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1789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更特别地,涉及可以被折叠的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已经变得普遍。特别是,在移动电话中,使用折叠型终端已经变得普遍。同样在智能电话中,已经提出使用可折叠终端。
[0003]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关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技术,其甚至当过度的外力被施加到相对于主要主体单元开放的发射机单元时能够在防止对铰链机构的损坏的同时执行正确的拨号操作。
[0004]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与在考虑重量和设计的平衡的情况下包括两个屏幕的电子设备有关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单元,具有配备有显示面板的其表面;第二主单元,具有配备有显示面板的其表面;以及铰链机构,耦合第一主单元和第二主单元。两个操作按钮被布置得相对于在沿其布置有两个屏幕的方向上延伸的电子设备的中心线是对称的。
[0005]引文列表。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0.08-317027。
[0008]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0.2011-248403。

【发明内容】

[0009]技术问题
在折叠式移动终端设备中,例如,两个外壳使用铰链相对于枢转轴耦合。通过使用铰链来耦合两个外壳,移动终端设备可以被设置为其中两个外壳彼此对准的开放状态以及其中两个外壳彼此重叠的闭合状态。如上面描述那样,通过将移动终端设备形成为具有多个状态,可以改进移动终端设备的便利性。
[0010]然而,当用户在移动终端设备处于开放状态下的时候操作移动终端设备的输入单元(例如触摸面板)时,应力作用于输入单元上,并且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可能变得不稳定。
[0011]基于前面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改进包括两个外壳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可操作性。
[0012]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外壳,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外壳,其包括第二框体;以及铰链,其在枢转轴周围耦合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其中: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中提供输入单元,所述第一框体包括在远离所述枢转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承构件,所述第二框体包括在远离所述枢转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承构件,以及当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预先确定的角度时,所述铰链在与作用于所述输入单元上的应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生成转矩。
[0013]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改进包括两个外壳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开放状态);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立体图(闭合状态);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包括的框体的位置的上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包括的框体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包括的框体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包括的框体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包括的框体的另一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9是其中放大图8所示的框体的铰链部分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文中,参照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
[0016]图1是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I包括外壳A (第一外壳)10和外壳B (第二外壳)20。
[0017]外壳A (10)包括显示单元11和外壳主体13。显示单元11包括例如液晶面板或有机电致发光(EL)面板。进一步地,显示单元11包括触摸面板12作为输入单元。相似地,外壳B (20)包括显示单元21和外壳主体23。显示单元21包括例如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显示单元21进一步包括触摸面板22作为输入单元。
[0018]尽管在以下描述中作为不例将描述其中外壳A (10)包括触摸面板12以及外壳B
(20)包括触摸面板22作为输入单元的情况,但输入单元可以是被布置在例如外壳A (10)和外壳B (20)的主表面(在显示单元11和21上的表面)上的另一输入部件(例如按钮)。进一步地,输入单元可以被布置在外壳A (10)和外壳B (20)的至少一个中,并且不一定被布置在外壳A (10)和外壳B (20)这两者中。
[0019]以外壳A (10)和外壳B (20)可以被围绕枢转轴50开放或闭合这样的方式来形成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I。如图1所示,在开放状态(第一状态)下,以外壳A (10)的主表面(在显示单元11的一侧上的表面)和外壳B (20)的主表面(在显示单元21的一侧上的表面)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外壳A (10)和外壳B (2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闭合状态(第二状态)下,以显示单元11的一侧上的外壳A (10)的表面和显示单元21的一侧上的外壳B (20)的表面这两者都面向外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外壳A (10)和外壳B (20)。换言之,在闭合状态下,以外壳A (10)的后表面和外壳B (20)的后表面彼此面对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外壳A (10)和外壳B (20)ο
[0020]如上面描述那样,允许外壳A (10)和外壳B (20)在从0°到180°的范围中相对地枢轴转动。例如,外壳A (10)相对于外壳B (20)在从0° (图2所示的闭合状态)到180° (图1所示的开放状态)的范围中枢轴转动。例如,虽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其中外壳A (10)和外壳B (20)在从0°到180°的范围中相对地枢轴转动的情况,但外壳A(10)和外壳B (20)可以被形成以便在从0°到360°的范围中相对地枢轴转动。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上面描述的闭合状态之外,还可以存在另一闭合状态(例如其中外壳A (10)的显示单元11和外壳B (20)的显示单元21彼此面对的状态)。
[0021]图3是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包括的框体的位置的上示图。如图3所示,外壳A(1)包括框体30 (第一框体)。框体30被布置在外壳主体13与显示单元11之间,以环绕外壳主体13。以相似方式,外壳B (20)包括框体40 (第二框体)。框体40被布置在外壳主体23与显示单元21之间,以环绕外壳主体23。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框体30包括支承构件31至34。支承构件31被布置得与枢转轴50平行。支承构件32和33 (第一支承构件)被布置以便在远离枢转轴50的方向(即与枢转轴50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支承构件34被布置以便与枢转轴50平行并且与支承构件32和33耦合。总之,框体30具有框体形状并且包括支承构件31至34。
[0023]框体40包括支承构件41至44。支承构件41被布置得与枢转轴50平行。支承构件42和43 (第二支承构件)被布置以便在远离枢转轴50的方向(即与枢转轴50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支承构件44被布置以便与枢转轴50平行并且与支承构件42和43耦合。总之,框体40具有框体形状并且包括支承构件41至44。优选地以诸如具有高刚性的金属材料的材料来形成框体30和4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