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7354发布日期:2018-09-29 03:3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互联网处理的数据量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这对服务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单一的服务器软件,随着用户使用量的增加,在同一时间可能会产生瞬间巨额的访问量,服务器需要在转瞬间同时处理这些访问,任何一点缓慢都会影响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其中,服务器在瞬间处理大量的访问时,如果一些访问比较占用内存,则在服务器处理对单一服务器软件的大量访问请求时,会造成服务器的内存堵塞,导致大量的访问请求超时阻塞。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服务器在瞬间大量的资源请求容易导致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资源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一种资源请求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

当所述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关闭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服务器的预警服务;

所述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预警服务,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警服务,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预警服务对tomcat的api进行调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包括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服务器无响应的资源请求、服务器的内存在预设的第二.时间内未被释放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的位置植入新的资源请求;

存储与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相关的资源请求数据。

一种资源请求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关闭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开启所述服务器的预警服务;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预警服务,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预警服务对tomcat的api进行调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包括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服务器无响应的资源请求、服务器的内存在预设的第二.时间内未被释放的资源请求。

优先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植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的位置植入新的资源请求;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相关的资源请求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如果该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表示目前服务器存在堵塞的概率比较高,此时,可以确定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并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由此,在服务器的运行当中,如果对同一软件产生对服务器的大量的资源请求时,服务器可以主动关闭待关闭的资源请求,避免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严重占用服务器的内存和处理时间,并进一步避免服务器堵塞,提升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资源请求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资源请求的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资源请求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获取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

其中,单位时间可以以秒为单位,以秒为单位更符合服务器的实际情况。当然,本实施例不限于以毫秒或者分钟等更大或者更小的时间单位。

步骤140,当所述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在服务器对资源请求的处理当中,通常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在一定的区间变动,如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的数量超出了该区间的最大上限,则说明服务器可能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堵塞状态。

其中,本实施例的预设值可以为上述区间的最大上限。当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可以确定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可以是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服务器无响应的资源请求、服务器的内存在预设的第二.时间内未被释放的资源请求等。等关闭的资源请求通常是一些无用的资源请求,或者极为占用内存的资源请求等。

服务器为提高运算效率,通常可以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步骤160,关闭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服务器可以通过执行相关的指令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也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方式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如果该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表示目前服务器存在堵塞的概率比较高,此时,可以确定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并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由此,在服务器的运行当中,如果对同一软件产生对服务器的大量的资源请求时,服务器可以主动关闭待关闭的资源请求,避免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严重占用服务器的内存和处理时间,并进一步避免服务器堵塞,提升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在服务器中植入相应的服务程序。在服务器运行时,可以首先运行该服务程序。通过该服务程序,服务器可以打开服务器的请求端口以接收不同的资源服务请求。

服务程序可以提供预警服务。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服务器可以启动该预警服务。预设条件可以是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此时,服务器可以开启该预警服务。根据该预警服务,服务器可以关闭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其中,资源请求包括http资源请求等。进一步的,步骤140中,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预警服务对tomcat的api进行调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对tomcat的api进行调用,可以使服务器查询当前阻塞的资源请求、已经极大占用服务器内存的资源请求。基于对应的调用,服务器可以同时执行对这些资源请求的关闭操作。需要指出的是,关闭这些资源请求只是单次的资源请求释放。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的位置植入新的资源请求,从而使服务器对后续的资源请求进行处理,提升服务器的处理效率。同时,服务器可以存储与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相关的资源请求数据。运维人员可以根据存储的资源请求数据查看已经被关闭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本实施例中,可以以短信或者邮件的形式将被关闭的资源请求的资源请求数据发送至运维人员,使运维人员可以及时分析待关闭的资源请求被关闭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操作。

图2为一实施例的资源请求的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

其中,单位时间可以以秒为单位,以秒为单位更符合服务器的实际情况。当然,本实施例不限于以毫秒或者分钟等更大或者更小的时间单位。

确定模块240,用于当所述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在服务器对资源请求的处理当中,通常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在一定的区间变动,如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的数量超出了该区间的最大上限,则说明服务器可能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堵塞状态。

其中,本实施例的预设值可以为上述区间的最大上限。当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可以确定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可以是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服务器无响应的资源请求、服务器的内存在预设的第二.时间内未被释放的资源请求等。等关闭的资源请求通常是一些无用的资源请求,或者极为占用内存的资源请求等。

服务器为提高运算效率,通常可以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关闭模块260,用于关闭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服务器可以通过执行相关的指令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也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方式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未处理的资源请求数量,如果该资源请求数量大于预设值时,表示目前服务器存在堵塞的概率比较高,此时,可以确定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并关闭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由此,在服务器的运行当中,如果对同一软件产生对服务器的大量的资源请求时,服务器可以主动关闭待关闭的资源请求,避免这些待关闭的资源请求严重占用服务器的内存和处理时间,并进一步避免服务器堵塞,提升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开启所述服务器的预警服务;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预警服务,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预警服务对tomcat的api进行调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待关闭的资源请求。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包括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服务器无响应的资源请求、服务器的内存在预设的第二.时间内未被释放的资源请求。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植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的位置植入新的资源请求;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所述待关闭的资源请求相关的资源请求数据。

本实施例以上装置中的模块可以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内容,具体可以参照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