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852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轿厢室被悬吊在卷挂于绳轮上的主索的一侧上、配重被悬吊在另一侧上的电梯、例如在轿厢室以额定速度以上上升时、具有能阻止轿厢室上升的功能的紧急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电梯中,构成为轿厢室被悬吊在卷挂于卷扬机的驱动绳轮上的主索的一侧上、配重被悬吊在另一侧上。并且,设计成在断开向电动机的输入电力的同时使制动力起作用的制动机被安装在卷扬机上,自动地制止因惯性引起的卷扬机的旋转。另外,电梯不管卷扬机的形式、绳索的卷挂方法等如何,在绳索切断后的场合、或因其它不能预测的原因而在轿厢室的下降速度显著增大的场合,有可能超出普通的安全装置的能力。因此,在轿厢室的下降速度成为一定比例的过速的场合,必需使该下降停止。因此,将以强力夹持导轨的紧急停止装置配置在轿厢室侧,当调速机检测出下降速度的过速时,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就使轿厢室的下降停止。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必需增加与制动机具有相对独立功能、且在紧急停止装置以前进行起动的紧急制动装置。该增加的紧急制动装置,尤其在电梯的上升移动方向上,必需产生能进行控制再现的制动效果。也就是说,在这种电梯中,由于制动机的故障及卷扬机的控制超出等,而存在轿厢室突然以额定速度以上进行上升的危险性。并且,当轿厢室以额定速度以上上升时,配重就以设计速度以上与缓冲器冲撞,有可能使轿厢室内的乘客受伤。
因此,以往,将具有立即夹紧导轨及主索的机构的增加的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配重侧,在轿厢室以额定速度以上进行上升的场合,增加的紧急制动装置进行动作,立即夹紧导轨及主索,就能使轿厢室的上升停止。但是,在该以往的对策中,需要增加的紧急制动装置的设置空间,并有可能引起导轨及主索的损伤事故,故存在因结构变得复杂而导致设备高价格化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6-199483号公报中,如图6所示,提出了如下的方案推压体3夹住架挂在驱动绳轮1上的主索2而与驱动绳轮1相对配置、并能将楔状的制动构件4插入驱动绳轮1与推压体3之间而配置构成的紧急制动装置。并且,该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作成在制动时,将制动构件4推入驱动绳轮1与推压体3之间,主索2夹持在驱动绳轮1与制动构件4之间,由此能获得适当的制动效果。但是,在该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中,存在需要装置的设置空间、并有可能引起主索2的损伤事故的不良情况。另外,在该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中,还存在在其起动后、在该待机状态中必需用手工作业进行回复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193860号公报中,如图7~图9所示,提出了如下一种紧急制动装置,即其具有固定在轴5上的驱动绳轮6;使制动瓦8与驱动绳轮6的环状端面6a接触的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轴5上的制动器星形轮7;将制动器星形轮7向驱动绳轮6推压的弹簧构件9;以及利用电磁铁10的电磁力使制动螺栓11向制动器星形轮7的轮辐7a之间出入而构成的起动机构12。在该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中,在通常时,利用弹簧构件9被向驱动绳轮6推压的制动器星形轮7与驱动绳轮6一起进行旋转;在制动时,制动螺栓11被插入制动器星形轮7的轮辐7a之间,故能阻止制动器星形轮7的旋转。由此作成利用在制动器星形轮7的制动瓦8与驱动绳轮6的端面6a之间的摩擦力而使驱动绳轮6的旋转停止,故能获得适当的制动效果。但是,在该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中,存在需要装置的设置空间的不良情况。另外,该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在将制动螺栓11插入轮辐7a之间、并与轮辐7a抵接后,由于开始驱动绳轮6的制动,在结构上会产生从起动后至制动开始的延时,还存在因该时间的延迟部分而引起轿厢室增速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能获得在轿厢室的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产生动作、使轿厢室迅速地减速·停止且不需要专用的设置空间的廉价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对轿厢室被悬吊在卷挂于绳轮外圈的主索的一侧、配重被悬吊在该主索另一侧的电梯进行制动,其特点是具有第1制动瓦,其在所述绳轮内相对通过该绳轮的轮轴的垂线并而的转动地安装在与位于所述配重侧的该轮轴平行的第1轴周围,且处于第1轴相反侧前端,并具有第1制动机构部和第1起动机构部,第1制动机构部获取该第1制动瓦从所述绳轮外圈的内周壁面离开的第1待机位置和该第1制动瓦与该外圈的内周壁面接触的第1制动位置;第1起动机构部在非制动时使所述第1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第1待机位置,在制动时使该第1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第1制动位置。
