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488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显示装置之中的显示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电相关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各种电子装置的数字化趋势,扩大了显示装置的技术层次以及应用范围,使得常见的显示装置的种类从以往仅有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又增加了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等。其中由于这些新式显示装置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在显示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能够轻易地达到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驱动电压低以及消耗功率低等优点,更加地适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电视等消费性通讯及电子产品上,因此,有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显示屏而成为显示器主流的趋势。
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用以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块大都会具有像素阵列基板以及彩色滤光片基板等两片玻璃基板。像素阵列基板上会形成有由多个像素结构所组成的像素阵列,经由控制此像素阵列能够控制穿通过每一像素的光线量。而彩色滤光片基板上的彩色滤光片则能够决定每一像素所显示出来的颜色。因此将像素阵列基板以及彩色滤光片基板互相重叠,并适当地控制像素阵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结构的动作,便能使显示面板显示出所要求的画面。
图1绘示了像素阵列基板的一现有结构,其中包含了一基板100、一像素阵列102、一驱动电路104、至少一导体线路106以及至少一上下基板的连接点108。基板100之上形成有该像素阵列102并配置有该驱动电路104,驱动电路104的作用是用来控制像素阵列102中每一像素结构的动作,因此驱动电路104可能为像素阵列102的一栅极驱动电路或是一数据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104驱动像素阵列102的同时,另通过导体线路106传到上下基板的连接点108以提供液晶一共同电位(Vcom)以做为整个像素阵列102的基准电压,因此,导体线路106的布局是自驱动电路104延伸而出并环绕在像素阵列102的周围。另外,导体线路106也可继续延伸连接至连接点108,其中,连接点108是为基板100用以与滤光片基板(未绘示)连接导电的接触部分,如此使共同电位也能够被传递到滤光片基板上。
围绕载着像素阵列102的导体线路106虽可为驱动电路104所输出的共同电位提供一个完整的传导路径,但由于导体线路106在基板100上的分布范围较广,所以当有静电电荷由外部环境进入基板100时,导体线路106也会为由静电电荷所产生的静电突波提供一个侵入驱动电路104的路径,甚至是进入滤光片基板的静电突波也有可能经由连接点108并顺延导体线路106侵入驱动电路104中。静电突波侵入驱动电路104之后便有可能引发驱动电路104产生不正常的作动,甚而损坏驱动电路104。
因此,在电路设计技术越来越精密的今天,在显示装置当中实需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显示模块,用以防止操作环境当中的静电电荷对显示模块中的电路组件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使用于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模块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静电破坏的显示模块结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在显示模块中,用以吸收或阻隔静电突波的静电防护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用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稳定度的显示模块结构。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结构当中包含了一基板、一驱动电路、一导体线路以及一静电防护电路。其中的驱动电路、导体线路以及静电防护电路皆配置于基板之上。导体线路的一端是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而静电防护电路则与导体线路电性连接,用以防止静电突波顺延导体线路进入驱动电路而造成破坏。
针对静电防护电路而言,其可以为一静电吸收组件或一静电阻隔组件。其中,若以静电吸收组件来实现静电防护电路,则其两端是分别电性连接至导体线路以及一系统参考电位(如接地电位),用以在该静电突波进入导体线路的时候,能够将静电突波经由静电吸收组件吸收或甚而导至系统参考电位。而若以静电阻隔组件来实现静电防护电路,则其是串联于该导体线路之上,用以在静电突波进入该导体线路的时候,能够衰减静电突波的能量大小,产生阻挡的作用,使静电突波无法直接侵入驱动电路之中。另外,亦可同时使用静电吸收组件及静电阻隔组件来实现静电防护电路。
一般而言,静电吸收组件可为一双向导通性组件(如齐纳二极管)或一电容性组件,而静电隔离组件可为一电阻性组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述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3A为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静电吸收组件的连接图。
图3B为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静电阻隔组件的连接图。
图3C为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静电吸收组件及静电阻隔组件的连接图。
图4为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图。
图5为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6为双向性导通组件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图。
