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9532发布日期:2020-02-22 03:5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壳体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壳体中,中框支架1和电池盖2之间应具有空隙,或者二者至少不会相互干涉。然而,如图2所示,由于中框支架成型后,在其内部的残余应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相比于设计形状和尺寸,中框支架1实际会朝着电池盖2的方向拱起,导致电池盖2向外凸起,从而使得电池盖粘结不牢,并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矫正中框支架的变形,但这样会增加移动终端的制造成本,装配工艺较为复杂,售后维修也需要进行补胶等操作,导致售后成本也相应地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框支架会发生拱起的缺陷,提供一种壳体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盖板、中框支架和框板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中框支架与所述框板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中框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框板组件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组件将中框支架固定于框板组件上,防止中框支架因内应力朝向盖板拱起,造成盖板外凸,影响外观,而且中框支架的这种固定方式不需要使用胶水,减少了壳体的生产成本并简化了壳体的装配工艺,在售后维修时,也无需补胶,从而降低了维修成本和难度。

较佳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卡扣和卡孔,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中框支架、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框板组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中框支架通过卡扣与框板组件相连接,拆装较为方便,有利于壳体的安装以及售后维修,卡扣结构也较为简单,成型难度较低。

较佳地,所述卡孔设置于所述框板组件上,所述卡扣自所述中框支架向所述卡孔延伸。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框板组件上电子元器件较多,不方便设置卡扣,因此将卡扣设置于中框支架上,卡扣卡设于框板组件上的卡孔,以矫正中框支架的变形。

较佳地,所述框板组件具有朝向所述中框支架凸起的固定部,所述卡孔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框板组件上设置有电子元件,不便于直接在其上设置卡孔,因此充分利用框板组件和中框支架之间的空间,在该空间内设置固定部,以使得卡孔能够设置在固定部上,不会对框板组件上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且凸起的固定部承受载荷的能力也较好。

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为折叠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框板组件上弯折形成门形或拱形的固定部,对框板组件的结构改变较小,固定部与框板组件一体设置,结构较为牢固,有利于其对中框支架的拱起施加矫正力。

较佳地,所述中框支架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位置与所述固定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避让孔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于避让孔中,防止中框支架与固定部发生干涉,使得壳体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因设置连接组件造成壳体变厚。

较佳地,所述卡扣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中框支架的平铺方向平行,所述凸起部为楔形。

在本技术方案中,凸起部上朝向中框支架一侧的面卡在卡孔上,以矫正中框支架的变形,楔形的凸起部便于卡扣扣入卡孔中。

较佳地,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中框支架的中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中框支架在中部的变形量最大,设置于中部的连接组件有利于对中框支架变形的矫正。

较佳地,所述框板组件包括屏蔽罩,所述连接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上以使得所述中框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板组件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屏蔽罩自身结构简单,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较少涉及到其他零部件,对壳体整体结构影响较小。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包括如前所述的壳体。

在本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应用上述壳体后,壳体不会因为中框支架变形而鼓起,使得移动终端的外观美观度较好,且由于中框支架的固定不需要利用胶水,使得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都较低。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中框支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框板组件上,凸起部能够克服使得中框支架发生变形应力,因此能够防止中框支架发生拱起,盖板或移动终端的其他零件不会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中框支架无需胶水固定,降低了产品成本,简化了移动终端的装配过程和维修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中框支架和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中框支架和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框支架朝向电池板拱起变形,导致电池板弯曲变形。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在a处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壳体的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中框支架1

避让孔11

电池盖2

框板组件3

屏蔽罩31

固定部311

安装孔312

主板32

卡扣4

凸起部41

卡孔5

壳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10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其中壳体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盖板、中框支架1和框板组件3,其中盖板可以为电池盖2或其他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盖板,框板组件3可以由板材、框架等多个零件所组成。中框支架1与框板组件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中框支架1通过该连接组件以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框板组件3,连接组件防止中框支架1因内应力朝向盖板拱起,造成盖板外凸,影响外观,而且中框支架1的这种固定方式不需要使用胶水,减少了壳体10的生产成本并简化了壳体10的装配工艺,在对移动终端进行售后维修时,也无需补胶,从而降低了维修成本和难度。

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卡扣4和卡孔5,卡扣4和卡孔5中的一个设置于中框支架1、另一个设置于框板组件3。中框支架1通过卡扣4与框板组件3相连接,只需简单扣合就能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拆装较为方便,壳体10在安装时省去一个点胶步骤,在售后拆卸时也无需破坏胶点、修好后再重新点胶,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成本,卡扣4结构也较为简单,成型难度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框板组件3包括屏蔽罩31和主板32。卡孔5设置于框板组件3的屏蔽罩31上,卡扣4自中框支架1向卡孔5延伸。这是由于在框板组件3上,特别是主板32上电子元器件较多,不方便设置卡扣4,因此将卡扣4设置于中框支架1上,卡扣4卡设于屏蔽罩31上的卡孔5,以矫正中框支架1的变形。屏蔽罩31自身结构简单,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较少涉及到其他零部件,对壳体10和整个移动终端的结构影响较小。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卡扣4也可以设置在屏蔽罩31或框板组件3上的其他零件上(如主板32上),而将卡孔5设置在中框支架1上。

具体参见图5和图6所示,框板组件3具有朝向中框支架1凸起的固定部311,卡孔5设置于固定部311上。由于框板组件3上设置有电子元件,不便于直接在其上设置卡孔5,因此充分利用框板组件3和中框支架1之间的空间,在该空间内设置固定部311,以使得卡孔5能够设置在固定部311上,不会对框板组件3上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且凸起的固定部311承受载荷的能力也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11设置于屏蔽罩31的边部上,固定部311为折叠结构,即屏蔽罩31弯折形成固定部311。在该折叠结构上开设通孔,形成卡孔5。由于本实施例是在屏蔽罩31的边部弯折形成门形或拱形的固定部311,因此对整个框板组件3的结构改变较小,而且由于屏蔽罩31为薄板结构,固定部311的加工难度不大,容易实现,也不会影响屏蔽罩31的电磁屏蔽效果。固定部311与屏蔽罩31一体设置,结构较为牢固,有利于其对中框支架1的拱起施加矫正力。屏蔽罩31上在固定部31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孔312,利用该安装孔312将屏蔽罩31固定在主板32上(如使用螺钉或螺栓),以提高固定部311的稳固性,使得固定部311能够承受中框支架1所产生的变形力,防止因屏蔽罩31刚度不足导致固定部311变形。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卡孔5也可以设置在框板组件3的其他零件上(如主板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卡孔5的位置予以调整。

中框支架1设置有避让孔11,避让孔11的位置与固定部311的位置相对应,固定部311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孔11中,防止中框支架1与固定部311发生干涉,使得壳体10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因设置连接组件造成壳体10和移动终端变厚。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4与中框支架1一体成型,避让孔11与卡扣4相邻,避让孔11除了能够容纳固定部311,同时还使得卡扣4更加容易弯曲,便于卡扣4与卡孔5安装。卡扣4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41,该凸起部41的延伸方向与中框支架1的平铺方向平行,凸起部41上朝向中框支架1一侧的面卡在卡孔5上,以矫正中框支架1的变形。如图6所示,凸起部41为楔形,凸起部41的上下两表面都为斜面,楔形的凸起部41便于其扣入卡孔5中。

由于中框支架1在中部的变形量最大,连接组件连接于中框支架1的中部,以实现对中框支架1变形矫正的最好效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