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423发布日期:2019-12-03 18:42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手机屏幕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手机屏幕的缺陷检测是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手动地将检测针模与屏幕的排线进行压接,以便于后续点亮屏幕进行检测。然而人工压接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屏幕点亮成功率地,影响检测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能够自动地将针模与屏幕的排线进行压接,提高工作效率。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针模与屏幕的排线进行压接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检测平台,该检测平台上设置有产品放置区和测试针模;底座上有前后气缸,该前后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连接有上下气缸,该上下气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连接有上针模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中,所述上下气缸的活塞连接有一块水平板,所述上针模压块可拆卸地设置在该水平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中,所述针模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检测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块设置在底板上的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中,所述前后气缸的活塞杆朝外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通过设置前后气缸和上下气缸,并且将上针模压块与上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地将待测试的手机屏幕的排线与测试针模压接,测试完成之后,自动地将手机屏幕的排线与测试针模分离,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s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

一种手机屏幕检测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检测平台2,该检测平台上设置有产品放置区21和测试针模32;底座上有前后气缸41,该前后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连接有上下气缸42,该上下气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连接有上针模压块33。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气缸的活塞连接有一块水平板5,所述上针模压块33可拆卸地设置在该水平板上,该设置便于根据实际生产更换上针模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针模32可拆卸地设置在检测平台2上,该设置便于根据实际生产更换针模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11和两块设置在底板上的侧板12。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气缸的活塞杆朝外设置,该设置有利于解释前后气缸和上下气缸的安装空间。

实际使用时,待检测的手机屏幕90可以通过机械手等方式转移到上述手机屏幕检测治具上,手机屏幕位于检测平台上的产品放置区,手机屏幕的排线91的端部位于测试针模上,前后气缸动作使得上针模压块移动到针模座上方,然后上下气缸动作带动上针模压块下降,使得测试针模与手机屏幕的排线的端部压接,测试针模与相应的pg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点亮手机屏幕,从而便于下一步工序检测手机屏幕的颜色、坏点等项目。当检测完成后,上下气缸带动上针模压块上述,前后气缸动作带动上针模压块水平移动离开测试针模。由于不同型号手机屏幕对应的测试针模结构并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实际使用时测试针模的具体结构或型号。手机屏幕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屏幕检测治具通过设置前后气缸和上下气缸,并且将上针模压块与上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地将待测试的手机屏幕的排线与测试针模压接,测试完成之后,自动地将手机屏幕的排线与测试针模分离,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