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417发布日期:2019-03-22 19:3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以及盖设于所述盆架的前盖。所述盆架包括盆架本体和由所述盆架本体的靠近所述前盖的一侧凸出延伸的定位熔柱,所述前盖设有贯穿其上并与所述定位熔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熔柱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后通过形成烫点实现卡设固定。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中,所述盆架生产一段时间后,在所述定位熔柱的根部根,即所述盆架与所述定位熔柱的过渡连接处会产生圆角,此圆角会影响所述定位熔柱与所述前盖的所述定位孔的配合,因此需要频繁修模以克服该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且生产效率高的发声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以及盖设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具有出声口的前盖;所述盆架包括盆架本体和由所述盆架本体靠近所述前盖的一侧凸出延伸的定位熔柱;所述前盖设有贯穿其上并与所述定位熔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熔柱插设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前盖还包括由其靠近所述盆架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盆架的方向凹陷形成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环绕所述定位孔设置且与所述定位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槽深为0.05mm。

优选的,所述前盖包括前盖本体和钢片,所述出声口和所述定位孔均贯穿所述前盖本体设置,所述钢片固定于所述前盖本体且完全覆盖所述出声口,所述钢片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孔。

优选的,所述前盖还包括贴设于所述钢片且完全覆盖所述出声孔的阻尼网布。

优选的,所述前盖本体与所述钢片为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定位熔柱包括四个且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让位槽均配合设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中,所述前盖设有贯穿其上的定位孔,通过该定位孔与所述盆架上延伸的定位熔柱配合形成固定,通过在所述前盖的靠近所述盆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所述让位槽,使所述让位槽环绕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定位孔连通。因所述定位熔柱生产后容易在其根部,即定位熔柱与盆架连接的位置形成圆角,而所述让位槽的设置则为所述圆角形成避让空间,从而得所述定位熔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稳定,可靠性好,也即在不用频繁修模的前提下使所述前盖与所述盆架配合更稳定,因省去修模工序而极大程度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前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5为图4中B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1、振动系统2、磁路系统3以及前盖4。

所述振动系统2和所述磁路系统3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磁路系统3产生磁场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所述前盖4盖设固定于所述盆架1。

所述盆架1包括盆架本体11和由所述盆架本体11靠近所述前盖4的一侧凸出延伸的定位熔柱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熔柱12包括四个且相互间隔设置,当然,其数量不限于此。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膜21和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的音圈22。所述磁路系统3产生磁场为所述振动系统2提供驱动力。

请结合图3-5所示,所述前盖4包括前盖本体41、出声口42、定位孔43,让位槽44、钢片45及阻尼网布46。

所述出声口42和所述定位孔43均贯穿所述前盖本体41设置。

所述出声口42用于出声;所述定位孔43与所述定位熔柱12配合,即其数量与所述定位熔柱12的数量匹配。即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43包括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孔43环绕所述出声口42且与所述出声口42间隔设置。四个所述定位熔柱12分别插设于四个所述定位孔43,通过对所述定位熔柱12烫点后形成对所述前盖4的卡设固定。

所述让位槽44由所述前盖4靠近所述盆架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盆架1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让位槽44环绕所述定位孔43设置且与所述定位孔43连通。

因所述定位熔柱12生产后容易在其根部,即定位熔柱12与所述盆架1连接的位置形成圆角结构,而所述让位槽44的设置则为所述圆角结构形成避让空间,从而得所述定位熔柱12与所述定位孔43配合稳定,可靠性好,也即在不用频繁修模的前提下使所述前盖4与所述盆架1配合更稳定,因省去修模工序而极大程度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让位槽44的槽深为0.05mm,所谓槽深是指沿所述定位孔43延伸方向的尺寸。

所述钢片45固定于所述前盖本体41并完全覆盖所出声口42,所述钢片45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孔451。所述钢片45的设置为改善所述发声器件100的高频声学性能。

所述阻尼网布46贴设于所述钢片45且完全覆盖所述出声孔451。一方面用于防尘,提高可靠性,另一方面可通过调节阻尼网布46的孔目数实现调节其高频声学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本体41与所述钢片45为一体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中,所述前盖设有贯穿其上的定位孔,通过该定位孔与所述盆架上延伸的定位熔柱配合形成固定,通过在所述前盖的靠近所述盆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所述让位槽,使所述让位槽环绕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定位孔连通。因所述定位熔柱生产后容易在其根部,即定位熔柱与盆架连接的位置形成圆角,而所述让位槽的设置则为所述圆角形成避让空间,从而得所述定位熔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稳定,可靠性好,也即在不用频繁修模的前提下使所述前盖与所述盆架配合更稳定,因省去修模工序而极大程度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