另外,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对轿厢室悬吊在卷挂于绳轮外圈的主索的一侧、配重被悬吊在该主索另一侧的电梯进行制动,其特点是具有制动瓦,其在所述绳轮内相对通过该绳轮的轮轴的垂线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位于所述轿厢室侧的该轮轴平行的第2轴周围,且处于第2轴相反侧前端,并具有制动机构部和起动机构部,该制动机构部获取该制动瓦从所述绳轮的外圈的内周壁面离开的待机位置和该制动瓦与该外圈的内周壁面接触的制动位置;该起动机构部在非制动时将所述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在制动时将该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制动位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实施例1的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紧急制动装置的起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说明以往紧急制动装置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说明另一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另一紧急制动装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说明另一以往的紧急制动装置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实施例1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实施例1的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的模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紧急制动装置的起动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图。
在图1中,卷扬机22被设置在升降通道20上部的机械室21中,轿厢室23被轿厢用导轨24导向而升降自如地配设在升降通道20内,配重25被配重用导轨26导向而升降自如地配设在升降通道20内。另外,主索27被卷挂在卷扬机21的驱动绳轮28和设置在机械室21内的偏导轮29上。并且,轿厢室23被悬吊在主索27的一端上,配重25被悬吊在主索27的另一端上。另外,紧急制动装置100安装在驱动绳轮28上。
另外,卷扬机22如图2所示,将其台架18固定在机械室21的地面上并被配设在机械室21内。另外,卷扬机21的驱动绳轮28如图4所示,由轮毂28a、从轮毂28a向半径方向延伸的轮辐28b和通过轮辐28b与轮毂28a连接的环状的外圈28c构成,使轮毂28a在台架18上围绕轮轴19可旋转地被安装着。并且,在外圈28c的外周壁面上形成有绳索槽28d。另外,偏导轮29(绳轮)也与驱动绳轮28同样构成。还具有未图示的制动机和紧急停止装置。
接着,参照图2~图4对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结构·动作进行说明。
紧急制动装置100,由对驱动绳轮28进行制动用的制动机构部30和使该制动机构部30进行起动的起动机构部40构成。
制动机构部30包括基部31;作为与该基部31互相平行而竖竖立设置置的导向构件的一对螺栓32;向轴向往复移动自如地安装在一对螺栓32上的可动部33;被安装在该可动部33前端上的制动瓦34;分别螺装在各螺栓32根部上的调整螺母35;以及在各调整螺母35与可动部33之间分别被压缩设置的弹簧36。并且,制动瓦34与可动部33一体地形成以将螺栓32的头部32a覆盖。另外,可动部33利用弹簧36的施力构成与螺栓32的头部32a抵接的状态。
该制动机构部30获取将基部31围绕与轮轴19平行的轴38被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台架18上、且制动瓦34从驱动绳轮28的外圈28c的内周壁面28e离开的待机位置;和与从台架18竖竖立设置置的挡块37抵接、且制动瓦34与驱动绳轮28的外圈28c内周壁面28e抵接的制动位置。这里,轴38(第1轴)在图2中的驱动绳轮28内,在相对通过轮轴19的轴心的上下方向的线(垂线)的偏导轮29侧、且在通过轮轴19的轴心的左右方向的线(水平线)与垂线之间的区域中,被配置成可获取待机位置和制动位置的状态。
