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9759发布日期:2020-11-03 23:5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电子设备中,配备双摄以及多摄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但目前市场上的双摄/多摄电子设备,都是采用了多个独立镜头模组,并通过固定架或者摄像头装饰件等组装成一个双摄/多摄模组。但由于两个独立模组之间势必会存在一些间隔,使得所述双摄/多摄模组的整体尺寸偏大,这样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摄/多摄模组的整体尺寸较长,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包括:

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二镜头并排设于所述第一镜头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镜头一体成型;

镜头支架,与所述镜头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镜头,所述镜头支架包括支架板和围绕所述支架板设置的支架壁,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为台阶孔,所述通光孔的大孔端正对所述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设置;

电路板,所述镜头支架罩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感光芯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包括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与所述第一镜头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与所述第二镜头对应设置;

电子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感光芯片电连接,以配合所述感光芯片工作;

滤光片,容置于所述通光孔内,将通过所述镜头的红外光滤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镜头组件;

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包括主板座子;

如上所述的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一接口座子以及一柔性电路,所述接口座子与所述主板座子配合连接,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将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公开中,通过将两个独立镜头模组的镜头、镜头支架以及电路板等部件分别合为一体,使得两个独立镜头之间的间距被消除,并消除镜头壁厚对镜头的影响,使得两镜头中点的距离缩短,这样,整个模组的整体尺寸就有所减小,解决了双摄/多摄模组整体尺寸较长,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镜头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所述镜头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所述镜头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所述镜头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所述电子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电子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电子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电子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一种镜头组件10,如图1至图4所示,镜头组件10包括镜头110、镜头支架120、电路板140、感光芯片150、电子元件、以及滤光片170。

镜头支架120罩设于电路板140,其四周与电路板140的四周平齐。镜头110与镜头支架120远离电路板140的一端连接,并通过镜头支架120与电路板140固定连接。感光芯片150设置于电路板140面向镜头110的一面,电子元件围绕感光芯片150设置于面向镜头110的一面,并与感光芯片150电连接,以配合所述感光芯片工作。滤光片170设置于感光芯片150和镜头110之间,固定连接于镜头支架120上,并与感光芯片150对应设置,当外界光线通过镜头110进入镜头组件10内后,先通过滤光片170将红外光滤除,再被感光芯片150接收,以便生成更高质量的图像。由于自然光中除了可见光外,还包含有红外光线以及紫外光线,而彩色摄像头的感应芯片除了能够感应可见光线外,也可以感应红外光线,这些红外光线会影响镜头组件对图像颜色的计算,导致获取的图像颜色失真。故需要通过滤光片170将这部分影响成像的红外光线滤除,以提高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

可以理解的,上述滤光片170可以是镀膜滤光片,其穿透性较高,且镀膜滤光片除了可以将红外光线滤除外,还可以将不是直射进入镜头组件的斜射光线滤除,进而避免光线影响到相邻的感光体,例如双摄设备的另一镜头组件的感光芯片等。

可以理解的,上述滤光片170还可以是蓝玻璃滤光片,蓝玻璃滤光片有较高的穿透率,而且其成本较低,没有镀膜脱落的风险。相比于红橙色的玻璃滤光片,蓝玻璃滤光片有更好的穿透性,可阻挡光谱落于640~650nm的光线。而且由于蓝玻璃滤光片是通过将红外光线吸收而达到滤光的目的,故不会存在反射光干扰的问题。

其中,镜头110包括第一镜头111和第二镜头112,第二镜头112并排设于第一镜头111的一侧,与第一镜头111一体成型,这样就使得两个独立镜头之间的间距被消除,使得两镜头中点的距离缩短,在该方向上的尺寸就有所缩短。同时,两独立镜头在接触处的镜头壁也可以取消,这使得两镜头中点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在该方向上的尺寸就又进一步缩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摄/多摄模组整体尺寸较长,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的问题。

感光芯片150包括第一感光芯片151和第二感光芯片152。第一感光芯片151与第一镜头111对应设置,第二感光芯片152与第二镜头112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一感光芯片151和第二感光芯片152与电路板140之间还可以存在有粘接层,第一感光芯片151和第二感光芯片152分别通过粘接层固定连接于电路板140上,其中,粘接层可以是胶水或者背胶形成的粘胶层,也可以是焊锡形成的焊接层,还可以是点胶形成的点胶层等,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111和第二镜头112分别为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可以理解的,此时,第一感光芯片151与电路板140之间还可以存在一芯片垫,以垫高第一感光芯片151,使第一镜头111和第二镜头112平齐。其中,芯片垫可以为一垫板也可以为一保护罩,只要能将第一感光芯片151垫高其结构形式可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芯片垫为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电路板140上,并与电路板140之间形成有一收容腔。电子元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设于电路板140上。第一感光芯片151设于所述保护罩背离电路板140的一面,与电子元件分设于所述保护罩的里外两侧,并通过芯片导通线与电子元件电连接。使原本设置在第一感光芯片151周围的电子元件与第一感光芯片151分离并集中起来,与第一感光芯片151形成了一种层叠的结构,这样就可以将电路板140缩小至略大于感光芯片的大小,使得电路板的四周能够和镜头的四周平齐,避免了支架部分凸出造成的空间浪费。

电子元件可以包含有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以及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在本公开图1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其包括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第一电子元件与第一感光芯片151电连接,其可以围绕第一感光芯片151设置于第一感光芯片151的任意一侧或者多侧,在本实施例中其设置于第一感光芯片151背离第二感光芯片152的一侧。第二电子元件与第二感光芯片152电连接,其可以围绕第二感光芯片152设置于第二感光芯片152的任意一侧或者多侧,在本实施例中其设置于第二感光芯片152背离的一侧第一感光芯片151,即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设置于电路板140上相对的两侧。

