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和具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1780发布日期:2021-01-05 21:1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和具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和具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全面屏的开发,刘海屏(notch屏)和水滴屏的屏幕占比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拥有更高屏占比的面内挖孔屏和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cup,cameraunderpanel)的全面屏占有较大的市场。

显示屏的摄像模组通常包括镜头组件和电路板,在面内挖孔屏和采用cup的全面屏中,镜头组件一般固定在显示屏上,电路板固定连接至显示屏的主板。当面内挖孔屏和采用cup的全面屏折叠时,显示屏的各功能层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错位移动,由于摄像模组的两端均固定,摄像模组对面内挖孔屏的盖板或采用cup的全面屏的显示面板(panel)产生拉扯,导致面内挖孔屏的盖板凹陷,也影响采用cup的全面屏的成像效果,降低显示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和具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对面内挖孔屏的盖板或采用cup的全面屏的显示面板产生的拉扯导致的屏幕凹陷和成像效果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包括

显示面板、主板和摄像模组,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电路板和感光芯片,其中,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电路板或所述感光芯片靠近所述出光面一侧,并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

所述显示面板上设有一收容部,所述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板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主板一侧,所述电路板通过一柔性线路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和辅助电路板,所述辅助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远离所述主板一侧,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电路板,所述辅助电路板中开设有透光部,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透光部对应设置;所述主电路板为柔性线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一端电性连接辅助电路板,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一透光部,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透光部对应设置;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远离所述主板一侧,所述感光芯片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oled主体结构层和盖板;所述收容部垂直贯穿所述oled主体结构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包括镜片、支架、滤光片,所述镜片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滤光片远离所述感光芯片的一侧,所述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为超薄玻璃盖板,所述镜片通过所述胶材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封装背板和oled主体结构层;所述收容部垂直贯穿所述封装背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包括一镜片、支架、滤光片,所述镜片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滤光片远离所述感光芯片的一侧,所述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oled主体结构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一种如上所述的可折叠显示屏。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主板和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电路板和感光芯片,其中,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电路板或所述感光芯片靠近所述出光面一侧,并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有一收容部,所述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板可活动连接。该可折叠显示屏的摄像模组与主板可活动连接,避免了显示屏折叠时,显示屏的各功能层错位移动后摄像模组对显示面板的拉扯,解决了屏幕表面凹陷问题,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和显示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清楚可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为了解决面内挖孔屏和采用cup的全面屏折叠时其装配的摄像模组对盖板或显示面板的拉扯导致的屏幕凹陷和成像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主板和摄像模组,主板位于显示面板背离该可折叠显示屏的出光面一侧。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电路板和感光芯片。其中,摄像头位于电路板或感光芯片靠近所述出光面一侧,并对应感光芯片设置;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显示面板上设有一收容部,摄像头收容于该收容部内。电路板与主板可活动连接。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屏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主板120和摄像模组130,主板120位于显示面板110背离该可折叠显示屏100的出光面一侧。摄像模组130包括摄像头131、电路板132和感光芯片133。其中,摄像头131位于感光芯片133远离电路板132的一侧,并对应感光芯片133设置,以使从摄像头131进入的光线可以直接照射到感光芯片133上。感光芯片133固定连接电路板132。显示面板110上设有一收容部140,摄像头131收容于该收容部140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板132和感光芯片133也可以被收容于收容部140内。电路板132与主板120可活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感光芯片133电性连接至电路板132并设置于电路板132背离主板120一侧,电路板132通过一柔性线路板150与主板120电性连接。由于摄像模组130的电路板132和可折叠显示屏100的主板120为可活动连接,当可折叠显示屏100折叠时,可折叠显示屏100的各功能层产生一定程度的错位移动,该柔性线路板150可以在摄像模组130与主板120之间提供缓冲作用,避免了摄像模组130对显示面板110的拉扯,提高了显示屏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oled主体结构层111和盖板112。具体地,oled主体结构层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衬底、阵列驱动层、有机发光层和薄膜封装层等,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作特别的限制。收容部140垂直贯穿oled主体结构层11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100采用的是面内挖孔设计,以达到放置前置摄像头的目的,该可折叠显示屏100为接近全面屏的面内挖孔屏。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背板113,该封装背板113位于oled主体结构层111远离盖板112的一侧。收容部140垂直贯穿封装背板113。摄像头131被收容于该收容部140内,并固定连接于oled主体结构层111远离盖板112的表面。具体地,oled主体结构层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衬底、阵列驱动层、有机发光层和薄膜封装层。摄像头131固定连接于所述衬底远离盖板112的一表面。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100为采用cup的全面屏,摄像模组130位于显示面板110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头131包括镜片1311、支架1312、滤光片1313,镜片1311通过支架1312固定于滤光片1313远离感光芯片133的一侧。滤光片1313可以滤除其他的杂质光线。镜片1311固定连接于盖板112。其中,光线在摄像模组130中的传播方向可以是依次经过镜片1311、滤光片1313、感光芯片133。具体地,盖板112可以为超薄玻璃盖板,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厚度通常小于0.4μm。超薄玻璃盖板的表面较为平整,摄像头131固定连接至其表面,不容易产生痕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胶材160将摄像头131固定连接至盖板112。具体地,摄像头131可以连接至盖板112背离出光面的表面。胶材160可以为泡棉胶、光学胶或双面胶等。使用胶材160固定,可以避免灰尘掉落在摄像头131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光芯片133可以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或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cmos和ccd均是使用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cmos和ccd均可用于相机的感光元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屏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200,其显示面板、收容部及主板分别与可折叠显示屏100的显示面板、收容部及主板相同,在此使用相同的标记,且不再重复描述。其装配的摄像模组230与可折叠显示屏100的摄像模组130不同。具体不同点为电路板232的结构、感光芯片233和电路板232的位置及连接关系与可折叠显示屏100的摄像模组130不同。如图2所示,摄像模组230包括摄像头231、电路板232和感光芯片233。摄像头231位于电路板232或感光芯片233靠近所述出光面一侧。电路板232包括主电路板2321和辅助电路板2322,辅助电路板2322设置于感光芯片233远离主板120一侧,感光芯片233固定连接至辅助电路板2322,辅助电路板2322中设置有透光部2323,感光芯片233的感光区与透光部2323对应设置。主电路板2321为柔性线路板,主电路板2321的一端电性连接辅助电路板2322,另一端电性连接主板120。

