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429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及相关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应用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适合于作为一种定像设备,上述定像设备通过一种应用电子照相成像法或静电成像法的其中之一的成像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用来将一种由直接在记录介质上可热熔的物质所形成的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像到记录介质上,或者是通过成像设备将一种不是直接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在初级载像件上形成再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可热熔的物质所形成的未经定像的图像热定像到记录介质上。
一种应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的加热设备,应用一种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由一种其中可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的物质形成。在操作时,在加热构件中发生磁通量(磁场交变磁通量),以便通过在加热构件中电磁感应的涡流所发生的热量(焦耳热)来加热上述加热构件。当用这种加热设备作为定像设备时,将加热构件中所发生的热量施加到记录介质和其上所含的一种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上,以便将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像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4-265670公开了一种定像设备,所述定像设备应用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这种定像设备包括一个可旋转式加热辊,在所述加热辊中可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一个可旋转的弹性压力辊,所述弹性压力辊保持与可旋转的加热辊平行并压在加热辊上;及一个作为磁通量发生装置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是非旋转式的设置在可旋转的加热辊的空腔内。在操作时,使高频电流流过线圈组件的线圈,以便产生一个高频磁场,来在加热辊中感生电流,以在加热辊中发生热量。在加热辊被加热的情况下,将载有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引入,并输送穿过加热辊和弹性压力辊之间的压力压合部(nip)。当记录介质输送穿过压力压合部时,利用金属套筒中的热量来将记录介质上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像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
这种定像设备还具有一个磁通量调节构件(磁通量阻挡构件),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设置在作为磁通量发生装置的线圈组件和作为可电磁加热构件的加热辊之间的空间中,目的是防止发生在记录介质路线外部的一些区域中加热辊(及其附近)温度不希望有的增加的现象。使磁通量调节构件在加热辊一侧上变成弧形,以使它在加热辊一侧上的曲率与加热辊圆周表面的曲率匹配。磁通量调节构件与加热辊的轴线平行,从加热辊的一个纵向端延伸到另一个纵向端,并且旋转式支承在两个纵向端处,以便可以通过位于其中一个纵向端处的驱动装置,将磁通量调节构件旋转到一个预定位置,在该位置中它阻挡磁通量。换句话说,这种定像设备如此构成,以便可以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上,按尺寸调节磁通量能在加热辊上起作用的范围。
至于电磁感应式加热设备的热交换效率,磁通量发生装置与加热构件,即在其中电磁式发生热量的构件之间的间隙(容隙)越小,则效率越高。然而,如果间隙小于某一数值,则有时会产生下列问题,即当可电磁加热的构件由于施加于其上的压力而变形,和/或磁通量调节装置由于来自可电磁加热的构件的热量、它自身的重量、及类似因素而变形时,磁通量调节装置开始与磁通量发生装置接触。为了防止出现这个问题,希望磁通量调节构件与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即使它们之间的间隙变得尽可能小,但又不使它变得太小,以便保证可电磁加热的加热构件和压力辊不相互接触,即使可电磁加热的加热构件由于压力辊施加于其上的压力而变形,和/或磁通量发生装置由于它自身重量、来自加热构件的热量、和/或类似因素而变形。
另外,为了减小如上述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设备的尺寸,理想的是把磁通量调节构件设置在加热辊的空腔内加热辊的内表面附近,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能沿着加热辊的内表面在与加热辊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旋转地移动,以便调节磁通量。此外,如上所述,将定像设备如此构成,以便将磁通量调节构件在平行于加热辊(磁通量调节构件)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旋转式支承在其两端处,并且还使磁通量调节构件通过将来自一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送给它进行旋转。因此,产生这样的问题,即当来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送到磁通量调节装置上时,磁通量调节装置被驱动力扭转,因而不能合适地被驱动。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可以在考虑磁通量发生装置被驱动力扭转的量时,加宽磁通量发生装置与加热构件之间的距离。然而,加宽磁通量发生装置与加热构件之间的距离是有问题的,因为它降低了加热构件中电磁发热的效率。
此外,在上述结构配置的情况下,设置在可电磁加热的加热构件空腔中的磁通量发生装置支承在它的纵向端处,磁通量发生装置由于它自身重量、加于其上的热量等等,在其中间部分相对于纵向端部分下垂(朝重力方向变形),因而造成这种情况,即可电磁加热的加热构件与磁通量调节构件之间的距离,或者磁通量发生装置与磁通量调节构件之间的距离,都变得异常地小,或者造成这种情况,即磁通量调节构件与磁通量发生装置或加热构件接触。磁通量调节构件与磁通量发生装置或加热构件之间的接触造成象加热构件不能合适地旋转和/或它因摩擦而磨损这样的问题。
发明概述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磁通量调节构件当驱动力加于其上时产生扭转,以便解决加热设备的磁通量调节构件由于磁通量调节构件与磁通量发生装置之间的接触而不正常工作的问题。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设置在磁通量发生装置与加热设备的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之间,所述电磁式加热的构件应用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磁通量调节装置与一图像加热设备的可电磁加热的加热构件由于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变形及可电磁加热的构件变形而相互接触的可能性,而同时提高图像加热设备热发生效率,上述图像加热设备的可电磁加热的构件应用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变形可归因于它自身重量、来自可电磁加热的构件的热量、及类似因素,而上述可电磁加热的构件变形可归因于加于其上的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应用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的图像加热设备的磁通量调节构件不正常工作,以便合适地控制在记录介质路线外部的各部分可电磁加热的构件的温度增加,而同时提高图像加热设