起动机构部40,由电磁铁线圈41和磁性材料构成的插棒式铁心42构成。该起动机构部40,使插棒式铁心42的进退方向成为上下方向地被安装在台架18上,插棒式铁心42的延伸端围绕与轴38平行的轴44可转动地与可动部33连接着。
这样构成的紧急制动装置100,当向电磁铁线圈41通电时,插棒式铁心42被磁性吸引而后退(图2中向上方移动),挡块42a与电磁铁线圈41的本体部抵接而停止。而且,该插棒式铁心42的后退力通过可动部33而向制动构件30传递,制动构件30围绕轴38向图2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该制动构件30如图2所示,因插棒式铁心42的挡块42a与电磁铁线圈41的本体部抵接而被保持在待机位置。
接着,当利用调速器等检测出轿厢室23的上升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状态时,向电磁铁线圈41的通电被停止。由此,作用在插棒式铁心42上的磁性吸引力消失,制动机构部30因自重而围绕轴38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该制动机构部30转动至制动瓦34与驱动绳轮28的外圈28c的内周壁面28e接触。然后,制动机构部30随着驱动绳轮28的旋转(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可动部33被螺栓32引导而向基部31侧移动,一边压缩弹簧36一边进行转动,与挡块37抵接而停止,成为图3所示的制动位置。而且,因弹簧36的压缩引起的推压力通过制动瓦34作用在内周壁面28e上,在制动瓦34与内周壁面28e之间产生制动力,轿厢室23被减速或停止。
另外,若电梯回复至正常状态,则向电磁铁线圈41通电。由此,插棒式铁心42被磁性吸引,制动机构部30围绕轴38向图3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制动机构部30回复至待机位置。
这样,本实施例1中的紧急制动装置100,在轿厢室23的上升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快速动作,而起到能使轿厢室23进行减速·停止的上方安全装置的功能。因此,对因轿厢室23以额定速度以上引起的上升、通过配重25以设计速度以上与缓冲器进行冲撞,而能将使乘客发生受伤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另外,该紧急制动装置100,由于制动机构部30和起动机构部40被配置在驱动绳轮28的内部,故能实现装置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另外,由于将制动瓦34向驱动绳轮28的外圈28c的内周壁面28e进行推压而发挥制动力,故也不会发生导轨24、26及主索27的损坏事故,是很经济的。
另外,该紧急制动装置100,由于从制动机构部30的待机位置向制动位置的转动量成为一定,故弹簧36的压缩量也成为一定,能使上升的轿厢室23以与速度无关的、一定的制动力进行减速或停止。另外,由于具有调整螺母35,如将调整螺母35调整成使在待机位置上的弹簧36的压缩量变大的状态,就能使制动时的制动瓦34向内周壁面28e的推压力增大。也就是说,能任意地调整制动力。另外,由于制动机构部30的起动时的转动方向与驱动绳轮28的转动方向一致,故制动瓦34就能以楔效果咬住内周壁面28e,能可靠地发挥制动功能,并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该紧急制动装置100中,由于通过停止向电磁铁线圈41的通电,使制动机构部30因自重而快速地位于制动位置,故能缩短从起动至制动开始的时间,还能抑制因从起动至制动开始的时间引起的轿厢室23的增速。
另外,该紧急制动装置100,由于利用向电磁铁线圈41的通电,能使制动机构部30从制动位置向待机位置回复,故也不需要由手工作业来进行紧急制动装置的回复作业。因此,由于能使紧急制动装置100重复地进行起动,故在轿厢室23着地时,能使紧急制动装置100进行起动、还能使驱动绳轮28的旋转停止。由此,在乘客的升降时,能可靠地阻止轿厢室23异常地进行突然上升,更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紧急制动装置100,由于其结构具有由基部31;从基部31竖立设置的一对的螺栓32;被螺栓32导向并沿螺栓32的轴可移动地被配设的、制动瓦34被一体地安装在前端上的可动部33和将可动部33向螺栓32的头部32a侧施力的弹簧36构成的制动机构部30和由电磁铁线圈41及插棒式铁心42构成的起动机构部40,故能使装置结构简单化,并实现低价格化。
另外,在所述实施形态1中,是将紧急制动装置100作成相对通过轮轴19的垂线配置在偏导轮29侧,但也可以将紧急制动装置100作成相对通过轮轴19的垂线配置在与偏导轮29的相反侧。该场合,紧急制动装置100,起到作为下方安全装置的功能,如检测出轿厢室23的向下的异常速度时,紧急制动装置100就能快速地进行动作,轿厢室23被减速·停止。另外,在轿厢室23的着地时,使紧急制动装置100进行动作,通过阻止因轿厢室23的下降引起的驱动绳轮23的旋转,故能阻止在乘客的乘降时的轿厢突然下降。