附图符号说明100、200、400基板 102、202、402像素阵列104、204、404驱动电路 106、206、406、406a、406b、108、208、408连接点 406c导体线路302静电吸收组件 210静电防护电路410可绕折印刷电路板 304静电阻隔组件416电容性组件 412双向导通性组件422剖面线 502导体材料504辅助线路 506导通孔I电流 V+、V-电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绘示了符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至少包含了一基板200、一像素阵列202、一驱动电路204、一导体线路206、一连接点208以及一静电防护电路210。在一般的显示面板制造程序中,基板200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其它种透明的非导体材质;而其它如像素阵列202、驱动电路204、导体线路206、连接点208以及静电防护电路210等组件皆制作或形成于基板200之上。
如前所述,像素阵列202是由多个像素结构所组成,经由像素结构的运作控制了显示面板上通过每一像素的光线量,而像素阵列202中每一像素结构的动作即是由驱动电路204所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像素阵列202必须同时受到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数据驱动电路等两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才能够正常作业,因此图2所使用的驱动电路204可为一栅极驱动电路或一数据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204驱动像素阵列202的同时必须为像素阵列202提供一共同电位(Vcom)以作为驱动作业当中的一基准电压,而覆盖于基板200之上的滤光片基板(未绘示)亦会通过连接点208来取得驱动电路204通过导体线路206所传递的共同电位。由于此共同电位是整个像素阵列202在正常动作时的必要电位,所以导体线路206会延伸于像素阵列202的周边,且导体线路206的一端会与驱动电路204电性连接以撷取驱动电路204所输出的共同电位。导体线路206亦会延伸至连接点208,因连接点208是基板200用来与其它基板(如滤光片基板)连接导电的部分,因此导体线路206可经由连接点208将共同电位传递给其它的基板(如滤光片基板)。静电防护电路210是与导体线路206连接,用以阻止发生于导体线路206上的静电突波顺延着导体线路206侵入驱动电路204而造成驱动电路204的误动作或损坏。其中,可采用几种方法来阻止静电突波侵入驱动电路。
一种方法是如图3A所示,在静电突波侵入驱动电路204之前便将其吸收或引导至另一系统参考电位(如图所示的接地电位)。在本实施例中此目的是通过一静电吸收组件302来达成。静电吸收组件302的两端分别与导体线路206以及一系统参考电位(例如接地电位)电性连接,当静电突波在导体线路206上传递时,便会立即为静电吸收组件302吸收或引导至接地电位(如图中所示的突波电流I),而不会损坏驱动电路204。静电吸收组件302可为任何具有双向导通特性的双向导通性组件或是任何具有电容特性的电容性组件。其中双向导通性组件所具有的双向导通特性可参考图6所示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图,当于该双向导通性组件上所施加的正电压超过电压V+时,便会有正向电流留经该双向导通性组件,而当于该双向导通性组件上所施加的负电压超过电压V-时,便会有负向电流留经该双向导通性组件,在其它情况下不会有大电流流经该双向导通性组件。
另一种方法是如图3B所示,在静电突波侵入驱动电路204之前便将其阻挡在驱动电路204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此目的是通过一静电阻隔组件304来达成。静电阻隔组件304是串联于导体线路206上,当静电突波在导体线路206上传递时,便会为静电阻隔组件304所阻挡,而无法进入驱动电路204之中。静电阻隔组件304可为任何具有电阻特性的电阻性组件,并且此电阻性组件是可藉由导体线路的布局设计的手法,以变异导体线路的材料所产生的电路结构来达成。
而当然也可同时运用此两种方法来加强静电防护的效果,如图3C所示,静电吸收组件302及静电阻隔组件304皆同时与导体线路206连接。其中,静电吸收组件302的两端同样分别与导体线路206以及接地电位电性连接,静电隔离组件304同样串联于导体线路206上。
图4绘示了符合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图,其中所示的一基板400、一像素阵列402、一驱动电路404、一导体线路406以及一连接点408的作用皆分别与图2所示的基板200、像素阵列202、驱动电路204、导体线路206以及连接点208相同。因为在目前的显示面板工艺当中,电子组件几乎都被放置于印刷电路板或可绕折印刷电路板(FPC)之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更包含了与基板400连接的一印刷电路板410,其中印刷电路板410可为一可绕折印刷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静电吸收组件是被制作于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之上,而导体线路406中的相同电性(例如共同电位,Vcom)同样也必须延伸到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之上。如此一来,导体线路406整体可被区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导体线路406延伸于基板400上的部分(即导体线路406a),二为导体线路406延伸于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上的部分(即导体线路406c),三为导体线路406中,用以电性连接导体线路406a及406c的部分(即导体线路406b),其中,导体线路406b所具有的面阻抗(0hm/m2)值会较导体线路406a及406c的面阻抗(0hm/m2)值为高。由图4当中可明显地看出导体线路406中的导体线路406a及406c,以及用以电性连接导体线路406a及406c的导体线路406b等部分,其中,若能对导体线路406b的布局结构进行适当地设计,则导体线路406b更可视被为一种静电阻隔组件。
图5为以图4所示的一剖面线422为基准作成的剖面图,从此剖面图当中可更清楚地看出导体线路406b于本实施例中的布局结构。在此种布局结构中,导体线路406a与406c可通过一导体材料502、一导体线路504以及一导通孔(via)506互相电性连接,其中,导体材料502亦用以粘着固定基板400及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故导体材料502可为具有导电特性的一接着材料,如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银胶(Ag Paste)或是锡膏(Solder Paste)等具有导电性的接着材料。由图4及图5当中可看出,位于基板400上的导体线路406a可通过导体材料502、位于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的第一表面上的辅助线路504以及贯穿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并能够导电的导通孔506,与位于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的第二表面上的导体线路406c电性连接,如此,导体材料502,辅助线路504以及导通孔506即可一同被视为导体线路406中的导体线路406b部分,以构成完整的导体线路406。
