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7437发布日期:2018-12-19 05:3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车险理赔场景,保险公司需要派出专业的查勘定损人员到事故现场对车辆进行现场查勘定损,给出车辆的维修方案和赔偿金额,并拍摄现场照片和定损照片,将照片留档以供后台核查人员核损核价。另外在车险自助理赔场景,车主需要拍摄现场照片和定损照片以供保险公司的车辆定损使用。

在传统车险理赔场景中,各家保险公司均有查勘应用(application,app)供保险公司定损员使用。这类app具有相机拍摄、照片分类的功能,查勘人员可以用于拍摄查勘定损照片,并对照片进行分类操作。在车险自助理赔场景中,车主通常使用手机原有相机app进行拍摄。现有保险公司查勘app仅提供普通相机的拍摄功能,在拍摄角度不适合的情况下依然允许拍摄照片,照片的质量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对拍摄规范的理解,无法系统性的保证拍摄质量。系统原有相机也有同样的问题,完全依赖车主的操作。

现场拍摄的定损照往往存在拍摄角度不适合的情况,拍摄的照片不能满足对车辆定损的需求,这导致核查人员的核损和核价操作的工作受到影响。

因此,希望能有改进的方案,能够控制拍摄角度,从而使拍摄的照片满足对车辆定损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控制拍摄角度,从而使拍摄的照片满足对车辆定损的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

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定损场景包括远景拍摄场景和近景拍摄场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辆定损场景为远景拍摄场景时,设定所述预设角度区间为第一角度区间;

当所述车辆定损场景为近景拍摄场景时,设定所述预设角度区间为第二角度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基于训练样本而预先训练,所述训练样本包括车辆定损场景下的多个图像,各个图像具有已经标定的拍摄角度区间的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包括:

将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获取所述终端的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所述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包括:

将所述预览图像和所述终端的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作为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包括:陀螺仪信息、深度传感器信息或红外传感器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改变拍摄按钮形态或者阻断拍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为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拍摄角度的装置,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

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先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然后根据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是否相符合,从而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具体地,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由上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获取预览图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拍摄角度问题,并及时提醒用户需要调整拍摄角度,通过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能够控制拍摄角度,从而使拍摄的照片满足对车辆定损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户与终端的交互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拍摄角度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说明书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场景为车险理赔中的车辆定损场景。用户11使用终端12对车辆13进行拍摄,拍摄的图像用于对车辆13进行定损。由于车辆定损场景中对图像包含的内容有特定的要求,相应地,对拍摄角度有特定的要求。作为示例,若终端12正对或者接近正对车辆损伤表面,而且终端12保持水平或者接近水平状态,则此时角度合适。若终端12从上往下拍摄,或竖持终端12拍摄,则此时角度不合适。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拍摄角度为拍摄图像时终端12的摄像头所在平面和车辆13的车辆损伤表面之间的角度。在一个典型的实施场景中,将拍摄过程分为远景拍摄和近景拍摄两步。在远景拍摄时需要拍摄清楚损伤部位全貌,在近景拍摄时需要拍摄清楚损伤详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12可以为任意具有摄像头并具有处理功能的终端,例如,手机或平板,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对于拍摄角度的定义可以有多种方式,并不限定于图1中所示的定义方式。

本说明书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改进的终端12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据图片的信息对拍摄角度进行估计,或者,根据图片、陀螺仪、深度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信息对拍摄角度进行估计,帮助提高远景拍摄和近景拍摄的准确度。当发现拍摄角度不合适时进行提醒和阻拦。提醒内容包括:语音或者、文字、图像或者震动的提醒,告知拍摄者角度存在问题,并告知需要变换拍摄角度。阻拦包括:改变拍摄按钮形态或者阻断拍摄功能。当拍摄角度适合时提醒用户可以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场景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场景,并不作为对本说明书实施例实施场景的限定。例如,该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可以用于两车相撞的车辆定损场景,也可以应用于连环相撞的车辆定损场景,拍摄的图像中可以仅包括一辆车辆,也可以包括多辆车辆,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的终端12。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控制拍摄角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终端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步骤22,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步骤23,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下面描述以上各个步骤的具体执行方式。

首先在步骤21,终端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可选地,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基于训练样本而预先训练,所述训练样本包括车辆定损场景下的多个图像,各个图像具有已经标定的拍摄角度区间的标签。

上述标签可以划分为至少两类。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标签包括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其中,第一标签代表角度合适,也就是说,第一标签对应的角度区间为合适的拍摄角度区间,当所述终端根据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为第一标签时,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即此时的拍摄角度符合车辆定损的需求。第二标签代表角度不合适,也就是说,第二标签对应的角度区间为不合适的拍摄角度区间,当所述终端根据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为第二标签时,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即此时的拍摄角度不符合车辆定损的需求。作为示例,若相机正对或者接近正对车辆损伤表面,而且相机保持水平或者接近水平状态,则此时角度合适。若相机从上往下拍摄,或竖持相机拍摄,则此时角度不合适。

