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夹具及摄像模组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1387发布日期:2019-06-11 22:5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固定夹具及摄像模组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夹具及摄像模组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在出厂前,需要对摄像模组通电后的性能进行测试(例如:短路检测、断路检测、聚焦范围检测等等),以保证摄像模组出厂后的对焦精确、工作可靠以及性能稳定。而在对摄像模组通电后的性能进行测试之前,会先将摄像模组固定在检测平台上(例如通过夹具夹持摄像模组的两侧),再通过外部线路电性导通摄像模组中的连接器。然而,上述摄像模组直接固定在检测平台上,并外露于外界环境中,摄像模组的性能检测易受到外界干扰(例如: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的针孔存在灰尘颗粒的堆积而造成短路的风险,或存在人工误操作对摄像模组产品造成损坏的风险),且摄像模组中的连接器直接与外界线路电性导通,存在着接线不牢以及断线的风险,使得摄像模组的性能检测效率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摄像模组通电后的性能检测易受外界干扰以及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夹具及摄像模组测试工装。

一种固定夹具,用于固定摄像模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摄像模组的容置槽;

盖板,所述盖板用于与所述底板相互贴合;以及

插针组,设于所述盖板上;

其中,当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相互贴合时,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摄像模组的连接器,且所述插针组与所述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的插孔组电性连接。

在上述固定夹具中,当盖板与底板相互贴合时,摄像模组能够内置于固定夹具中,避免了摄像模组直接外露于外界环境中而对摄像模组性能检测造成的干扰,且容置槽内的摄像模组在进行通电性能检测时,摄像模组中的连接器可以通过插针组与外界电性导通,方便了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的连线操作,避免了连接器直接与外界线路导通后的接线不牢以及断线的风险,提升了摄像模组的性能检测效率(例如短路检测、断路检测、聚焦范围检测等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容置槽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插针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插针组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插针组与所述多个容置槽一一对应。如此,摄像模组在进行通电性能检测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需要单个固定在检测平台后再电性连通摄像模组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固定夹具能够同时固定多个摄像模组,当盖板与底板贴合时,盖板上的插针组能够同时连通多个摄像模组的连接器,以同时对多个摄像模组进行通电后的性能检测,降低劳动强度,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提升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包括第一槽以及第二槽,所述第一槽用于容置所述摄像模组的连接器,所述第二槽用于容置所述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所述底板的边缘开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以及所述第三槽沿第二方向顺次连通。如此,当盖板与底板相互贴合时,容置槽内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的侧面可以通过第三槽外露,在对摄像模组进行通电后的聚焦范围检测时,可以从第三槽处方便的直接测量出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的高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底板邻近于所述盖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方向倾斜或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如此,能够充分利用底板的空间,并开设尽可能多的容置槽以容置更多的摄像模组,提高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本体、延伸板以及锁扣,所述延伸板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锁扣设于所述延伸板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与所述容置槽相互独立;当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相互贴合时,所述本体覆盖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槽的开口,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二槽的开口外露于所述本体以及所述延伸板,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槽扣合。如此,通过锁槽与锁扣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加摄像模组固定在容置槽内的牢固性,且位于第二槽内的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能够外露于本体以及延伸板,方便了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在其行程范围内的移动,以配合完成摄像模组的聚焦范围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设有凸起,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扣槽,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槽开设于所述扣槽的槽底;当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相互贴合时,所述凸起容置于所述扣槽内,所述凸起能覆盖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槽的开口,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二槽外露于所述凸起。如此,通过凸起与扣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盖板与底板贴合后的稳固性,提升摄像模组测试的精确度,避免误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如此,方便盖板与底板贴合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针组贯穿于所述盖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如此,便于外界电路通过插针组与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电性连接。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测试工装,包括:

工作台;

上述固定夹具,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驱动单元,与所述插针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的驱动件带动所述镜头组件沿着第三方向运动到指定位置;以及

