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服务器、终端以及信息处理方法_5

文档序号:9380366阅读:来源:国知局
33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20?步骤S130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0227]〈第四实施方式〉
[0228]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I的基础上,还可以由已经处于能够控制设备200的状态的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群组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群组服务器100B来实现邀请。另外,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I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I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0229]图3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I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参照图32,由于步骤S402?步骤S414的处理、即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与设备200配对为止的处理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02?步骤S114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0230]然后,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第一群组中。具体而言,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向群组服务器100B发送用于邀请第二用户的命令(步骤S416)。该群组服务器100B向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300发送用于促使加入群组的邀请通知(步骤S418)。
[0231]第二用户根据该邀请通知,经由第二终端300而对于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作为第一群组的成员来进行用户注册(步骤S420)。服务器100将用户ID与第一用户所对应的群组ID建立对应地注册到用户数据库1lA中。第二用户在群组服务器100B中注册用户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中获取用户ID和密码。
[0232]然后,由于步骤S422?步骤S43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22?步骤S130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0233]<第五实施方式>
[0234]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I的基础上,还可以由已经处于可控制设备200的状态的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群组中。其中,不同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邀请,无需利用群组服务器100B。
[0235]以下,参照图3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I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I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另外,图3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I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0236]首先,在第一用户的自宅中设置设备200。设备200经由例如无线LAN以及因特网等而开始与服务器100通信(步骤S504)。此时,服务器100对设备200赋予通信用的识别信息。服务器100预先存储MAC地址和该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
[0237]随后,第一用户启动第一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开始与设备200的配对处理。
[0238]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一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的输入,经由通信接口 360而将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来进行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如果服务器100对于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成功,则如图9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而受理用于开始成为新的控制对象的设备的通信设定的命令。
[0239]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利用通信接口 360来搜寻WiFi (注册商标)或Bluetooth (注册商标)等的可实现无线通信的设备200 (步骤S506)。并且,如图10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基于来自已实现通信的设备200的信息,使设备200的种类或名称等的信息可选择地显示于触摸面板350。并且,如图11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与设备200相关的信息的输入。
[0240]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 360而将来自设备200的信息和来自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由此来请求与设备200的配对(步骤S508)。例如,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 360而通过无线通信从设备200接收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 360而将该识别信息和用户ID发送至服务器100。
[0241]如图12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对于用于配对的设备200以及第一终端300的操作方法显示于触摸面板350。若由用户按压了配对用的按钮,则设备200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0。
[0242]服务器100如果确认出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和从设备200接收到的识别信号相同,则将配对已完成的主旨发送至第一终端300 (步骤S512)。然后,用户通过利用第一终端300而能够经由服务器100来远程控制设备200。
[0243]若配对完成,则如图13所示,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变得能够控制设备200的主旨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使表示能够向设备200发送命令的图标与设备200所相关的文本或图像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350。
[024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叙述的那样,对于第二用户也能够安全且简单地远程控制设备200或者阅览设备200的信息。
[0245]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邀请到群组中(步骤S516)。具体而言,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300中启用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并将第二用户的邀请命令输入至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按照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向第二终端300发送识别信息,由此将第二终端300邀请为能够控制设备200的状态。
[0246]具体而言,第一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利用Bluetooth (注册商标)以及FeliCa(注册商标)等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1n)等,直接地即不经由群组服务器100B地向第二终端发送包含识别信息的邀请通知。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若受理到邀请通知,则启用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使变为能控制设备200的主旨显示于触摸面板350。S卩,自此以后,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能够根据来自用户的命令,基于邀请通知中所含的识别信息,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向设备200发送第二请求。
[0247]第二终端300根据该邀请,能够经由服务器100而对设备200进行访问(步骤S530)。例如,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既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的命令,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通过第二用户或第二终端300属于与第一用户相同的群组来与设备200配对,还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向设备200发送控制命令,也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从设备200中获取操作信息或状态信息,也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30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对设备200进行访问。
