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222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尤其涉及采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特别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发光体均由发光二极管与线路板连接构成,发光二极管与线路板之间采用直插式装配,因此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只能与线路板垂直,对于一些信号灯器在上下、左右某些点上也有光强要求的应用场合就不能适应。目前,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外透镜来改变光线出射角度以达到上述的应用需求,但成本过高,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发光体均由发光二极管与线路板连接构成,发光二极管与线路板之间采用直插式装配,因此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只能与线路板垂直,对于一些信号灯器在上下、左右某些点上也有光强要求的应用场合就不能适应。目前,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外透镜来改变光线出射角度以达到上述的应用需求,但成本过高,很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所述的这种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由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构成,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个管体和一对安装脚,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一对安装脚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中,其中,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孔,所述的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的侧面,所述的孔的周边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点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管体底端最大边缘处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向所述的孔的一侧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管体的轴向与电路板平面形成介于为0度至90度之间的倾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需要的偏光角度弯曲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发光二极管安装脚侧面的电路板上的孔可使发光二极管在弯曲过程中不受阻挡,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二极管安装脚侧面的电路板上设置孔,使发光二极管在弯曲过程中不受阻挡,从而可以通过弯曲发光二极管安装脚来实现偏光角度,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光强分布更合理,大大增强了特定角度的光强,比使用外透镜改变光线来的更有效,更经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由发光二极管1和电路板2构成,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具有一个管体11和一对安装脚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一对安装脚12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2中,其中,所述的电路板2上设置有孔3,所述的孔3的位置位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安装脚12的侧面,所述的孔3的周边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安装脚12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安装脚12与电路板3的连接点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管体11底端最大边缘处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安装脚12向所述的孔3的一侧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管体11的轴向与电路板2平面形成介于为0度至90度之间的倾斜角。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可以是食人鱼型LED,也可以是子弹头型LED或是其它类型,其结构都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之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信号灯、警示灯、广告牌等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由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构成,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个管体和一对安装脚,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一对安装脚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孔,所述的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的侧面,所述的孔的周边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点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管体底端最大边缘处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向所述的孔的一侧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管体的轴向与电路板平面形成介于为0度至90度之间的倾斜角。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偏光结构,由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构成,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个管体和一对安装脚,安装脚固定设置在电路板中,电路板上设置有孔,孔位于安装脚的侧面,孔的周边到安装脚的最短距离小于安装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点到发光二极管管体底端最大边缘处的距离。安装脚向孔的一侧弯曲。管体的轴向与电路板平面形成介于为0度至90度之间的倾斜角。根据需要的偏光角度弯曲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脚,发光二极管安装脚侧面的电路板上的孔可使发光二极管在弯曲过程中不受阻挡,通过弯曲发光二极管安装脚实现偏光角度,发光二极管发光体的光强分布更合理,大大增强了特定角度的光强,比使用外透镜改变光线来的更有效,更经济。
文档编号H05K1/18GK2760764SQ20042011413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程其政, 董金陵 申请人:上海康耐司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