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4658发布日期:2021-03-16 22:5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能转换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和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和收容在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外壳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为了降低模组低频,扩展带宽,在后声腔内会填充吸音颗粒;而且为了平衡模组内外气压,会在外壳上设置与后声腔连通的泄声孔。但是,在后声腔内的气体经由泄声孔排出时,会驱使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处,容易导致吸音颗粒卡滞堵塞泄声孔,导致泄声孔处气流异常,进而引起模组音质不良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和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设备,旨在减少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包括:外壳;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并将所述外壳的内腔间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后声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设有泄声孔;以及阻隔柱体,所述阻隔柱体设于所述后声腔内,且凸设于所述第二腔壁,所述阻隔柱体的背离所述第二腔壁的一端朝向所述泄声孔设置,用于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声孔隔离。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的端面在所述第一腔壁上的投影区域包含所述泄声孔所在区域,所述阻隔柱体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腔壁的间距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的端面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开口与所述泄声孔相对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腔的开口投影在所述第一腔壁上的覆盖区域包含所述泄声孔所在区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的端面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凹腔和所述阻隔柱体外侧空间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导流槽沿所述阻隔柱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与所述阻隔柱体外侧空间连通的一端朝向所述阻隔柱体的外侧呈扩口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与所述凹腔连通的一端朝向所述凹腔呈扩口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并将所述外壳的内腔间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后声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设有泄声孔;以及阻隔柱体,所述阻隔柱体设于所述后声腔内,且凸设于所述第二腔壁,所述阻隔柱体的背离所述第二腔壁的一端朝向所述泄声孔设置,用于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声孔隔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泄声孔处设置有用于将吸音颗粒与泄声孔隔离的阻隔柱体,当后声腔内流向泄声孔的气体驱使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处时,阻隔柱体便能够对吸音颗粒产生阻隔作用,将吸音颗粒与泄声孔隔离,从而避免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处,进而减少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的情况。并且,当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的情况得到改善时,泄声孔处气体流速瞬时增大的异常情况也将得到改善,从而使吸音颗粒剧烈运动、相互碰撞而导致噪音的情况得到改善,使泄声孔内流动的雷诺数增大而导致宽频的气动湍流噪声的情况得到改善,最终降低了杂音,改善了模组音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扬声器模组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上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ⅳ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下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ⅵ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1中扬声器模组沿a-a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ⅷ处的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扬声器模组13a泄声孔10外壳131第一腔壁10a前声腔30扬声器单体10b后声腔50阻隔柱体11上壳50a凹腔11a灌装孔50b导流槽111第二腔壁70盖板13下壳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通常,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和收容在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外壳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为了降低模组低频,扩展带宽,在后声腔内会填充吸音颗粒;而且为了平衡模组内外气压,会在外壳上设置与后声腔连通的泄声孔。