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认证的方法、设备与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4979阅读:来源:国知局
21确认所述移动设备的设备ID,并将该设备加入信任列表,从而允许所述移动设备I向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然后,所述第二匹配装置21将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的设备ID发送给所述第一匹配装置11,第一匹配装置11确认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备ID,并将该设备加入信任列表,从而允许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数据。在此,所述确认设备ID的过程可基于预先设定的确认模式(如允许任意设备进行匹配,或允许具有特定ID或特定标识的设备等)进行自动确认,也可以基于用户手动确认。
[0062]例如,当采用蓝牙协议作为无线传输协议时,可采用蓝牙设备的配对模式,通过一次或多次交互,将所述移动设备I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的设备标识发送给对方设备,并在两者间建立信任关系,以使得两者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0063]在此,优选地,所述建立匹配关系的过程可在经由安全协议加密后进行建立,当所述匹配关系建立后,后续的数据传输也可以经由安全协议加密后进行。
[0064]所述移动设备I的信息获取装置12获取一个或多个待认证信息。
[0065]具体地,所述信息获取装置12直接与所述移动设备I的用户相交互,以获取该用户所提交的一个或多个待认证信息;或者,所述信息获取装置12通过基于各类通信协议,通过安全或非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与所述移动设备和/或其他设备的其他应用或模块相交互,以获取所述应用或模块所生成的待认证信息。
[0066]在此,所述待认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意需要在所述移动设备端进行认证的信息,如身份认证、支付认证等。
[0067]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时,所述移动设备I的待认证发送装置13将所述待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相应地,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的待认证获取装置22获取所述移动设备所发送的待认证信息。
[0068]具体地,所述待认证发送装置13基于所建立的匹配关系,通过对应的通信协议,检测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条件是否满足认证条件,若满足认证条件,则将所述待认证信息通过加密或非加密的方式,发送至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待认证信息时,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基于需求,将所述待认证信息展现在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如图5所示),或者直接获取所述待认证信息而不进行展现。
[0069]优选地,所述待认证发送装置13包括检测单元(未示出)与待认证发送单元(未示出),具体地,所述移动设备I的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连接条件;所述待认证发送单元当所述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时,将所述待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
[0070]具体地,当所述信息获取装置12获取到所述待认证信息时,所述检测单元通过基于所建立的匹配关系,检测所述移动设备所匹配的可穿戴设备与该移动设备的连接条件。
[0071]其中,所述连接条件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例如,所述检测单元通过与所述移动设备的相应模块相交互,以获取当前与所述移动设备处于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并检测上述设备中是否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此,仅当两者处于连接状态时,认为所述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
[0072]优选地,所述连接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0073]-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例如,若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无线信号强度小于预定阈值时,则认为两者的距离过远或数据传输状况不良,因此连接条件不佳,不适于进行移动认证;反之,若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无线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则认为两者的距离符合传输要求且数据传输状况良好,满足认证条件,适于进行移动认证。
[0074]-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物理距离小于预定阈值;在此,所述物理距离可基于信号强度进行测定,也可以基于如距离传感器等进行测定。当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大于预定阈值时,则认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可能分别在不同的用户身上,因此不适于进行移动认证;反之,当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时,则认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同一用户身上,满足认证条件,可进行移动认证。
[0075]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连接条件可以仅包括上述一种,如对连接状态的检测;也可以包括上述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如对连接状态和物理距离的检测,且仅当两者同时满足时,才认为连接状态满足认证条件等。
[0076]然后,所述待认证发送单元基于所建立的匹配关系,通过对应的通信协议,将所述待认证信息通过加密或非加密的方式,发送至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待认证信息时,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基于需求,将所述待认证信息展现在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如图5所示),或者直接获取所述待认证信息而不进行展现。
[0077]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的认证装置23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认证,以获取与所述待认证信息相对应的认证信息。
[0078]具体地,所述认证装置23直接基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备特征(如设备标识码)或预先存储的认证证书等,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认证,从而不经过用户交互的过程而直接认证;或者,所述认证装置23可通过与穿戴该设备的用户进行交互(如点击确认按钮、进行特定手势、说出特定声音等),以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0079]然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的认证发送装置24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相应地,所述移动设备I的认证获取装置14获取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所发送的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认证信息对应于所述待认证信息。
[0080]具体地,所述认证发送装置24基于所建立的匹配关系,通过对应的通信协议,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回所述移动设备。在此,所述认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确认或拒绝等的认证信息,还可以仅包括简单的如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码或认证证书等信息,从而由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最终的确认或拒绝等。
[0081]优选地,所述移动设备I还包括后续处理装置(未示出),其中,所述后续处理装置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后续处理。
