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4308发布日期:2018-11-07 08:4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通常会处于上行信号或者下行信号不稳定的状态,导致智能手机在通话过程中突然出现断线或者数据流量异常的情况。例如,上行信号较好,而下行信号极差;上行信号极差,而上行信号较好;均会导致断线或者数据掉包的情况发生,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天线调谐器、天线以及定位器,处理器与天线调谐器和定位器均电连接,天线调谐器与天线电连接,定位器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处理器用于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天线调谐器使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天线调谐器使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能够避免电子装置出现通话断线或者网络数据通讯中断,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上网需求和通话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全双工通信技术中,通信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它在能力上相当于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全双工指可以同时(瞬时)进行信号的双向传输(a→b且b→a)。a→b的同时b→a,是瞬时同步的。

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包括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上行通信是指电子装置向基站发送信号,下行通信是指电子装置接收基站的信号。

在一种通信模式中,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同时进行,上行通信频段与下行通信频段区间互不重叠。

例如,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频分双工)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全双工通信技术的一种,与tdd(timedivisionduplexing,时分双工)相对应。fdd采用两个独立的信道分别进行向下传送(下行通信)和向上传送信息(上行通信)的技术。为了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在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

fdd操作时需要两个独立的信道。一个信道用来从基站向电子装置传送信息,另一个信道用来从电子装置向基站发送信息。

以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b1频段为例,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是1920-1980mhz,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2110-2170mhz,这两个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通常我们选择折中的方式来同时实现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即将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控制在2000mhz附近,电子装置的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的效率是基本对等的。

电子装置通常会处于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强弱不一致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并根据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调整天线的谐振频率,使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均能满足通信需求,具体参见下文实施例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控制电子装置的定位器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是电子装置当前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反映的是该电子装置当前的地理位置。定位器可以是电子装置的gps定位器。

步骤102: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在电子装置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一定的情况下,在该地理位置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是可以确定的。

其中,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具体可以为: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位置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还可以为:将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位置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并反馈至电子装置;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应理解,根据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根据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计算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的距离,根据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计算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应理解,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均是当前电子装置所在位置的信号强度。例如,上行信号强度是电子装置向基站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下行信号强度是电子装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103: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在步骤103中,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

具体而言,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子装置的天线调谐器的当前匹配状态确定天线的当前谐振频率;

根据当前的谐振频率确定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其中目标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比当前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更接近上行通信频段的频率区间;

根据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确定天线调谐器的目标匹配状态;

根据目标匹配状态控制天线调谐器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频调整至目标谐振频率。

例如,天线调谐器可以包括可变电容、可变电阻、可变电感、天线开关中的至少一者。可变电容、可变电阻、可变电感、天线开关均具有多种状态,且状态可由处理器控制。例如,可变电容的每一种状态对应一种电容值。处理器通过控制电压可以改变可变电容的电容值。处理器通过改变匹配电路上电容值、电阻值、电感值、天线开关的开关状态等来改变匹配状态,实现多个不同的匹配状态,每个匹配状态对应特定的谐振频率。电子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有匹配状态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表。

根据电子装置的天线调谐器的当前匹配状态确定天线的当前谐振频率具体可以是:根据当前匹配状态在匹配状态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对应的谐振频率作为当前谐振频率。

根据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确定天线调谐器的目标匹配状态具体可以是:根据目标谐振频率在匹配状态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对应的匹配状态作为目标匹配状态。

下面对根据当前的谐振频率确定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进行说明。目标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比当前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更接近上行通信频段的频率区间。例如,如前所述,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是1920-1980mhz,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2110-2170mhz,天线的当前谐振频率为2000mhz。那么可以确定目标谐振频率是1920~1999mhz之间的任意值,具体可以根据调整的档位和幅度确定,例如,优选地,将目标谐振频率调整至1980~1999mhz之间的值。

在步骤103中,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执行步骤105。

步骤105: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

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子装置的天线调谐器的当前匹配状态确定天线的当前谐振频率;

根据当前的谐振频率确定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其中目标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比当前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更接近下行通信频段的频率区间;

根据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确定天线调谐器的目标匹配状态;

根据目标匹配状态控制天线调谐器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频调整至目标谐振频率。

根据电子装置的天线调谐器的当前匹配状态确定天线的当前谐振频率具体可以是:根据当前匹配状态在匹配状态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对应的谐振频率作为当前谐振频率。