实施例2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2中,如图5所示,一方的紧急制动装置100可转动地围绕轴38(第1轴)所安装的制动机构部30,在相对通过轮轴19轴心的垂线的偏导轮29侧、且在通过轮轴19轴心的水平线与垂线之间的区域,以获取待机位置和制动位置的状态而被配置在驱动绳轮28内;另一方的紧急制动装置100,可转动地安装在轴38(第2轴)周围的制动机构部30在相对通过轮轴19轴心的垂线的偏导轮29相反侧、且在通过轮轴19轴心的水平线与垂线之间的区域,以获取待机位置和制动位置的状态而被配置在驱动绳轮28内。而且,2个紧急制动装置100,相对通过轮轴19的垂线被对称配置。
采用该实施例2,在轿厢室23正常时,向两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电磁铁线圈41进行通电,被保持在待机位置。
而且,当利用调速机等检测出轿厢室的上升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状态时,停止向一方的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电磁铁线圈41通电,制动机构部30成为制动位置,在制动瓦34与内周壁面28e之间产生制动力,轿厢室23被减速或停止。而且,若电梯回复至正常状态,则向电磁铁线圈41通电,制动机构部30回复至待机位置。
另一方面,当利用调速机等检测出轿厢室的下降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状态时,停止向另一方的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电磁铁线圈41通电,制动机构部30成为制动位置,在制动瓦34与内周壁面28e之间产生制动力,轿厢室23被减速或停止。而且,若电梯回复至正常状态,则向电磁铁线圈41通电,制动机构部30回复至待机位置。
另外,当轿厢室23着地时,停止向两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电磁铁线圈41通电,两紧急制动装置100的制动机构部30成为制动位置。而且,当乘客的升降结束、而按压去向目的钮(日文行き先釦)时,向两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电磁铁线圈41通电,两紧急制动装置100的制动机构部30成为待机位置。然后,可进行轿厢室的升降。
因此,在该实施例2中,配备有2个紧急制动装置100,由于将一方的紧急制动装置100作为上方安全装置的功能,另一方的紧急制动装置100作为下方安全装置的功能,故只要检测出轿厢室23向上方或向下方的异常速度,紧急制动装置100就能快速地进行动作,能使轿厢室23减速·停止,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轿厢室23着地时,由于使2个紧急制动装置100动作,能阻止因轿厢室23上升或下降造成的驱动绳轮28的旋转,故能阻止在乘客乘降时的轿厢突然的升降,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无负荷时的中间阶段不平衡状态中,如果使2个紧急制动装置100动作,阻止因轿厢室23上升或下降造成的驱动绳轮28的旋转,就能对卷扬机22的制动机进行分解·保养。
这里,在实施例2中,2个紧急制动装置100相对通过轮轴19的垂线而对称配置,但2个紧急制动装置100未必需要相对通过轮轴19的垂线对称地配置,各紧急制动装置100的制动机构部30只要配置成获取制动位置和待机位置的状态就可以。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在停止向紧急制动装置100的电磁铁线圈41通电时,制动机构部30因自重围绕轴38转动而被置于制动位置,而也可以将对插棒式铁心42向制动机构部30侧施力的弹簧配置在起动机构部40上,在停止向电磁铁线圈41通电时,利用弹簧的施力使插棒式铁心42行进,由此,使制动机构部30围绕轴38转动而被置于制动位置。该场合,使从起动至制动开始的时间缩短,能进一步抑制因从起动至制动开始的时间引起的轿厢室23的增速。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插棒式铁心42和可动部33是围绕轴44转动自如地进行连接的,但也可以用万向接头将插棒式铁心42和可动部33进行连接。该场合,插棒式铁心42和可动部33之间的力的传递变得顺利,不必高精度地确保起动机构部40的设置姿势,就能容易地进行紧急制动装置100的安装。