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889发布日期:2018-12-18 21:5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包括触摸屏、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喇叭音腔盒组件位于整机壳体内,触摸屏压设在整机壳体上。在现有技术中,喇叭音腔盒组件在与整机壳体进行组装时,通常是沿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将喇叭音腔盒组件装入到整机壳体中,再装触摸屏。其中,在此过程中,既要保证喇叭音腔盒组件与整机壳体之间的组装尺寸,又要保证喇叭音腔盒组件的设计尺寸,对整机壳体的尺寸要求较高,容易导致整机壳体的长度较长。

综上,现有技术中包含喇叭音腔盒组件和整机壳体的移动终端具有整机壳体的长度较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所述喇叭音腔盒组件位于所述整机壳体内,其特点在于,所述整机壳体中与所述喇叭音腔盒组件相对应的部分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凸出部分和第一凹陷部分,所述喇叭音腔盒组件中靠近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和第一凹陷部分的一端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凸出部分和第二凹陷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分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在沿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所述第二凸出部分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在沿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

在本方案中,整机壳体的第一凸出部分、第一凹陷部分分别与喇叭音腔盒组件的第二凸出部分、第二凹陷部分在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使得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能够错开设置,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整机壳体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整机连接壁和第二整机连接壁,所述第一整机连接壁形成所述第一凸出部分,所述第二整机连接壁和所述第一整机连接壁围成所述第一凹陷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整机连接壁和所述第二整机连接壁在连接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

在本方案中,第一凸出部分和第一凹陷部分相邻接,第一夹角的设置既有利于实现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的安装,又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整机连接壁和所述第二整机连接壁为一整体结构。

在本方案中,第一整机连接壁和第二整机连接壁设置为一体,有利于提高整机壳体的强度,另外也避免了相应的连接结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喇叭音腔盒组件包括音腔盒壳体和喇叭,所述喇叭位于所述音腔盒壳体内;

其中,所述音腔盒壳体中靠近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和所述第一凹陷部分的一端具有相连接的第一音腔盒连接壁和第二音腔盒连接壁,所述第一音腔盒连接壁形成所述第二凸出部分,所述第二音腔盒连接壁和所述第一音腔盒连接壁围成所述第二凹陷部分;

所述第二音腔盒连接壁和所述第一音腔盒连接壁形成有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互补。

在本方案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的安装,又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音腔盒连接壁和所述第一音腔盒连接壁在连接位置处形成有圆角。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压设于所述整机壳体和所述音腔盒组件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第一凸出部分之间通过背胶粘接连接。

优选地,在沿所述移动终端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整机壳体中靠近所述触摸屏的一端与所述音腔盒壳体中靠近所述触摸屏的一端对齐;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压设于所述整机壳体和所述音腔盒壳体的顶部,所述触摸屏通过背胶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分、所述第二音腔盒连接壁粘接连接。

在本方案中,整机壳体中靠近触摸屏的一端与喇叭音腔盒组件中靠近触摸屏的一端对齐,在连接背胶件时,几乎不会出现台阶差,有利于提高背胶件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触摸屏的连接可靠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在该移动终端中,整机壳体的第一凸出部分、第一凹陷部分分别与喇叭音腔盒组件的第二凸出部分、第二凹陷部分在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使得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能够错开设置,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整机壳体

101 第一凸出部分

102 第一凹陷部分

103 第一整机连接壁

104 第二整机连接壁

20 喇叭音腔盒组件

201 第二凸出部分

202 第二凹陷部分

203 音腔盒壳体

204 喇叭

205 第一音腔盒连接壁

206 第二音腔盒连接壁

30 背胶

40 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移动终端,主要涉及移动终端中的整机壳体与喇叭音腔盒组件之间的连接。参照图1予以理解,移动终端包括整机壳体10和喇叭音腔盒组件20,喇叭音腔盒组件20位于整机壳体10内。整机壳体10中与喇叭音腔盒组件20相对应的部分沿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凸出部分101和第一凹陷部分102,喇叭音腔盒组件20中靠近第一凸出部分101和第一凹陷部分102的一端沿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凸出部分201和第二凹陷部分202。其中,第一凸出部分101与第二凹陷部分202在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第二凸出部分201与第一凹陷部分102在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

在本方案实施方式中,整机壳体的第一凸出部分101、第一凹陷部分102分别与喇叭音腔盒组件20的第二凸出部分201、第二凹陷部分202在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适配,使得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20能够错开设置,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手机。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予以理解,整机壳体10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整机连接壁103和第二整机连接壁104,第一整机连接壁形成第一凸出部分101,第二整机连接壁104和第一整机连接壁103围成第一凹陷部分102。第一整机连接壁103和所述第二整机连接壁104在连接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夹角,且第一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

其中,第一凸出部分和第一凹陷部分102相邻接,第一夹角的设置既有利于实现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20的安装,又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第一整机连接壁103和第二整机连接壁104为一整体结构。其中,第一整机连接壁103和第二整机连接壁104设置为一体,有利于提高整机壳体的强度,另外也避免了相应的连接结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予以理解,喇叭音腔盒组件20包括音腔盒壳体203和喇叭204,喇叭204位于音腔盒壳体203内,音腔盒壳体203中靠近第一凸出部分101和第一凹陷部分102的一端具有相连接的第一音腔盒连接壁205和第二音腔盒连接壁206,第一音腔盒连接壁205形成第二凸出部分201,第二音腔盒连接壁206和第一音腔盒连接壁205围成第二凹陷部分202。第二音腔盒连接壁206和第一音腔盒连接壁205形成有第二夹角,且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互补。另外,第二音腔盒连接壁206和第一音腔盒连接壁205在连接位置处形成有圆角。其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20的安装,又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3予以理解,移动终端还包括触摸屏40,触摸屏40压设于整机壳体10和音腔盒壳体203的顶部。在沿移动终端的高度方向上,整机壳体10中靠近触摸屏40的一端与音腔盒壳体203中靠近触摸屏40的一端对齐,触摸屏40通过背胶与整机壳体10的第一凸出部分101、第二音腔盒连接壁206粘接连接。其中,整机壳体中靠近触摸屏40的一端与音腔盒壳体203中靠近触摸屏40的一端对齐,在通过背胶30连接时,几乎不会出现台阶差,有利于提高连接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触摸屏的连接可靠性。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仅将触摸屏与第一凸出部分之间通过背胶粘接连接。

该移动终端进行组装时,关于整机壳体与喇叭音腔盒组件的安装,可以将喇叭音腔盒组件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分和第二凹陷部分的一端自整机壳体的方向倾斜插入整机壳体内的相应位置,并朝着靠近第一凸出部分和第一凹陷部分的一端的方向推进喇叭音腔盒组件,直至第二凸出部分和第二凹陷部分分别与第一凸出部分和第一凹陷部分相适配。该移动终端中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的结构特点,使得整机壳体和喇叭音腔盒组件能够错开设置,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