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2498发布日期:2019-08-24 09:5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加快产线作业的无线装置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产品在出厂之前,需要经过产线上一连串的测试和校正,以保证交到消费者手上的无线产品的输出频率与功率符合各项法规的标准。无线产品通常使用写入次数有限的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来保护重要信息,例如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以及功率和频率参数。然而,在进行测试和校正时,受测的无线产品可能为第一次受测者、前次测试不合格需要重新测试者、于产线后端组装出错经维修后重新测试者。因此,只读存储器尚可写入和已无法写入的无线产品会混杂在一起进行测试和校正。

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先分类只读存储器尚可写入和无法写入的受测无线产品,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流程来进行测试和校正。这种情况下,不仅使整体作业所需时间增加,还提高了作业的错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可加快产线作业的无线装置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判断无线装置的信号接收功能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该无线装置的信号接收功能符合预设标准,测试该无线装置的信号发射功能,以获得该无线装置的一发射信号的一功率和一频率;判断该无线装置的一第一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配发一网络地址并将该网络地址写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且将一功率参数和一频率参数分别写入该无线装置的该第一只读存储器和一第二只读存储器,以设定该发射信号的该功率和该频率;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已存储该网络地址,不将该功率参数和该频率参数写入该无线装置。

进一步而言,符合所述预设标准代表所述无线装置的封包遗失率低于预设门限值。

进一步而言,判断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的步骤包含:读取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的数据区段;判断所述数据区段是否无法读取、是否存有空值或是否存有预设值;以及若所述数据区段为无法读取、存有所述空值或存有所述预设值,判断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

进一步而言,测试所述无线装置的信号发射功能的步骤包含:将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和预设功率值进行比较;将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和预设频率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不符合所述预设功率值,或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不符合所述预设频率值,判断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若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依据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调整所述功率参数,或依据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调整所述频率参数;以及若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已存储所述网络地址,判定所述无线装置测试失败。

进一步而言,调整所述功率参数的步骤包含:修正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以使所述发射信号的修正后的功率符合所述预设功率值;以及依据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功率调整所述功率参数;其中,若经过预定次数的修正之后,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功率不符合所述预设功率值,判定所述无线装置测试失败。

进一步而言,调整所述频率参数的步骤包含:判断所述第二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所述频率参数;若所述第二只读存储器已存储所述频率参数,不调整所述频率参数;以及若所述第二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所述频率参数,修正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以使所述发射信号的修正后的频率符合所述预设频率值,且依据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频率调整所述频率参数;其中,若经过预定次数的修正之后,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频率不符合所述预设频率值,判定所述无线装置测试失败。

进一步而言,测试方法还包含:将所述功率参数和所述频率参数写入所述无线装置之前,测试所述无线装置的蓝牙信号发射功能和蓝牙信号接收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包含一无线装置、一第一装置和一第二装置。该无线装置包含一第一只读存储器及一第二只读存储器,该无线装置用于产生一发射信号。该第一装置耦接于该无线装置,该第一装置用于分析该发射信号。该第二装置耦接于该无线装置和该第一装置,该第二装置用于控制该无线装置和该第一装置互相通信,以测试该无线装置的信号接收功能。其中,若该无线装置的信号接收功能符合预设标准,该第二装置还利用该第一装置测试该无线装置的信号发射功能,以取得该无线装置的该发射信号的一功率和一频率,且该第二装置判断该无线装置的该第一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其中,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该第二装置配发一网络地址并将该网络地址写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且将一功率参数和一频率参数分别写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和该第二只读存储器,以设定该发射信号的该功率和该频率,若该第一只读存储器已存储该网络地址,该第二装置不将该功率参数和该频率参数写入该无线装置。

进一步而言,符合所述预设标准代表所述无线装置的封包遗失率低于预设门限值。

进一步而言,当所述第二装置测试所述无线装置的信号发射功能时,若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不符合预设功率值,或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不符合预设频率值,所述第二装置还判断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其中,若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所述第二装置还修正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以使所述发射信号的修正后的功率符合所述预设功率值,且所述第二装置依据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功率调整所述功率参数,其中,若经过预定次数的调整之后,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功率不符合所述预设功率值,判定所述无线装置测试失败。

进一步而言,当所述第二装置测试所述无线装置的信号发射功能时,若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功率不符合预设功率值,或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不符合预设频率值,所述第二装置还判断所述无线装置的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其中,若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所述第二装置还判断所述第二只读存储器是否已存储有所述频率参数,若所述第二只读存储器已存储有所述频率参数,所述第二装置不调整所述频率参数,若所述第二只读存储器尚未存储有所述频率参数,所述第二装置修正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频率,以使所述发射信号的修正后的频率符合所述预设频率值,且所述第二装置依据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频率调整所述频率参数,其中,若经过预定次数的修正之后,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修正后的频率不符合所述预设频率值,判定所述无线装置测试失败。