备热发生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包括磁通量发生装置;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所述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用于通过由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磁通量来产生热量,以便加热记录材料;磁通量调节构件,所述磁能量调节构件设置在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与上述热量发生构件之间,用于相对于一个纵向方向调节上述热量发生构件的磁通量有效区域,上述纵向方向与记录材料的进给方向垂直;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移动到一个预定的磁通量调节位置,以便调节上述热量发生构件的相对于该纵向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驱动接收部分,所述驱动接收部分设置在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相对的端部处,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移动装置的驱动力。
按照上述结构配置,可以防止磁通量调节构件的不正常工作,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不正常工作可归因于磁通量调节构件的扭转。另外,可以防止磁通量发生构件与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之间的距离由于磁通量调节构件的扭转而变宽,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扭转可归因于当它被驱动时所经受的负荷。
另外按照上述结构配置,可以把磁通量调节构件与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之间的距离设定到一个选定值,上述距离由于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变形及可电磁加热的构件变形而发生变化,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变形可归因于磁通量调节构件自身的重量,而上述可电磁加热的构件变形可归因子加于其上的压力,因此能优化磁通量调节构件与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之间的距离。
换句话说,按照上述结构配置,可以提高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与磁通量产生装置彼此相对定位的精度水平。因此,可以把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与磁通量发生构件比过去可行的相互更靠近的设置。因此,可以提高加热设备在可电磁加热的构件中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的效率水平。因此,可以减少使加热设备起动所需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可以减少将可电磁加热的构件的温度增加到预定的加热程度所需的时间长度。
另外,按照上述结构配置,防止了磁通量调节构件的不正常工作。因此,磁通量调节构件能按照待加热的物体尺寸可靠地移动到其中一个预定的位置。因此,能合适地控制可电磁加热的构件的温度增加,所述温度增加在记录介质路线外部的各部分时出现。
在考虑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另一些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图1是一种典型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定像设备主要部分的示意前视图。
图3是定像设备主要部分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4是定像设备的定像辊组件示意竖向剖视图。
图5是定像设备的主要部分在磁通量调节构件旋转到第二位置的条件下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磁通量跨过其发生的主要区域,及在与定像辊圆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与主要区域相对应的热分布图。
图7是绝热衬套和定像辊齿轮装置已连接于其上的定像辊外部透视图。
图8是激励线圈组件与用于移动磁通量调节构件的装置的外部透视图。
图9是支架和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支架及其中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用于描述前支承件的视图,所述前支承件用于通过它们的前端部分支承定像辊和支架。
图12是用于描述后支承构件的视图,所述后支承构件用于通过它们的后端部分支承定像辊和支架。
图13是用于描述定位装置的视图,所述定位装置用于精确地将前支承件的两个部分彼此相对定位,并且该定位装置用于精确地将后支承件的两个部分彼此相对定位。
图14是放大示出磁通量调节构件形状及各部件变形的示意图,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形状类似倒拱形,而上述各部件的变形邻近磁通量调节构件。
图15是磁通量调节构件的示意透视图,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提供这种形状,以使它能适应三种宽度不同(大尺寸、中尺寸、和小尺寸)的记录介质。
图16是用于一种定像设备(成像设备)的磁通量调节构件一个实例的示意透视图,在上述定像设备(成像设备)中,输送一种记录介质,而同时使记录介质的其中一个侧面边缘保持与设备提供的位置基准对准。
图17是用于一种定像设备(成像设备)的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另一个实例,在上述定像设备(成像设备)中,输送一种记录介质,而同时使记录介质的一个侧面边缘保持与设备提供的位置基准对准。
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1)(1)成像设备实例图1是按照本发明所述一种典型成像设备的示意图,所述成像设备使用一种加热设备作为热定像设备(以后将简称之为定像设备),上述热定像设备利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这里示出其大致结构。成像设备100的这个实例是一种激光打印机,所述激光打印机利用转移型电子照相工艺中的一种工艺。
标号101所表示的是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后简称之为感光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一预定的圆周速度朝箭头所指的顺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
标号102所表示的是一种接触式充电辊,所述充电辊作为一种充电装置,当感光鼓101旋转时,上述充电辊均匀地将感光鼓的圆周表面充电成一个预定的极性和电位水平。
标号103所表示的是一种作为曝光装置的激光扫描器,当感光鼓101被旋转地驱动时,上述激光扫描器103通过发射激光束L扫描感光鼓101经过均匀地充电的圆周表面,而同时用反映图像形成数据的一连续数字电信号调制上述激光束L。结果,以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被激光束L扫描的图案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一种静电潜像。
标号104所表示的是一种显像设备,所述显像设备104将感光鼓101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正常或颠倒显像成由调色剂所形成的图像(以后简称之为调色剂图像)。