[0082]具体地,所述后续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当所述认证发送装置24所发送的认证信息为如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码或认证证书等信息时,所述后续处理装置可对所述认证信息进行最终确认或拒绝,并执行相应的确认或拒绝操作;或者,当所述认证发送装置24所发送的认证信息为直接对所述待认证信息进行确认或拒绝等的认证信息时,所述后续处理装置基于所述认证信息,执行对所述待认证信息的确认或拒绝等操作。
[0083]优选地,所述第一匹配装置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立匹配关系,相应地,所述第二匹配装置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建立匹配关系,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对应于第一用户标识,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对应于第二用户标识。
[0084]具体地,所述第一匹配装置11与所述第二匹配装置21可基于一种或多种无线传输协议,在所述移动设备I与可穿戴电子设备2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管道,使得两者在连接上相互匹配,从而使得所述移动设备I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无线传输协议例如蓝牙协议、WIFI协议等。
[0085]在此,所述用户标识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本身所对应的用户ID,或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相应软件所对应的用户ID ;优选地,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对应于用户体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体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指纹、掌纹、体温、虹膜等信息,以及将上述信息进行处理后的映射信息,如用户指纹可对应于图像,或者将该图像进行哈希加密处理后的哈希值等。
[0086]然后,所述待认证发送装置13当所述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且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相匹配时,将所述待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相应地,所述待认证获取装置22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且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相匹配时,获取所述移动设备所发送的待认证信息。
[0087]因此,当所述待认证发送装置13发送所述待认证信息前,除了所述连接条件需要满足认证条件外,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所分别对应的用户标识也需要匹配。在此,所述匹配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相一致,如两个用户ID相一致;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通过映射等方式,能够确认两者一致,如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用户的指纹,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为用户的虹膜,而所述指纹与虹膜均可映射至用户A,则可认为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相匹配。
[0088]优选地,所述待认证信息包括移动支付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移动支付认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金额、收款方等信息。
[0089]更优选地,所述移动设备I还包括支付检测装置(未示出),其中,所述支付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支付条件;例如,当所述移动设备I向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待认证信息时,所述支付检测装置首先检测该待认证信息的类型,若属于移动支付认证信息,则检测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满足支付条件。在此,优选地,所述支付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0090]-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可支付金额是否小于所述移动支付认证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例如,若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单次可支付金额需小于X元,而本次移动支付认证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大于X元,则表示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不满足支付条件,反之,若本次移动支付认证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小于X元,则表示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满足支付条件;或者,若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如一个自然日)所认证的支付总金额需小于Y元,而该时间段内的已认证支付金额,加上本次移动支付认证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已经大于Y元,则表示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不满足支付条件,反之,若该时间段内的已认证支付金额,加上本次移动支付认证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尚小于Y元,则表示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满足支付条件。
[0091]-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可支付次数是否未超过预定阈值次数;例如,若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总可支付次数为M或在一定时间段内(如一个自然日)的可支付次数为N,而若当前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已支付次数已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次数M或N,则表示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不满足支付条件,反之,当前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已支付次数尚且小于所述预定阈值次数M或N,则表示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满足支付条件。
[0092]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满足所述支付条件且当所述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时,所述待认证发送装置13可以将所述待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
[0093]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各类判断条件,如有任意一条或多条不满足时,则可在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移动设备的显示屏上给用户示出错误提示信息。
[0094]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移动认证的移动设备与可穿戴电子设备示意图;其中,所述移动设备I包括第一匹配装置11’、信息获取装置12’、待认证发送装置13’、认证获取装置14’,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包括第二匹配装置21’、待认证获取装置22’、用户交互装置25’、认证装置23’、认证发送装置24’。
[0095]具体地,所述移动设备I的第一匹配装置11’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2的第二匹配装置21’建立匹配关系;所述移动设备I的信息获取装置12’获取一个或多个待认证信息;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条件满足认证条件时,所述移动设备I的待认证发送装置13’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