通过上述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便能以同一套测试流程测试只读存储器尚可写入和只读存储器已无法写入的无线产品。因此,上述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可以降低产线运行的错误率,以及提升产线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测试系统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流程的进一步的详细流程图;

图4为依据本公开文件另一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图1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测试系统100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测试系统100包含一第一装置110、一第二装置120、一无线装置130。第一装置110耦接于无线装置130,第二装置120耦接于第一装置110和无线装置130,且第二装置120用以控制第一装置和无线装置130互相通信,以测试该无线装置的信号接收或发射功能。无线装置130包含一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一第二只读存储器134,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用以存储无线装置130运行所需的数据。其中,第二装置120可以利用第一装置110对无线装置130进行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的分析。

实作上,第一装置110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现场可程序化门阵列(fpga)或其他具运算功能的装置。第二装置120可以是同相/正交(in-phase/quadrature,iq)射频测试仪器。无线装置130可以是具备无线网络功能及/或蓝牙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第一装置110可以通过射频电缆(radiofrequencycable)耦接于无线装置130。第二装置120可通过以太网络电缆(ethernetcable)耦接于第一装置110和无线装置130。

图2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测试方法200简化后的流程图。测试方法200适用于测试系统100,且可用于在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功能异常时进行校正。如图2所示,于流程s210中,第二装置120利用第一装置110测试无线装置130的信号接收功能是否符合标准。例如,第二装置120可以控制第一装置110传送一或多个接收测试封包至无线装置130,再依据无线装置130成功接收到的接收测试封包数量计算封包遗失率(packetlossrate),以对无线装置130的信号接收功能进行分析。若无线装置130的信号接收功能符合标准(例如,封包遗失率低于预设门限值),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220,反之,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失败。

于流程s220中,第二装置120可以利用第一装置110测试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功能是否符合标准。例如,第二装置120可以控制无线装置130传送一或多个发射测试封包至第一装置110,并控制第一装置110解析接收到的发射测试封包,以得到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和频率。若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功能不符合标准(例如,发射信号的功率或频率不符合预设数值)而需要进行校正,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230。反之,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240。

流程s220可以进一步包含测试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频率是否符合一预设频率值的流程s222,以及测试该发射信号的功率是否符合一预设功率值的流程s224。若该发射信号的频率不符合预设频率值,或是该发射信号的功率不符合预设功率值,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需要进行校正。

在流程s240中,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的第一只读存储器132是否已存储任何的网络地址。若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第二装置120便得知无线装置130尚未经过测试方法200的测试,且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尚可写入新数值。在此情况下,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250以配发一网络地址,并将该网络地址写入第一只读存储器132。

在第二装置120先执行流程s220并接着执行流程s240和s250的情况下,代表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都符合标准,不需要进一步校正。因此,于流程s250中,第二装置120还会将预设的功率参数和频率参数分别写入无线装置130的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以设定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和频率,使无线装置130在往后的运行中依据预设的功率参数和频率参数产生发射信号。接着,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成功。

另一方面,若第二装置120于流程s240中判断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已存储该网络地址,第二装置120便得知无线装置130曾经通过测试方法200的测试,且是自产线后端回流并因某些因素需要重新测试者。在此情况下,第二装置120会判定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已存储有正确的功率和频率参数而不必再写入新的数值。因此,第二装置120便不会将网络地址、预设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写入无线装置130。接着,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成功。

前述的网络地址可以是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前述预设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可以事先存储于无线装置130的一闪存(未示出于图中),使无线装置130在测试过程中能够依据预设的功率和频率参数产生发射信号,以供第二装置120进行判断。并且直到流程s250时,才由第二装置120将预设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分别写入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

在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需要进行校正的情况下,第二装置120会于流程s230中判断无线装置130的第一只读存储器132是否已存储任何的网络地址。判断第一只读存储器132是否已存储任何网络地址的步骤包含:读取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132的数据区段;判断所述数据区段是否无法读取、是否存有空值或是否存有预设值;以及若所述数据区段为无法读取、存有所述空值或存有所述预设值,判断所述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尚未存储任何网络地址。若第二装置120判断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已存储该网络地址,第二装置120便得知无线装置130曾经通过测试方法200的测试,并且是因产线后端的某些因素导致需要重新测试者。在此情况下,第二装置120会判定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已接受过数值写入而无法再写入用于功率或频率校正的新参数。因此,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校正失败。