标号105所表示的是一种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所述转印辊105在施加一预定量压力情况下保持压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同时形成一个转印压合部T,将一种作为加热对象的记录介质P以一预定的控制时间从一个未示出的记录介质进给/输送机构输送到上述转印压合部T,然后输送穿过转印压合部T,同时保持处于被感光鼓101和转印辊105夹持的状态。当记录介质P输送穿过转印压合部T时,在一预定的控制时间内将一预定的转印偏压(transfer bias)施加到转印辊105上。结果,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静电转印并逐渐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
在输送出转印压合部T之后,记录介质P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分开,并引入定像设备100,所述定像设备100通过对引入的记录介质及其上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将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定像在记录介质P上;定像设备100将未经定像的图像转变成永久图像。在定像之后,将记录介质P输送出定像设备。
用标号106所表示的是一种用于清洗感光鼓101的装置,所述装置106清除转印残留的调色剂,也就是说,清除在记录介质P与感光鼓101圆周表面分开之后留在感光鼓101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在清除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之后,也就是说,在清除转印残留的调色剂之后,将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用于后面的成像循环;将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重复地用于成像。
标号a所指的方向是记录介质P在其中输送的方向。至于记录介质P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在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a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将记录介质P输送穿过主组件,以使记录介质P的中心线保持与定像设备(定像辊)的中心对准。
(2)定像设备100图2是作为一种图像加热设备的定像设备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前视图,而图3是定像设备主要部分示意性放大剖视图。图4是定像设备定向辊组件部分的示意性竖向剖视图。
定像辊作为一种在其中可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的构件,激励线圈组件作为一种磁通量发生装置(加热装置),就定像辊相对于激励线圈组件的定位精度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像设备如此构成,以便定像辊和激励线圈组件由若干定位构件同轴地支承,上述定位构件包括用于精确定位旋转式支承定像辊的支承构件的装置和用于精确定位激励线圈组件的装置。
标号1所表示的是作为一种其中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的构件的定像辊。定像辊1用象铁、镍、及SUS 430(导电磁性物质)这样的一种物质制成,其中可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定像辊1是一种圆筒形并且其壁厚是在0.1mm-1.5mm范围内。一般地,定像辊1包括一种作为表面层的调色剂释放层,或者由一种调色剂释放层、一种弹性层等的组合。若用一种铁磁性金属(具有高透磁强度的金属物质)作为用于定像辊的材料,则能把由发生磁通量的装置所发生的磁通量的大部分都限制在定像辊1的壁中。换句话说,它能使定像辊磁通量密度增加,因此能更有效地在金属定像辊表面部分中感生涡流。
这个定像设备100具有一个前板21、一个后板22,一个支承定像辊的前构件26(定像辊定位板),一个支承定像辊的后构件27(定像辊定位板)。第一支承部分26a和27a分别连接到定像辊支承构件26和27上。定像辊1具有一对绝热衬套23a和23b,所述绝热衬套23a和23b围绕定像辊1的纵向端部装配。定像辊1通过前和后支承构件26和27的部分26a和27a,以及插入的轴承24a和24b旋转地支承在前和后纵向端部处,上述轴承24a和24b分别设置在衬套23a和前支承构件26的部分26a之间,及在衬套23b和后支承构件27的部分27a之间。
绝热衬套23a和23b用来使从定像辊1到轴承24a和24b的传热减至最少。标号G1所表示的是定像辊驱动齿轮装置,所述定像辊驱动齿轮装置G1围绕定像辊1的前端部分牢固装配。当来自第一电机M1的旋转力通过一个驱动力传送系统(未示出)传送到这个齿轮装置G1时,则定像辊1以一个预定的圆周速度朝图3中箭头所指的反时针方向被旋转地驱动。图7是装配有一对绝热衬套23a和23b及定像辊齿轮装置G1的定像辊1外部透视图。
标号2所表示的是一种作为加压构件的压力辊,所述压力辊2是一种弹性辊,该弹性辊由一个金属芯2a、一个圆筒形弹性层2b等构成,上述圆筒形弹性层2b围绕金属芯2a整体地和同心地装配。弹性层2b是用一种橡胶状物质例如硅橡胶形成的一层,上述橡胶状物质显示放松性能并且耐热。这种弹性辊2设置在定像辊下方,与定像辊平行,由金属芯2a的前和后末端部分旋转地支承,同时一对轴承25a和25b分别连接到前板和后板21和22上,这样使它们能朝定像辊1方向滑动。另外,轴承25a和25b通过一对加压装置(未示出)保持朝上压向定像辊1。在采取上述结构配置情况下,压力辊2压靠在定像辊1圆周表面的面向下部分上,因此在定像辊1和压力辊2之间保持一预定量的接触压力抵抗弹性层2b的弹性。结果,在定像辊1和压力辊2之间形成一个具有一预定宽度的定像压合部N,作为一种加热压合部。当旋转地驱动定像辊1时,压力辊2通过摩擦作用旋转,上述摩擦作用在定像辊1和压力辊2之间在定像压合部N中产生。
标号3所表示的是一种作为磁通量发生装置的激励线圈组件。这种激励线圈组件3设置在上述圆筒形定像辊1的空腔中。激励线圈组件3由一个激励线圈4(以后简称之为线圈)、磁芯5a和5b(以后简称之为芯)、及一个支架6构成。磁芯5a和5b相互整体地连接以产生一种具有一T形横截面的部件,并且设置在支架6的空腔中。激励线圈3还具有一个磁通量调节构件7(阻挡磁通量构件(减少磁通量构件)挡板),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7旋转地设置在支架6的外侧上,同时与上述支架6同轴。图8是这个激励线圈组件3与用于移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装置M2,28,G4,和G5的外部视图。图9是支架6和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部件分解透视图。图10是支架6及其中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以后,定像设备的结构部件或其中的部分的纵向方向意思是指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a相垂直(相交)的方向。
支架6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横截面大致是圆筒形。作为供其用的材料,采用一种耐热而有机械强度的PPS(聚苯硫醚)树脂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至于适合作支架6材料的PPS树脂之外的物质,PEEK(聚醚醚酮)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一酰亚胺树脂、陶瓷、液体聚合物、氟化树脂、及诸如此类都可应用。
参见图10,支架6由两个(第一和第二)大致半圆筒形部分6a和6b构成,上述两个半圆形部分6a和6b用胶粘剂相互连接,或者通过使两个部分6a和6b具有能使两部分6a和6b相互联锁的形状来相互联锁,以形成支架6,所述支架6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大致是圆筒形。将线圈4及芯5a和5b设置在第一半圆筒形部分6a中,然后,将第二半圆筒形部分6b以一种封闭线圈4及芯5a和5b的方式接合到第一半圆筒形部分6a上,以完成其内部装入线圈4及芯5a和5b的支架6。标号4a和4b所表示的是引线,上述引线4a和4b穿过支架6的前端壁中一个孔6c从支架6向外延伸。
还参见图10,线圈4具有一种大致椭圆形形状(长而窄的船形),其长轴平行于定像辊1的纵向方向。线圈4设置在支架6的第一半圆筒形部分6a的空腔中,以使线圈4的外部轮廓沿着定像辊1的内表面行进。线圈4必需能发生一种交变磁通量,所述交变磁通量强到足以发生足够的用于定像的热量。因此,线圈4必需是电阻小而电感高。采用绞合线(Litz wire)作为线圈4的用线,上述绞合线通过将大约60-160股直径在0.1-0.3mm范围内的细线束在一起制成。将绞合线绕第一芯5a缠绕6-12次。