但是,在后声腔内的气体经由泄声孔排出时,会驱使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处,容易导致吸音颗粒卡滞堵塞泄声孔,导致泄声孔处气流异常,进而引起模组音质不良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旨在减少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的情况。该扬声器模组可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电子设备。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100一实施例中,该扬声器模组100包括外壳10、扬声器单体30以及阻隔柱体50。进一步地,请结合图5至图8,所述扬声器单体30设于所述外壳10的内腔,并将所述外壳10的内腔间隔为前声腔10a和后声腔10b,所述后声腔10b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图未示出),所述后声腔10b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131和第二腔壁111,所述第一腔壁131设有泄声孔13a;以及所述阻隔柱体50设于所述后声腔10b内,且凸设于所述第二腔壁111,所述阻隔柱体50的背离所述第二腔壁111的一端朝向所述泄声孔13a设置,用于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声孔13a隔离。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相互拼接的上壳11和下壳13,上壳11和下壳13共同围合形成外壳10的内腔。泄声孔13a设置在下壳13上,泄声孔13a贯穿下壳13,以使后声腔10b与外壳10的外部空间连通;对应地,阻隔柱体50设置在上壳11上。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泄声孔13a还可以设置在上壳11上;对应地,阻隔柱体50设置在下壳13上。吸音颗粒可以呈多种形状,例如:(1)吸音颗粒的外形可以呈球形;此时,吸音颗粒的尺寸为球形颗粒的直径;(2)吸音颗粒的外形也可以呈正方体形;此时,吸音颗粒的尺寸为正方体形颗粒的边长;(3)吸音颗粒的外形还可以呈长方体形;此时,吸音颗粒的尺寸为长方体形颗粒的长、宽、高中的最小值。此外,为避免吸音颗粒落入泄声孔13a内,可使泄声孔13a的直径小于吸音颗粒的尺寸。当然,泄声孔13a的直径也可以大于或等于吸音颗粒的尺寸。阻隔柱体50既可以为棱柱,也可以为圆柱,还可以为棱台或圆台。阻隔柱体50将吸音颗粒与泄声孔13a隔离的方式有多种,例如:(1)阻隔柱体50为圆柱,圆柱的自由端面(即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的直径小于泄声孔13a的直径,圆柱的自由端面与泄声孔13a的入口(即泄声孔13a在第一腔壁131上的开口)相对设置且同轴设置,圆柱的自由端面的外缘与泄声孔13a的入口的外缘之间形成隔离间隙,该隔离间隙的宽度小于吸音颗粒的尺寸;(2)阻隔柱体50为圆柱,圆柱的自由端面(即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的直径小于泄声孔13a的直径,圆柱与泄声孔13a同轴设置,且圆柱的自由端伸入至泄声孔13a内,圆柱的外侧壁与泄声孔13a的孔壁之间形成隔离间隙,该隔离间隙的宽度小于吸音颗粒的尺寸。当然,可以理解地,前述隔离间隙的宽度实际可设置为比吸音颗粒的尺寸略小;此时,既可以起到隔离吸音颗粒的作用,宽度也足够而不会导致泄声孔13a处流速过快,不会因流速过快而产生宽频的气动湍流噪声,不会加重音质不良。扬声器单体30包括振动系统(图未示出)和磁路系统(图未示出),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固定于振膜一侧的音圈,振膜包括中心部、围绕中心部设置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折环部设置的固定部,振膜还可以包括结合于中心部的复合层。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导磁轭上设有内磁路部分和外磁路部分,两者之间形成容纳音圈的磁间隙。其中,一种情况下,内磁路部分包括设于导磁轭的中央位置的中心磁铁和设于中心磁铁上的中心导磁板,外磁路部分包括设于导磁轭的边缘位置的边磁铁和设于边磁铁上的边导磁板。扬声器单体30还可包括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壳体,壳体用于收容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此外,辅助系统还可包括前盖,前盖结合于壳体的上方,前盖和壳体围合成扬声器单体30的外部保护框架。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扬声器单体30也可不包括辅助系统。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泄声孔13a处设置有用于将吸音颗粒与泄声孔13a隔离的阻隔柱体50,当后声腔10b内流向泄声孔13a的气体驱使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13a处时,阻隔柱体50便能够对吸音颗粒产生阻隔作用,将吸音颗粒与泄声孔13a隔离,从而避免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13a处,进而减少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13a的情况。并且,当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13a的情况得到改善时,泄声孔13a处气体流速瞬时增大的异常情况也将得到改善,从而使吸音颗粒剧烈运动、相互碰撞而导致噪音的情况得到改善,使泄声孔13a内流动的雷诺数增大而导致宽频的气动湍流噪声的情况得到改善,最终降低了杂音,改善了模组音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壳11开设有与后声腔10b连通的灌装孔11a,以及封盖灌装孔11a的盖板70。具体地,在将上壳11和下壳13组装好之后,能够将吸音颗粒从灌装孔11a灌入后声腔10b,从而保证整个后声腔10b填充满吸音颗粒;另外,盖板70将灌装孔11a封盖,可避免吸音颗粒漏出。其中,盖板70与上壳11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打开盖板70来更换吸音颗粒。