸得到红外图像。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可由透镜和DOE(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光学衍射元件)进行衍射产生带散斑颗粒的图案,通过带散斑颗粒的图案投射到目标物体,受目标物体各点与电子设备的距离不同产生散斑图案的偏移,激光摄像头对目标物体进行采集得到散斑图像。

电子设备控制目标摄像头开启,并控制激光模组开启发射激光,从而可通过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由于激光模组中激光直接照射人眼会危害人眼健康,在电子设备中可设置第一处理单元,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上述第一处理单元是用于监测目标处理单元运行状态的处理单元,在目标处理单元正常运行时,目标处理单元会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当目标处理单元运行异常时,由于程序正常运行被打断或程序无法正常运行等原因,目标处理单元会停止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或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超时,即通过监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即可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正常运行。

可选地,上述第一处理单元可为watchdog芯片。上述watchdog芯片为一个定时器电路,当目标处理单元正常运行时,目标处理单元会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watchdog芯片输出一个信号,若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上述目标处理单元未向watchdog芯片输出信号,则watchdog芯片会发出复位信号,使得激光摄像头复位和/或电子设备重启。上述目标处理单元可为与激光摄像头连接的MCU芯片,上述目标处理单元也可处理图像的CPU内核。因MCU芯片直接与激光摄像头连接,控制激光摄像头的开启与关闭;CPU内核与MCU芯片连接,用于向MCU芯片发送指令以及和MCU芯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当CPU内核或MCU芯片异常时,均可能导致激光摄像头异常,而激光摄像头异常如激光模组长时间开启可能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在激光摄像头异常时,watchdog芯片可发出复位信号,使得激光摄像头复位和/或电子设备重启,避免激光摄像头长时间开启对人眼造成伤害。其中,激光摄像头复位是指将激光摄像头恢复到初始状态,电子设备重启是指对电子设备进行整机重启。

如图3所示,CPU内核302与MCU芯片304分别与watchdog芯片306并行连接。当CPU内核302正常运行时,CPU内核302可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watchdog芯片306传输数据,即进行喂狗;当MCU芯片304正常运行时,MCU芯片304可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watchdog芯片306传输数据。当CPU内核302与MCU芯片304中至少一个异常时,watchdog芯片306通过断开与激光模组中镭射灯308的电路连接,使得镭射灯308断电而无法发射激光,从而避免镭射灯308长时间发射激光对人眼造成伤害。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电子设备通过监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来监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正常运行,当目标处理单元发生异常时,对上述目标摄像头进行复位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可避免目标摄像头长时间开启发射激光对人眼造成伤害,降低了目标摄像头对人眼造成伤害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包括:断开第一处理单元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激光模组关闭。

第一处理单元可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电路连接。当目标处理单元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时,第一处理单元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连接使得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可正常工作。当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时,第一处理单元可断开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上述激光模组关闭。例如,可设定目标处理单元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的时间间隔为30毫秒,则当目标处理单元正常运行时,目标处理单元每隔30毫秒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30毫秒未向第一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则第一处理单元可断开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断电复位。具体地,第一处理单元可与激光模组中镭射灯电路连接,当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时,第一处理单元可断开与激光模组中镭射灯的电路连接,使得上述激光模组中镭射灯无法再发射激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电子设备通过断开第一处理单元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复位。在电子设备异常时,可避免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长时间开启导致激光长时间照射人眼而危害人眼健康。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处理单元包括与第一处理单元并行连接的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和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检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获取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及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分别检测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二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上述目标处理单元可包括与第一处理单元并行连接的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和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其中,第一目标处理单元与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均可控制目标摄像头,在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异常时,均可能导致目标摄像头异常。电子设备可对上述第一目标处理单元设定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对上述第二目标处理单元设定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电子设备可分别监测上述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上述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可为相同值或不同值,例如30毫秒、50毫秒等。以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CPU内核,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MCU芯片,第一处理单元是watchdog芯片为例,CPU内核、MCU芯片分别与watchdog芯片并行连接,CPU内核可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watchdog芯片写入数据、MCU芯片可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watchdog芯片写入数据,电子设备可分别监测上述CPU内核向watchdog芯片写入数据的时间间隔和MCU芯片向watchdog芯片写入数据的时间间隔来判定CPU内核和MCU芯片是否正常运行,当CPU内核或MCU芯片中任意一个未正常运行,则watchdog芯片可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若第一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和/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电子设备可监测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若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未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未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或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未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且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未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则第一处理单元可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即上述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中任意一个异常时,第一处理单元均能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避免目标摄像头异常而导致激光模组长时间开启造成人眼伤害。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电子设备可分别监测与第一处理单元相连的多个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正常运行,在至少一个目标处理单元发生异常时,可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或电子设备重启,降低目标摄像头异常时激光长时间开启对人眼造成伤害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之后,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目标图像。