芯5a构成第一芯(等同于字母T的垂直部分),绞合线绕在第一芯的周围。芯5b构成一第二芯(等同于字母T的水平部分)。将两个芯5a和5b相互连接,以使最终部件横截面将是T形。作为芯5a和5b用的材料,象铁氧体这样的物质是优选的,上述铁氧体是透磁率高而残留磁通密度低。然而,对用于芯5a和5b的材料的唯一要求是,材料能发生磁通量。换句话说,对芯5a和5b的材料要求没有具体限制。另外,不要求芯5a和5b是一种特殊形状或者用特殊材料制造。而且,第一和第二芯5a和5b可以制成为其横截面为T形的整件磁芯的一部分。
参见图9,磁通量调节构件7如此成形,以使它的横截面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是弧形。磁通量调节构件具有一对挡板部分7a和7a及一个连接部分7b,上述一对挡板部分7a和7a具有一弧形横截面,而上述连接部分7b也具有弧形横截面。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纵向方向上,挡板部分7a和7a是邻近磁通量调节构件7纵向端的部分,而连接部分7b是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中间部分,上述连接部分7b连接挡板部分7a和7a。至于磁通量调节构件7用的材料,使用象铝、铜等非铁的物质作为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材料,在非铁的物质中,电阻低的那些非铁的物质是优选的。磁通量调节构件7还具有一对突起部分7c和7c,所述一对突起部分7c和7c在磁通调节构件7的纵向方向上,一对一地从挡板部分7a和7a的外部边缘突出。这些突起部分7c和7c与旋转地围绕支架6的前端和后端部分装配的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接合。在采取上述结构配置情况下,磁通量调节构件7在其纵向端处通过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被夹持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G2和G3之间。
定像设备100如此构成,以便支承激励线圈组件3的支架6,如图2和4中所示。也就是说,圆筒形支架6的其中一个纵向端部分向外延伸到定像辊1前端的外面,穿过定像辊1的前面开口,并装配在前面支承件26第二部分26b的孔26c中。上述前面支承件26连接到定像设备100的前板21外侧上,因此由前板21支承。支架6的另一个纵向端部分向外延伸到定像辊1后端的外面,穿过定像辊1的后面开口,并装配在后面支承构件27第二部分27b的孔27c中,上述后面支承件27连接到定像设备100的后板22外侧上,因此由后板22支承。更特别地,支架6的后端部分具有一个D形切割部分6d,并且后面支承构件27的孔27c横截面是D形。因此,支架6由定像设备100的前板和后板26和27非旋转式支承。另外在采取上述结构配置情况下,将支架6设置在定像辊1的空腔中,以便它们两个是同轴式设置,而同时在支架6的圆周表面与定像辊的内表面之间提供一预定量的间隙,另外,用一预定的空间方位角,也就是说,与它的圆周方向成一预定角度,非旋转式支持支架6。上述引线4a和4b从支架6穿过孔6c向外延伸,支架6的前端壁设置上述孔6c,引线4a和4b连接到激励电路51上。顺便说说,关于用来将支架6非旋转式支持成与它的圆周方向成上述预定角度(位置)的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架6的D形切割端部分6d是装配在第二支承构件27的部分27b的孔27c中,上述孔27c横截面是D形。然而,用于将支架6非旋转式支持在预定角度(位置)处的装置不必限于上述装置。也就是说,任何装置都可以,只要能把支架6非旋转式夹持在与它的圆周方向成预定的角度(位置)处。
如上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7,通过用齿轮装置G2和G3支承在其两个纵向端处,支承在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之间。也就是说,突起部分7c和7c(图8和9)是磁通量调节机构7的实际纵向端部分,上述突起部分7c和7c通过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接合,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支承,上述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旋转式围绕支架6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装配。因此,当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通过装置M2,28,G4和G5旋转,用于移动磁通量调节构件7时,磁通量调节构件7绕支架6的轴线旋转,穿过支架6的圆周表面与定像辊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
参见图8,图8示出用于移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装置M2,28,G4和G5,标号M2代表一个第二电机;标号28代表一个轴;标号G4代表第一输出齿轮装置;及标号G5代表一个第二输出齿轮装置。轴28设置在定像辊1的外部,所述轴28通过定像设备100的前板和后板21和22,用一对放在轴28与板21和22之间的轴承(未示出),平行于定像辊1旋转式支承。第二电机M2是用于使轴28旋转的驱动力源,并且是一种步进电机。第一和第二输出齿轮装置G4和G5刚性地和同轴地连接到轴28上。第一和第二输出齿轮装置G4和G5分别与激励线圈组件3的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啮合。因此,当旋转式驱动第二电机M2时,把旋转力传送到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上,同时由此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以一种沿支架6圆周表面行进的方式绕支架6的轴向线旋转。至于齿轮装置用的材料,可以按照环境温度及它们经受的转矩量,从各种树脂状物质中选定其中一种。
参见图2,标号50所表示的是一种控制电路部分(CPU),所述控制电路部分(CPU)按照图像形成顺序,通过一个驱动装置52,以一预定的控制时间启动第一电机M1。当第一电机M1启动时,将旋转力提供给定像辊1的驱动齿轮装置G1,同时旋转式驱动定像辊1朝向图3中箭头所指的顺时针方向。通过定像辊1的旋转使压力辊2旋转。
控制电路部分50还以一预定时间启动激励电路51,因而用交变电流供应线圈4。结果,产生一个交变磁通量(交变磁场),因此,通过电磁感应在定像辊1的壁中产生热量,使定像辊1温度增加。
图6是如上所述系统中定像辊1示意性剖视图与一个曲线图的组合,所述曲线图显示定像辊1在经过加热的状态下的热量分布。上述曲线图显示出由磁通量发生装置所发生的磁通量主要部分集中的区域,及相应的定向辊1在其圆周方向上的热量分布。当交变电流流过线圈4时,线圈4发生一个交变磁通量。定像辊1用一种磁性金属或非金属磁性物质制成。在定像辊1的壁内,以一种方式感生涡流抵消磁场。这种涡流在定向辊1的壁中发生热量(焦耳热),因此使定向辊1温度增加。
在这个实施例中的定像设备结构的情况下,其中发生磁通量的区域是在支架6第一半圆筒形部分6a的外侧上,线圈4及芯5a和5b设置在上述支架6的第一半圆筒形部分6a中。因此,在这个区域中的定像辊1的部分是由磁通量发生热量的地方。定像辊1在其圆周方向上,跨过上述磁通量发生区域的这部分的热量分布,具有两个区域H和H,在上述区域H和H中发生大部分的热量,如图6中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支架6的圆周方向将支架6非旋转式夹持(定位)成这样一个角度,以使线圈4的与两个区域H和H其中之一相对应的部分面向定像压合部N,而线圈4的与两个区域H和H中另一个相对应的部分面向在定像辊1旋转方向上游侧上的定像压合部N紧相邻部分。
当处在支架6圆周表面与定像辊1内表面之间间隙中的磁通量调节构件7不需要调节磁通量时,将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7移入到,并保持在图3和6所示的位置中,所述位置处在与上述发生磁通量的区域相对的定像设备的一侧。当磁通量调节构件7不需要调节磁通量时,磁通量调节构件7保持在其中的区域是在磁通量发生装置中的磁通量实际上不存在,或者密度极低的地方。图3和6中所示的这个位置,当磁通量调节构件7不需要调节磁通量时,磁通量调节构件7保持在上述位置中,该位置称之为第一位置。
