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筒孔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3736发布日期:2021-01-23 12: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听筒孔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听筒孔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可大致分为去除材料加工、变形加工、附加加工等,在各种加工中,在被加工零件上派生出的与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不符的、多余部分即为毛刺。毛刺的存在会对整个机械系统产生影响,使可靠性、稳定性降低。例如,当存在毛刺的机器做机械运动或震动时,脱落的毛刺会造成机器滑动表面过早磨损、噪音增大,甚至使机构卡死,动作失灵;某些电气系统在随主机运动时,会因毛刺脱落而造成回路短路或使磁场受到破坏,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毛刺的存在还影响机械系统的装配质量,影响零件后序加工工序的加工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毛刺的加工成本可占机械部件生产成本的30%,因此当机械部件的结构容易产生毛刺时,会对应增加较高的加工成本。在听筒的部件加工领域中,毛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听筒的出音效果。在通过模具加工成型时,传统听筒孔结构容易在形成出音槽的同时产生很多毛刺。由于传统听筒孔结构的出音槽宽度比较小且槽长较长,所以为去除这些毛刺,需要使用尺寸较小的刀具进行加工并需要耗费较长的加工时间,然而,由于刀具尺寸较小而强度较弱,在加工中容易产生断刀的现象,因此传统听筒孔结构的加工效率较低。另外,传统听筒孔结构设置有内行位结构而对应产生很多毛刺,并由于内行位结构的碰穿槽设置在传统听筒孔结构的侧面且非常狭窄,因此内行位结构的碰穿槽内部的毛刺无法用刀具去除干净,从而导致出音不良。
[0003]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一种听筒孔结构10p的具体结构被示意。如图1所示,所述听筒孔结构10p由第一部件101p和第二部件102p模具成型构成,并在所述第一部件101p和所述第二部件102p贴合形成固定连接的时候,于所述第一部件101p和所述第二部件102p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出音槽13p,由于所述出音槽13p深度有2.5mm,最小的宽度只有0.63mm,因此所述出音槽13p内的毛刺只能通过直径为0.6mm的刀具加工,由于刀具直径较小而强度较弱,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断刀的情况。而且,由于所述出音槽13p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槽长较长(槽长为21.0mm),因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去除毛刺(加工时间需3分钟),另外,如图2所示,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p需要模具出内行位结构14p,模具的内行位结构14p形成的碰穿槽140p只有0.70mm,因此所述内行位结构14p较弱,所以所述内行位结构14p在被加工磨损时容易发生变形。由此,受所述内行位结构14p形成的位置以及所述碰穿槽140p较为狭窄的限制,所述碰穿槽140p的毛刺难以被去除干净,对应导致所述听筒孔结构10p容易产生音频不良的现象。
[0004]
总的来讲,受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复杂结构以及所述出音槽和所述碰穿槽较为狭窄的限制,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加工时间长、容易出现断刀现象,毛刺去除不干净,导致出音不良。而且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复杂,需要更高的模具成本以及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出音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的所述听筒孔结构。
[0006]
一种听筒孔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与所述第一部件贴合连接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未与所述第二部件贴合的部分设有出音槽,所述出音槽的底部设置有出音孔。
[0007]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基部和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的延伸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基部和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的延伸部,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基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基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延伸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延伸部。
[0008]
可选地,所述出音槽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台阶件和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件之上的第二台阶件,所述第一台阶件和所述第二台阶件分别具有一中间边缘和延伸自所述中间边缘两端的两弯曲边缘,即所述第一台阶件和所述第二台阶件被设置为“几”字型结构。
[0009]
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件被设置有六个边角,所述第一台阶件的六个所述边角均被倒圆角处理而具有圆弧面。
[0010]
可选地,所述第二台阶件被设置有四个边角,所述第二台阶件的四个所述边角均被倒圆角处理而具有圆弧面。
[0011]
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件的所述边角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的数值范围为:0.35mm≤r≤1.5mm。
[0012]
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件的六个所述边角包括两个末端边角和四个中间边角,两个所述末端边角的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被设置为0.36mm,四个所述中间边角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被设置为1.1mm。
[0013]
可选地,设所述第一台阶件的两个所述末端边角之间的距离为参数l,所述参数l的数值范围为:8mm≤l≤30mm。
[0014]
可选地,所述参数l被设置为16.2mm。
[0015]
可选地,设所述第二台阶件的所述中间边缘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基部的距离为参数d,所述参数d的数值范围为:2mm≤d≤8mm。
[0016]
可选地,所述参数d被设置为6.2mm。
[0017]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的所述听筒孔结构。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听筒孔结构取消了内行位结构和碰穿槽,因此简化了结构,减少了毛刺的产生;并且所述听筒孔结构具有较大尺寸的所述出音槽,能够使用尺寸较大的刀具对所述听筒孔结构进行加工(可用直径为2.0mm刀具加工,局部用直径为0.7mm刀具清角),刀具尺寸大而强度增强,因此不容易产生断刀的现象;所述出音槽的长度被减小,宽度增大,因而更方便被加工,有利于缩小加工的时间(用时约在1分钟至2分钟之间),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传统的一种听筒孔结构的立体图;
[0020]
图2为图1所示的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立体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立体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听筒孔结构的立体图。
[0023]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4]
10p-听筒孔结构;101p-第一部件;102p-第二部件;13p-出音槽;14p-内行位结构;140p-碰穿槽;
[0025]
10-听筒孔结构;101-第一部件;102-第二部件;1011-第一部件的基部;1021-第二部件的基部;1012-第一部件的延伸部;1022-第二部件的延伸部;11-第一台阶件;12-第二台阶件;111-第一台阶件的中间边缘;121-第二台阶件的中间边缘;112-第一台阶件的弯曲边缘;122-第二台阶件的弯曲边缘;113-第一台阶件的边角;123-第二台阶件的边角;13-出音槽;130-出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9]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听筒孔结构10。
[0030]
如图3所示,所述听筒孔结构10包括第一部件101和与所述第一部件101贴合连接的第二部件102,所述第一部件101的未与所述第二部件102贴合的部分设有出音槽13,所述出音槽13的底部设置有一出音孔130。