另一方面,若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尚未存储任何的网络地址,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260以对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或频率进行校正。在流程s260中,若第二装置120校正了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第二装置120会对应调整前述预设的功率参数,而若第二装置120校正了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频率,第二装置120会对应调整前述预设的频率参数。

接着,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270以测试无线装置130的信号接收功能是否符合标准,并执行流程s280以测试无线装置130校正后的信号发射功能是否符合标准。若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或接收功能不符合标准,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失败。若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皆符合标准,第二装置120会执行前述的流程s240以将预设/调整后的功率参数和预设/调整后的频率参数分别写入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如此一来,便可确保无线装置130符合相关法律标准。

以下将配合图3来进一步说明无线装置130的校正流程。图3为图2的流程s260的进一步的详细流程图。在流程s310中,第二装置120判断第二只读存储器134是否存储有任何频率参数。若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尚未存储有任何频率参数,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320以修正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频率,并对应调整预设的频率参数。接着,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330,以指示第一装置110分析无线装置130发出的发射测试封包,并将频率修正的结果回报给第二装置120,第二装置120则接着判断修正后的频率是否符合一预设频率值。若修正后的频率不符合预设频率值,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340以判断修正发射信号的频率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一预定次数。若修正发射信号的频率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次数,则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失败,反之,第二装置120会再次执行前述的流程s320以再次对无线装置130进行频率校正。若修正后的频率符合预设频率值,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350以进行功率校正。

另一方面,若第二装置120在流程s310中判定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已存储有频率参数,第二装置120便得知无线装置130曾经通过测试方法200的测试,且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已无法再写入用于频率校正的新参数。在此情况下,第二装置120会省略频率校正的相关流程s320~s340,并直接执行流程s350。

在流程s350中,第二装置120会修正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并对应调整前述预设的功率参数。接着,于流程s360中,第二装置120指示第一装置110分析无线装置130发出的封包,并将功率修正结果回报给第二装置120,第二装置120则接着判断修正后的功率是否符合一预设功率值。若修正后的功率符合预设功率值,第二装置120会执行图2中的流程s270。

另一方面,若修正后的功率不符合预设功率值,第二装置120会执行流程s370以判断修正发射信号的功率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预定次数。若修正发射信号的功率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次数,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失败。若修正发射信号的功率的次数小于第二预定次数,第二装置120会再次执行前述的流程s350以再次对无线装置130进行功率校正。

请注意,前述图2和图3的流程图只是一示性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对无线装置130进行的功率校正和频率校正的顺序可以交换。因此,可以先执行流程s350~s370,然后再执行流程s310~s340。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频率和功率是由不同的控制电路(未示出于图中)决定。因此,前述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分别存储于第一只读存储器132和第二只读存储器134。在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频率和功率是由同一控制电路决定的实施例中,前述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可以存储于同一只读存储器。

图4为依据本公开文件另一实施例的测试方法400简化后的流程图。测试方法400和测试方法200相似,差异在于测试方法400的流程s210~s220和s260所测试的是无线装置130有关无线网络传输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测试方法400还另外测试无线装置130有关蓝牙传输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

具体而言,在测试方法400中,第二装置120在执行完流程s220或s260后,会接着执行流程s410以测试无线装置130的蓝牙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若无线装置130的蓝牙信号发射或接收功能不符合标准,第二装置120会判定无线装置130测试失败。若无线装置130的蓝牙信号发射或接收功能符合标准,第二装置120会接着执行流程s240~s250,以决定是否将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功率和频率参数以及用于蓝牙传输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写入无线装置130。

测试方法400的许多流程和优点,相似于测试方法200,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赘述。

总结来说,当第二装置120测试无线装置130的信号接收功能时,若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的信号接收功能符合预设标准,第二装置120会执行前述流程s220~s280中的运行,以测试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功能,以及在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功能异常时进行校正。

亦即,当第二装置120测试无线装置130的信号发射功能时,若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不符合预设功率值,或是频率不符合预设频率值,第二装置120会执行前述流程s230~s280中的运行,以校正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或频率。

另一方面,若第二装置120判断无线装置130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和频率分别符合预设功率值和预设频率值,第二装置120会接着执行流程s240~s250中的运行,或是接着执行流程s410和s240~s250中的运行,且不执行流程s230以及s260~s280中的运行。

由上述可知,测试系统100搭配上测试方法200或400,便能以同一套测试流程分辨只读存储器尚可写入和只读存储器已无法写入的无线产品。因此,测试系统100以及测试方法200和400可以降低产线运行的错误率,以及提升产线的工作效率。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然而,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同样的元件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者通过其他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该第二元件。

在此所使用的“及/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之一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的涵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