定像辊1的温度用一个中间热敏电阻TH1检测。所述中间热敏电阻TH1作为一种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定像辊1纵向方向上的大约中点处,与定像辊1接触或者不与定像辊1接触,并把检测的温度输入到控制电路50中,所述控制电路50通过控制从激励电路51加到线圈4上的电功率来控制定像辊1的温度,使通过中间热敏电阻TH1检测并输入到控制电路50中的定像辊温度保持在预定的目标温度(定像温度)下。当磁通量调节构件7保持在图3和6中所示的第一位置时,如此控制定像辊1温度,以使定像辊1的温度沿定向辊1的纵向在整个有效范围(可加热范围)都保持在目标温度水平。
当定像辊温度升高后保持在预定的定像温度水平下时,将载有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介质P引入到定像压合部N中,并输送穿过定像压合部N,而同时保持用定像辊1和压力辊2夹持。当记录介质P输送穿过定像压合部N时,通过定像辊1中热量和定像压合部N中的压力,把记录介质P上的未经定像的调色剂图像t定像到记录介质P上。
以后,术语记录介质宽度意思是指当记录介质P完全是平的时,记录介质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a的方向上的尺寸。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介质P如此输送穿过定像设备(成像设备),以使记录介质P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与定像设备(定像辊1)在记录介质P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一致。参见图2和4,标号O所表示的是定像辊1(记录介质)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线(假想线),所述中心线O作为基准线,而标号A所表示的是在成像设备可用的宽度上,最大的记录介质路线的宽度。标号B所表示的是小于最大记录介质的一个尺寸的记录介质路线的宽度。此后,把宽度小于最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简称之为小记录介质。标号C所表示的是大记录介质的边缘与小记录介质的边缘之间的区域。换句话说,每个区域C都是记录介质通道的一部分,当把小记录介质输送穿过定像设备时,上述区域C不与小记录介质接触。因为记录介质如此输送穿过定像设备,以使记录介质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与定像辊1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一致,所以将有两个区域C,一个区域C是在小记录介质路线B的左侧上,而另一个区域C是在小记录介质路线B的右侧上。各区域C的宽度由记录介质输送穿过定像设备的宽度改变(成像设备)。
上述用于控制定像辊1温度的中间热敏电阻TH1设置在小记录介质的路线B内,因此它将在记录介质的路线内,而与记录介质宽度无关。
标号TH2所表示的是一个作为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一个区域C内的周边热敏电阻,也就是说,在定像辊1的纵向方向上在记录介质路线外的区域,与定像辊1接触或者不接触,以便检测在与路线外区域C相对应的部分上定像辊1的温度增加。通过这个周边热敏电阻TH2所得到的温度数据也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中。
当多个小记录介质依次输送穿过定像设备100时,定像辊1在位置上与路线外的区域C相对应的部分温度增加,这种温度增加用周边热敏电阻TH2检测,把检测的温度增加从热敏电阻TH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当通过热敏电阻TH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的路线外区域C的温度水平超过预定的允许范围时,控制电路部分50通过驱动装置53启动第二电机M2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从图3和6中所示的第一位置旋转到图5中所示的第二位置。
用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第二位置是这样一个位置,亦即当磁通量调节机构7处于这个位置时,弧形挡板部分7a和7a,即磁通量调节构件7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实际端部处于下面的位置,其中,上述弧形挡板部分7a和7a在定像辊1的圆周方向上,比连接部分7b即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中心部分更宽。也就是说,磁通量调节构件7处在支架6的圆周表面与定像辊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弧形挡板部分7a和7a,一对一地放置在上述间隙的这些部分中,上述各部分在位置上与定像辊1纵向方向上路线外区域C相对应,并且挡板部分7a和7a也与定像辊1圆周方向上发生磁通量的区域相对应。
在磁通量调节构件7放在第二位置中的情况下,来自磁通量发生装置的磁通量在数量上被减少,上述磁通量作用在定像辊1在位置上与路线外的区域C和C相对应的部分上。因此,定像辊1与路线外的区域C相对应的部分其中产生热量的量减至最少。因此,防止了定像辊1在与路线外的区域C相对应的部分上的温度增加的问题。
可以如此构成定像设备100,以便当把处在支架6的圆周表面与定像辊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磁通量调节构件7移动到上述第二位置中时,在位置上与路线外的区域C和C相对应的挡板部分7a和7a,在定像辊1(支架6)的圆周方向上,从磁通量发生区域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或者是从路径的一部分延伸到另一部分。图5示出其中挡板部分7a和7a从磁通量发生区域的一端延伸到朝着另一端的一半处。
当磁通量调节构件7旋转式移动到第二位置中时,定像辊1与线路外的区域C相对应的各部分温度逐渐降低。当通过周边热敏电阻TH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50的这些部分的温度水平降到低于预定的温度水平时,控制电路部分50将磁通量调节构件7旋转式移动到第一位置中,以防止定像辊1的这些部分温度变得太低。
另外,如果在成像设备利用小尺寸记录介质期间,把磁通量调节构件7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把利用小尺寸记录介质的成像操作转换到利用大尺寸记录介质的成像操作,则控制电路部分50将磁通量调节构件7旋转回到第一位置中。
作为一种用于在定像辊1和磁通量调节构件7之间固定一合适量间隙的方法,有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与定像辊1之间的距离变宽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产生下列问题。也就是说,当磁通量调节构件7与定像辊1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芯5与定像辊1之间的距离增加,并且如果芯5与定像辊1之间的距离超过某一数值,则热交换效率急剧降低。因此,目前,这种方法很少使用。支架6在定像辊1的圆周方向上,从设置线圈4的地方延伸到定像辊1的相对侧,使支架6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横截面大致是圆形。如上所述地制造支架6能使支架6、定像辊1、及磁通量调节构件7等的旋转轴线一致,因此能改善定像设备100与这些部件彼此相对定位的精度。
至于用于传输力以驱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装置,支架6的前和后纵向端部分装配有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所述齿轮装置G2和G3可绕支架6旋转,如上所述。另外,磁通量调节构件7具有上述突起部分7C,所述突起部分7C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外部边缘向外突出。这些突起部分7C与第一和第二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接合,以便磁通量调节构件7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两个纵向端处,通过齿轮装置G2和G3,支承在齿轮装置G2和G3之间。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通过不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突起部分7C和7C接合的部分,与支架6接合(围绕支架6装配)。因此,磁通量调节构件7可以用齿轮装置G2和G3沿着支架6的圆周表面旋转。使齿轮装置G2装配在其周围的支架6部分和齿轮装置G3装配在其周围的支架6部分在跨过外径最大部分处外径变均匀。这里,齿轮装置G2和G3围绕其一对一地装配并且外径最大的支架6的这些部分的表述,意味着这些部分可以设置若干肋条,以便使这些部分在包括这些肋条的外径上都变均匀。在应用这种结构配置的情况下,当支架6和磁通量调节构件7与齿轮装置G2和G3接合时,它们同轴式设置,使它能改善这些部件彼此相对定位于其上的图像加热设备的精度水平。
