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481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
【背景技术】
[0002]喇叭其实是一种电能转换成声音的一种转换设备,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这种互动造成纸盘振动,因为电子能量随时变化,喇叭的线圈会往前或往后运动,因此喇叭的纸盘就会跟着运动,这此动作使空气的疏密程度产生变化而产生声音。
[0003]目前市场上需求的电声产品要求体积小,簿型,超簿型,低频好,功率大,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而传统喇叭的驱动力小,功率不足,灵敏度低,属于单振动型喇叭。为了得到较大的振膜音圈驱动力通常只能增加喇叭的尺寸和把频振频率拉高,而这种喇叭的体积大,成本高,在增大功率的同时也会因支撑力不够而产生振动不平衡,导致音色不纯,从原有基础上拉高频振频率也会造成扬声器低频感不好,声音僵硬,同时也会使扬声器内部的温度升高,温度的升高不仅使效率降低,而且振动板的弹性也会减低,导致周波数和特性受到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容腔,所述支架两个容腔内部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侧磁钢和第二侧磁钢,该第一侧磁钢和第二侧磁钢的上表面分别连接有第一侧极片和第二侧极片,所述支架左侧容腔内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磁罩卡接,该支架左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一音圈、第一磁钢和第一极片,且第一磁钢与第一磁罩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磁钢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极片,且第一磁钢与第一极片的周向设有第一音圈,所述支架右侧容腔内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磁罩卡接,该支架右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二音圈、第二磁钢和第二极片,且第二音圈、第二磁钢和第二极片在右侧容腔内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音圈、第一磁钢和第一极片在左侧容腔内的设置位置相同,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膜片,且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均与膜片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架为方形结构,且支架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卡槽和卡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音圈分别与支架、第一磁钢和第一极片之间留有间隙。
[0008]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两个容腔均为中空结构。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通过在支架两个独立的容腔的侧面设有第一侧极片、第二侧极片、第一侧磁钢、第二侧磁钢,能够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容腔内增加了两个侧磁路,使喇叭的磁路系统更加的饱满,同时通过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两个振动系统与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组成了双音圈、六磁路的双驱动结构,无需增大喇叭体积即可加大振膜音圈的驱动力,同时喇叭的功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灵敏度较高,振动较为平衡且不会导致温度的升高,使喇叭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配合PEEK复合型膜片的设计,使低频更有力度,中频提高清晰度和层次感,高频的音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向剖面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剖面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架、2第一音圈、3第一磁罩、4第一磁钢、5第一极片、6膜片、7第二音圈、8第二磁罩、9第二磁钢、10第二极片、11第一侧极片、12第二侧极片、13第一侧磁钢、14第二侧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包括支架1,支架1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容腔,支架1的两个容腔均为中空结构,支架1为方形结构,且支架1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卡槽和卡条,支架1两个容腔内部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侧磁钢13和第二侧磁钢14,该第一侧磁钢13和第二侧磁钢14的上表面分别连接有第一侧极片11和第二侧极片12,通过在支架1两个独立的容腔的侧面设有第一侧极片
11、第二侧极片12、第一侧磁钢13、第二侧磁钢14,能够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容腔内增加了两个侧磁路,使喇叭的磁路系统更加的饱满,支架1左侧容腔内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磁罩3卡接,该支架1左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一音圈2、第一磁钢4和第一极片5,且第一磁钢4与第一磁罩3的上表面连接,第一磁钢4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极片5,且第一磁钢4与第一极片5的周向设有第一音圈2,第一音圈2分别与支架1、第一磁钢4和第一极片5之间留有间隙,支架1右侧容腔内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磁罩8卡接,该支架1右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二音圈7、第二磁钢9和第二极片10,且第二音圈7、第二磁钢9和第二极片10在右侧容腔内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音圈2、第一磁钢4和第一极片5在左侧容腔内的设置位置相同,支架1的上表面连接有膜片6,且第一音圈2与第二音圈7均与膜片6连接,通过第一音圈2和第二音圈7两个振动系统与第一磁钢9和第二磁钢9,组成了双音圈、六磁路的双驱动结构,无需增大喇叭体积即可加大振膜音圈的驱动力,同时喇叭的功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灵敏度较高,振动较为平衡且不会导致温度的升高,使喇叭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配合PEEK复合型膜片6的设计,使低频更有力度,中频提高清晰度和层次感,高频的音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两个容腔内部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侧磁钢(13)和第二侧磁钢(14),该第一侧磁钢(13)和第二侧磁钢(14)的上表面分别连接有第一侧极片(11)和第二侧极片(12),所述支架(1)左侧容腔内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磁罩(3)卡接,该支架(1)左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一音圈(2)、第一磁钢(4)和第一极片(5),且第一磁钢(4)与第一磁罩(3)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磁钢(4)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极片(5),且第一磁钢(4)与第一极片(5)的周向设有第一音圈(2),所述支架(1)右侧容腔内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磁罩(8)卡接,该支架(1)右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二音圈(7)、第二磁钢(9)和第二极片(10),且第二音圈(7)、第二磁钢(9)和第二极片(10)在右侧容腔内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音圈(2)、第一磁钢(4)和第一极片(5)在左侧容腔内的设置位置相同,所述支架⑴的上表面连接有膜片(6),且第一音圈(2)与第二音圈(7)均与膜片(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方形结构,且支架(1)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卡槽和卡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2)分别与支架(1)、第一磁钢(4)和第一极片(5)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两个容腔均为中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容腔,所述支架两个容腔内部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侧磁钢和第二侧磁钢,该第一侧磁钢和第二侧磁钢的上表面分别连接有第一侧极片和第二侧极片,所述支架左侧容腔内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磁罩卡接,该支架左侧的容腔内设有第一音圈、第一磁钢和第一极片,且第一磁钢与第一磁罩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磁钢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极片。该双驱动多磁钢振动喇叭,通过在支架两个独立的容腔的侧面设有第一侧极片、第二侧极片、第一侧磁钢、第二侧磁钢,能够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容腔内增加了两个侧磁路,使喇叭的磁路系统更加的饱满。
【IPC分类】H04R9/02, H04R9/06
【公开号】CN205105391
【申请号】CN201520816338
【发明人】龙友平
【申请人】广州强乐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