具体地,辅助电路板2322可以为环形电路板,所述环形电路板的内环的环孔对应感光芯片233设置,所述环孔即为透光部2323。摄像头231包括镜片2311、支架2312、滤光片2313,镜片2311通过支架2312固定于滤光片2313远离感光芯片233的一侧。滤光片2313可以滤除其他的杂质光线。光线透过盖板112依次经过镜片2311、滤光片2313、环孔,照射到感光芯片233的感光区。感光芯片233将通过滤光片2313的光线的光信息转化为电信息并通过辅助电路板2322传送至主电路板2321,由主电路板2321将电信息输送至主板120,并在可折叠显示屏200上显示成像。感光芯片233固定连接在辅助电路板2322靠近主板120的表面。感光芯片233可以对辅助电路板2322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辅助电路板2322可以使感光芯片233固定在与透光部2323对应的位置。柔性的主电路板2321分别和辅助电路板2322与主电路板2321电性连接。这样的结构布局,减少了摄像模组230的体积,既可以使摄像模组230和主板120的连接更加稳定,又可实现两者的可活动连接。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显示屏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300,其显示面板、收容部及主板分别与可折叠显示屏100的显示面板、收容部及主板相同,在此使用相同的标记,且不再重复描述。其装配的摄像模组330与可折叠显示屏100的摄像模组130不同。具体不同点为电路板332的结构、感光芯片333和电路板332的位置及连接关系与可折叠显示屏100的摄像模组130不同。如图3所示,摄像模组330包括摄像头331、电路板332和感光芯片333。摄像头331位于电路板332靠近所述出光面一侧。感光芯片333固定连接电路板332。电路板332上设置有一透光部3323,感光芯片333与透光部3323对应设置。电路板332为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部分3321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3322,第一部分3321设置于感光芯片333远离主板120一侧。感光芯片333固定连接至第一部分3321。第二部分3322电性连接至主板120。

具体地,摄像头331包括镜片3311、支架3312、滤光片3313,镜片3311通过支架3312固定于滤光片3313远离感光芯片333的一侧。滤光片3313可以滤除其他的杂质光线。光线透过盖板112依次经过镜片3311、滤光片3313、透光部3323,照射到感光芯片333的感光区。感光芯片333将通过滤光片3313的光线的光信息转化为电信息并传送至电路板332,由电路板332将电信息输送至主板120,在可折叠显示屏300上显示成像。感光芯片333固定连接于电路板332的第一部分3321靠近主板120的一表面。感光芯片333对第一部分3321起到支撑的作用,延伸出的第二部分3322与主板120电性连接。这样的结构布局既可以使摄像模组330和主板120的稳定连接,又可实现两者的可活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既可以是面内挖孔屏又可以是采用cup的全面屏,其摄像模组与该可折叠显示屏的主板可活动连接,避免了显示屏折叠时,显示屏的各功能层错位移动后摄像模组对显示面板的拉扯,解决了屏幕表面凹陷问题,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和显示屏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可折叠显示屏。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和具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