镜头支架120包括支架板121和围绕所述支架板设置的支架壁122。支架板121上设置有通光孔124,其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结构可以用于固定容置滤光片170,使滤光片170固定于镜头支架120上。

通光孔124的大孔端正对镜头110,并与第一镜头111和第二镜头112对应设置。支架壁122背离支架板的一端与电路板140固定连接,其外表面与电路板140平齐。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光孔124为两个独立的小孔,分别为第一通光孔1241和第二通光孔1242。第一通光孔1241和第二通光孔1242并列设置于支架板121上,由位于支架板121中央的隔离筋125分隔开。其中,第一通光孔1241与第一镜头111对应设置,第二通光孔1242与第二镜头112对应设置,其均为台阶孔。相应的,滤光片170也包括第一滤光片171和第二滤光片172,第一滤光片171容置于第一通光孔1241内,第二滤光片172容置于第二通光孔1242内。当外界光线通过第一镜头111进入镜头组件10内后,通过第一滤光片171滤除红外光。当外界光线通过或第二镜头112进入镜头组件10内后,通过第二滤光片172滤除红外光。

可以理解的,如图4所示,上述的镜头支架120还可以包括加强筋126,其固定于隔离筋125朝向电路板140的一侧,用于加强隔离筋125的支撑结构,避免隔离筋125强度不足,以更稳固的支撑滤光片171和第二滤光片172。

可以理解的,通光孔124也可以为一个同时正对第一镜头111和第二镜头112大孔,相应地,滤光片170为一个一体大滤光片容置于通光孔124内,当外界光线通过第一镜头111或第二镜头112进入镜头组件10内后,均通过滤光片170滤除红外光。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镜头组件10以及主板90。

其中,主板90上设置有主板座子91。

镜头组件10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镜头110、镜头支架120、电路板140、感光芯片150、电子元件、以及滤光片170等组件外,还包括接口座子109以及柔性电路,接口座子109通过柔性电路与电路板140电连接。同时,接口座子109可以与主板座子91配合连接。当接口座子109与主板座子91配合连接时,就使得镜头组件10与主板90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如图6所示,如上所述的镜头组件10可以为前置镜头也可以为后置镜头,若上述的镜头组件10为前置镜头,则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固定架20和屏幕80,屏幕80与主板90平行设置,并间隔有间隙,镜头组件10和固定架20均设置于所述间隙中。镜头组件10套设于固定架20中,使得镜头组件10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固定,其镜头110朝向屏幕80,并与之接触。

固定架20包括固定板21和固定壁22。固定壁22围绕固定板21四周设置,与固定板21共同合围形成一固定腔。镜头组件10即置于所述固定腔内,其周缘与固定壁22抵接接触,其顶部即镜头110与固定板21抵接。固定板21上开设有通孔211,镜头110穿过通孔211后,朝向屏幕80,并与屏幕80抵接。将镜头组件10套设于固定架20内,可以进一步固定镜头组件,固定架周缘与周边的各种元件的接触面更大,能够使得镜头组件10更好的固定于电子设备内部。

请参阅图7,上述的电子设备使第二镜头112与第一镜头111一体成型为镜头110,其一体成型的方法可以是例如注塑一体成型。镜头11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的两个独立的摄像头,其取消了两个独立的摄像头在接触处的镜头壁,这使得整个镜头模组在镜头连线方向上的尺寸有所减小,这样就减小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体积。同时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镜头110,其镜头支架120以及电路板140、也可以相应地为一体式的,以避免镜头组件底部漏光,同时一体式的镜头支架120以及电路板140也简化了镜头组件的结构,更加便于组装。

同时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的镜头组件的每一个摄像头模组都需要采用一个对应的固定架安装固定,而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一体式镜头110,故其只需要一个固定架即可,在安装过程中,其只需要一次安装即可以完成。而如果所述镜头组件10采用分体式设计,则需要分别安装,故本公开提出的镜头组件10,还能够简化其安装步骤降低出错率,同时两个固定架接触处的固定架壁的壁厚也会增大整个摄像头模组的体积,而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因为只需要一个固定架,其也消除了两个独立的固定架在接触处的固定架壁,也起到了减小整个镜头组件体积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若镜头110中的两个镜头的高度不一样,则所述固定腔也可以根据镜头110的具体外形进行仿形,以便更好的固定。

可以理解的,如图8所示,若上述的镜头组件10为后置镜头时,则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镜头装饰件40、镜头玻璃50以及后壳60。后壳60与主板90平行设置,并间隔有间隙,镜头组件10设置于所述间隙中。后壳60上开设有后壳孔61,镜头装饰件40由后壳60朝向主板90的一侧穿过后壳孔61并与后壳60固定连接。镜头组件10套设于镜头装饰件40中,并朝向电子设备外界。

镜头装饰件40包括承载台41和侧壁42。侧壁42围绕承载台41四周设置,于承载台41远离主板90的一侧,与承载台41共同合围形成一容置腔,镜头玻璃50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同时,侧壁42于承载台41朝向主板90的一侧,与承载台41共同合围形成一空腔,镜头组件10置于所述空腔内。镜头组件10的周缘与侧壁42抵接接触,其顶部即镜头110与承载台41抵接。承载台41上开设有镜头孔411,镜头110穿过镜头孔411后,朝向镜头玻璃50,并与镜头玻璃50抵接。由于镜头组件10采用了一体化的镜头,在安装过程中,其只需要一次安装即可以完成。而如果所述镜头组件10采用分体式设计,则需要分别安装,故本公开提出的镜头组件10,还能够简化其安装步骤降低出错率。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