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是将紧急制动装置100设置在驱动绳轮28上的,但即使将紧急制动装置100设置在偏导轮29上,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对轿厢室被悬吊在卷挂于绳轮的外圈上的主索的一侧、配重被悬吊在该主索的另一侧的电梯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制动瓦,其在所述绳轮内相对通过该绳轮的轮轴的垂线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位于所述配重侧的该轮轴平行的第1轴周围、且处于第1轴相反侧前端,并具有第1制动机构部和第1起动机构部,该第1制动机构部其该第1制动瓦从所述绳轮的外圈的内周壁面离开的第1待机位置和该第1制动瓦与该外圈的内周壁面接触的第1制动位置;该第1起动机构部在非制动时将所述第1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第1待机位置,在制动时将该第1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第1制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制动机构部具有轴支承在所述第1轴上的第1基部;从所述第1基部向第1轴相反侧延伸的第1导向构件;被所述第1导向构件导向且可移动而配设的、在第1轴相反侧安装有所述第1制动瓦的第1可动部;以及对所述第1可动部向第1轴相反侧施力的第1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2制动瓦,其在所述绳轮内相对通过该绳轮的轮轴的垂线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位于所述轿厢室侧的该轮轴平行的第2轴周围、且处于第2轴相反侧前端,并具有第2制动机构部和第2起动机构部,该第2制动机构部获取该第2制动瓦从所述绳轮的外圈的内周壁面离开的第2待机位置和该第2制动瓦与该外圈的内周壁面接触的第2制动位置;该第2起动机构部在非制动时将所述第2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第2待机位置,在制动时将该第2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第2制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制动机构部具有轴支承在所述第2轴上的第2基部;从所述第2基部向第2轴相反侧延伸的第2导向构件;被所述第2导向构件导向且可移动配设的、在第2轴相反侧安装有所述第2制动瓦的第2可动部;以及对所述第2可动部向第2轴相反侧施力的第2弹簧。
5.一种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对轿厢室被悬吊在卷挂于绳轮的外圈上的主索的一侧、配重被悬吊在该主索的另一侧的电梯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具有制动瓦,其在所述绳轮内相对通过该绳轮的轮轴的垂线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位于所述轿厢室侧的该轮轴平行的第2轴周围、且处于第2轴相反侧前端上,并具有制动机构部和起动机构部,该制动机构部获取该制动瓦从所述绳轮的外圈的内周壁面离开的待机位置和该制动瓦与该外圈的内周壁面接触的制动位置;该起动机构部在非制动时将所述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在制动时将该制动机构部保持在所述制动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部具有轴支承在所述第2轴上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第2轴相反侧延伸的导向构件;被所述导向构件导向且可移动配设的、在第2轴相反侧安装有所述制动瓦的可动部;以及对所述可动部向第2轴相反侧施力的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是卷扬机的驱动绳轮。
8.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是偏导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具有制动瓦,其在绳轮内相对通过该绳轮的轮轴的垂线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位于配重侧的该轮轴平行的第1轴周围、且处于第1轴相反侧前端,并具有制动机构部和起动机构部,该制动机构部获取该制动瓦从绳轮的外圈的内周壁面离开的待机位置和该制动瓦与该外圈的内周壁面接触的制动位置;该起动机构部在非制动时将制动机构部保持在待机位置,在制动时将该制动机构部保持在制动位置。采用本发明,能获得在轿厢室的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进行动作、使轿厢室迅速地减速·停止且不需要专用的设置空间的廉价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
文档编号B66D5/30GK1533355SQ0281451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9日
发明者伊藤和昌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