基本上,磁通量调节构件7在定像辊1的纵向方向上,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的横截面是弧形。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各纵向端部分在尺寸(在定像辊1的圆周方向上剖视图中的弧长)上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中间部分不同。当小尺寸记录介质输送穿过定像设备时,磁通量调节构件7如此旋转,亦即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挡板部分7a和7a,也就是说,纵向部分,移动到发生磁通量的区域中,以便防止定像辊1在纵向端部分的温度增加。在这个实施例中,磁通量通过把挡板部分7a和7a,也就是说,把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磁通量阻挡部分,移动到磁通量发生区域的路线外的区域中进行调节。然而,这不是调节磁通量的唯一方法。例如,下面方法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将磁通量调节构件7如此成形,以便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中间部分构成磁通量阻挡部分(挡板部分),所述磁通量阻挡部分在位置上与定像设备纵向方向上的记录介质通道相对应,并且将这个挡板部分移动到磁通量发生区域中,以便改变与记录介质通道相对应的区域的磁通量分布。换句话说,定像辊1的温度可以通过改变在定像辊1的纵向方向上与记录介质路线相对应的区域,及与记录介质路线外部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发生热量的分布来进行调节。
接下来,参见图11-13,将稍微更详细地说明前和后支承件26和27,所述前和后支承件26和27分别通过它们的前端和后端部分来支承定像辊1和支架6。
前和后支承件26和27用小螺钉固定到定像设备100的前板和后板21和22上,上述小螺钉穿过前支承件26的大致圆形的孔26d和细长孔26e及定像设备前板21相对应的孔,并穿过后支承件27的大致圆形的孔27d和细长孔27e及定像设备后板22的相对应的孔。因此,定像辊1和支架6可以很容易通过卸去小螺钉更换。
参见图11,前支承构件26由两部分构成即第一和第二部分26a和26b。第一部分26a具有一个圆孔用于通过前支承构件26支承轴承24a;定像辊1的前端部分装配在这个孔中,同时把绝热衬套23a放置在定像辊1和轴承24a之间。前支承构件26的第二部分26b具有一个圆孔26c用于支承支架6的圆筒形前端部分。
另外,前支承构件26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6a和26b在点26f处相互点焊在一起。至于用于将两个部分26a和26b相互焊接在一起的方法,用一个夹具61作为有助于两部分26a和26b彼此相对定位的装置,精确地保持两部分26a和26b彼此相对定位,如图13(a)中所示,然后,将两个部分26a和26b相互点焊在一起。因此,可以制造能以高精度水平同轴式夹持定像辊1和支架6的前支承构件26。
接下来,参见图12,后支承构件27也由两部分构成即第一和第二部分27a和27b。第一部分27a具有一个圆孔用于通过后支承构件27支承轴承24b;定像辊1的后端部分装配在这个孔中,同时绝热衬套23b放置在定像辊1和轴承24b之间。后支承构件27的第二部分27b具有一个D形孔27c,支架6的后端部分6d横截面是D形,该后端部分6d装配在上述D形孔27c中,以防支架6旋转。
另外,后支承构件27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7a和27b在点27f处相互点焊在一起。至于用来将两部分27a和27b相互焊接在一起的方法,利用一种夹紧装置62作为有助于两部分27a和27b彼此相对定位的装置,精确地保持两部分27a和27b彼此相对定位,如图13(b)中所示,然后,将两部分27a和27b相互点焊在一起。因此,可以制造能以高精度水平同轴式夹持定像辊1和支架6,并且也能以高精度水平在其圆周方向上将支架6夹持在一预定角度的后支承构件27。
后支承构件27用若干小螺钉固定到定像设备的后板22上,上述小螺钉分别穿过位于部分27d和27e处的大致的圆形孔和细长孔,及后板22的相对应的孔,因而使它能防止支架6相对于定像设备的后板22旋转。
定像辊1作为一种在其中发生热量的构件,而用于支承激励线圈组件3的支架6作为一种磁通量发生装置,上述定像辊1和支架6分别由前和后支承构件26和27支承。定像辊1是旋转式支承,而支架6是非旋转式支承。因为定像设备如此构成,以使定像辊1和支架6同轴式支承,改善了定像辊1和支架6它们彼此相对定位的精度水平。因此,定像辊1和支架6能比过去可行的做法彼此相对定位更靠近,因此提高了定像辊1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效率。因此,能减少定像设备100为开始升温到预定的温度水平所需的时间长度,因而显著降低了定像设备能耗效率。
另外,用于支承支架6的支承构件26(该支承构件26用于夹持作为在其中发生热量的构件的定像辊1,及作为磁通量发生构件的激励线圈组件3)在支架6的其中一个纵向端处使得其与在另一纵向端处用于支承支架6的支承构件27不相关联。因此,不仅能以高精度水平保持定像辊1与支架6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还能改善定像设备在更换定像辊1和作为一种磁通量发生装置3的激励线圈组件3时的方便水平。
另外,支承构件26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26a和第二部分26b,上述第一部分26a具有一个用于支承定像辊1的部分,而上述第二部分26b与第一部分26a分开,并具有一个用于支承支架6的部分,上述支架6用于支承激励线圈组件3。支承构件27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27a和第二部分27b,上述第一部分27a具有一个用于支承定像辊1的部分,而上述第二部分27b与第一部分27a分开,并具有一个用于支承支架6的部分,上述支架6用于支承激励线圈组件3。而且,第一支承构件26的第一部分26a和第二部分26b相互点焊在一起,同时用夹具61保持彼此相对精确定位,用于精确定位两个部分26a和26b,而第二支承构件27的两部分27a和27b彼此点焊在一起,同时用夹具62来精确定位两部分27a和27b。因此,不仅可以将定像辊1更精确地相对于支架6定位,而且还使支承构件26和27制造更方便。
由于上述这个实施例的这些作用,所以能比过去更靠近支架6定位定像辊1,上述支架6用于夹持作为一种磁通量发生装置的激励线圈组件3,因而能提高定像设备在定像辊1中通过电磁感应发生热量的效率水平。另外,能减少将定像辊1的温度增加到适合于图像定像的预定温度水平所需的时间(起动时间)长度,同时显著改善了定像设备能耗效率。
另外,一个加热设备(定像设备)的磁通量调节构件7可以按照记录介质尺寸精确地旋转到其中一个预定的磁通量调节位置,而不会有不正常工作的机会。而且,这个实施例除了上述涉及性能的改善之外,对提高定像设备使用寿命长度也是有效的。因此,这个实施例能消除磁通量调节构件7有时不能合适地旋转到其中一个预定位置的问题。因此,变得能防止定像辊1的温度在某些部分上不希望有的增加,上述某些部分与记录介质输送穿过定像设备的路线外部一些区域相对应。
