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5808发布日期:2020-05-01 17:5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驾驶过程中就常常需要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因此需要通过电子设备支架对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进行安装固定。

现有的大部分电子设备支架对于放置手机或拿取手机的操作不够便捷,例如在两个夹臂之间连接有弹簧的弹力夹持支架,需要用户用手把两夹臂拉开一定距离,才能把手机放上去夹持固定;而有的支架还存在会产生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子设备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从所述壳体内穿出至壳体外部,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联动,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穿出至壳体外部的部分分别具有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所述下承载臂穿出至壳体外部的部分具有承载部,所述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承载部之间形成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区域,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分别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左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形成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左连接部,和/或,所述右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形成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右连接部;

所述左夹持臂与所述下承载臂之间之一设有拨动槽、另一个设有拨动柱,所述拨动柱伸入在所述拨动槽中,和/或,

所述右夹持臂与所述下承载臂之间之一设有拨动槽、另一个设有拨动柱,所述拨动柱伸入在所述拨动槽中;

所述壳体、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任意两者或多者之间设置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

放置电子设备后,承载部受电子设备的重力作用带动下承载臂向下运动,下承载臂联动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相向转动进而使左夹持部、右夹持部夹持住所述电子设备,

拿起电子设备后,在储能装置的作用下,下承载臂向上复位,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反向转动进而使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放开所述电子设备。

优选的,所述下承载臂与所述壳体之间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下承载臂滑动的滑槽,所述下承载臂位于所述滑槽中;或者,所述壳体与所述下承载臂之一设有滑槽、另一个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动部。

优选的,所述下承载臂设有滑槽,所述壳体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动部,所述储能装置为设于滑槽与滑动部之间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左夹持臂之间的、或者所述壳体与右夹持臂之间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左夹持臂之间的、或者所述壳体与右夹持臂之间的扭簧。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左夹持臂之间的、或者所述壳体与右夹持臂之间的拉伸弹簧或者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三者任意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磁体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任意一个之间的磁体,通过所述磁体的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作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铁磁性物体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任意一个之间的磁体,通过所述磁体与铁磁性物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磁体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任意一个之间的铁磁性物体,通过所述磁体与铁磁性物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穿出的穿孔,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所述穿孔边缘不碰触以避免产生撞击声音。

优选的,所述壳体供所述左夹持臂穿出的穿孔和所述壳体供所述右夹持臂穿出的穿孔为连通的穿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卡扣配合和/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均位于所述下承载臂的同一侧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部设有固定的或者可转动调节角度的用于连接于一基体的安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为固定的或者通过球形转动结构连接于壳体的夹持结构或者吸盘结构或者粘帖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夹持部、右夹持部以及承载部上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件以减小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碰撞磨损或刮擦。

优选的,所述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承载部为中间直径小、端部直径大的柱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表面设有图案。

优选的,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均为一体件。

优选的,所述左夹持臂和/或所述右夹持臂和/或所述下承载臂为可伸缩的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拨动槽为限制所述左夹持臂或右夹持臂转动角度的限制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无线充电电路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通过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相互联动,可以自动夹持或者松开电子设备,解放了双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别指明,当组件被描述为“设有”或者“设于”或者“设在”另一组件等词语时,它可以表示直接设有或直接设在另一组件或者也可存在居中的组件,可以是一体结构亦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当组件被描述为“连接”另一组件等词语时,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是通过居中组件连接,可以是一体连接亦可以是分体式连接。当组件被描述为“设在另一组件上”,并不表示该组件一定位于另一组件上方或者上部,也可是其他位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高”“低”以及类似表述是以产品正常放置状态为参照,亦仅仅是为了说明方便的目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以上个数。本文所称的“垂直”“水平”等类似词语是指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的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不必须十分精确。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左夹持臂3、右夹持臂4以及下承载臂5。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1和后壳2,所述前壳和后壳通过卡扣配合和/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从所述壳体内穿出至壳体外部,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供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穿出的穿孔9,优选所述左夹持臂穿出的穿孔和所述壳体供所述右夹持臂穿出的穿孔为连通的穿孔。

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联动,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穿出至壳体外部的部分分别具有左夹持部31、右夹持部41,所述下承载臂穿出至壳体外部的部分具有承载部51,所述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承载部之间形成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区域,优选所述左夹持部、右夹持部以及承载部上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件以减小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碰撞磨损或刮擦。

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分别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左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形成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左连接部32,所述右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形成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右连接部42,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左连接部32、右连接部42铰接的铰接轴或者铰接孔,对应的,所述左连接部32、右连接部42形成与壳体上的铰接轴或者铰接孔配合的铰接孔或者铰接轴;优选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具有限制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使得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所述穿孔边缘不碰触以避免产生撞击声音。

所述左夹持臂与所述下承载臂之间之一设有拨动槽6、另一个设有拨动柱7,所述拨动柱伸入在所述拨动槽中,所述右夹持臂与所述下承载臂之间之一设有拨动槽、另一个设有拨动柱,所述拨动柱伸入在所述拨动槽中;所述拨动槽同时作为限制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转动角度的限制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阻挡部对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形成阻挡以限制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的转动角度。

优选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均位于所述下承载臂的同一侧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厚度。

所述壳体、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任意两者或多者之间设置有储能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储能装置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

放置电子设备后,承载部受电子设备的重力作用带动下承载臂向下运动,下承载臂联动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相向转动进而使左夹持部、右夹持部夹持住所述电子设备,

拿起电子设备后,在储能装置的作用下,下承载臂向上复位,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反向转动进而使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放开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下承载臂与所述壳体之间滑动配合。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供所述下承载臂滑动的滑槽,所述下承载臂位于所述滑槽中;或者,所述壳体与所述下承载臂之一设有滑槽、另一个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动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承载臂设有滑槽52,所述壳体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动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储能装置为设于滑槽与滑动部之间的弹簧,此时,所述储能装置可以为设于所述壳体与左夹持臂之间的、或者所述壳体与右夹持臂之间的弹簧。

当然可以是设于所述壳体与左夹持臂之间的、或者所述壳体与右夹持臂之间的扭簧;和/或,所述储能装置还可以是设于所述壳体与左夹持臂之间的、或者所述壳体与右夹持臂之间的拉伸弹簧或者压缩弹簧;和/或,所述储能装置还可以是设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下承载臂三者任意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弹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可以是设于所述壳体的磁体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任意一个之间的磁体,通过所述磁体的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作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储能装置还可以是设于所述壳体的铁磁性物体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任意一个之间的磁体,通过所述磁体与铁磁性物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储能装置还可以是设于所述壳体的磁体与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任意一个之间的铁磁性物体,通过所述磁体与铁磁性物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使所述下承载臂向上运动的作用力。

所述壳体后部设有固定的或者可转动调节角度的用于连接于一基体的安装部8。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为固定的或者通过球形转动结构连接于壳体的夹持结构或者吸盘结构或者粘帖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固定的结构连接于壳体的夹持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均为一体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下承载臂还可以是可伸缩的结构以便于适配不同大小、规格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前侧表面设有图案,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设计成与前述图案匹配的造型。例如,所述壳体大致设置成圆形,所述壳体的前侧表面设有兔子的眼睛、鼻子、嘴巴图案,将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设计成与前述图案匹配的耳朵造型,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拟物化,整体似兔子造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承载部为中间直径较小、端部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以防止电子设备脱落。

为便于无线充电,可以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无线充电电路板和充电线圈,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充电插口与无线充电电路板电性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