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以及具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9509发布日期:2020-04-17 18:3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以及具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以及具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扬声器又可称之为“喇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电声换能器件,其被广泛应用于诸如音响或者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中。

针对具有反射锥的扬声器,通常包括喇叭单体、腔体和反射锥等,腔体为半封闭结构,底部未封闭,喇叭单体和腔体相连,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可经腔体的底部传播至腔体的外侧;反射锥设置在发声部的下方,反射锥和腔体之间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相连;反射锥具有凸拱部和延伸部,延伸部位于凸拱部的四周,凸拱部朝向靠近腔体的方向凸起,延伸部和腔体之间具有间隙,用以供声音传播,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凸拱部被传播至延伸部,并经延伸部朝向腔体的底部外侧传播,实现发音功能。

上述扬声器,声音在经过凸拱部朝向腔体的两侧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类管道作用的影响,频响会在某个频段产生波峰,进而影响声学效果;与此同时,针对频响曲线来说,其平坦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样是衡量音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综上可知,如何优化在频段中的波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以及具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能够对特定频段中的波峰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喇叭单体、腔体和反射锥,所述喇叭单体设于所述腔体中,所述反射锥设于所述腔体的下方,所述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经所述反射锥传播至所述腔体的底部外侧,

还包括具有缝隙的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路径的一侧,所述缝隙设于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路径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空腔设于所述腔体的环绕一周。

可选地,所述缝隙设于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喇叭单体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空腔在任意位置处的截面尺寸均相同。

可选地,所述空腔和所述腔体两者为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腔的底面和所述腔体的底面共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反射锥包括凸拱部和延伸部,所述凸拱部位于所述喇叭单体的下方,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凸拱部的四周,且所述延伸部平行于所述腔体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面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具体为音响或者移动通讯设备。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由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反射锥传播至腔体的底部外侧,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空腔的影响,能够对声音中特定频段的声波产生抑制作用;换言之,由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在类似于管道的结构中进行传播,声音的传播路径也即沿着类似于管道的结构延伸,类似于管道的结构的一侧设有空腔,空腔具有缝隙,具有缝隙的空腔可看作是赫姆霍兹共鸣器,也即共振式消声器,声音在沿着类似于管道的结构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共振式消声器的存在,使得特定频段的声波被抑制,进而提升音质,优化声学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有益效果,此处将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扬声器的俯视图;

其中:

喇叭单体1、腔体2、反射锥3、底座4、空腔21、缝隙22、凸拱部31、延伸部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包括喇叭单体1、腔体2和反射锥3,喇叭单体1设于腔体2中,反射锥3位于腔体2的下方,如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

腔体2可设置为半封闭状,腔体2的底部设有通孔,喇叭单体1和腔体2之间可采用诸如螺栓等紧固件相连,喇叭单体1所发出的声音可经腔体2的通孔传出腔体2之外。反射锥3和腔体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反射锥3和腔体2之间也可采用诸如螺栓等部件相连。

喇叭单体1所发出的声音可经腔体2的通孔传出腔体2的外侧后,在反射锥3的作用下使得声音传播至腔体2的底部外侧,也即改变了声音的传播方向,实现了腔体2的侧出音。可以看出,反射锥3的作用有二,其一是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其二是将已经改变方向的声音引导至腔体2的底部外侧。

结合说明书附图2可知,声音传播至腔体2的底部外侧是依靠反射锥3和腔体2两者的共同作用,腔体2和反射锥3两者构成了声音的传播路径,也即类似于管道的结构,声音能够沿着类似于管道的结构进行传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还包括空腔21,空腔21具有缝隙22,空腔21设置在喇叭单体1所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路径的一侧,缝隙22设于空腔21靠近喇叭单体1所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路径的侧面。

由上述可知,空腔21设置在类似于管道的结构(传播路径)的一侧,由于类似于管道的结构包括腔体2和反射锥3,因此原则上空腔21可以择一设置在腔体2和反射锥3上,当然,空腔21也并非一定和腔体2和反射锥3相连,空腔21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存在。

显然,空腔21不应阻碍传播路径,空腔21可以看作是传播路径的一部分,在大体上不应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

可以看出,如此设置的空腔21可被视为赫姆霍兹共鸣器,也即共振式消声器,声音在沿着类似于管道的结构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共振式消声器的存在,使得特定频段的声波被抑制,进而提升音质,优化声学效果。

为了提升扬声器的结构稳固性,还可以设置底座4,将反射锥3设置在底座4上,将反射锥3和底座4固定连接,以确保扬声器的放置平稳。

参考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空腔21设于腔体2的四周,由上述可知,声音在传播至腔体2底部外侧的过程中,是以腔体2为圆心向四周扩散的,因此空腔21可围绕腔体2一周设置,以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将空腔21设于腔体2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扬声器的结构复杂性,避免因设置空腔21而造成生产或装配困难,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针对缝隙22的具体位置,结合说明书附图2,缝隙22必然应设置在空腔21的底部,也即空腔21靠近喇叭单体1所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路径的侧面;进一步地,缝隙22设于空腔21靠近喇叭单体1的一端,也即空腔21的底部左侧。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缝隙22还可以设置在空腔21底部的中间位置。

针对空腔21的具体形状构造,其截面可设置为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的矩形,当然,其截面还可设置为圆形等;本实用新型中,空腔21在任意位置处的截面尺寸均相同。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空腔21抑制特定频段声波的作用,以提升音质。

参考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空腔21和腔体2两者可为一体成型设置,例如注塑一体成型;当然,空腔21和腔体2两者还可以采用螺钉等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固定连接。

如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所示,空腔21的底面和腔体2的底面共面设置,换句话说,声音在传播至腔体2底部外侧的过程中,不会因传播至空腔21处而改变方向,也即当声音传播至空腔21处时仅仅起到抑制特定频段的声波的作用,

参考说明书附图2,反射锥3包括凸拱部31和延伸部32,凸拱部31位于喇叭单体1的下方,延伸部32位于凸拱部31的四周,延伸部32平行于腔体2的底面。

将凸拱部31设置在喇叭单体1的下方,且凸拱部31和延伸部32可一体设置;延伸部32平行于腔体2的底面,意味着声音的传播路径上下平行,并非是喇叭口状。

腔体2的底面可水平设置,也即声音的传播路径沿水平方向延伸,则声音是沿着水平方向朝向腔体2的底部外侧延伸,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扬声器;电子设备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其中,电子设备可具体为音响或者移动通讯设备,移动通讯设备可以是手机、手环或者智能手表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以及具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