在这个实施例中的定像设备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在其中发生热量的构件的定像辊1内径约为46mm,而作为一种磁通量发生装置的激励线圈组件3是设置在定像辊1的空腔内。用于夹持激励线圈组件3的支架6外径约为40mm。磁通量调节构件7在其两个纵向端处的外径约为40mm,长度约为400mm。因此,当磁通量调节构件7暴露于约200℃的温度水平下一个延长的时间长度时,它由于自身的重量在中间的部分下垂,同时与定像辊1的内表面接触。倘若控制电路部分50旋转式驱动磁通量调节构件7,而同时磁通量调节构件7处于这种状态,则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最下垂的部分与定像辊1内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急剧降低了磁通量调节构件7能旋转到上述预定位置其中之一的可靠性水平。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把磁通量调节构件7纵向中间部分的外径制成约为38mm,尽管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两个纵向端处的外径约为40mm。换句话说,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具有一种形状,所述形状类似于一种倒拱形。
用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材料是一块约0.5mm厚的铜板。铜板用一种圆筒形模具挤压,所述圆筒形模具的纵向中心部分拱弧式凸出0.3mm,以便将模具的形状(其形状类似倒拱形)转移到铜板上,由此形成磁通量调节构件7。在磁通量调节构件7成形象倒拱形情况下,可归因于来自定像辊1的热量及它自身重量的磁通量调节构件7纵向中间部分的下垂由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形状补偿。因此,把磁通量调节构件7纵向中间部分的下垂影响减至最小。因此,能减少产生问题的程度,所述问题是,当用于夹持作为磁通量发生装置的激励线圈组件3的支架6与作为在其中发生热量的构件的定像辊1之间的间隙减小时,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变形引起磁通量调节构件7与定像辊1接触。
顺便说说,把磁通量调节构件7成形为倒拱形的程度是按照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可归因于它自身重量的变形程度,及定像辊1的可归因于施加于其上压力的变形程度来确定。因此,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通用的答案。作为用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材料,像铝或铜这种非铁材料,尤其是,电阻低的非铁材料是优选的。然而,不一定限于在这个实施例中所用的铜。
至用用来保证在定像辊1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之间保持一定量间隙的方法,加宽定像辊1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之间的距离是可行的。然而,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当定像辊1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之间的距离增加到超过某一数值时,热交换效率急剧降低。因此,通常这种方法很少使用。
使用于夹持作为一种磁通量发生装置的激励线圈组件3的支架6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的横截面为大致是圆形。支架6的这种形状能同轴式设置支架6、定像辊1,及磁通量调节构件7,则由此改善了定像设备中支架6、定像辊1、及磁通量调节机构7彼此相对定位的精度水平,并且还改善了可以保持它们定位关系的精度水平。
基本上,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的横截面为大致的弧形,并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纵向端部分在定像辊1的圆周方向上弧形部分的长度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中间部分变得不同。也就是说,在定像辊1的圆周方向上,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纵向中间部分的弧形部分长度W1变得比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每个纵向端部分的长度W2短。如上所述,用于驱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围绕支架6装配,并且磁通量调节构件7具有成对突起部分7C和7C,所述成对突起部分7C和7C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纵向端突出,并与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一对一地接合。另外,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通过不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接合的部分与支架6接合(围绕支架6装配)。因此,磁通量调节构件7可以通过齿轮装置G2和G3旋转,沿着支架6的圆周表面行进。
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一对一地围绕其装配的支架6各部分在外径中最大部分处的外径变均匀;它们不成形为倒拱形。这里,齿轮装置G2和G3一对一地围绕其安装并且是外径最大部分的支架6的各部分的表述,意思是指这些部分可以包括若干肋条,以便使这些部分在包括肋条的外径上变均匀。在应用这种结构配置的情况下,当支架6和磁通量调节构件7与齿轮装置G2和G3接合时,它们同轴式设置,因而能提高这些部件彼此相对定位的精度水平。
如上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7如此成形,以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中心部分的外径d1与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每个实际末端部分的外径d2之间的关系,在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纵向方向上,也就是说,在垂直于输送一个待加热的物体的方向上,满足下列不等式d1<d2。因此,磁通量调节构件7与作为一种发生热量的构件的定像辊1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到一个可选的数值,由于磁通量调节构件7自身的重量以及可归因于施加于其上的压力的定像辊1的变形,上述距离会改变。
另外,磁通量调节构件7如此成形,以便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其中至少一个具有外径为d2的纵向部分在外径最大部分处的外径变均匀。这种结构配置使得可能更容易用相应的磁通量调节构件夹持件接合磁通量调节构件7的纵向端部分,因此能以更高的精度水平使支架6与定像辊1彼此相对定位。
另外,使磁通量调节构件7从一个纵向端到另一个纵向端的横截面变成大致是圆形(大致是弧形)。因此,可以简单地通过用相应的支承构件接合定像辊1的纵向端和支架6的纵向端,以高精度水平彼此相对夹持圆筒形定像辊1和支架6,上述支承构件具有用于支承定像辊1和支架6的孔。
由于上述这个实施例的这些作用,所以磁通量调节构件7可以按照记录介质尺寸精确地旋转到其中一个预定的磁通量调节位置,而不会有不正常工作的机会。而且,这个实施例除了上述涉及性能的改善之外,对改善定像设备使用寿命长度也是有效的。因此,这个实施例能消除磁通量调节构件7有时不能合适地旋转到其中之一预定位置的问题。因此,它变得能合适地控制定像辊1在若干部分上的温度增加,上述若干部分与记录介质输送穿过定像设备的路线外部的区域相对应。
接下来,将说明制造顺序和操作,上述制造顺序和操作是当把上述定像设备100的各种部件连接到定像设备100的前板和后板21和22上时待遵循的。
目的为了更换定像辊1,及支架6、轴承24a和24b、绝热衬套23a和23b、磁通量调节构件7(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等,上述定像辊1是一种按预定的时间间隔待更换的部件,而上述支架6、轴承24a和24b、绝热衬套23a和23b、磁通量调节构件7(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等是在损坏时更换。
操作1卸去定像设备的顶部单元一卸去包括压力辊在内的底部单元,及定像辊驱动单元。
操作2卸去前和后支承构件26和27一卸去定像辊1(包括齿轮装置G1,绝热衬套23a和23b,及轴承24a和24b),支架6,挡板7,及挡板齿轮装置G2和G3。
操作3卸去未示出的夹紧环(推力缓冲器),及从定像辊卸去齿轮装置G1,绝热衬套23a和23b,及轴承24a和24b,并用新的替换它们。