测距单元,设于所述固定夹具的上侧,所述测距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值。

在上述摄像模组测试工装中,当盖板与底板相互贴合时,摄像模组能够内置于固定夹具中,避免了摄像模组直接外露于外界环境中而对摄像模组性能检测造成的干扰,且容置槽内的摄像模组在进行通电性能检测时,摄像模组中的连接器可以通过插针组与外界电性导通,方便了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的连线操作,避免了连接器直接与外界线路导通后的接线不牢以及断线的风险,提升摄像模组的聚焦范围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性连接的转接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转接板设于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转接板的连接器与所述插针组电性连接。如此,将转接板直接设于盖板上并与插针组电性连接,避免了通过外界线路直接电性连接插针组的接触不良以及断线率的产生,进一步方便了固定夹具内部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的电性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测试工装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产生驱动所述镜头组件运动到不同坐标点的电流,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测距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测距单元测定所述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值,并获取所述测距单元测定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值。如此,可以实现固定在夹具内的摄像模组的自动检测,提升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测试工装还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测距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测距单元的启动和停止;及/或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控制单元的启动和停止。如此,便于操控摄像模组通电性能检测的启动和停止,提升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固定夹具连接,以驱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的开启和闭合。如此,可以实现盖板与底板开启和闭合的自动化控制,便于待检测的摄像模组在固定夹具内的存放和移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安装于图2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盖板与底板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20,该摄像模组20包括电路板20a、连接器20b以及镜头组件20c。连接器20b设于电路板20a的一端且与电路板20a电性连接,镜头组件20c设于电路板20a的另一端且与电路板20a电性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20为自动对焦摄像模组,镜头组件20c包括驱动件21以及设于驱动件21内的镜头22。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21为音圈马达。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20可以为定焦摄像模组。

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固定夹具10b,用于固定上述摄像模组20,以完成摄像模组20通电后的性能检测(例如短路检测、断路检测、聚焦范围检测等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摄像模组20为自动对焦摄像模组,该固定夹具10b用于固定上述摄像模组20,以通过测距单元10d(参见下文,图5所示)对通电后的摄像模组20中的驱动件21的运动行程进行测试,获取摄像模组20的高度值,从而间接管控摄像模组20的聚焦范围,保证出厂后的摄像模组20自动对焦的可靠性。其中,在对驱动件21的运动行程进行测试时,摄像模组20的高度值可以以驱动件21带动镜头22运动到近焦点、远焦点以及最大行程点等指定位置处的摄像模组20的整体高度值作为参照,也可以以近焦点与远焦点的相对高度值作为参照。

该固定夹具10b包括底板100、盖板200以及插针组300。

底板100上开设有用于容置上述摄像模组20的容置槽11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0包括第一槽111以及第二槽112,第一槽111用于容置摄像模组20的连接器20b,第二槽112用于容置摄像模组20的镜头组件20c。盖板200用于与底板100相互贴合,以覆盖容置槽110的第一槽111,从而覆盖第一槽111内的连接器20b。插针组300设于盖板20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插针组300贯穿于盖板200的相对的两表面。其中,上述插针组300包括多个与连接器20b上的插孔组的多个插孔相适应的插针。