步骤208,对目标图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

当第一处理单元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之后,电子设备可检测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在目标摄像头异常时可控制关闭上述目标摄像头。可选地,在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之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可获取上述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目标图像。上述目标图像即目标摄像头采集的散斑图像。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散斑图像后,可根据上述散斑图像检测激光摄像头是否异常。可选地,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散斑图像的图像各个区域的亮度来检测散斑图像是否为正常的散斑图像,若上述散斑图像不为正常的散斑图像,则激光摄像头中激光模组异常,电子设备可控制上述激光模组关闭。例如,当激光模组中DOE穿孔、DOE脱落或DOE划伤时,均会造成采集到的散斑图像中某个区域亮度异常,电子设备通过采集到的散斑图像可快速判断上述激光模组是否异常。可选地,电子设备可在上述目标摄像头每次开启时都采集上述目标图像,根据上述目标图像即判定上述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在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可检测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有利于在检测到目标摄像头异常时快速关闭目标摄像头,避免目标摄像头中激光直射人眼对人眼造成伤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的方法包括:获取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发射功率发射激光,并控制目标摄像头按照拍摄帧率采集目标图像。

电子设备控制目标摄像头开启,并控制激光器开启发射激光,从而可通过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当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太近时,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可能会对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距离越近,伤害越高,危害人脸健康。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电子设备可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其中,采集的时间段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30毫秒、1秒等,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也可理解为人脸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是人脸与激光器之间的距离等。可选地,电子设备上可设置距离传感器,并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获取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并不仅限于上述方式。

电子设备可根据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激光器的发射功率,当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太小时,可降低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降低激光器的发射功率。降低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可以降低激光器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射次数,降低激光器的发射功率可以降低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强度,从而可减轻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对人眼的危害。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越小,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可越小,和/或激光器的发射功率可越小。

电子设备根据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之后,可控制激光器按照调整的发射功率发射激光,并控制目标摄像头按照拍摄帧率采集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在目标摄像头使用时,可以根据人脸与目标摄像头的距离动态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激光器的发射功率,可以减少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对人眼造成的伤害,保护人眼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10,若检测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将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降低到预设功率。

步骤212,控制激光模组按照预设功率发射激光。

电子设备可累计检测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的次数,即电子设备可累计上述目标处理单元发生异常的次数。当上述次数超过第一阈值时,电子设备可调整上述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使上述发射功率降低到预设功率。上述预设功率小于激光模组的额定功率,例如上述预设功率可为额定功率的50%、或上述预设功率为额定功率的40%等,不限于此。电子设备可控制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按照上述预设功率发射激光,进而采集目标图像。上述第一阈值可为用户设定的值或移动终端设定的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当电子设备检测到目标处理单元的异常次数超过第一阈值时,可降低上述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避免因目标处理单元异常导致激光模组长时间高强度照射人眼而造成人眼伤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1)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2)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包括:断开第一处理单元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激光模组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处理单元包括与第一处理单元并行连接的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和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检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获取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及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分别检测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二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若第一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和/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之后,方法还包括: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目标图像;对目标图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的方法包括:获取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发射功率发射激光,并控制目标摄像头按照拍摄帧率采集目标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将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降低到预设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预设功率发射激光。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一种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602,用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控制模块604,用于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4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包括:断开第一处理单元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激光模组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处理单元包括与第一处理单元并行连接的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和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检测模块602检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获取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及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分别检测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二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若第一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和/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一种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702、控制模块704、获取模块706和判定模块708。其中,检测模块702、控制模块704与图6中对应的模块功能相同。

获取模块706,用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目标图像。

判定模块,用于对目标图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的方法包括:获取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发射功率发射激光,并控制目标摄像头按照拍摄帧率采集目标图像。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一种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802、控制模块804和功率控制模块806。其中,检测模块802、控制模块804与图6中对应的模块功能相同。

功率控制模块806,用于若检测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将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降低到预设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预设功率发射激光。

上述电子设备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电子设备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终端或服务器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目标处理单元和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包括目标摄像头和激光模组,第一处理单元分别连接目标处理单元和摄像头模组。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目标处理单元是用于控制目标摄像头的处理单元。

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包括:断开第一处理单元与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电路连接,使得激光模组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处理单元包括与第一处理单元并行连接的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和第二目标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检检测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获取第一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及第二目标处理单元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分别检测第一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第二目标处理单元是否按照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二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包括:若第一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和/或第二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可为电子设备中CPU内核等。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控制目标摄像头复位和/或控制电子设备重启之后,当目标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目标摄像头采集的目标图像;对目标图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目标摄像头是否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摄像头采集目标图像的方法包括:获取人脸与目标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调整目标摄像头的拍摄帧率和/或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发射功率发射激光,并控制目标摄像头按照拍摄帧率采集目标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目标处理单元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未向第一处理单元写入数据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将目标摄像头中激光模组的发射功率降低到预设功率;控制激光模组按照预设功率发射激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