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9335发布日期:2021-05-11 15: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空气传导同样是一种空气传导方式,既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周围空气来传递声波。传统耳机大多数采用空气传导,但采用空气传导的耳机在运动时,容易产生听诊效应,且由于环境音均是通过空气传导,传统耳机置入外耳道口时,将外耳道口堵塞,当耳机音量过大时,无法同时接收环境音,比如在外步行时,听不到环境音,容易诱发安全事故;而骨传导耳机只需震动头骨传导声波,在运动时无听诊效应,且不封堵外耳道,可听见环境音;但是较传统耳机,低音效果差,容易漏音;现有耳机无法集中骨传导耳机和传统耳机的优点,无法相互消除骨传导耳机和传统耳机的缺点,因此有必要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将骨传导耳机和传统耳机优缺点互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至少一耳机线、骨传导单元、设置于骨传导单元上的弧形的耳挂,耳机线连接耳机主体和相对应的骨传导单元,耳挂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于骨传导单元,耳挂的末端部具有一与人耳的外耳道相匹配的挂耳固定部,挂耳固定部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挂耳固定部的耳挂孔,至少一个耳挂孔设置有传统耳机,传统耳机插紧于耳挂孔,耳机主体电连接于或无线连接于传统耳机。

进一步的,所述耳挂选用由硅胶材质制成的c字形的柔性架体,耳挂的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骨传导单元,耳挂沿所述人耳的耳廓向所述人耳的外耳道延伸,形成一c字形的耳挂,耳挂的末端部沿人耳的外耳道口向外延伸,形成一所述挂耳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统耳机至少设置有一发声单元,发声单元设置有一用于向人耳传导声音的凸出设置的头部,发声单元的头部与对应的所述耳挂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传统耳机具有一连接线,连接线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耳机线或所述耳机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传统耳机设置有蓝牙模块,以实现传统耳机与所述耳机主体的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主体左右两端至少一端设置有一音频输出母头,所述传统耳机具有一音频输入公头,音频输入公头的头部至少电性连接一所述发声单元,音频输入公头的尾部插紧于音频输入母头和音频输入母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主体的形状为u字形,耳机主体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电路、供电系统和收音装置;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耳机主体左右两端至少一端安装有一收音装置;

所述耳机主体设置有用于无线传输音频信号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包括一所述耳机主体、两条所述耳机线、左右两个所述骨传导单元和左右两个所述耳挂,每一个骨传导单元固定有一个耳挂,每一个骨传导单元通过一条相对应的耳机线电连接耳机主体,耳机线上设置有用于收紧耳机线的调节线夹,调节线夹开设有与两条耳机线对应的夹孔,两条耳机线一端连接耳机主体、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骨传导单元连接,两条耳机线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夹孔。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单元在与所述耳挂连接处设置有一矩形连接块,连接块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孔,耳挂的前端开设一与连接块相匹配的连接槽,连接块与连接槽插嵌配合,耳挂的前端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连接块与连接槽插嵌配合时,连接孔与固定孔形成一贯穿连接块和耳挂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耳机设置有多个连接元件,连接元件包括螺丝和橡胶帽,螺丝穿过固定孔与连接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将耳挂与骨传导单元固定连接,橡胶帽套设于螺丝头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将传动传统耳机和骨传导耳机结合,在运动时无听诊器效应,可不堵塞外耳道开放双耳,保证了危险场景下耳机使用的可能性,使用耳机的同时也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使用更加安全。在聆听音乐时,采用空气传导声音,音质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统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耳机主体、11收音装置、12音频输出母头;

2骨传导单元、21连接块、22连接孔;

3耳挂、31挂耳固定部、311耳挂孔、32连接槽、33固定孔;

4耳机线、41调节线夹;

5传统耳机、51发声单元、52连接线、53音频输入公头;

6连接元件、61螺丝、62橡胶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如图1至图7所示,耳机包括一耳机主体1、两条耳机线4、左右两个骨传导单元2和左右两个耳挂3,每一个骨传导单元2固定有一个耳挂3,每一个骨传导单元2通过一条相对应的耳机线4电连接耳机主体1。耳机主体1通过两条耳机线4分别电连接两个骨传导单元2,耳挂3为与人耳的耳廓相适配的弧形,耳挂3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于骨传导单元2,耳挂3的末端部具有一与人耳的外耳道相匹配的挂耳固定部31,挂耳固定部31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挂耳固定部31的耳挂孔311,至少一个耳挂孔311设置有传统耳机5,传统耳机5插紧于耳挂孔311,耳机主体1电连接于或无线连接于传统耳机5。

骨传导耳机因为是通过头骨传递声音,没有声场,较普通的空气传导的耳机,音质较差,体验不佳。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耳机5融入骨传导耳机中,可随意切换为骨传导耳机和传统耳机5,或骨传导耳机和传统耳机5同时工作;耳挂3的挂耳固定部31与人体的外耳道口相匹配,佩戴时,耳挂3沿着耳廓挂设在耳朵上,将挂耳固定部31塞在外耳道口,使外耳道口与挂耳固定部31密封。环境音通过挂耳固定部31的耳挂孔311进入外耳道,保证在单独使用骨传导耳机时可依然收听到环境音。