结合图3和4,在上述固定夹具10b中,当盖板200与底板100相互贴合时,盖板200覆盖容置槽110内的连接器20b以及部分电路板20a,且插针组300与摄像模组20的连接器20b上的插孔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插针组300与连接器20b的电性导通。且镜头组件20c外露于盖板200,以便测距单元10d(参见下文,图5所示)对镜头组件20c的高度进行检测。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0c也可以不外露于盖板200,也即镜头组件20c完全内置于固定夹具10b内,此时,底板100为透明且容置槽110的深度大于镜头组件20c的行程范围,即可完成镜头组件20c的聚焦范围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在进行通电性能测试时,摄像模组直接固定在检测平台上(例如通过夹具夹持摄像模组的两侧),并外露于外界环境中,摄像模组的性能检测易受到外界干扰(例如:摄像模组的连接器的针孔存在灰尘颗粒的堆积而造成短路的风险,或存在人工误操作对摄像模组产品造成损坏的风险),且摄像模组中的连接器直接与外界线路电性导通,存在着接线不牢以及断线的风险,使得摄像模组的性能检测效率并不理想。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具10b中,摄像模组20内置于固定夹具10b中,避免了摄像模组20直接外露于外界环境中而对摄像模组20性能检测(例如短路检测、断路检测、聚焦范围检测等等)造成的干扰,且容置槽110内的摄像模组20在进行通电性能检测时,摄像模组20中的连接器20b可以通过插针组300与外界电性导通,方便了摄像模组20的连接器20b的连线操作,避免了连接器20b直接与外界线路电性导通后的接线不牢以及断线的风险,提升了摄像模组20的性能检测效率。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容置槽110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插针组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针组300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且多个插针组300与多个容置槽110一一对应。如此,摄像模组在进行通电性能检测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需要单个固定在检测平台后再电性连通摄像模组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固定夹具10b能够同时固定多个摄像模组20,当盖板200与底板100贴合时,盖板200上的插针组300能够同时连通多个摄像模组20的连接器20b,以同时对多个摄像模组20进行通电后的性能检测,操作简单,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0的边缘还开设有第三槽1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111、第二槽112以及第三槽120沿第二方向Y顺次连通,在与第二方向Y垂直的方向上,第三槽120的尺寸值小于第二槽112的尺寸值。如此,摄像模组20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内而不至于从第三槽120滑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方向Y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也即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平行于底板100邻近于盖板200的表面。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未示),第二方向也可以倾斜于第一方向。在另一实施例中(图未示),第一槽与第二槽沿第二方向连通,第二槽与第三槽沿与第二方向相交的方向连通。

在上述固定夹具10b中,当盖板200与底板100相互贴合时,容置槽110内摄像模组20的镜头组件20c的侧面可以通过第三槽120外露,在对摄像模组20进行通电后的聚焦范围检测时,可以从第三槽120处方便的直接测量出摄像模组20的镜头组件20c的高度值。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00与底板100转动连接。如此,可以方便盖板200与底板100的贴合固定,且方便人工操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00通过转轴400与底板100转动连接。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00包括本体210、延伸板220以及锁扣230,本体210与底板100转动连接,插针组300设于本体210上,延伸板220设于本体210的一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板2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伸板220设于本体210的边缘。锁扣230设于延伸板220上,底板100上开设有与锁扣230扣合的锁槽130,锁槽130与容置槽110相互独立。

在上述固定夹具10b中,当盖板200与底板100相互贴合时,本体210能覆盖第一槽111的开口,也即本体210能够覆盖容置槽110内的连接器20b,第二槽112的开口外露于本体210以及延伸板220,也即容置槽110内的镜头组件20b外露于本体210以及延伸板220,锁扣230与锁槽130扣合,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摄像模组20固定在容置槽110内的牢固性。

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0朝向底板100的一面设有凸起211,插针组300穿设于本体210以及凸起211,底板100上开设有与凸起211配合的扣槽140,容置槽110的第一槽111开设于扣槽140的槽底。当盖板200与底板100相互贴合时,凸起211容置于扣槽140内,凸起211能覆盖容置槽110的第一槽111的开口,也即凸起211能够覆盖第一槽111内的连接器20b,第二槽112内的镜头组件20c外露于凸起211。如此,通过凸起211与扣槽140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盖板200与底板100贴合后的稳固性,提升摄像模组20测试的精确度,避免误差。

结合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用于对上述固定夹具10b内通电后的摄像模组20的性能进行测试(例如:短路检测、断路检测、聚焦范围检测等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用于对通电后的摄像模组20中的镜头组件20c的驱动件21的运动行程进行测试,获取摄像模组20的高度值,从而间接管控摄像模组20的聚焦范围,保证出厂后的摄像模组20自动对焦的可靠性。其中,在对驱动件21的运动行程进行测试时,摄像模组20的高度值可以以驱动件21带动镜头22运动到近焦点、远焦点以及最大行程点等指定位置处的摄像模组20的整体高度值作为参照,也可以以近焦点与远焦点的相对高度值作为参照。