在图5当中,是以具有两层导体线路的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来说明,此亦可运用至具有不同层数的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若在具有两层以上的导体线路的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中,则导体线路406b将会包含其它位于中间的各层导体线路以及电性导通各层导体线路的导通孔。也就是说,此处所述的导体线路406b是指电性连接位于基板400上的导体线路406a以及位于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的第二面上的导体线路406c。导体线路406b至少包括一导体材料502,一辅助线路504以及一导通孔506。
由于导体材料502一般会具有较高的阻抗,故整个导体线路406b可被视为一静电阻隔组件。总结来说,导体材料502在本实施例当中同时具有多项作用,例如用以连接基板400及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用以电性连接导体线路406a及406c,以实现图3B所示的静电阻隔组件304。除此之外,亦可进一步再于导体线路406上串联其它的电阻性组件,以增加导体线路406上静电阻隔组件的数量,提升导体线路406上整体的电阻值。
在本实施例当中,是利用制作于可绕折印刷电路板410上的一双向导通性组件412或一电容性组件416,或具两者特性的组件一起来实现图3A所示的静电吸收组件302,因此双向导通性组件412以及电容性组件416的两端皆分别电性连接于导体线路406以及一接地电位。如图4所示,其中的双向导通组件412可利用至少一齐纳二极管实现之,或其电压-电流特性能够符合图6所示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的组件即可。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基板;一驱动电路,配置于该基板上;一导体线路,延伸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导体线路的一端与该驱动电路的一共同电位输出端电性连接;以及一静电防护电路,形成于该基板上并与该导体线路电性连接,用以防止一静电突波顺延该导体线路进入该驱动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静电防护电路包含一静电吸收组件,该静电吸收组件至少包含一电容性组件或一双向导通性组件其中之一,该静电吸收组件的两端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导体线路以及一系统参考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静电防护电路包含一静电阻隔组件串联于该导体线路之上,其中,该静电阻隔组件至少包含一电阻性组件。
4.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基板;一驱动电路,配置于该基板上;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的一部分是与该基板的一部份重叠并连接;一导体线路,延伸于该基板上以及该电路板上,且该导体线路的一端与该驱动电路的一共同电位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该导体线路包含延伸于该基板上的一基板线路、延伸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电路板线路,以及用以电性连接该基板线路以及该电路板线路的一导体材料;以及一静电吸收组件,至少包含一电容性组件或一双向导通性组件其中之一,其中,该静电吸收组件的两端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导体线路以及一系统参考电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导体材料为一异方性导电胶、银胶或是锡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静电吸收组件是配置于该电路板之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更包含一静电阻隔组件串联于该导体线路,其中,该静电阻隔组件至少包含一电阻性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静电阻隔组件是形成于该基板之上。
9.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像素阵列,形成于该基板上;一驱动电路,配置于该基板上,用以提供该像素阵列的一共同电位;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的一部分是与该基板的一部分重叠并连接;以及一导体线路,延伸于该基板上以及该电路板上,用以传送该共同电位予该像素阵列,其中,该导体线路包含延伸于该基板上的一基板线路、延伸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电路板线路,以及用以电性连接该基板线路以及该电路板线路的一导体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更包含一静电吸收组件,该静电吸收组件至少包含一电容性组件或一双向导通性组件其中之一,其中,该静电吸收组件的两端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导体线路以及一系统参考电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静电吸收组件是配置于该电路板之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于该导体材料为一异方性导电胶、银胶或是锡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更包含一电阻性组件串联于该导体线路之上。
全文摘要
一种使用于显示装置当中的显示模块,此种显示模块具有防止静电破坏的功能,其包含了一基板、一驱动电路、一导体线路以及一静电防护电路。其中的驱动电路、导体线路以及静电防护电路皆配置于基板之上。导体线路的一端是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而静电防护电路则与导体线路电性连接,用以防止静电突波顺延导体线路进入驱动电路而造成破坏。
文档编号H05F3/00GK1794317SQ200510136898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邱己溱, 黄郁玲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