根据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确定天线调谐器的目标匹配状态具体可以是:根据目标谐振频率在匹配状态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对应的匹配状态作为目标匹配状态。

下面对根据当前的谐振频率确定天线的目标谐振频率进行说明。目标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比当前谐振频率的频率值更接近下行通信频段的频率区间。例如,如前所述,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是1920-1980mhz,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2110-2170mhz,天线的当前谐振频率为2000mhz。那么可以确定目标谐振频率是2001~2170mhz之间的任意值,具体可以根据调整的档位和幅度确定,例如,优选地,将目标谐振频率调整至2001~2110mhz之间的值。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控制电子装置的定位器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是电子装置当前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反映的是该电子装置当前的地理位置。

步骤202: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位置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其中,在步骤201之前可以预先创建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表,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表存储至电子装置的存储器。在该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表中,一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于电子装置在该地理位置信息时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该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表通过分析不同电子装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时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的大数据归纳统计得到。

步骤203: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在步骤203中,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

其中,具体如何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203中,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执行步骤205。

步骤205: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

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具体如何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的步骤之后可以包括: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查找推荐地理位置,推荐地理位置的上行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推荐地理位置与电子装置的当前地理位置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提示电子装置的用户移动至该推荐地理位置。该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能够满足上行通信的最低信号强度值。

例如,设定条件一为检测到的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电子装置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推荐地理位置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设定条件二为推荐地理位置对应的上行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按照条件一和条件二在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查找到符合条件一和条件二的推荐地理位置。推荐地理位置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

其中,条件二也可以为推荐地理位置对应的上行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推荐地理位置对应的下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能够满足上行通信的最低信号强度,第二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能够满足下行通信的最低信号强度。

在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查找推荐地理位置,推荐地理位置的下行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推荐地理位置与电子装置的当前地理位置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提示电子装置的用户移动至推荐地理位置。

例如,设定条件一为检测到的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电子装置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推荐地理位置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设定条件二为推荐地理位置对应的下行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按照条件一和条件二在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查找到符合条件一和条件二的推荐地理位置。推荐地理位置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

其中,条件二也可以为推荐地理位置对应的上行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推荐地理位置对应的下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能够满足上行通信的最低信号强度,第二预设信号强度可以是能够满足下行通信的最低信号强度。

其中,提示电子装置的用户移动至推荐地理位置的方式可以为语音提示,文本提示,或者采用地图显示的方式提示,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推荐地理位置显示导航信息给用户。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控制电子装置的定位器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是电子装置当前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反映的是该电子装置当前的地理位置。

步骤302:将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位置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并反馈至电子装置。

处理器控制电子装置的通信器将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云端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在预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位置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并反馈至电子装置。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多个电子装置地理位置信息和与之对应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实时更新该对应关系表,形成动态变化的大数据。服务器将查找到的与该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发送至电子装置。

步骤303: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电子装置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其中,电子装置的通信器接收服务器发送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步骤304: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在步骤304中,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执行步骤305。

步骤305: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

其中,具体如何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304中,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执行步骤305。

步骤306: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

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具体如何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0包括:检测模块41、获取模块42、判断模块43以及控制模块44。

检测模块41用于检测电子装置40的地理位置信息。

获取模块42用于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40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

判断模块43用于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

控制模块44用于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控制电子装置的天线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上述各个模块执行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见上文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包括处理器51、天线调谐器52、天线53、存储器54以及定位器55。

处理器51与天线调谐器52、天线53、存储器54、定位器55均电连接。处理器51与天线53之间的连接可以是指耦合连接。例如,处理器51通过射频电路与天线53耦合连接。

天线调谐器52与天线53电连接。

定位器55可以为gps定位器。

定位器55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

处理器51用于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电子装置50与基站通信的上行信号强度和下行信号强度,以及用于判断上行信号强度与下行信号强度的大小关系;在上行信号强度低于下行信号强度时,处理器51通过控制天线调谐器52使天线53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50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通信频段;在下行信号强度低于上行信号强度时,处理器51通过控制天线调谐器52使天线53的谐振频率偏向电子装置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下行通信频段;其中,上行通信频段和下行通信频段的区间互不重叠。

存储器54用于存储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匹配状态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表、地理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表。

存储器5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51调用以执行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的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用来执行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类似,其原理和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上述任意一实施中的电子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数字pda或者其他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