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装置及其自动对焦方法_4

文档序号:9618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应位置而获得的第一图像il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是否超过特定门限值或为最大对比度。
[0082]若上述所获得的第一图像il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未超过特定门限值或非为最大对比度,则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驱动第一对焦装置113调整第一镜头模块111的位置至另一位置,亦即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产生第三对焦信号(未绘示)至第一对焦驱动电路1131,促使第一对焦驱动电路1131依据第三对焦信号驱动第一对焦致动器1132再次调整第一镜头模块111的位置,以获得对焦区域对比度超过特定门限值的第一图像il或具有最大对比度的第一图像il。
[0083]反之,若上述所获得的第一图像il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超过特定门限值或为最大对比度,则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不会驱动第一对焦装置113来变更第一镜头模块111的位置,而是维持第一镜头模块111于目前所在的位置。
[0084]简单地说,针对对焦区域R1来说,即使第一图像采集模块11是依据第二对焦信号f2来调整第一镜头模块111的位置,或第二图像采集模块12是依据第一对焦信号fl来调整第二镜头模块121的位置,经由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于对焦后进一步地判断第一图像il或第二图像i2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是否超过特定门限值或为最大对比度后且进一步决定是否变更第一镜头模块111或第二镜头模块121的位置,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可以藉此确保于对焦后的第一图像il及第二图像i2所生成的融合图像具有较佳的画质。
[0085]又,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10虽然仅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11及第二图像采集模块12,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图像采集装置10所包含的图像采集模块的数量,即图像采集装置10可进一步地包括第三至第N图像采集模块,亦即图像采集装置10可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图像采集模块,并且多个图像采集模块间具有不同视角的镜头模块,而当多组光感应信号的其中之一被选取时,所述多个图像采集模块内的对焦装置皆可依据此组光感应信号调整所述多个镜头模块的位置,以实现自动对焦。于完成对焦后,图像采集装置10的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融合多个图像采集模块所产生的多个图像,以对应产生具较佳画质的融合图像。在此请注意,若所述多个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对焦后所产生的多个图像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未达特定门限值或非为最大对比度时,则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驱使所述多个图像采集模块改用对比度检测对焦来取得最佳的对焦距离,以确保融合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采集装置的其他相关细节,已在上述图1?图4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在此恕不赘述。
[0086]在接下来的多个实施例中,将描述不同于上述图1实施例的部分,且其余省略部分与上述图1实施例的部分相同。此外,为说明便利起见,相似的参考数字或标号指示相似的元件。
[0087]〔图像采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0088]请同时参照图1、图3与图5,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相较于图2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图像传感器112,第一图像传感器512所具有的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多个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内具有特定的分布位置。
[0089]详细地说,多个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内的分布位置涉及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非视角重叠区域,非视角重叠区域即指于第一镜头模块111的拍摄场景中排除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拍摄场景中属相同的区域。如图5所示,多个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仅分布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内属外围区域的第一区域S1,并且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内属中心区域的第二区域S2并未设置有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其中第一区域S1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非视角重叠区域,并且第二区域S2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视角重叠区域。
[0090]于此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图像米集模块11的第一镜头模块111的视角大于第二图像采集模块12的第二镜头模块121,因此针对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视角重叠区域所对应的成像画面,可通过第二图像传感器122提供对应于视角重叠区域的一组光感应信号,如此于对焦程序完成后,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旧可产生画质清晰的融合图像。
[0091]简单地说,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内的分布位置相关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非视角重叠区域,并且第二相位对焦检测器1221于第二图像传感器122内的分布位置相关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视角重叠区域。如此,将可以减少相位对焦检测器的数量,而降低图像采集装置10的成本,并且在有限的相位对焦检测器的设置数目下,还能具有高画质的融合图像。
[0092]于其他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非视角重叠区域,可设置有数量较多的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的第一区域S1内。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视角重叠区域,可设置有数量较少的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一图像传感器512的第二区域S2内。换言之,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一区域S1内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于第二区域S2内的分布密度。
[0093]〔图像采集装置的自动对焦方法的实施例〕
[0094]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6,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图。图6的物件定位方法可以执行于图像采集装置10中,且其步骤说明如下。
[0095]于步骤S601中,选取一个对焦区域。
[0096]于步骤S602中,依据对焦区域于预览图像(尚未进行对焦)的位置,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选取多组光感应信号的其中之一。详细地说,依据上述多个实施例,多组光感应信号分别为多个第一组光感应信号及多个第二组光感应信号,而所述多个第一组光感应信号为第一图像采集模块11的多个第一相位对焦检测器1121根据被拍摄场景所产生,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组光感应信号为第二图像采集模块12的多个第二相位对焦检测器1221根据被拍摄场景所产生。在此步骤中,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据所述对焦区域于预览图像中的所在处,选取多个第一组光感应信号或第二组光感应信号的其中之一。
[0097]于步骤S603中,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据此组光感应信号产生对焦信号f,亦即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据第一组光感应信号产生第一相位差异信号,并且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据所述第一相位差异信号产生第一对焦信号Π,接着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将所产生的第一对焦信号Π传送至第一对焦装置113及第二对焦装置123,抑或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据第二组光感应信号产生第二相位差异信号,并且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依据所述第二相位差异信号产生第二对焦信号f2,接着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将所产生的第二对焦信号f2传送至第一对焦装置113及第二对焦装置123。
[0098]于步骤S604中,第一对焦装置113及第二对焦装置123依据对焦信号(第一对焦信号Π或第二对焦信号f2)分别对应调整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位置,亦即第一对焦装置113及第二对焦装置123根据第一对焦信号Π或第二对焦信号f2调整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位置至一对应位置。
[0099]于步骤S605中,在第一镜头模块111或第二镜头模块121的位置被移动后,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进一步判断所选取的对焦区域是否位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拍摄场景中属相同的区域内,即所选取的对焦区域是否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111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成像视角重叠区域。
[0100]若步骤S605中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判断所选取的对焦区域位于第一镜头模块Ill及第二镜头模块121的拍摄场景中属相同的区域内,则执行步骤S606 ;反之,则执行步骤 S607。
[0101]于步骤S606中,对焦与图像处理模块13更进一步判断对应于步骤S605所述的对应位置而获得的第一图像il或第二图像i2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是否为最大对比度或超过特定门限值。若上述对焦信号为第一对焦信号Π,则步骤S606比对的是第二图像i2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若上述对焦信号为第二对焦信号f2,则步骤S606比对的是第一图像il于对焦区域的对比度。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