[0248]<第六实施方式>
[0249]第一?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针对尝试访问设备200的第二用户,服务器100提取与该用户属于同一群组的设备200,并可选择地向该用户进行提示。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用户自己选择了想要访问的设备200之后,服务器100判断是否许可对于被用户选择的设备200的请求。
[0250]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I的信息处理,关于网络系统I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另外,图3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I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0251]参照图34,由于步骤S602?步骤S614的处理、即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与设备200配对为止的处理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7的步骤S102?步骤S114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025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叙述的那样,对于第二用户也能够安全且简单地远程控制设备200或者阅览设备200的信息。
[0253]首先,第二用户经由第二终端300而对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用户注册(步骤S620)。服务器100将用户ID与第一用户所对应的群组ID建立对应地注册到用户数据库1lA中。第二用户向群组服务器100B注册用户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获取用户ID和密码。
[0254]然后,第二用户启动第二终端300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终端300经由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浏览器而从第二用户受理用户ID和密码,并将该用户ID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对数据库101或群组服务器100B进行访问,来进行用户ID和密码的认证。
[0255]若认证成功,则第二终端300的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 360而通过无线通信来获取设备200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步骤S622)。第二用户从进行了无线通信的设备200之中选择自己想要控制或想要获取信息的设备200。或者,第二用户将想要控制或想要获取信息的设备200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输入至第二终端300 (步骤S622)。
[0256]处理器310经由触摸面板350来受理来自用户的对于设备200的请求。处理器310经由通信接口 360而将该请求与MAC地址或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至服务器100 (步骤S624)。
[0257]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基于之前接收到的用户ID和本次接收到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所对应的设备ID,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第二终端300的用户和设备200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步骤S626)。
[0258]在第二终端300的用户和设备200属于相同的群组的情况下,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将来自第二终端300的请求发送至设备200 (步骤S630)。另一方面,在第二终端300的用户和设备200不属于相同的群组的情况下,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将来自第二终端300的请求不被受理的主旨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300。
[0259]<第七实施方式>
[0260]第一?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中,服务器100基于第二用户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然而,也可以基于不利用用户ID的第二终端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终端的请求。
[0261 ]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相比较,取代表示用户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用户数据库101A,而需要表示终端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终端数据库。图3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数据库1lC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5,终端数据库1lC保存终端ID和群组ID的对应关系。
[026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102、图30的步骤S202、图31的步骤S302、图32的步骤S402、图34的步骤S602等中,第一用户经由第一终端300而对可访问数据库101的群组服务器100B来进行终端注册。例如,第一用户向群组服务器100B注册用户ID、终端ID和密码,或者从群组服务器100B获取用户ID、终端ID和密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群组服务器100B运用服务,但设备控制服务用的服务器100也可以发挥该作用。
[0263]此外,在图7的步骤S122?S128、图30的步骤S222?S228、图31的步骤S322?S328、图32的步骤S422?S428、图34的步骤S622?S630等中,服务器100通过参照数据库101,基于第二用户的终端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
[0264]另外,如第六实施方式那样,第二用户在自己选择了要访问的设备200之后,服务器100判断是否许可对于被用户选择的设备200的请求的情况下,在图7中的步骤S626中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
[0265]S卩,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基于从第二终端300接收到的终端ID和被指定的MAC地址或识别信息所对应的设备ID,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参照数据库101来判断终端300和设备200是否属于相同的群组。
[0266]接下来,参照图3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另外,图3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100的信息处理的流程图。其中,关于步骤S756和步骤S762?步骤S769,由于分别是与图15中的步骤S156和步骤S162?步骤S169相同的处理,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
[0267]S卩,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10从接收数据获取终端ID(步骤S752)。并且,处理器110参照终端数据库1lC来确定与终端ID对应的群组ID (步骤S754)。此外,处理器110参照设备数据库1lB来确定与群组ID对应的设备ID (步骤S758)。处理器110经由通信接口 160而将与设备ID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步骤S760)。
[0268]另外,关于网络系统I的整体构成以及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这些内容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0269]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了用于识别终端的终端ID,但也可以取代终端ID,而利用用于识别被安装至终端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应用ID。
[0270]<第八实施方式>
[0271]第一?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系统中,服务器100基于第二用户和设备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然而,也可以基于第二用户和与设备配对的第一用户是否为相同的群组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受理来自第二用户的请求。
[027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相比较,取代表示设备和群组的对应关系的设备数据库101B,而需要表示设备和与该设备配对的用户的对应关系的配对用户数据库。图3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用户数据库1lD的数据结构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