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028发布日期:2019-01-18 19:4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相机模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应用到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中。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在拍摄物体的影像品质方面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其结构越来越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

快门是摄像器材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现有的快门包括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两种。机械快门主要是利用机械弹簧或是电子、电磁手段,控制几片叶片的开闭,但是,由于其具有震动、噪音以及寿命短等问题,已经逐渐被电子快门所取代。电子快门,实际上并没有如机械快门那样由叶片构成的门,而是利用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感光系统不通电不工作的原理,在CCD不通电的情况下,尽管像场窗口仍然“大敞开”,但是并不能产生图像。如果在按下快门钮时,使用电子时间电路,使CCD只工作“一个指定的时间长短”,就也能获得像有快门“瞬间打开”一样的效果。

电子快门由于不受机械结构的限制,具有速度快、无振动、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由于电子快门实时曝光,当用户根据需要重置CCD图像传感器中的光电二极管时,CCD图像传感器易受到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子的影响,导致拍摄图像的质量降低。

因此,如何在避免相机快门振动、噪音问题的同时,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快门不能在避免振动、噪音等问题的同时、提高拍摄图像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还包括光阀和控制器;所述光阀,覆盖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入光侧,外界光线能够经所述光阀进入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光阀,用于调整施加于所述光阀上的电压,以改变所述光阀的透光率。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阀,用于控制向所述光阀施加电压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光阀为由聚合物分散液晶构成的调光膜。

优选的,所述调光膜包覆于所述图像传感器表面以遮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整个入光面。

优选的,所述调光膜的厚度为20μm-50μm。

优选的,所述调光膜的厚度为30μm。

优选的,还包括恒温结构;所述恒温结构,连接所述控制器,且环绕所述调光膜的外周设置,用于将所述调光膜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

优选的,所述恒温结构包括恒温电路以及用于包覆所述恒温电路的绝缘遮光层;所述绝缘遮光层,围绕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调光膜的外周设置,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绝缘遮光层与所述调光膜共同围绕而成的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为20℃-40℃。

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为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装置,采用光阀作为快门,且通过调整施加于所述光阀上的电压情况,来实现对光阀透光率的改变,由于不需要设置如机械快门那样的弹簧、叶片等结构,避免了摄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噪音等问题,延长了快门的使用寿命;而且,光阀的设置,使得图像传感器不再裸露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入光口,避免了图像传感器重置过程中易受到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子的影响,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调光膜恒温在30℃时的摄像装置时序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13,还包括光阀11和控制器12;所述光阀11,覆盖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3的入光侧,外界光线能够经所述光阀11进入所述图像传感器13;所述控制器12,连接所述光阀11,用于调整施加于所述光阀11上的电压,以改变所述光阀11的透光率。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13优选为CCD图像传感器,以进一步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所述图像传感器13中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光阀11作为摄像装置的快门,由于不需要设置如机械快门那样的弹簧、叶片等结构,避免了摄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噪音等问题,延长了快门的使用寿命;而且,光阀的设置,使得图像传感器不再裸露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入光口,避免了图像传感器重置过程中易受到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子的影响,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具体来说,在未向所述光阀11施加电压时,所述光阀11处于不透明状态,所述光阀11的透光率为0或者低于第一阈值,相当于快门关闭,外界光线不能经所述光阀11进入所述图像传感器13;当向所述光阀11施加电压时,所述光阀11由不透明状态切换为透明状态,所述光阀的透光率为100%或者高于第二阈值,相当于开门开启,外界光线能够经所述光阀11进入所述图像传感器13,以进行图像的拍摄。不仅如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施加于所述光阀11上的具体电压数值,将所述光阀11的透光率限定在一特定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为了进一步精准的控制所述摄像装置的曝光时间,以进一步改善图像拍摄质量,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2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阀11,用于控制向所述光阀11施加电压的时间。其中,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时间控制的精度要求设置。

所述光阀11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所述摄像装置的整体成本,优选的,所述光阀11为由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构成的调光膜。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是由连续的聚合物基体和分散在其中的液晶微滴所组成。由于液晶分子具有优异的电各向异性,通过调整施加于所述调光膜上的电压,使得所述调光膜能够在透明态与不透明态之间转换,实现摄像装置快门的开启及关闭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优选的,所述调光膜包覆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3表面以遮盖所述图像传感器13的整个入光面。其中,所述调光膜可以采用粘结剂粘附或者其他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3表面,以便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所述调光膜,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所述调光膜的厚度过薄,易造成光线的泄露;调光膜的厚度过厚,则以造成摄像装置尺寸的增大,也可能会导致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为了在不透明模式时实现较佳的遮光效果,且避免光线的传播过程中的损耗,优选的,所述调光膜的厚度为20μm-50μm。更优选的,所述调光膜的厚度为30μm。

为了进一步避免重置所述图像传感器内的光电二极管时外界光线的干扰,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恒温结构14;所述恒温结构14,连接所述控制器12,且围绕所述调光膜的外周设置,用于将所述调光膜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为20℃-40℃。更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为30℃。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调光膜恒温在30℃时的摄像装置时序控制图。这是因为,摄像装置的曝光时间一般为0.001s-0.016s,而采用PDLC制造而成的调光膜,在施加电压后,由不透明态转变为透明态的时间(即开启时间)可快至0.00064s;在撤销施加电压后,由透明态转变为不透明态的时间(即关闭时间)为0.028s,从而有效避免了光电二极管重置过程中外界光线对传感器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恒温结构14包括恒温电路以及用于包覆所述恒温电路的绝缘遮光层;所述绝缘遮光层,环绕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调光膜的外周设置,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13位于所述绝缘遮光层与所述调光膜共同围绕而成的腔体内。所述恒温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12,用于将所述调光膜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所述恒温电路的控制灵敏度,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采用绝缘遮光层包覆所述恒温电路。同时,将所述图像传感器13位于所述绝缘遮光层与所述调光膜共同围绕而成的腔体内,也能进一步避免光电二极管重置时所述图像传感器13受到外界光线的干扰。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装置,采用光阀作为快门,且通过调整施加于所述光阀上的电压情况,来实现对光阀透光率的改变,由于不需要设置如机械快门那样的弹簧、叶片等结构,避免了摄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噪音等问题,延长了快门的使用寿命;而且,光阀的设置,使得图像传感器不再裸露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入光口,避免了图像传感器重置过程中易受到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子的影响,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