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操作的检测方法_2

文档序号:8499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一曲、下一曲的控制以及接通或者挂断电话等操作。
[0056]步骤S350,判断耳机是否为四线制耳机。
[0057]在步骤S350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360,暂时将耳机设置成三线制耳机,并返回到步骤S310,重新获取耳机按键控制信号。以继续对插入的耳机进行信号检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0058]步骤S370,将耳机工作模式设置成四线制。检测流程结束。
[0059]在本实施例中,插入时的耳机按键的检测不会再影响耳机模式的识别。即使当前耳机本身没有完全插入或者按键有异常,等手动全部插入和修复异常后,耳机马上会被检测到按键信号,从而把耳机的模式修正为四线制耳机,线控功能和耳机通话功能也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0060]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耳机操作的检测方法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实施例中的耳机操作的检测方法包括上一实施例中步骤S100、步骤SllO以及步骤S120,在此对步骤S100、步骤SllO以及步骤S120的技术内容不再详述,下面对新增加的步骤进行介绍。
[0061]上一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在耳机插入过程中如何有效而准确的识别耳机线制的技术方案。而在该实施例中则主要针对耳机在拔出过程中如何避免误操作触发事件的发生。
[0062]在上一实施例的步骤S120之后,进行步骤S130和步骤S140,其中,步骤S130包括:开启耳机按键检测中断,用以检测耳机按键的触发状态。步骤S140包括判断耳机按键触发的有效性,并作出按键触发响应。
[0063]手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果意外出现的按键事件对于开启的线控功能的手机就会造成严重的问题:譬如:(1)如果正在通话接入中,直接拔出耳机,很容易触发耳机按键短按事件,导致电话被直接自动接通;(2)如果在通话接入或通话中,斜着慢速拔出耳机,容易触发耳机按键长按事件,最终导致电话被直接挂断掉;(3)正在通话过程中时,拔出耳机容易触发耳机按键短按事件,导致电话被直接挂起,无法通话;(4)如果正在听音乐,直接拔出耳机,容易触发按键短按导致音乐暂停或选择下一首;(5)如果在听音乐中,斜着慢速拔出耳机容易触发耳机按键长按事件从而导致退出音乐界面;(6)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拔出耳机触发的结果与听音乐类似;(7)如果是在其它的开启了耳机线控功能的应用中,拔出耳机一样会触发意外事件,从而导致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在耳机拔出过程中检测触发事件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
[0064]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图3实施例中耳机操作检测方法耳机拔出时的信号检测过程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流程示意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0065]首先,步骤S400,启动中断响应函数并初始化耳机参数,同时打开按键检测中断。
[0066]在步骤S400中,打开按键检测中断的过程可以为打开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中的按键检测中断。
[0067]步骤S410,获取耳机按键触发信号。
[0068]当获取耳机按键触发信号后则进入下一步骤。
[0069]步骤S420,判断耳机按键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0070]在,步骤S420中,如果判断耳机按键状态发生改变的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410,重新获取耳机按键触发信号;如果判断耳机按键状态发生改变的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0071]步骤S430,耳机按键中断被触发。
[0072]四线制耳机为了带上麦克风(mic)的通话功能,四线制耳机头的最后一环都会连接一个模数转换器(ADC),这个ADC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甄别方法的前提。
[0073]现有技术中,耳机插入时,原本的驱动为了在三线制耳机基础上兼容四线制耳机,启动了一个6秒的定时器,如果在6秒钟结束时还是没有检测到四线制耳机第四环的存在,就会默认关闭耳机的按键检测功能。而这个按键检测通道的存在也为我们新的技术方案创造了便利条件。
[0074]步骤S440,检测耳机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
[0075]步骤S450,判断是否为有效按键触发。
[0076]耳机的麦克风(mic)电路上的按键本身串接了一个给mic滤波的电感,其阻值很小,按键正常按下接通后从ADC上读取的电压值只有SmV到10mV,这一电压值刚好提供了电压对比过程中的预设电压值。
[0077]而耳机的左右声道的小喇叭本身是一个内阻为32Ω的器件,拔出时短接了插头上的mic键和地线后从ADC上读取的电压值却有20mV到23mV。
[0078]将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进行对比,当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不在预设电压值范围(8mV到1mV)之内时,判断此次按键触发为误触发,并进入步骤S470,屏蔽此次触发信号并更改耳机状态为拔出;当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在预设电压值范围之内时,判断此次按键触发有效,则进入步骤S460,作出相对应的按键触发响应。其中,按键触发响应包括暂停音乐的播放、上一曲、下一曲的控制以及接通或者挂断电话等过程。
