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机箱噪声抑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00732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Ul的第64、62引脚,电容C12、C13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10、62引脚,处理器Ul的第1、64引脚连接电源正极,第63引脚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l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4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l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阻R2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3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2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3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2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3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4—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1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4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5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0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5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6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39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6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7—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38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7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8 —端连接处理器U8的第37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8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9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36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9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电阻RlO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58引脚,电阻Rll与开关KEYl串联后,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58引脚,电阻R12—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62引脚。
[0034]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以转速为1800转/分钟、9叶片散热风扇为例,计算后得到此散热风扇噪声的叶频为270Hz,即低频扩音器的发声时间为1/270秒。首先选取一个与12cm 口径散热风扇大小匹配的塑料环,依次将低频发声器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依次安装在以塑料环中心为原点,指向角40°、80。、120。、160。、200。、240°、280°、320°、360°位置;再将安装发声器的塑料环套装在12cm 口径散热风扇上,保证低频发声器的发音口指向12cm 口径散热风扇的旋转平面,并且低频发声器不阻碍气流正常通过风扇叶片。将9个低频发声器分为三组,每组三个低频发声器之间的指向角相差120°,即指向角40°、160°、280°发声器为第一组,指向角80°、200°、320°发声器为第二组,指向角120°、240°、360°发声器为第三组。计算机工作时,计算机机箱内的散热风扇开始旋转,此时打开计算机机箱噪声抑制装置电源,处理器Ul的第44、41、36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并计时1/270秒,三极管Q1、Q4、Q7接通,低频发声器LS1、LS4、LS7发出270Hz频率声音1/270秒;1/270秒计时结束后,处理器Ul的第43、40、37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并计时1/270秒,三极管Q2、Q5、Q8接通,低频发声器LS2、LS5、LS8发出270Hz频率声音1/270秒;1/270秒计时结束后,处理器Ul的第42、39、36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并计时1/270秒,三极管Q3、Q6、Q9接通,低频发声器LS3、LS6、LS9发出270Hz频率声音1/270秒,之后按照上述规则循环播放声音,形成跟随散热风扇叶片同步旋转的噪声抑制声场,按照声音波峰、波谷相抵消的原理抑制散热器叶片产生的噪声。
[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计算机机箱噪声抑制装置,主要包括控制模块(I)、指向角40°发声器(2)、指向角80°发声器(3)、指向角120°发声器(4)、指向角160°发声器(5)、指向角200°发声器(6)、指向角240°发声器(7)、指向角280°发声器(8)、指向角320°发声器(9)、指向角360°发声器(10),指向角40°发声器(2)、指向角80°发声器(3)、指向角120°发声器(4)、指向角160°发声器(5)、指向角200°发声器(6)、指向角240°发声器(7)、指向角280。发声器(8)、指向角320。发声器(9)、指向角360。发声器(10)分别与控制模块(I)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计算机机箱噪声抑制装置的电路由电阻Rl、R2、R3、R4、R5、R6、R7、R8、R9、R10、RlU R12,电容 Cl、C2、C3、C4、C5、C6、C7、C8、C9、C10、ClU C12、C13,三极管 Ql、Q2、Q3、Q4、Q5、Q6、Q7、Q8、Q9,晶振 Yl、Y2,低频发声器 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开关KEY1,处理器Ul组成,处理器Ul的型号为MSP430F149,低频发声器 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 的发声频率为 270Hz, 电容C1、C2—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3、52引脚,晶振Y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3、52引脚,晶振Yl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8、9引脚,电容C3 —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58引脚, 电容C4、C5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7、62引脚, 电容C6、C7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11、62引脚, 电容C8、C9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64、63引脚, 电容C10、C11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64、62引脚, 电容C12、C13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10、62引脚, 处理器Ul的第1、64引脚连接电源正极,第63引脚连接电源负极, 电阻Rl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4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l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阻R2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3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2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3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2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3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4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1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4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5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40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5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6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39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6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7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38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7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8 —端连接处理器U8的第37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8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9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36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9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电阻RlO—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58引脚,电阻Rll与开关KEYl串联后,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58引脚,电阻R12—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62引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噪声抑制装置,主要包括控制模块、指向角40°发声器、指向角80°发声器、指向角120°发声器、指向角160°发声器、指向角200°发声器、指向角240°发声器、指向角280°发声器、指向角320°发声器、指向角360°发声器,指向角40°发声器、指向角80°发声器、指向角120°发声器、指向角160°发声器、指向角200°发声器、指向角240°发声器、指向角280°发声器、指向角320°发声器、指向角360°发声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通过控制模块计算发声时间,并将9个低频发声器分为三组,每组三个低频发声器之间的指向角相差120°,即指向角40°、160°、280°发声器为第一组,指向角80°、200°、320°发声器为第二组,指向角120°、240°、360°发声器为第三组,控制模块通过控制三组发声器的发生时间,形成跟随散热风扇叶片同步旋转的噪声抑制声场,按照声音波峰、波谷相抵消的原理抑制散热器叶片产生的噪声。
【IPC分类】H04R3/00, G06F1/18
【公开号】CN204652643
【申请号】CN201520406277
【发明人】赵倩
【申请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