该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包括工作台10a、固定夹具10b、驱动单元10c以及测距单元10d。固定夹具10b设于工作台10a上,固定夹具10b用于固定摄像模组20。驱动单元10c与固定夹具10b上的摄像模组20中的连接器20b电性导通,以控制驱动件21带动镜头22在竖直方向运动到指定位置。测距单元10d设于固定夹具10b的上侧,并用于获取摄像模组20在第三方向Z(也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也就是镜头20c的光轴方向。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测距单元10d为一测距仪。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测距仪为三坐标测量仪。

驱动单元10c包括电性连接的转接板11以及驱动电路12。转接板11设于盖板200的外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00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201,转接板11上设有多个与螺纹孔201螺纹连接的螺杆(图未示)。驱动电路12与转接板11电性连接。如此,将转接板11直接设于盖板200上并与插针组300电性连接,避免了直接通过外界导线电性连接插针组300的接触不良以及断线率的产生,进一步方便了固定夹具10b内部摄像模组20的连接器的电性导通。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还包括控制单元10e以及显示单元10f,控制单元10e与驱动电路12连接,以控制驱动电路12产生驱动镜头组件20b运动到不同指定位置的电流,控制单元10e与测距单元10d连接,以控制测距单元10d测定摄像模组20的镜头组件20c在第三方向Z上的高度值,并获取测距单元10d测定的摄像模组20的镜头组件20c在第三方向Z上的高度值。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Z分别与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垂直。显示单元10f与控制单元10e连接,并用于显示摄像模组20的镜头组件在第三方向Z上的高度值。如此,可以实现固定在夹具内的摄像模组20的自动控制和检测,提升检测效率。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0f可以省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e包括计算机以及安装于计算机上的操作软件,显示单元10f为一显示器,显示器能显示摄像模组20在不同指定位置的高度测量结果以及摄像模组20的对焦运动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还包括操作单元10g,操作单元10g与测距单元10d连接,以控制测距单元10d的启动和停止。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未示),操作单元还与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连接,以控制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启动和停止。如此,便于操控摄像模组20通电性能检测的启动和停止,提升检测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0g为一操作面板,操作单元10g包括用于启动测距单元10d的启动模块、用于关停测距单元10d的停止模块、用于紧急关停测距单元10d的制动模块。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未示),当操作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显示单元连接时,上述启动模块、停止模块以及制动模块同样适用于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0g与固定夹具10b连接,以驱动盖板200与底板100的开启和闭合。例如,可以在固定夹具10b上的盖板200上设置一气泵或电机,操作单元10g通过驱动控制气泵或电机,从而带动盖板200与底板100的开启和闭合。如此,可以实现盖板200与底板100开启和闭合的自动化控制,便于待检测的摄像模组20在固定夹具10b内的存放和移取。

如图3和图5所示,现简要说明本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测试摄像模组20高度的方法:

步骤S10,打开操作面板,分别启动测距单元10d、控制单元10e和显示单元10f。

步骤S20,在固定夹具10b内存放待检测的摄像模组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夹具10b内存放待检测的摄像模组2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触发操作面板,驱动盖板200开启。

步骤S22,将摄像模组20存放于固定夹具10b内的容置槽110内。

步骤S23,触发操作面板,驱动盖板200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与步骤S20不分先后。

步骤S30,打开控制单元10e的软件操作界面,启动驱动电路12,通过驱动电路12驱动摄像模组20的驱动件21带动镜头22运动到指定位置。

步骤S40,通过控制单元10e的软件操作界面,控制测距单元10d测试摄像模组20的高度值,并将测试结构输送到显示单元10f进行显示。

步骤S50,控制单元10e内的存储单元自动保存测试结果。上述测试结果可由显示单元10f直接显示。

传统的自动对焦摄像模组高度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激光自动测试设备进行测试,然而激光自动测试设备,通常造价高昂,不适合于中小批量及抽样测试。其次,现有测试方法通常采用单个模组测量法,一次只能测量一个模组,工作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测试工装10可适用于中小批量摄像模组的抽样测试,其将传统的三坐标测量仪与具有多个容置槽110的固定夹具10b相结合,同时联合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了模组高度的自动测量。采用本测试方法,可一次测量多个模组,工作效高,能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操作简便。此外,由于本测试方法无需复杂的激光测量系统,因此也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