[0079]至此,耳机拔出时的信号检测过程具体流程结束。
[0080]本实施例中耳机拔出时对按键触发信号的检测过程,不但可以正常的识别耳机的通话功能和按键线控功能,还可以避免拔出耳机时的按键异常触发导致的手机被异常接通,电话被异常挂起和电话被异常挂断的问题,另外,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时,也不会出现被耳机拔出导致暂停,向后切换等问题了。如果不是有意这样设置,耳机拔出后音乐自动暂停的这种常见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008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耳机操作检测方法,在耳机插入时,暂时插入耳机孔的耳机作为四线制耳机并将该耳机作为三线制耳机使用,同时不断检测耳机的第四引脚信号(即按键控制信号),直到检测到第四引脚信号才将耳机模式设置成四线制,这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机插入过程中无法准确识别耳机的线制模式而导致无法正确识别到四线制耳机的技术问题。另外,在耳机拔出过程中,通过检测耳机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来判断按键触发的有效性,可以有效避免在耳机拔出过程中出现的按键操作误触发问题。
[008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耳机操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预先将插入耳机孔的耳机作为四线制耳机并驱动耳机实现已检测到的功能; 实时对插入的耳机进行信号检测,并在检测到插入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停止信号检测; 检测到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后,将插入的耳机设置为四线制耳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对插入的耳机进行信号检测的步骤中,如果检测不到插入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则持续进行检测,同时驱动插入的耳机实现三线制耳机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对插入的耳机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插入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停止信号检测的步骤包括: 启动中断响应函数并初始化耳机参数,同时打开信号检测中断; 当检测到按键控制信号时,信号检测中断被触发; 关闭信号检测中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后,将插入的耳机设置为四线制耳机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信号检测中断响应将耳机工作模式设置成四线制; 根据按键控制信号响应按键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插入的耳机设置为四线制耳机模式之前还包括步骤:判断耳机是否为四线制耳机,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对插入的耳机进行信号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将插入的耳机设置为四线制耳机模式的步骤之后,开启耳机按键检测中断,用以检测耳机按键的触发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判断耳机按键触发的有效性,并作出按键触发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耳机按键检测中断,用以检测耳机按键的触发状态的步骤包括: 启动中断响应函数并初始化耳机参数,同时打开按键检测中断; 当检测到按键触发信号时,判断耳机按键中断被触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耳机按键触发有效性的步骤包括: 检测耳机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 将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进行对比,当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不在预设电压值范围之内时,判断此次按键触发为误触发,并屏蔽此次触发信号;当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在预设电压值范围之内时,判断此次按键触发有效,并作出相对应的按键触发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压值为按键正常触发接通后模数转换器的电压值,电压值范围为8mv-10mvo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操作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预先将插入耳机孔的耳机作为四线制耳机并驱动耳机实现已检测到的功能;实时对插入的耳机进行信号检测,并在检测到插入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停止信号检测;检测到耳机的按键控制信号后,将插入的耳机设置为四线制耳机模式。本发明提供的耳机操作检测方法,在耳机插入时,暂时插入耳机孔的耳机作为四线制耳机并将该耳机作为三线制耳机使用,同时不断检测耳机的第四引脚信号,解决了耳机插入过程中无法准确识别耳机的线制模式的技术问题。另外,在耳机拔出时,通过检测耳机模数转换器上的电压值来判断按键触发的有效性,可以有效避免在耳机拔出过程中出现的按键操作误触发问题。
【IPC分类】H04M1-725, H04M1-24
【公开号】CN104821981
【申请号】CN201510112934
【发明人】刘龙芳
【申请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