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主动降噪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9333发布日期:2021-05-11 15:1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主动降噪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主动降噪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现有骨传导耳机在通话时,为避免采集到环境音中的噪音,增加一个降噪麦克风,收集外界的环境音,再通过处理,输出与环境音数据的反向信号,抵消掉环境音,保留人声;但降噪后只保留了人声,不可选择性抵消环境音,或由于过度降噪,导致通话声音小,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主动降噪的骨传导耳机,可调节降噪力度,打开过关闭降噪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主动降噪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两个骨传导单元、两条耳机线、两个耳挂和设置在耳机主体内部的降噪单元,耳挂固定安装于骨传导单元,两个耳机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耳机主体、第二端分别连接相应的两个骨传导单元,降噪单元包括麦克风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麦克风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收音麦克风和至少一个降噪麦克风,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耳机主体设置有降噪控制按钮,降噪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两个骨传导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主体的形状为u形,耳机主体左端和/或右两端安装有所述收音麦克风,所述降噪麦克风安装于耳机主体中部或所述骨传导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主体包括c形的挂脖杆和分别连接在挂脖杆的两端的功能部,功能部设置有内腔,其中一功能部的内腔安装有电池,另一功能部的内腔安装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有所述降噪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单元设置有多个降噪麦克风,各降噪麦克风分别设置在所述骨传导单元和/或所述耳机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控制按钮设置于任一所述功能部的外侧面或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耳挂的头部设置有一挂耳固定部,用于塞紧于人耳的外耳道口,耳挂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骨传导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挂耳固定部的中部开设有一耳挂孔,耳挂孔贯穿挂耳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线上设置有用于收紧耳机线的调节线夹,调节线夹开设有侧向安装孔和贯穿调节线夹的穿线孔,侧向安装孔侧向连通穿线孔,耳机线活动穿设于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安装孔中活动安装有压线块和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弹性抵顶压线块,压线块的内端部设置有压线部、外端部设置有按压部,按压部从侧向安装孔中伸出并凸出在所述调节线夹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线位于所述压线部的一侧或耳机线穿过开设在压线部的夹线孔,压线块活动抵顶于耳机线。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耳机主体设置有降噪开关,降噪开关控制降噪力度,或关闭降噪功能,在无需通话时,关闭降噪功能,延长无线骨传导耳机的续航时间;根据环境音大小或使用需要,调节降噪力度,防止过度降噪导致通话声音小,并提供新的降噪功能供使用者选择使用,通过切换使用不同的降噪功能,使得使用者可以选择或屏蔽不同的声音或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

1耳机主体;

2骨传导单元;

3耳挂、31挂耳固定部、311耳挂孔;

4耳机线、41调节线夹;

7收音麦克风;

8降噪麦克风;

9降噪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改进主动降噪的骨传导耳机,图1和图2所示,包括耳机主体1、两个骨传导单元2、两条耳机线4、两个耳挂3和设置在耳机主体1内部的降噪单元,一个耳挂3固定安装于一相对应的骨传导单元2,两个耳机线4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耳机主体1、第二端分别连接相应的两个骨传导单元2,降噪单元包括麦克风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麦克风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收音麦克风7和至少一个降噪麦克风8,收音麦克风7和降噪麦克风8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耳机主体1设置有至少一个降噪控制按钮9,降噪控制按钮9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两个骨传导单元2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单元。处理单元分别电性连接骨传导单元2、收音麦克风7、降噪麦克风8和降噪控制按钮9,收音麦克风7靠近人体的嘴巴,主要收集人声,降噪麦克风8远离人体的嘴巴,主要收集环境音,收音麦克风7的信号和降噪麦克风8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对比两个信号,剥离出环境音的数据,并生成与环境音的数据相反的信号,传输至两个骨传导单元2,抵消掉环境音;降噪控制按钮控制关闭降噪麦克风8或对环境音的数据相反信号进行部分拦截,以实现关闭降噪或调节降噪能力,当无需通话时,可将降噪功能关闭,减少电量使用,延长耳机续航。

具体地,耳机主体1的形状为u形,收音麦克风7安装于耳机主体1左端或右端,降噪麦克风8安装于耳机主体1中部或骨传导单元2上。耳机主体1包括c形的挂脖杆和分别连接在挂脖杆的两端的功能部,功能部设置有内腔,其中一功能部的内腔安装有电池。另一功能部的内腔安装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有降噪单元。

收音麦克风7安装于距离人体的嘴巴较近的位置,收集更清晰的人声,降噪麦克风8安装至距离人体的嘴巴较远的位置,避免收集到更多的人声,两个收集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单元,降噪效果更佳。

优选地,麦克风单元设置有多个降噪麦克风8,分别设置在骨传导单元2和/或耳机主体1上。设置多个降噪麦克风8,分别收集不同频率的环境音,处理单元可准确的剥离人声,并适应各种不同的嘈杂环境,降噪控制按钮9也可根据降噪需求,单独关闭或打开各个降噪麦克风8,以实现降噪能力的调节或适应不同的噪音环境,降噪效果好。

具体地,降噪控制按钮9设置于耳机主体1的任一端的功能部的外侧面或内侧面。降噪控制按钮9设置在耳机主体1的左端或右端,便于操作。

具体地,降噪控制按钮9采用多段式按钮,以实现不同档位的降噪调节。

较佳地,耳挂3的头部设置有一挂耳固定部31,挂耳固定部31塞紧于人耳的外耳道口,耳挂3的尾部固定连接骨传导单元2。挂耳固定部31塞紧外耳道口,讲外耳道封堵,防止环境音进入听觉神经,达到被动降噪的效果,被动降噪配合主动降噪,降噪效果更佳。

较佳地,挂耳固定部31的中部开设有一耳挂孔311,耳挂孔311贯穿挂耳固定部31。挂耳固定部31开设耳挂孔311,在需要进行被动降噪时,将耳挂孔311封堵,隔绝外耳道与环境音;在无需被动降噪时,例如外出行走,过马路时,保持耳挂孔311的畅通,环境音通过耳挂孔311传导至外耳道,即可取消被动降噪,在危险环境下提高安全性。

具体地,耳机线4上设置有用于收紧耳机线4的调节线夹41,调节线夹41开设有侧向安装孔和贯穿调节线夹41的穿线孔,侧向安装孔侧向连通穿线孔,耳机线4活动穿设于穿线孔;侧向安装孔中活动安装有压线块和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弹性抵顶压线块,压线块的内端部设置有压线部、外端部设置有按压部,按压部从侧向安装孔中伸出并凸出在调节线夹41的一侧;耳机线4位于压线部的一侧或耳机线4穿过开设在压线部的夹线孔,压线块活动抵顶于耳机线4,以实现夹紧耳机线4。骨传导耳机需讲骨传导单元2紧靠在人体的头骨上,才可达到较佳的效果;传统骨传导耳机采用头箍的形式,将骨传导单元2安装在头箍的两端,夹紧于人体的头骨上,由于夹紧力无法调节,部分头围较大的人群在使用时会产生佩戴不适;耳机线4上的调节线夹41可对耳机线4的长度调节,从而调节夹紧力,保证任何人群佩戴的舒适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