[0031]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音槽13的底部通过刀具铣穿形成所述出音孔130。
[0032]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101由金属材质通过cnc加工形成,所述第二部件102由塑胶材料通过注塑模具成型的方式形成,并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101,从而形成所述听筒孔结构10。
[0033]
具体地,所述第一部件101包括基部1011和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1011的延伸部1012,所述第二部件102包括基部1021和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1021的延伸部1022,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所述第二部件102的所述基部1021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101的所述基部1011,所述第二部件102的所述延伸部1022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101的所述延伸部1012,从而形成所述听筒孔结构10。
[0034]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部件101的所述延伸部1012以垂直于所述基部1011的方式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1011,所述第二部件102的所述延伸部1022以垂直于所述基部1021的方式一体延伸自所述基部1021,因此在所述第一部件101和所述第二部件102模具成型时
形成整体呈“l”字型结构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即所述听筒孔结构10具有“l”字型横截面。
[0035]
特别地,所述出音槽13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台阶件11和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件11之上的第二台阶件12,所述第一台阶件11和所述第二台阶件12均分别具有一中间边缘111,121和延伸自所述中间边缘111,121两端的两弯曲边缘112,122,即所述第一台阶件11和所述第二台阶件12均被设置为一“几”字型结构,如此以有利于增大所述出音槽13的尺寸,从而便于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加工。
[0036]
值得一提的时,所述第一台阶件11被设置有六个边角113,包括四个中间边角和两个末端边角,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六个所述边角113均被倒圆角处理而具有圆弧面;所述第二台阶件12被设置有四个边角123,包括两个中间边角和两个末端边角,所述第二台阶件12的四个所述边角123也均被倒圆角处理而具有圆弧面。
[0037]
特别地,所述第一台阶件的所述边角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的数值范围为:0.35mm≤r≤1.5mm。
[0038]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其中四个所述边角113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被设置为1.1mm,即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四个所述中间边角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被设置为1.1mm;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两末端部对应的所述边角113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被设置为0.36mm,即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两个所述末端边角的圆弧面的半径尺寸r被设置为0.36mm。
[0039]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听筒孔结构10可以使用直径为2.0mm的刀具进行加工,局部可以使用直径为0.7mm的刀具清角,一方面增强了刀具的强度以避免产生断刀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出音槽13更宽敞,能够更方便被加工,因此总体来讲,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加工效率更高,最快可用1分钟完成加工操作,最长不超过2分钟,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加工时间在1分钟至2分钟之间,对比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p的加工时间(3分钟)来讲,提高了33%-66%的效率,因此在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实际大批量生产过程中,能够降低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生产成本,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
[0040]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所述出音槽13的尺寸,具体地,减小了所述出音槽13的长度,增大所述出音槽13的宽度。由于所述出音槽13由所述第一台阶件11和所述第二台阶件12界定形成,因此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两个所述末端边角之间的距离对应为所述出音槽13的最长长度,所述第二台阶件12的所述中间边缘111与所述第一部件101的所述基部1011的距离对应为所述出音槽13的最宽宽度;设所述第一台阶件11的两末端的所述边角113之间的距离为参数l,所述参数l的数值范围为:8mm≤l≤30mm,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参数l被设置为16.2mm,即所述出音槽13的最长长度被设置为16.2mm。设所述第二台阶件12的所述中间边缘111与所述第一部件101的所述基部1011的距离为参数d,所述参数d的数值范围为:2mm≤d≤8mm,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参数d被设置为6.2mm,即所述出音槽13的最宽宽度被设置为6.2mm,如此,对比于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p,所述出音槽13的长度被减小,宽度被增大,因此所述出音槽13的毛刺需要被加工的时间更短且更便于被清理干净,有利于改善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出音效果。
[0041]
可以理解的是,对比于传统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p,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听筒孔结构
10取消了内行位结构,即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侧面也对应取消了0.7mm的碰穿槽,一方面减小了毛刺的产生,另一方面,在所述听筒孔结构10被加工后不会再有毛刺藏于碰穿槽内,可有效改善出音不良。而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所述听筒孔结构10,对应的模具成本和生产成本更低。
[0042]
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取消了结构较弱的内行位结构,在所述听筒孔结构10被加工时,所述听筒孔结构10不会因刀具的磨损而产生变形,也就是说,所述听筒孔结构10虽然简化了结构,但是能够确保结构的强度,因而不容易在被加工时产生变形,以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
[0043]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结构简单,能够便于在所述听筒孔结构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降低所述第一部件101和所述第二部件102之间模具成型的工艺难度,即在通过模具成型时,所述第一部件101和所述第二部件102的精度和尺寸的相应要求也被降低,如此以便于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实际生产,从而提高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生产效率。
[0044]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电子设备,即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的所述听筒孔结构10,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座机、手表电话、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中的任一种,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听筒孔结构10的应用不作限制。
[0045]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6]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