传统耳机5插紧于耳挂孔311时,外耳道被封堵,此时无法听见环境音,在传统耳机5不工作时,起到对骨传导耳机物理降噪的效果;传统耳机5与骨传导耳机可同时工作,音质更佳,声音更立体;传统耳机5也可单独工作,可缓解骨传导耳机长时间压贴在头骨时的紧迫感。

具体地,耳挂3选用由硅胶材质制成的c字形的柔性架体,耳挂3的前端部固定连接骨传导单元2,耳挂3沿人耳的耳廓向人耳的外耳道延伸,形成一c字形的耳挂3,耳挂3的末端部沿人耳的外耳道口向外延伸,形成一挂耳固定部31。

具体地,传统耳机5至少设置有一发声单元51,发声单元51设置有一用于向人耳传导声音的凸出设置的头部,发声单元51的头部与对应的耳挂孔311过盈配合。

具体地,如图5所示,传统耳机5具有一连接线52,连接线52一端电性连接于发声单元51,连接线52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耳机线4或耳机主体1。传统耳机5通过连接线52与耳机主体1电性连接,耳机主体1分别传输音频至骨传导单元2和传统耳机5,骨传导单元2和传统耳机5可同时工作,音乐播放效果更佳;当无需使用传统耳机5时,可将传统耳机5取下,环境音可通过耳挂孔311传入外耳道。

优选地,如图6所示,传统耳机5设置有蓝牙模块,以实现传统耳机5与耳机主体1的无线连接。传统耳机5采用蓝牙耳机,通过蓝牙通讯无线连接耳机主体1,无需连接线52束缚,且美观,方便收纳。

优选地,如图1、图4、图7所示,耳机主体1左右两端至少一端设置有一音频输出母头12,传统耳机5具有一音频输入公头53,音频输入公头53的头部至少电性连接一发声单元51,音频输入公头53的尾部插紧于音频输入母头和音频输入母头电性连接。较佳地,耳机主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音频输出母头12,传统耳机5具有一个发生单元,当需要使用传统耳机5时,可将一个或两个传统耳机5的音频输入公头53连接插入音频输入母头。携带方便,传统耳机5方便收纳。

具体地,耳机主体1的形状为u字形,耳机主体1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电路,供电系统和收音装置11;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控制电路,供电系统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耳机主体1左右两端至少一端安装有一收音装置11。优选地,耳机主体1设置有用于无线传输音频信号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蓝牙模块可无线连接手机等音源设备,也可同时连接耳机等音频输出设备。

因控制电路,供电系统等元器件具有一定重量,特别是供电系统中的电池,现有骨传导耳机大部分采用一体式设计,导致耳机所有重量都需要头部承担,大大降低了佩戴舒适性,甚至长时间佩戴会产生疼痛感,为解决这一问题,有部分骨传导耳机将电池容量及控制电路压缩,降低重量和耳机的性能,但同时降低了耳机的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设计,将元器件集中在耳机主体1中,耳机主体1采用u字形设计,将耳机主体1挂设在脖子上,耳朵及头部只需承担骨传导单元2和耳挂3的重量,提高了佩戴舒适性的同时,保证了耳机的续航和性能。

供电系统电性连接控制电路,供电系统对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将接收的音频信号通过耳机线4传输至两个骨传导单元2,骨传导单元2将音频信号转换振幅,振动头骨传递声音;收音装置11通过对外界声音进行拾音,将采集到的声音传输至控制电路,以实现对讲功能;优选地,耳机主体1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收音装置11,其中一个收音装置11负责采集人声对讲;另外一个收音装置11负责采集环境音,进行主动降噪。

具体地,耳机线4上设置有用于收紧耳机线4的调节线夹41,调节线夹41开设有与两条耳机线4对应的夹孔,两条耳机线4一端连接耳机主体1,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夹孔,与两个骨传导单元2连接。骨传导耳机需讲骨传导单元2紧靠在人体的头骨上,才可达到较佳的效果;传统骨传导耳机采用头箍的形式,将骨传导单元2安装在头箍的两端,夹紧于人体的头骨上,由于夹紧力无法调节,部分头围较大的人群在使用时会产生佩戴不适;本实用新型通过耳机线4连接,耳机线4上的调节线夹41可对耳机线4的长度调节,从而调节夹紧力,保证任何人群佩戴的舒适性。当单独使用传统耳机5时,可不收紧调节线夹41,缓解头部压力。

具体地,骨传导单元2在与耳挂3连接处设置有一矩形连接块21,连接块21中部开设有一连接孔22,耳挂3的前端开设一与连接块21相匹配的连接槽32,连接块21与连接槽32插嵌配合,耳挂3的前端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与连接孔22相对应的固定孔33,连接块21与连接槽32插嵌配合时,连接孔22与固定孔33形成一贯穿连接块21和耳挂3的通孔。

具体地,骨传导耳机设置有多个连接元件6,连接元件6包括螺丝61和橡胶帽62,螺丝61穿过固定孔33与连接孔22螺纹连接,以实现将耳挂3与骨传导单元2固定连接,橡胶帽62套设于螺丝61头部。当耳挂3采用硅胶材质时,会发生老化、变形或破损,且由于人耳的形状不同,耳挂3的大小对佩戴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耳挂3与骨传导单元2采用分体的可拆卸结构,可对耳挂3进行更换,延长的骨传导耳机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大了适配人群。较佳地,在螺丝61头部套设一橡胶帽62,降低了螺丝61对人体的剐蹭,提高了安全性,避免螺丝61外漏,更为美观。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