在另一个示例中,上述标签包括标签a、标签b、标签c和标签d。其中,标签a对应的拍摄角度区间记为角度区间a,标签b对应的拍摄角度区间记为角度区间b,标签c对应的拍摄角度区间记为角度区间c,标签d对应的拍摄角度区间记为角度区间d。角度区间a的平均角度小于角度区间b的平均角度小于角度区间c的平均角度小于角度区间d的平均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标签的数目和含义可以根据车辆定损的需求设定,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获取预览图像,将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可选地,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基于训练样本而预先训练,所述训练样本包括车辆定损场景下的多个图像以及与每个图像关联的终端的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各个图像具有已经标定的拍摄角度区间的标签。

相应地,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获取预览图像,以及所述终端的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将所述预览图像和所述终端的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作为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其中,所述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包括:陀螺仪信息、深度传感器信息或红外传感器信息。

然后在步骤22,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预设角度区间的数目可以等于前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标签的数目,或者,上述预设角度区间的数目也可以小于前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标签的数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车辆定损场景包括远景拍摄场景和近景拍摄场景;当所述车辆定损场景为远景拍摄场景时,设定所述预设角度区间为第一角度区间;当所述车辆定损场景为近景拍摄场景时,设定所述预设角度区间为第二角度区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角度区间可以设置为多个标签中一个标签对应的拍摄角度区间;第二角度区间可以设置为多个标签中一个标签对应的拍摄角度区间,也就是说,可以设置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二角度区间相同,也可以设置第一角度区间与第二角度区间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可以为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最后在步骤23,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可以为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还可以改变拍摄按钮形态或者阻断拍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当所述所属的角度区间的角度均值大于预设角度区间的角度均值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醒用户减小拍摄角度;当所述所属的角度区间的角度均值小于预设角度区间的角度均值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醒用户增大拍摄角度。例如,若步骤21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属的角度区间的标签为前述标签a,而此时为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为前述标签b对应的角度区间,则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醒用户增大拍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如果终端的初始拍摄角度就符合车辆定损场景(例如近景拍摄)的需求,则无需用户调整终端的拍摄角度。此外,在步骤23后,用户一次调整终端的拍摄角度可能仍然不符合车辆定损场景(例如近景拍摄)的需求,那么就会再次执行步骤23,直到用户调整终端的拍摄角度符合车辆定损场景(例如近景拍摄)的需求。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户与终端的交互示意图。参照图3,终端采用角度验证算法根据车辆定损场景(例如近景拍摄)的需求,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操作,例如,提醒用户变换拍摄角度,用户根据提示操作遵守引导拍摄,经过用户一次或多次调整拍摄角度后,终端确定拍摄角度符合车辆定损场景(例如近景拍摄)的需求,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操作,例如,提醒用户可以拍摄。其中,对于近景拍摄和远景拍摄预先设定的预设角度区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先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然后根据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是否相符合,从而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具体地,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当所述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所述终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由上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获取预览图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拍摄角度问题,并及时提醒用户需要调整拍摄角度,通过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能够控制拍摄角度,从而使拍摄的照片满足对车辆定损的需求。

根据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拍摄角度的装置。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拍摄角度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400包括:

确定单元41,用于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第一输出单元42,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41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

第二输出单元43,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41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车辆定损场景包括远景拍摄场景和近景拍摄场景;

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车辆定损场景为远景拍摄场景时,设定所述预设角度区间为第一角度区间;当所述车辆定损场景为近景拍摄场景时,设定所述预设角度区间为第二角度区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基于训练样本而预先训练,所述训练样本包括车辆定损场景下的多个图像,各个图像具有已经标定的拍摄角度区间的标签。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1,具体用于将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对应于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1,具体用于将所述预览图像和所述终端的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作为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对应于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种传感器信息,包括:陀螺仪信息、深度传感器信息或红外传感器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阻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41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改变拍摄按钮形态或者阻断拍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42输出的第一提示信息为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输出单元43输出的第二提示信息为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先由确定单元41获取预览图像,并根据所述预览图像利用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然后由第一输出单元42当所述确定单元41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相符合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可以拍摄;或者由第二输出单元43当所述确定单元41确定的当前拍摄角度所属的角度区间与当前的车辆定损场景对应的预设角度区间不相符合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拍摄角度不合适,以及提醒用户需要变换拍摄角度。由上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终端获取预览图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拍摄角度问题,并及时提醒用户需要调整拍摄角度,通过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能够控制拍摄角度,从而使拍摄的照片满足对车辆定损的需求。

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从图像、陀螺仪、深度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信息对相机姿态进行估计,并通过车辆和相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拍摄角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用以判断如何提示用户调整角度,通过提示用户操作达到提升拍摄质量的效果。

根据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结合图2和图3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结合图2和图3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