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50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111的端面在所述第一腔壁131上的投影区域包含所述泄声孔13a所在区域,所述阻隔柱体50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11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腔壁131的间距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具体地,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与泄声孔13a的入口相对设置,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在第一腔壁131上的投影区域的外缘包绕在泄声孔13a所在区域的外围。即,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在第一腔壁131上的投影区域,除了包含泄声孔13a所在区域之外,还包含泄声孔13a所在区域外围的部分第一腔壁131区域。此时,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的外缘,可以覆盖到更多的区域。这样,不仅可以增大吸音颗粒到泄声孔13a的距离,增强阻隔柱体50对吸音颗粒的阻隔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吸音颗粒涌向泄声孔13a处的几率,减少吸音颗粒堵塞泄声孔13a的情况;而且还可以为气流带来一段较为平整的缓冲流道,从而使气体在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与第一腔壁131之间能够得到缓冲,并能以较为平缓的流速从泄声孔13a的周向的流入泄声孔13a内,进而有利于降低流动的雷诺数,降低噪音。如图4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50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111的端面开设有凹腔50a,所述凹腔50a的开口与所述泄声孔13a相对设置。这样,便可在泄声孔13a的入口前形成一个较为开阔的空间;此时,从前述较为平整的缓冲流道流至此处的气体可得到进一步的缓冲,从而使气体能够以更加平缓的流速流入泄声孔13a内,进而有利于降低流动的雷诺数,降低噪音。此外,阻隔柱体50中空的设计,还有利于阻隔柱体50的成型过程,避免实心阻隔柱体50在成型过程中的收缩问题,避免结构成型后产生偏差,从而提升阻隔柱体50的可靠性。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前述开阔空间的缓冲作用,所述凹腔50a的开口投影在所述第一腔壁131上的覆盖区域包含所述泄声孔13a所在区域。即,凹腔50a的开口投影在第一腔壁131上的覆盖区域的外缘包绕在泄声孔13a所在区域的外围。也即,凹腔50a的开口投影在第一腔壁131上的覆盖区域,除了包含泄声孔13a所在区域之外,还包含泄声孔13a所在区域外围的部分第一腔壁131区域。如图4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50的背对所述第二腔壁111的端面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凹腔50a和所述阻隔柱体50外侧空间的导流槽50b,所述导流槽50b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此时,阻隔柱体50外侧的气体,不仅可通过阻隔柱体50的背对第二腔壁111的端面与第一腔壁131之间的流道流向泄声孔13a,而且还可通过导流槽50b流向泄声孔13a。这样,阻隔柱体50外侧气体通往泄声孔13a的流通路径得以增加、流通面积得以增大,后声腔10b内气体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有利于气体以较为平缓的流速流入泄声孔13a内,进而有利于降低流动的雷诺数,降低噪音。并且,为了进一步使阻隔柱体50外侧气体通往泄声孔13a的流通路径得以增加、流通面积得以增大,所述导流槽50b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导流槽50b沿所述阻隔柱体50的周向间隔设置。同时,若干导流槽50b沿阻隔柱体5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设计,还能够使阻隔柱体50的背离第二腔壁111的一端周向上各处的气流状态更加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对吸音颗粒造成较大扰动,减少吸音颗粒之间的碰撞,降低噪音。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50b的与所述阻隔柱体50外侧空间连通的一端朝向所述阻隔柱体50的外侧呈扩口设置。这样,可有利于阻隔柱体50外侧气体进入导流槽50b,从而使后声腔10b内气体的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50b的与所述凹腔50a连通的一端朝向所述凹腔50a呈扩口设置。这样,可有利于降低进入凹腔50a的气体的流速,有利于降低流入泄声孔13a内的气体的流速,从而有利于降低流动的雷诺数,降低噪音。可以理解地,阻隔柱体50与外壳1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柱体50与所述外壳10一体成型。具体地,阻隔柱体50与外壳10一体注塑成型,即在成型外壳10时能够一起成型阻隔柱体50,从而减少额外将阻隔柱体50安装在外壳10上的步骤,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阻隔柱体50与外壳10的连接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阻隔柱体50与外壳10还可以通过胶合连接、热熔连接、卡扣连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扬声器模组100,该扬声器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设备本体,扬声器模组100安装在设备本体上,并与设备本体的主控电气导通,以使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扬声器模组100发声。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