(3)其它1)这个实施例中定像设备构成适应两种尺寸不同的记录介质一种大尺寸的记录介质和一种小尺寸的记录介质。因此,将它的磁通量调节构件7按照两种记录介质尺寸移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然而,这个实施例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显然,定像设备可以如此构成,以使它的磁通量调节构件能按照三种或多种记录尺寸(宽度)移动到三个或多个位置的其中之一位置。图15是为适应三种宽度不同的记录介质而构成的磁通量调节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2)将定像设备(成像设备)构成以这种方式输送记录介质,以使记录介质的中心线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上与定像辊的纵向中心一致。然而,本发明实际上也可应用于定像设备(成像设备),所述定像设备(成像设备)构成以这种方式输送记录介质,以使记录介质的其中一个侧面边缘保持与设备提供的基准线(构件)对准。图16和17示出用于这样一种设备的磁通量调节构件形状的实例,也就是说,其中记录介质相对于设备的位置在其宽度方向上只以它的其中一个侧向边缘的基准进行控制的设备。在图16和17两个附图中用标号0’所表示的线是用于给记录介质定位的基准线。
3)本发明可应用于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应用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中的图像加热设备。也就是说,本发明可用于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如用于临时将未经定像的图像定像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加热设备,及用于将载有经过定像的图像的记录介质再加热以便改变经过定像的图像表面性能如光泽度的图像加热设备。而且,本发明实际上可用于一种加热呈薄片形式的物体的加热设备,如用于除去呈薄片形式的物体中皱折的热压设备,一种热层压设备、一种用于从象一张纸这样的物体中蒸发水份的热干燥设备等,这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本文所公开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旨在包括象可以包括在改进目的或下面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些修改或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磁通量发生装置;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所述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用于通过由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磁通量来产生热量,以加热记录材料;磁通量调节构件,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设置在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和上述热发生构件之间,用于相对于一个纵向方向调节上述热量发生构件的磁通量有效区域,上述纵向方向垂直于记录材料的进给方向;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移动到一个预定的磁通量调节位置,以便调节上述热量发生构件的相对于该纵向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驱动接收部分,所述驱动接收部分设置在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对置的端部处,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移动装置的驱动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具有象满足d1<d2这样的构形,此处d1是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相对于纵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的外径,而d2是在所述对置的端部处的外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包括激励线圈和用于保持该激励线圈的支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和上述支架具有一直的构形部分,所述直的构形部分具有恒定的外径,及其中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的直的构形部分由上述支架的直的构形部分可旋转地支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基本上在其整个长度上都具有基本上是圆形的横截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上述热量发生构件包括圆柱形金属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在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外部与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的中心轴线可基本上同轴地旋转。
8.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磁通量发生装置;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所述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用于通过由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磁通量来产生热量,以加热记录材料;磁通量调节构件,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设置在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和上述热量发生构件之间,用于相对于一个纵向方向调节上述热量发生构件的磁通量有效区域,上述纵向方向垂直于所述记录材料的进给方向;及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移动到一个预定的磁通量调节位置,以便调节上述热量发生构件的相对于该纵向方向的温度分布,其中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具有这种构形,即它相对于该纵向方向的中间部分是在其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一端内部。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磁通量发生装置;一种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所述可旋转的热量发生构件用于通过用上述磁通量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磁通量来产生热量,以加热一种记录材料;一种磁通量调节构件,所述磁通量调节构件设置在该磁通量发生装置和该热发生构件之间,用于相对于一个纵向方向调节该热量发生构件的磁通量有效区域,上述纵向方向垂直于记录材料的进给方向;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上述磁通量调节构件移动到一个预定的磁通量调节位置,以便调节热量发生构件相对于该纵向方向的温度分布;及一个驱动接收部分,所述驱动接收部分设置在磁通量调节构件相对置末端部分处,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装置的驱动力。
文档编号H05B6/14GK1770036SQ20051011637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2日
发明者若原伸一郎, 渡边冈树, 白潟二郎, 竹松浩二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